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8・吹專訪

【吹專訪】2022浮現祭過後,為家鄉清水留下的是⋯⋯專訪老諾與台中海線在地夥伴

在清水鰲峰山運動公園登場的浮現祭已順利落幕,身為參與者之一的我,經過這幾天沈澱,心情卻尚未平靜。活動第二天下午,我們透過浮現祭創辦人老諾,邀請到過溪團隊發言人 Jay(温杰穎),是農夫同時也是攝影師的 Alex(洪銘皇),以及曾任賴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彰化縣文化局長等數職的台大歷史所博士周馥儀,在主舞台後方的帳篷裡,伴隨著從台上傳來的音樂聲與時不時竄出的觀眾歡呼聲,聊了許多關於清水,關於海線的故事。

從清水到海線,得天獨厚的地景文史

去年浮現祭從前導活動「海線講唱巡迴」到音樂祭本身都很成功,於是老諾與當地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組成「嗨風裏」,盼望能延續這股熱潮,讓更多人認識這片土地。蘊含「海口人」意念的「嗨」同時也有打招呼之意,「風」則是當地人強烈的共同記憶;不希望海風是外地人對此地的唯一印象,因此以「裏」表述內涵,深度挖掘這裡的人文歷史。

清水地形獨特,山海一線,但一直以來人們較少談論這裡的山,因此老諾特別選了鰲峰山作為這次浮現祭會場,讓難得來此的樂迷能感受到地景之美。「清水歷史悠久,在每個年代都算是要地,從四千多年前流傳下來的牛罵頭文化遺址、大肚王國的發展、再到近代林爽文事件,光是通往浮現祭會場的五條路線就有很多東西可以講!」老諾侃侃而談,興奮地描述著自己也是因為辦活動,才得知許多以前不曾注意過的家鄉佚事。

清水神社在日治時期是位階很高的神社,從浮現祭門口通往山下的大馬路,正是當時參拜所用的正參道;步行五分鐘的觀音巷是早期本省人信仰,大街路上的三山國王廟是客家人信仰;林爽文的大將在此地被捕,為紀念這位王芬將軍而建的廟宇則屬於近代民間信仰;還有網紅喜愛拍照打卡的著名景點「橋中橋」。

「橋中橋」由民眾集資建成,是當地很重要的通道。(Photo by Alex)
(Photo by Alex)

我海線人我驕傲!世代傳承與認同感

浮現祭所安排的導覽活動由「嗨風裏」策劃,由於團隊中不僅有清水本地人,也有來自大肚、大甲、梧棲、沙鹿等鄰近地區的海線居民,因此不同導覽員會從不同角度介紹自己眼中的清水,十分有趣!「像我是在大甲生活的大肚人,對我們來說,清水就是個吃東西方便、有錢人很多的地方。」Jay 笑著說,老一輩的大肚人都希望將女兒嫁到清水。

老諾也補充:「這裡因為有海港,不少人世代經商,你會發現清水市區街上有很多銀行。生活富足進而就會重視教育,清水是台灣少數從國小國中到高中都有附設音樂班的小鎮,之前還有每年舉辦古典音樂會的傳統,不過後來因故停辦了很多年,相當可惜。」在浮現祭與當地居民的努力之下,清水近年來漸漸找回當初身為中部音樂重鎮的榮景。

導覽員的身份職業不同,講解的內容也會著重在不同地方,例如有人寫過廟宇的論文,在介紹時就會講得特別詳細。「我們之前帶團到紫雲巖,兩側門邊的石像其中有個漆成白臉,其實是有典故的:有句話叫『憨番扛廟(厝)角』,因為早期台灣在政治上受到異族迫害,對於種種不公平的待遇無法反抗,憤恨難以發洩,就把扛屋頂梁柱的石像塗成白人,像是讓他們受罪。」透過導覽的規劃,一方面讓外地人認識這個小鎮,進而在地消費;另一方面也是讓在地人對此活動有更多的認同感。「我們講述了許多甚至當地人都不知道的故事,導覽時也常常有民眾圍觀。」

