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人物
  • 議題
  • 新聞
  • 雜吹
  • 我要吹稿
我要吹稿

人物

人有悲歡離合,樂有陰晴圓缺。

2023-02-21・吹專訪

【吹專訪】戶外派的室內樂,爬山爬出來的專輯:Cicada談《棲居在溪源之上》

文/因奉(樂評人) 2021 年初冬日,Cicada 在誠品表演廳重新詮釋《散落的時光》,十年前的旋律大片大片盪開,段落起伏鮮明,跟現在細膩溫潤的風格大相逕庭。以「向光年代」為名的演出結束後,休團一年,Cicada 的大家各自忙於生活,然而閱讀全文 "【吹專訪】戶外派的室內樂,爬山爬出來的專輯:Cicada談《棲居在溪源之上》"

2023-02-16・吹專訪

【吹專訪】《大嘻哈時代2》饒舌新星——Gummy B:我比較喜歡那種沒有很完美的東西

183 的身高,在人群中總是格外搶眼,更多時候卻習慣壓低帽簷靦腆微笑。自台大嘻研社發跡的 Gummy B,去年以一首非典型情歌〈石橋〉驚豔四座,成為這一眾台大嘻研、政大黑音等「學院派饒舌」代表中的又一位新秀。 尚未畢業,已有一張完整代表作《閱讀全文 "【吹專訪】《大嘻哈時代2》饒舌新星——Gummy B:我比較喜歡那種沒有很完美的東西"

2023-02-07・吹專訪

【吹專訪】另類R&B歌手的B面——鶴The Crane談首張專輯《TALENT》:「我是個做音樂很🐔掰的人。」

鶴的脖前有一條 5 公分的疤,是 19 歲患甲狀腺瘤的病歷印記,被他寫在〈Up In The Clouds〉裡。當年開刀摘腫瘤曾以為會影響唱歌,沒想到康復後聲音控制力更佳。 在嚴格定義上,〈Up In The Clouds〉是專輯的壓軸曲,閱讀全文 "【吹專訪】另類R&B歌手的B面——鶴The Crane談首張專輯《TALENT》:「我是個做音樂很🐔掰的人。」"

2023-02-07・吹專訪

《聖經》與維根斯坦,從讀書筆記長出的專場企劃——無妄合作社及幕後團隊談「太陽的陰暗面」巡演

文/王儀君 結束樂團訪談的幾天後,我收到謝碩元一段訊息,他特地補充在個人閱讀思考以外,之於無妄合作社的意義: 無妄一直都有能讓創作安慰與鼓勵人,讓失意或落魄的人重拾信心的共識。這次專場「太陽的陰暗面」其實也是延續這種思考,希望大家在前進或變閱讀全文 "《聖經》與維根斯坦,從讀書筆記長出的專場企劃——無妄合作社及幕後團隊談「太陽的陰暗面」巡演"

2023-01-30・吹專訪

她用首張國語專輯、30歲後的心境做為開始——Serrini樹莉莉談新作《真美》

文/陳曼忻 「你好!我叫 Serrini,我的興趣是吃東西。」與 Serrini 樹莉莉視訊連線的日子,適逢大年初二,香港 KKLIVE 同仁正好在她家開趴拜年。甫發行第七張原創專輯、首張國語專輯《真美》,並宣布即將來台開唱的她,一面在鏡頭閱讀全文 "她用首張國語專輯、30歲後的心境做為開始——Serrini樹莉莉談新作《真美》"

2023-01-19・吹專訪

【吹專訪】本位演出的《娛樂自己》——HUSH:「拿掉了命題的濾鏡,我不再躲在什麼東西的後面。」

當代愛情與社群話題如同打開推特洩慾,從撩起到滿足不過 2 分 20 秒的有效期。在房間裡,男男女女一天一天盯著螢幕自娛,世界變了、疫情過了,生活卻在驚天動地間縮小到,只剩下用幻想餵養幻想的自己。 2022 年 11 月,HUSH 在 Leg閱讀全文 "【吹專訪】本位演出的《娛樂自己》——HUSH:「拿掉了命題的濾鏡,我不再躲在什麼東西的後面。」"

2023-01-18・吹專訪

「與其要在沈默中寂寂死去,不如依照靈魂的模樣好好做一次人。」話梅鹿談新單曲〈小岳作山〉與〈空郵【待 取】〉

來自香港的器樂搖滾樂團話梅鹿,這支風格以數學搖滾及後搖滾見長的樂團,曾多次來台演出,或許你曾在巨獸搖滾,或是覺醒音樂祭見過他們的身影,現任成員為吉他手自然、城峰、貝斯手阿凌及鼓手坤城。 去年底,話梅鹿遠渡重洋、邀來日本重量級的製作陣容,包含閱讀全文 "「與其要在沈默中寂寂死去,不如依照靈魂的模樣好好做一次人。」話梅鹿談新單曲〈小岳作山〉與〈空郵【待 取】〉"

2023-01-18・人物

「搖滾樂的最大象徵就是吉他」——從甜梅號到《瞬間》,昆蟲白的吉他「特殊調弦法」筆記

文/昆蟲白 我開始使用特殊調弦法大約是在 1998 年甜梅號剛成團的時候,某天我在為木吉他調音,不小心把弦鈕轉過頭,又不小心刷了一下,結果發出的聲響共鳴讓我驚為天人。於是我順著這個共鳴的感覺逐一把每條弦調到適合的音高,隨即馬上用這組調弦法試閱讀全文 "「搖滾樂的最大象徵就是吉他」——從甜梅號到《瞬間》,昆蟲白的吉他「特殊調弦法」筆記"

2023-01-11・吹專訪

【吹專訪】在被親手瓦解之前,最後一次的復活——都更前夕,1976阿凱如何向「海邊的卡夫卡」告別?

