跳至主要內容
  • 人物
  • 議題
  • 新聞
  • 雜吹
  • 我要吹稿
我要吹稿

人物

人有悲歡離合,樂有陰晴圓缺。

2022-07-20・吹專訪

【吹專訪】不只是迷幻。一趟以反烏托邦作為起點的音樂征途:布萊梅談《Taured陶樂德》

時近六月中旬,悶熱的天氣似乎在對躁動的水蒸氣隱忍不發,看著車窗外臺北市區的景觀迅速在我身後模糊,搭配耳邊現正播放布萊梅的〈魅語〉,不禁將眼前北投的層巒疊嶂和壓抑的雲層都染上了一層鬼魅。這天,我穿過都市叢林,來到位處臺北盆地邊緣的臺北藝術大學閱讀全文 "【吹專訪】不只是迷幻。一趟以反烏托邦作為起點的音樂征途:布萊梅談《Taured陶樂德》"

2022-07-14・人物

【高小糕專欄】妖女之聲EP3:您的辣妹文化總監駕到 — This is Go Chic!

「瘋馬子、婊子!Whatever!隨便你們怎麼叫,We Don’t fucking care!」 台灣的獨立音樂圈,曾出現一段短暫(2007、2008~2013)卻性感異常、婊態橫秋的時期,約莫在 2010、2011 年左右達到巔峰,至 2閱讀全文 "【高小糕專欄】妖女之聲EP3:您的辣妹文化總監駕到 — This is Go Chic!"

2022-07-08・吹專訪

【吹專訪】在90天內做一張不被時間淘汰的專輯:Chick en Chicks談《call me 90》

在小雞十年前剛開始在音樂產業耕耘時,主流唱片公司跟獨立音樂涇渭分明,金曲獎對他們這些獨立創作者而言,其實很遙遠。 然而現在,所謂的主流、獨立音樂分野早已模糊,金曲獎包容的聲音更趨多元,這樣的改變卻讓小雞措手不及:「我覺得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這閱讀全文 "【吹專訪】在90天內做一張不被時間淘汰的專輯:Chick en Chicks談《call me 90》"

2022-07-08・人物

落日飛車國國談寫歌:我就是新北市中和區的芝麻街美語教出來的英文,走出國際的案例

在聽過那麼多讓我們快樂或感動、給了我們力量或安慰的音樂與歌曲之後,你是否曾經想過要寫出一首自己的歌呢?新書《如何寫一首歌》由葛萊美獎得主、Wilco 樂團主唱傑夫・特維迪傾囊相授,創作者都受用的 40 年創作心法、文字練習及旋律建議,揭開創閱讀全文 "落日飛車國國談寫歌:我就是新北市中和區的芝麻街美語教出來的英文,走出國際的案例"

2022-07-01・吹專訪

【吹專訪】台製風格產生器,沒有人像他這樣編台語歌:金曲製作人鄭各均談百合花、裝咖人、美秀集團

集樂手、創作人和製作人三種角色為一身的鄭各均,人人稱他為小各,自嘲是票房毒藥。除了個人身份音速死馬,並組過歐噴愛、世外桃源,出沒於地下音樂圈 20 年。 假如有印象的話,其實吹音樂早在 8 年前就訪過小各,當時以創作人身份受訪。近 5 年來閱讀全文 "【吹專訪】台製風格產生器,沒有人像他這樣編台語歌:金曲製作人鄭各均談百合花、裝咖人、美秀集團"

2022-06-30・人物

【吹專訪】用音樂「製造臺灣」,柯智豪談三牲獻藝《八仙》:這張比起「演唱組合」更像「組合演唱」

入圍金曲演唱組合的《八仙》專輯中,三牲獻藝成員幾乎沒有唱歌,多由客座歌手代勞。柯智豪把自己的人聲 tune 到難以辨認作為和聲或效果,讓整張專輯更像「最佳組合演唱」——把五湖四海的歌精、歌仙們組合進他們的電子樂中。 「比較像別人來重新唱、而閱讀全文 "【吹專訪】用音樂「製造臺灣」,柯智豪談三牲獻藝《八仙》:這張比起「演唱組合」更像「組合演唱」"

2022-06-27・吹專訪

【吹專訪】是貝斯手也是製作人——金毛:做音樂不一定要跟隨潮流,但是要理解潮流

每次看到那些在講貝斯手很沒存在感的梗圖我都相當不以為然,別說世界上了,光是台灣,就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貝斯手,金毛便是其中之一。在康士坦的變化球那情緒張力十足的音樂背後,他架構了強勁扎實的基底,無論演出風格和彈奏內容都十分奪目抓耳。還記得當閱讀全文 "【吹專訪】是貝斯手也是製作人——金毛:做音樂不一定要跟隨潮流,但是要理解潮流"

2022-06-20・吹專訪

【吹專訪】血肉製作功臣,Bro Time Studio主理人Matt:《GOLDEN 太子 BRO》一開始就被定位成流行專輯

在小人物音樂祭見到 Matt 時,我不禁愣了一下才出聲打招呼:「咦?你怎麼會來?」畢竟開演前幾天,官方宣布了血肉果汁機因故無法參演的消息。「當然是來看的啊!」Matt 一身輕裝,背著雙肩背包,在舞台後方的帳篷區與樂圈友人們聊天,直到台上彩排閱讀全文 "【吹專訪】血肉製作功臣,Bro Time Studio主理人Matt:《GOLDEN 太子 BRO》一開始就被定位成流行專輯"