世代傳承也是嗨風裏籌劃導覽的期許之一。Jay 以後參道的震災紀念碑為例:「有些 921 後出生的樂迷,他們對地震其實是無感的,但透過這樣的機會,讓不同世代交換彼此的感受,我覺得很棒!我們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同時也更認識故鄉。

音樂祭與小鎮共存,有就業才有返鄉

2021 的浮現祭在清水高中舉辦,從那次開始,浮現祭便打破在會場內設置飲食攤位的做法,製作清水美食地圖,推廣樂迷們到鎮上消費。「我這樣講應該會得罪全台灣的小吃攤,但我真的不太喜歡流動攤販。」老諾回想自己去泰國參加大山音樂祭時,發現那裡的攤位竟是觀眾票選決定的,好吃又有特色,而且官方還提出了「不能賣太貴」的條件:「我覺得驚訝!我們台灣音樂祭的攤位跟一般夜市同質性很高啊!那要怎麼做出特色?我一直在思考,而且音樂祭最大的垃圾量也來自於攤販,要做垃圾減量的話勢必得想出解決方法。」

要將樂迷帶離會場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幸好去年和今年因為疫情提供了一個說法。「但之後我們會將這樣的做法變成常態,你認同再來就好,沒關係。我是覺得,如果去音樂祭都只是看表演的話,太無聊了,最好可以去感受一下這個地方。」製造髒亂與噪音,往往是音樂祭被民眾厭惡的原因,但行之有年的活動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夠與當地共存共榮,帶來經濟活絡,進而使當地居民感受到成就與價值。

大家常常會講希望青年返鄉,卻沒有思考就算提供了就業機會,年輕人為什麼要回來?」老諾表示,浮現祭不只是一場音樂活動,他期待創造的是更多精神層面的支持:「他們(年輕人)需要生活,需要價值感、認同感,要能發自內心為自己的故鄉感到驕傲,才有機會在這裡定居深耕。而我們想做的,就是將這種自豪帶出來。

除了與史地文化串接,浮現祭也有許多年輕化的作為,像是與 MUSiC GEAR 音樂聚共同策劃的「GO!GO! IDOL FEST」偶像舞台,與 NTW 新台灣娛樂摔角聯盟攜手合作的「勇鬥擂台」,以及促成海線少女團隊與 P!SCO 樂團合作共演主題曲。「我們應該是比較奇怪的音樂祭啦!之前跟朋友聊天聊到 Vtuber,然後我老婆剛好發現了海線少女製作團隊……其實他們第一個做的是璐醬(沙鹿),因為我們的關係才催生出小清(清水)。透過這些角色介紹海線地區的特色,比較不沈悶,年輕人也會比較有興趣。」

串連泰國、日本,浮現預告跨足國際

除了希望招集更多抱持相同理想的人加入嗨風裏之外,大家也期許這股力量能發揮渲染力,延續到別的鄉鎮。「志工會上有一位來自彰化偏鄉的年輕人,他聽了我們的想法很感動,也想回自己的家鄉做些事情。其實不只是年輕人,我們透過攝影展等活動,有些長輩也有受到這股氛圍的感染。」Alex 分享了一則自己親身經歷的小故事:「我之前有個計畫,一年 365 天每天早晨到一個地方拍照。有天就去了海風里(全清水風最大的地方)的一間雜貨店,跟老闆拍照。距離現在已經十年了吧!我展出照片的時候,他兒子看到非常感動,還表示想要購買留念收藏。」透過這些活動,讓不同世代的人有機會溝通,讓更多感動能延續,生生不息。

在訪談尾聲,老諾也預告 2022 年底浮現祭將舉辦亞洲巡演計畫,串聯泰國和日本,為明年跨足國際做準備。「其實我們一直都在準備,但因為疫情出不去,希望接下來情況能逐漸好轉,明年能順利舉辦泰國場和日本場的浮現祭。」

照片提供:浮現祭



avatar

作者 / Johnny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