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吹專訪
這段深夜的對談故事來到下篇,OVDS 談起關於團隊的核心價值「人與人的關係」,接續聊到一個關鍵字「強韌度」,他們期許自己在於面對俗務時仍能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呼應了這次暌違多年釋出的專輯《黑的韌性》,也談到主唱楊孝君他想要做像林強這樣義無反閱讀全文 "【連載】一段OVDS的故事,道出「玩樂團」的話外音(下)"
2020-12-17・吹專訪
OVDS 從發行第一張作品發行至今長跑 13 年,途中從高中對於玩團的熱血初衷,一路到學習開始找團隊經營樂團的風格和方向,尋找志同道合的團員,一起決定從 OverDose 改名為 OVDS,征戰了大大小小的城市,最後他們發現玩樂團之路,已經閱讀全文 "【連載】一段OVDS的故事,道出「玩樂團」的話外音(上)"
2020-12-15・吹專訪
火氣音樂的辦公室正如其名,給人一種夢想與熱血熊熊燃燒的感覺。牆上貼著火球祭和滅火器歷年演唱會的海報,一整排的樂器和效果器井然有序地放在架上,經過會議區,微暗的空間裡眾人的目光被釘在投影幕上,看似在開滅火器二十週年演唱會的執行會議。我與導演柏閱讀全文 "【吹專訪】滅火器技師阿B:既然我們都喜歡音樂,只要團結一定可以創造出不輸給國外的場景"
2020-12-09・吹專訪
「抱歉我不是個饒舌歌手/不能給妳愛的蛋堡還有熱狗/不常party也不太愛搜秀/但我吉他其實彈的還算不錯」——〈我不是饒舌歌手〉 Marz 是他的英文名字,23 則是他的天使數字。 Marz23 從 2018 年開始在 StreetVoice閱讀全文 "我認為我還是在搞搖滾:Marz23導聆新作《23》"
YELLOW 主唱黃宣總在錄音前兩天才把編曲交給樂手聽,採訪亦然,宣傳窗口當天兩小時前才跟我要訪綱。他相信,在有限的時間內吸收題目,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才能在現場迸發出奇的答案。 老實講,我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讀訪綱,但在坐定錄音前,他似乎已閱讀全文 "【吹專訪】與懷疑共存,YELLOW黃宣:我外表看起來怎樣就要做類似的音樂嗎?"
2020-11-26・吹專訪
下午四點,許含光說他還沒醒。 十二點起床太早,他暖機的時間又拉地更長了。若不是今天有通告,他的晨間儀式可能能更悠哉些:「大便很重要。也不一定是大便,但我花蠻多時間在廁所裡,就,很安全吶,一個『me time』的感覺,坐在裡面喝咖啡,抽抽菸。閱讀全文 "【專訪】許含光:講屁話是我,認真對待文字也是我"
2020-11-20・吹專訪
2020 下半年進電影院看國片,像是看演員們活在不同的平行時空裡,活出不同的人生。《無聲》、《消失的情人節》、《同學麥娜絲》,劉冠廷從古道熱腸的手語老師演到烏龜癡情男、結巴紙紮師傅,連續看完三部不免讚嘆他的演繹。此時回頭再看本屆金馬獎的「最閱讀全文 "玩樂團的人怎麼就這樣作起電影配樂了?「金馬配樂」盧律銘對談「配樂新手」LTK柯仁堅"
電影《孤味》在台北陰雨綿綿的週末上映。這股潮濕的氣息自前幾天才與柯智豪在大橋頭的延三夜市約見面就一直沒有消散。大台北銀行已經打烊,騎樓下的大鼎肉羹生意正好,雨後的夜市人潮並沒有很多,但難得沒下雨,老闆們毫不隱藏開市雀躍。 我們在白鐵桌上點了閱讀全文 "【專訪】從看一場喪禮到辦一場喪事,他寫出一張入圍金馬獎的配樂:柯智豪談《孤味》電影原聲帶"
2020-11-19・吹專訪
「重新開始」聽起來頗令人嚮往,把卡住的、不夠好的、雜亂無章的自己打掉重練,迎接即將到來的重生,多棒啊!但如果「即將到來的」卻一直不來呢? 2016 年發行第三張專輯《野生》後,麋先生蓄勢待發,不斷累積作品打算在隔年繼續出輯。然而,曲數明明早閱讀全文 "【專訪】這是我們最舒適自在的模樣:麋先生聊《嗜愛動物》"
2020-11-13・吹專訪
以《重力與恩寵》橫空出世的電子黑魔女——鹿比∞吠陀,其冷冽暴力的世界觀,曾被美國南方音樂節(South by Southwest)主辦人讚具「雌性的侵略性(female aggressiveness)」,然而,這形容詞只能暫且用於上階段的她閱讀全文 "【專訪】鹿比∞吠陀談《彼岸》:相對正是痛苦的根源"
2020-11-10・吹專訪
最美的是相遇,最難的是分離。 2013 年,歌手 Koumis 蓓麗的病情加重後,萬芳每天去醫院探望她期待奇蹟發生。每晚被迫面對生命的基本命題「怎麼繼續活下去」,不免影響到她的情緒。她說,那段時間非常容易對人感到不耐煩,覺得大家都在講廢話:閱讀全文 "【吹專訪】每個人的離開都是一份禮物,讓我們知道要珍惜:萬芳談《給你們》"
2020-11-07・吹專訪
從演員、劇作家到獨立音樂人,鄭宜農看著《海王星》專輯封面,那個 24 歲的自己,隨口說出這四個字:「膠原蛋白。」 全新的「井之聲」巡演,改以不插電編制自我翻玩,她接下來得花大量時間排練,思考如何讓同一首歌有全新感受,「譬如說《海王星》裡面的閱讀全文 "【專訪】我現在已經完全知道,活在舞台上是什麼意思:鄭宜農談現場演出"
2020-10-30・吹專訪
出生高雄前鎮,現居荷蘭鹿特丹,爵士歌手羅妍婷的生活與海港特別有緣。 聽她的作品也似港灣,充滿與人交流的寬闊、歌詞常見自然元素如:植物、月亮、海潮。在 2019 年發行的首張專輯《葉片之上》以弦樂四重奏為底,混合爵士節奏與既古雅又現代的中英文閱讀全文 "【專訪】愛植物、住港邊的爵士歌手:羅妍婷談金音入圍四項專輯《葉片之上》"
2020-10-26・吹專訪
採訪結束時,我瞄了一眼牆上的鐘,5 點 23 分,導演和法蘭正準備移到頂樓的天台拍照,助理在一旁說,金馬獎入圍名單要公佈了,5 點半開始直播。她緊張又興奮地盯著手機,導演在一旁輕輕唸著:平常心、平常心,不知道是在安撫助理還是自己。 拍照與直閱讀全文 "【專訪】與導演鄭有傑、配樂法蘭聊《親愛的房客》:愛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去感受,去擁抱。"
2020-10-21・吹專訪
很久很久以前,一群定居北大武山的人們創建了斜坡文明,他們自稱 kacalisiyan(卡查利仙人),在排灣族語裡,意為「住在斜坡上的人們」。 從現代的角度,卡查利仙人包含所謂排灣族、魯凱族,而年近花甲的達卡鬧身上正流著兩族的血液。過去作為社閱讀全文 "【專訪】嗜讀村上春樹的卡查利仙人:達卡鬧談《流浪的Nalu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