2022-06-09・吹專訪

【吹專訪】詩人鴻鴻、薩克斯風手謝明諺談新作《爵士詩靈魂夜》(理惠註釋版)

上個月,我跟詩人鴻鴻、薩克斯風手謝明諺相約聊他們的新專輯。雖然另一位主角、負責演唱的林理惠不在現場,但文章完成後還是請她做 reaction 的動作,也就是大家等下看到標記紅色括號的部分⋯⋯ 半夜一點收到薩克斯風手謝明諺的私訊。 「終於做完閱讀全文 "【吹專訪】詩人鴻鴻、薩克斯風手謝明諺談新作《爵士詩靈魂夜》(理惠註釋版)"

2022-06-06・吹專訪

「如果你看得夠仔細,所有喜劇都是悲劇。」與顏社大推的北京饒舌歌手九維線上瞎聊

一個多月前,顏社創辦人迪拉在臉書上發了篇文,大力地稱讚北京饒舌歌手九維,大意是說,九維在聽感至上的大嘻哈時代,回到歌詞,回到故事,然後又維持最高的音樂品味,並宣告顏社將代理他的實體專輯《趣味小常識》。 九維是誰?究竟有何能耐讓人如此形容? 閱讀全文 "「如果你看得夠仔細,所有喜劇都是悲劇。」與顏社大推的北京饒舌歌手九維線上瞎聊"

2022-06-05・人物

【吹專訪】鄭宜農&Chunho談《水逆》:我一直跟宜農講說,妳可以不要這麼大愛。

時間是四月底,地點在民生社區,2022 年確診數攀升之初,採訪拍照還勉強可以脫口罩。剛從中南部演出北返的鄭宜農與製作人 Chunho,趁著訪問休息的空檔,正和火氣音樂工作人員討論著暫緩小巡迴的決定。 前一刻坦蕩而迂迴分享創作故事的她,這一刻閱讀全文 "【吹專訪】鄭宜農&Chunho談《水逆》:我一直跟宜農講說,妳可以不要這麼大愛。"

2022-05-27・新聞

梅雨季再見!Mary See the Future代表性巡迴最終場演前短訪

又是梅雨到來的季節,自 2015 年起,Mary See the Future「梅雨季」巡迴專場已經成為每年固定要與樂迷朋友們見上一面的儀式。 或許你還清楚記得某場「梅雨季」在台下被某首歌直擊內心的深刻。然而,這場雨在今年下到了雨末,乘載著閱讀全文 "梅雨季再見!Mary See the Future代表性巡迴最終場演前短訪"

2022-05-25・人物

【高小糕專欄】妖女之聲EP2:手上抓著一瓶阿比,在舞台上歇斯底里的失控少女 − Meuko

「瘋馬子、婊子!Whatever!隨便你們怎麼叫,We Don’t fucking care!」 台灣的獨立音樂圈,曾出現一段短暫(2007、2008~2013)卻性感異常、婊態橫秋的時期,約莫在 2010、2011 年左右達到巔峰,至 2閱讀全文 "【高小糕專欄】妖女之聲EP2:手上抓著一瓶阿比,在舞台上歇斯底里的失控少女 − Meuko"

2022-05-19・吹專訪

【吹專訪】年輕聽眾的歌單如何打碎主流濾鏡:龍虎門主理人國瑞談《耳機糾察隊》

來到龍虎門辦公室的這天,五月的台北正陷入反反覆覆的梅雨季節。好不容易有機會逃離外頭的滂沱大雨,卻是再三確認地址,才敢確定大名鼎鼎的嘻哈媒體平台「龍虎門」的辦公室,就藏在眼前這棟並不起眼的辦公大樓中。果真一如最初與龍虎門主理人國瑞聯繫時,他略閱讀全文 "【吹專訪】年輕聽眾的歌單如何打碎主流濾鏡:龍虎門主理人國瑞談《耳機糾察隊》"

2022-05-11・人物

【高小糕專欄】妖女之聲EP1:婊態橫秋的她們,舊時代少女 − 黃雨晴

「瘋馬子、婊子!Whatever!隨便你們怎麼叫,We Don’t fucking care!」 台灣的獨立音樂圈,曾出現一段短暫(2007、2008~2013)卻性感異常、婊態橫秋的時期,約莫在 2010、2011 年左右達到巔峰,至 2閱讀全文 "【高小糕專欄】妖女之聲EP1:婊態橫秋的她們,舊時代少女 − 黃雨晴"

  • 上一頁
  • 1
  • ...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 62
  • 下一頁

關於 BLOW

給獨立音樂輕度愛好者:
所有新鮮有趣、光怪陸離、你應該知道或意想不到的消息都在這裡。

給獨立音樂重度研究生:
那些冷僻的專業知識、產業觀察、流行趨勢希望能滿足您的需求。

追蹤我們

相關服務

  • StreetVoice 街聲
  • Packer 派歌 – 數位發行

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25 StreetVoice International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Blow 吹音樂 is a StreetVoice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