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6・吹專訪

「我想要創造美好聆聽經驗,而不是每次接觸原住民專輯就像上一堂台灣史」——昊恩談在文健站採集而成的新作

「對我來講好像是整個歷程的總匯吧?回到台東做這張專輯。」原住民音樂人昊恩,出生南王部落,待在花蓮多年,最近帶著錄音器材走訪家鄉 7 處部落文化健康站(以下簡稱文健站),採集部落耆老的歌聲後,再邀請專業編曲人完成《看的聲音|聽的地圖》。

土坂文健站

「老人家也在隨著時代進步,我是那個獲得最多驚奇的人。」昊恩回憶 20 多年前,當時還在原舞者的時候,他帶著 shotgun 去部落,大家會嚇一跳,反應像是:「這個是什麼東西呀?」「我做了這個會不會變歌星?」如今他發現對於這些器材,大家已經沒有多餘的好奇,倒是在意什麼時候可以聽到,或是希望留下自己的聲音讓孩子可以懷念,這些傳統歌曲是這樣唱的。

問:可以聊一下這次的緣起嗎?

大概在 6 年前,接音樂培訓的課程,開始比較長時間回到台東。一直到疫情爆發之後,我必須要回到台東,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我不願意他們在台東之外的地方長大,起心動念就是為了可以回到家裡面。

台東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 TTICC 裡面有一間錄音室 TTstudio。最原始的發想就是我跟幾個好朋友,發現可以提供一個做法——他們裡面培訓了 20 個硬體的專業人才,從木工水電再到聲學空間的配置,組建完成一個業界標準,甚至 quality 還更好的一個錄音室。

TTstudio

想當然耳,沒有配套措施,TTstudio 就又淪為一個閒置空間。所以在 3 年前,他們覺得應該要來活化錄音室,帶東西出去做田野採集。但是我回來看了以後,我應該可以做得更好。因為台東有很多文化元素可以被連結,你有聽過文健站嗎?裡面其實都是寶呀!他們除了文建站之外,沒有向外更多的延伸,這就是一個可惜。

這次專輯名稱《看的聲音|聽的地圖》訂的很奇怪。大部分的人認識台東都是一個觀光據點,這是空拍型、一種很平面的認知,對台東或是對來的人,幫助都不大。如果我回來,還是住在台東,然後做台北的事嗎?這讓我比較更站在一個不一樣的位置,思考專輯的可能性,試著成為一個不一樣的製作角色。

問:所以《看的聲音|聽的地圖》是怎麼樣的作品?

因為《看的聲音|聽的地圖》不是商業專輯,不敢講是文化的使命,我想要創造一個讓大家有聆聽美好的經驗,而不是每次接觸原住民專輯就好像要上一堂台灣史,或者又是那種漢人對不起原住民,或者是原住民總是吃不飽。

東興文健站

我的做法大概就是,我們在文健站收錄這一些老人家的聲音,盡量不進錄音室去補錄。我要捕捉的是,這個環境裡面展現的人跟聲音的特質。我就把這些聲音盡量收集起來,再改變他們的呼吸,不改變原本唱的調號。

如此一來,我為編曲的朋友們,找到一個優秀的素材。他們不必再是一個卡拉 OK 伴奏的型態存在,而是用音樂來跟聆聽到的聲音做對話。我可以告訴他們,老人家在唱什麼,他們把聽到的感動,再轉成另外一條故事線,最終我的故事裡面就會得到——一起編織成一個我們不知道那會是什麼的美好。

對我來講這張專輯就是,彼此找到一個出口,找到一個可以尊重彼此聆聽的一個機會。因為我們不評判不認為說:「啊你們這樣子做就是不尊重原住民!」很像一切的創意只要碰到文化就可以完全被扼殺,甚至就是無惡不作的東西。

音樂就是一個共通性的符號,大家都可以自由的感受,而且你不懂原住民的語言那更好!以前我們都會常聽到說:「這是什麼歌啊?」「喔這就叫除草歌!」「喔這個就叫落成歌!」我們都試圖要用這個主流社會可以明白的方式去做解釋。

這次專輯歌名就很特別,他們就用自己的母語呈現,可能 10 個人看,10 個人都不會懂。畢竟專輯叫《看的聲音|聽的地圖》,我就想在這裡面做一些結合,當聽到聲音的時候,你會被那個美好的聲音,融刻出一個樣子,但是並不解釋,我只要引起你的好奇心。

其實選的這個 7 個文健站,包含台東的特色,離島線、縱谷線、南迴線,而且是 7 個族群都統包起來。我希望藉著聽到這 10 首歌,他們可以自己去組建一個新的台東地圖。這個很抽象,但是具象的存在就是在我們的歌詞內頁。這首歌叫什麼裡面會有解釋,甚至會有 QR Code 連到官方的平台,對這個部落有更深的介紹,明白了這個音樂的背後。

問:聽起來過往的聆聽經驗,多半是知識先行,而這次是聲音先行。

前兩個禮拜,我去政大原資中心,我演講的題目叫《回家了,然後呢?》,聽演講的人裡面八成不是原住民。我現場調查之所以會好奇這個題目,純粹對「原住民」三個字好奇,沒有任何更深的理解,包括我們歷史淵源的差異性及造就不同民族風貌的地區性。

對我來講這也很有趣啊,光是有趣,引起好奇的動機,進入一個深層的認識跟研究,這不就是我們人的一個共通性嗎?而不是說,今天做了一個版本就是教育部專用的,卑南族在卑南平原生活幾年⋯⋯這樣我不要。

