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歡離合,樂有陰晴圓缺。
2020-12-26・吹專訪
由赤燭遊戲所推出的第一部驚悚解謎遊戲《返校》開創台灣遊戲史上不可抹滅的紀錄,不但改編成電影,現也由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改編發行成影集,於公視主頻首播,Netflix 全球同步上線,全劇即將邁入尾聲。 前二個階段的《返校》,分別由張衛帆、盧閱讀全文 "聽柯智豪從《返校》影集版配樂反思「台灣儀式音樂」與「傳統的存續」"
2020-12-24・吹專訪
滅火器將在 12 月 26 日榮光返鄉,於高雄的九號碼頭舉辦二十週年萬人演唱會,票券已全面售罄,演出即將在本週末正式上演,計將是滅火器成團至今最完整、最澎湃、時間也最長的演唱會。 這次的演唱會幕後重點人物,由協助 9m88、ØZI、茄子蛋、閱讀全文 "談滅火器20週年演唱會 音樂總監柯智豪:這將是南北文化版圖的重要轉捩點"
2020-12-23・吹專訪
發片記者會的背板是李友廷的專輯封面照,照片中等身的他眼神迷惘、望向遠方,與站在背板前的本人形成對比。這位眉清目秀的歌手在台上和主持人有說有笑,對著或許只在乎花邊新聞的各方媒體介紹作品與自己。 李友廷說,他原本只想湊出十首歌發一發,後來因為參閱讀全文 "【吹專訪】李友廷談《如果你也愛我就好了》:韓立康堅持破格編曲,不惜向MV導演跪。"
2020-12-18・吹專訪
耶誕節的前一週,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呂聖斐與「台灣鼓王」黃瑞豐,兩代爵士樂手相約碰頭。但難得的是,他們這次不是站在舞台上,而是坐在北流觀眾席,放下手邊的樂器,面對面暢聊爵士樂對他們的影響,以及對於當前音樂環境的一些想法。 「其實我的本行本閱讀全文 "黃瑞豐與呂聖斐對談爵士:我們都是在說「台灣自己的話」"
這段深夜的對談故事來到下篇,OVDS 談起關於團隊的核心價值「人與人的關係」,接續聊到一個關鍵字「強韌度」,他們期許自己在於面對俗務時仍能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呼應了這次暌違多年釋出的專輯《黑的韌性》,也談到主唱楊孝君他想要做像林強這樣義無反閱讀全文 "【連載】一段OVDS的故事,道出「玩樂團」的話外音(下)"
2020-12-18・新聞
曾入圍金曲及金音獎最佳新人的樂團 The Fur.,第二張全創作專輯《Serene Reminder》於 12 月 10 日全台正式發行。由知名音樂人王昱辰 (老王)擔綱專輯製作人、吉他手吳中凌編曲,主唱廖柚文(柚子)澄澈酸甜的歌聲,搭配以閱讀全文 "The Fur.〈Oh Why〉MV由高承楷操刀 邀韓國舞者於紐約康尼島浪漫拍攝"
2020-12-17・吹專訪
OVDS 從發行第一張作品發行至今長跑 13 年,途中從高中對於玩團的熱血初衷,一路到學習開始找團隊經營樂團的風格和方向,尋找志同道合的團員,一起決定從 OverDose 改名為 OVDS,征戰了大大小小的城市,最後他們發現玩樂團之路,已經閱讀全文 "【連載】一段OVDS的故事,道出「玩樂團」的話外音(上)"
2020-12-16・每月封面
2018 年中,林生祥收到鍾永豐傳來一批歌詞,裡頭十幾首歌寫的全是食物,他告訴林生祥,接下來生祥樂隊要做一張名為《野蓮出庄》的專輯。 這些年來鍾永豐一直想寫食物,恰巧 2017 年,兩人接受私人委託,連三年以食物為題創作了〈對面烏〉、〈菜乾閱讀全文 "【吹專訪】大叔之年,快炒慢燉的B級音樂——生祥樂隊談《野蓮出庄》"
2020-12-15・吹專訪
火氣音樂的辦公室正如其名,給人一種夢想與熱血熊熊燃燒的感覺。牆上貼著火球祭和滅火器歷年演唱會的海報,一整排的樂器和效果器井然有序地放在架上,經過會議區,微暗的空間裡眾人的目光被釘在投影幕上,看似在開滅火器二十週年演唱會的執行會議。我與導演柏閱讀全文 "【吹專訪】滅火器技師阿B:既然我們都喜歡音樂,只要團結一定可以創造出不輸給國外的場景"
2020-12-09・吹專訪
「抱歉我不是個饒舌歌手/不能給妳愛的蛋堡還有熱狗/不常party也不太愛搜秀/但我吉他其實彈的還算不錯」——〈我不是饒舌歌手〉 Marz 是他的英文名字,23 則是他的天使數字。 Marz23 從 2018 年開始在 StreetVoice閱讀全文 "我認為我還是在搞搖滾:Marz23導聆新作《23》"
YELLOW 主唱黃宣總在錄音前兩天才把編曲交給樂手聽,採訪亦然,宣傳窗口當天兩小時前才跟我要訪綱。他相信,在有限的時間內吸收題目,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才能在現場迸發出奇的答案。 老實講,我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讀訪綱,但在坐定錄音前,他似乎已閱讀全文 "【吹專訪】與懷疑共存,YELLOW黃宣:我外表看起來怎樣就要做類似的音樂嗎?"
2020-11-26・吹專訪
下午四點,許含光說他還沒醒。 十二點起床太早,他暖機的時間又拉地更長了。若不是今天有通告,他的晨間儀式可能能更悠哉些:「大便很重要。也不一定是大便,但我花蠻多時間在廁所裡,就,很安全吶,一個『me time』的感覺,坐在裡面喝咖啡,抽抽菸。閱讀全文 "【專訪】許含光:講屁話是我,認真對待文字也是我"
2020-11-20・吹專訪
2020 下半年進電影院看國片,像是看演員們活在不同的平行時空裡,活出不同的人生。《無聲》、《消失的情人節》、《同學麥娜絲》,劉冠廷從古道熱腸的手語老師演到烏龜癡情男、結巴紙紮師傅,連續看完三部不免讚嘆他的演繹。此時回頭再看本屆金馬獎的「最閱讀全文 "玩樂團的人怎麼就這樣作起電影配樂了?「金馬配樂」盧律銘對談「配樂新手」LTK柯仁堅"
電影《孤味》在台北陰雨綿綿的週末上映。這股潮濕的氣息自前幾天才與柯智豪在大橋頭的延三夜市約見面就一直沒有消散。大台北銀行已經打烊,騎樓下的大鼎肉羹生意正好,雨後的夜市人潮並沒有很多,但難得沒下雨,老闆們毫不隱藏開市雀躍。 我們在白鐵桌上點了閱讀全文 "【專訪】從看一場喪禮到辦一場喪事,他寫出一張入圍金馬獎的配樂:柯智豪談《孤味》電影原聲帶"
2020-11-19・吹專訪
「重新開始」聽起來頗令人嚮往,把卡住的、不夠好的、雜亂無章的自己打掉重練,迎接即將到來的重生,多棒啊!但如果「即將到來的」卻一直不來呢? 2016 年發行第三張專輯《野生》後,麋先生蓄勢待發,不斷累積作品打算在隔年繼續出輯。然而,曲數明明早閱讀全文 "【專訪】這是我們最舒適自在的模樣:麋先生聊《嗜愛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