多數人都會同意,海邊的卡夫卡不只是一間普通的咖啡廳,也不只是一個音樂空間。昇華成一種精神象徵,它是這個時代裡,讓氣質相似的人得以交流藝術、音樂,進而讓思想發酵的空間。無數故事在這裡發生,每個時代、每個地區,在嚮往思想碰撞的人們心中,都有一個閱讀全文 "【吹專訪】在被親手瓦解之前,最後一次的復活——都更前夕,1976阿凱如何向「海邊的卡夫卡」告別?"

2023-01-05・吹專訪

【吹專訪】舉起「獻出心臟」的手,如果你今天還有理想——陳珊妮「調教X教條」演唱會完全解碼(可能嗎?)

身為公主團隊的一員就近參與,我發覺這場演唱會正是〈理想〉的實踐過程,團隊受訪講的言簡意賅,從討論到執行卻都得從職業經驗的累積裡,找出打破慣性的想像力。我常說拿和公主工作的模式,恐怕很難套用在其他案子裡,因為那不是公務系統或套版公式,但那個體閱讀全文 "【吹專訪】舉起「獻出心臟」的手,如果你今天還有理想——陳珊妮「調教X教條」演唱會完全解碼(可能嗎?)"

2022-12-30・吹專訪

【吹專訪】陳永淘溫柔、陳明章認真、胡德夫出手從不單薄:鍾適芳與David Chen談「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

2022 年尾聲,入冬的 12 月 30 日,由胡德夫、陳永淘、陳明章聯合演出的「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被視為年底音樂與文化圈的一大事件。這三位國寶級的民謠歌者,投注生命於音樂創作的跨度,相加在一起有近百年悠遠,與台灣的土地記憶更是密不可分閱讀全文 "【吹專訪】陳永淘溫柔、陳明章認真、胡德夫出手從不單薄:鍾適芳與David Chen談「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

2022-12-23・吹專訪

【吹專訪】把心裡的「妖怪」放出來:同根生與《邊緣轉生術》製作人柯智豪aka柯老大

2021 年,「傳藝金曲32」需要四段表演,負責此案的柯智豪找同根生合作,和朱安麗、溫宇航、陳清河、余季柔,四位老師壓軸共演《白蛇傳》的經典橋段〈遊湖借傘〉。雖然壓力爆表,但他心想「反正是最後一次就放手玩」,於是和導演一起設計了現代服裝穿越閱讀全文 "【吹專訪】把心裡的「妖怪」放出來:同根生與《邊緣轉生術》製作人柯智豪aka柯老大"

2022-12-16・吹專訪

「我想要創造美好聆聽經驗,而不是每次接觸原住民專輯就像上一堂台灣史」——昊恩談在文健站採集而成的新作

「對我來講好像是整個歷程的總匯吧?回到台東做這張專輯。」原住民音樂人昊恩,出生南王部落,待在花蓮多年,最近帶著錄音器材走訪家鄉 7 處部落文化健康站(以下簡稱文健站),採集部落耆老的歌聲後,再邀請專業編曲人完成《看的聲音|聽的地圖》。 「老閱讀全文 "「我想要創造美好聆聽經驗,而不是每次接觸原住民專輯就像上一堂台灣史」——昊恩談在文健站採集而成的新作"

2022-12-06・吹專訪

【吹專訪】水是一個輪迴,人永遠活在其中——走踏樂壇20年後,Lisa Djaati寫出《漣漪效應》

文/Tom Phan Lisa 自稱過去是一個工作狂,為了做音樂,她可以 24 小時都坐在電腦前。後來懷了孕,發現只要一坐在電腦前,在肚子裡的女兒就會往她肚皮踢,一種無聲的抗議。 問她這張專輯有沒有任何期待?她回答,只要女兒滿意就行了。「她閱讀全文 "【吹專訪】水是一個輪迴,人永遠活在其中——走踏樂壇20年後,Lisa Djaati寫出《漣漪效應》"

2022-11-25・吹專訪

【吹專訪】邊走邊唱到台灣——黃耀明:不能夠讓這個壞的時代,拿走我們尋找快樂的力量。

相隔 2018 年的「明曲晚唱」四年,黃耀明宣布要在 2023 年一月初,到台灣開演唱會(台北兩場,高雄一場)。他說,《黃耀明邊走邊唱》的巡演規模並非過去那種在香港大秀,身處 livehouse 會更專注在音樂上;樂手組成包括「一半的拜金小閱讀全文 "【吹專訪】邊走邊唱到台灣——黃耀明:不能夠讓這個壞的時代,拿走我們尋找快樂的力量。"

  • 上一頁
  • 1
  •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 61
  • 下一頁

關於 BLOW

給獨立音樂輕度愛好者:
所有新鮮有趣、光怪陸離、你應該知道或意想不到的消息都在這裡。

給獨立音樂重度研究生:
那些冷僻的專業知識、產業觀察、流行趨勢希望能滿足您的需求。

追蹤我們

相關服務

  • StreetVoice 街聲
  • Packer 派歌 – 數位發行

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25 StreetVoice International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Blow 吹音樂 is a StreetVoice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