賓朗文健站

其實「原住民」這三個字是很新的概念,最初我們的祖先給的概念就是,我們是人。但這些年不管是政策,或是我們自己活得⋯⋯好多人都只願意活得像「原住民」,不太願意像人。

我自己是原住民,我問的問題就很辣囉!你們真的覺得要回到過去才是真正的傳統嗎?那請問一下,你現在腳踩的 NIKE 是關於你們哪一個部落族群的傳統?哪怕我今天穿的是傳統服飾,那個布還是尼龍混染的,已經不再是用古法,不再是跟這個土地發生真正關係。屏蔽了那些,我們在這個現代取得的好處,只想回到我們自己,那種不知所以然的「傳統」。

老人家在文健站的合作的時候,我也會很刻意去問他們這樣的問題,大部分的人都覺得是人呀,原住民是不是人?這個老人家很清楚,但是我覺得越年輕,或知識水準越高的人會在這個地方混淆。人就是人,我們不會因為成為原住民才會是人。

卑南族所有訓練,我們的宇宙觀、生命觀、傳統習俗,造就了我這個存在。我做得不好,他們就不會覺得我是一個完整或成熟的人。但是如果完成了這樣的訓練,受到長老們家族們的信賴,我就自動成為一個重要的人,而不是成為了一個原住民。

你知道近鄉情怯的感覺,你想要做一些事情就會有很多的聲音:「你在外面 30 多年了,你現在回來,你懂嗎?」如果馬上就要革命打仗,那對我來講太容易了,但是並沒有辦法造就更好的未來,或是我想像中的台東。

問:感覺你會比較希望作品是,可以跟現代生活做連結,可以很多融合的。

對啊!其實原住民活得完全就是 Fusion 嘛,這個接那個,那個融合這個。我們其實跟一般人一樣,我們並不獨特。我也承認現代存在於——我的生命跟我的文化,甚至成為我傳統的一部分。所以《看的聲音|聽的地圖》這張專輯貴在應用,傳統裡面有科技的加入並且更好。

尤其最近不是巴大雄很紅嗎?那也是一種娛樂性的存在,但我並沒有想往那個地方去,讓大家看到部落族群比較輕鬆詼諧,甚至比較腥羶色的部分。因此未來年輕人在面對自己文化的時候,很重要的是詮釋權。這就會在某一個文化的包袱裡面被解套。

樟原文健站

問:《看的聲音|聽的地圖》邀請哪些編曲人呢?

現在有林明陽老師、Musa,以及當初有參與音樂培訓課程的兩位年輕人。他們是第一屆的學生,能力足夠到自己有在 StreetVoice 街聲有發表,涉略錄音跟編曲。我也希望在這個專輯,可以讓他們的想法被這個世界看到。所以我們是老中青三代的結合。

這些人的都在台東長出來自己的東西。哪怕他是明陽老師,他那麼大咖大牌,以前是張學友製作人。他對台東開始有一些不一樣的感受,所以就用專業跟能力,也來說了一個可以互相映襯的故事。

問:整個聽起來就是建制一個生態的產業的感覺,以前可能就只有一間錄音室,沒辦法去活化。現在有硬體又有軟體,慢慢就結合起來。

你幫我總結得好好,我繞了一大圈。的確,我想像的就是這樣。我以前的民宿越來越多小黑蚊,其實就是生態失去平衡。我發現青蛙少了,青蛙少了老鼠也就少了,老鼠少了蛇也就不來了。然後水塘的蜻蜓不來,這些吃害蟲的也不來了,所以就導致小黑蚊氾濫。在原住民的整個音樂生態裡面,我希望它就是一個 balance,是好的一個狀態。

長光文健站

問:採集有什麼比較有趣的故事嗎?

不知道這個會不會有趣,但這是我的觀察。我們一直在講到底什麼是蘭嶼的傳統音樂?因為蘭嶼人用一種我們不太理解的論述去講,但我進去去挖的時候,它不是一個傳統的事情誒。他們真正的傳統叫創作,怎麼這樣講呢?

蘭嶼有好幾種曲式。你也可以跟我挑一樣的曲式,但是裡面訴說的東西,不可以相同。大家都唱一樣的曲卻沒有一首詞是相同的。你不可以用我形容的方式去形容一件事情。

此外,蘭嶼文健站的老人家不多,因為他們有一個觀念,人就是要一直工作一直工作,真的不能工作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一個已經快要結束的人了,不再具備什麼價值。

而他們對死亡是非常的敬畏,甚至是抗拒。你已經快死掉,那對他們來講是非常非常不利的。所以他們努力的活著,寧可去芋頭田曬著太陽,也不輕易的就往文健站去。因為他們不想被成為——那種他們傳統中認為沒有用的老人或快死的人。

蘭嶼文健站

問:好奇如何去選這些採集內容?

每一站預備 5 首以上,屬於你們自己的歌,唱出來就是代表這個部落,甚至很多人也願意,也把一些壓箱寶掏出來讓我留做紀念。所以選歌我是開放的。我還是會先以能不能夠編,或可能性大不大為優先;第二個是它的音樂旋律性,聽起來有沒有故事的感覺,這也是我考量的重點。

我們不會把所有收錄的歌曲都編曲過,但是會完整留下每一站最少 5 首的聲音記錄,當作資料庫的保存,看以後會是怎麼樣子被應用。錄音室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建置一個文化的資料庫,清清楚楚聽到他們的咬字發音唱法。這也是 TTstudio 錄音室在台東落腳成立,可以背負起來的一個歷史責任。

武陵文健站

問:最後,這張專輯完成之後,昊恩還有忙哪一些事情呀?

因為我在 TTICC 園區裡面,申請到了一個工作室,應該在這一年半以內,自己出一張專輯,至於怎麼走向,是不是原住民?是不是中文?我還沒有一個定奪,但會做一張作品來跟這個世界交流一下。



avatar

作者 / 王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