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3・編輯室報告

2018年度二十張具代表性的原創音樂專輯

在吹音樂的編輯會議上,我們列出數十張去年發行的專輯,經過投票、討論,分享各自推崇的作品並說明原因,最後選出以下二十張自認能代表 2018 年度的原創音樂專輯。這次入選的作品有不少是該音樂人的第二張專輯,包括岑寧兒、HUSH、皇后皮箱、大象體操、落日飛車、落差草原WWWW、王榆鈞、鹿比∞吠陀、Leo王等,與首張專輯相比,大家的第二張普遍有種穩紮穩打的扎實感,不僅製作想法更完整,也讓人感受到許多別於以往的突破,亦開創出新的高度。

20190131 2018原創音樂專輯_750x390

HUSH《換句話說》

HUSH《換句話說》

三年不見,HUSH 再度帶來突破自我的專輯,順著曲序而下,〈怎麼開始的〉、〈不祥的預感〉一場自我對話的章節漸漸明顯,練習、揭露、傷疤、掙扎、孤獨,HUSH 用他的細膩將這些醜陋溫柔地詮釋,身為聽者,我們可以透過聆聽心照不宣,卻不傷感的釋放。

HUSH 同時挑戰製作重任,頗析《換句話說》專輯中想訴說的故事,需要什麼聲響、樂器,造就這一張回歸自我低語,也同時大聲嚷擾的作品。(Yiru)

I Mean Us《OST

I Mean Us - 死寶貝

I Mean Us 替台灣獨立音樂開啟了一個新的聆聽方式。

突破以往人們對 Dream Pop、對 Shoegaze 的想像,將「情歌」重新定義,跳脫華語音樂用文字描繪故事的習慣,I Mean Us 確實用音樂建構畫面,以「Original Sound Track(原聲帶)」縮寫命名的專輯,正如同一段段愛情電影,有溫柔浪漫、有衝動激情,也有甜而不膩的青春物語。每首歌曲的結束,都像一段充滿愛戀的凝視,眨眼即永恆。

除了在 demo 時期便被電影《我的蛋男情人》相中而收錄成插曲的〈Søulмaтe〉,情緒起伏飽滿的〈EYヨ〉、節奏輕快令人不禁跟隨搖擺的〈You So (Youth Soul)〉也都是必聽曲目。整張專輯由知名製作人陳建騏親自操刀,雕琢音色,彷彿畫龍點睛般將 I Mean Us 的作品細膩度完美勾出,鍍了金的質感將其推上一個新的高度。(JohnnyWen)

Leo 王《無病呻吟有情抒情》

Leo王專輯封面

Leo 王出擊,總是出奇不意。看似輕鬆隨性唱出的 beat,富有玩味的歌詞韻腳,封他為饒舌文字藝術師也不為過。第一首推出〈快樂的甘蔗人〉,便給出了經歷嚴肅的《藝術家脾氣》,更豁達的人生觀察。

唐老師口中眾星座皆籌霧滿面的 2018 又能怎麼樣?Leo 王在最後一天揮了記響亮的耳光,打醒你的惆悵,教你軟爛的人生哲學也能活得自在優雅。(Yiru)

ØZI《ØZI:The Album》

OZI

今年 21 歲的 ØZI 被視為台灣重要的嘻哈、節奏藍調新秀,18 年六月的這張響亮作品《ØZI:The Album》直到截稿今日仍有多首歌曲蟬聯在串流平臺排行榜上。先不論他的星二代身份,ØZI 出道的一頭紅髮就夠吸引眼球了。

一曲與 9m88 合作〈B.O〉成功打進大眾耳朵,但編輯更私心喜歡專輯最後兩首歌曲〈Prey〉、〈Title〉。〈Title〉是他初試饒舌的第一首作品,帶有年輕的氣息與野心;〈Prey〉這首歌放慢的旋律凸顯了 ØZI 的聲線,不要被精緻的編曲迷惑了,聽聽這個年輕男孩的聲音,這一張全以英文命名的專輯,唱了白話的中文歌詞,像是 ØZI 在強硬個性外表包裝下,最柔軟的心。(Yiru)

Tizzy Bac《知人》

Tizzy Bac_知人

哲毓的病逝,替這張離世之作增添了傳奇性。但拆掉這層時代意義包膜,《知人》確實是張不該被忽略的作品,它讓我們看見了 Tizzy Bac 的突破,並得以思考一個休息多年終於復出的樂團,如何在聽眾習慣已改變的今日找到適合自己的新樣貌。

包括配唱製作人林揮斌、混音師北城浩志、弦樂編寫/大提琴手劉涵等多年合作夥伴,《知人》在音樂製作上加入了不少新聲音,像是邀請 Easy Shen 替〈金翅雀〉編寫氣勢磅礡的弦樂、與落日飛車一起編〈Lucy Dreams〉,〈深海怪物〉中有金曲爵士鋼琴名家許郁瑛共同編曲,吉他手杉特則為〈我所深愛的人們〉增色。不可否認,《知人》是 Tizzy Bac 至今為止情感最豐沛、音樂最成熟的一張作品。(JohnnyWen)

13月終了《宋咪》

13月終了Undecimber Fin.《宋咪 Sonmi》

這張專輯八成是這篇專文裡最難介紹的一張了。

從 2016 年在空場的藝術計畫「宋咪」正式啟動,至 2018 年化為計畫同名專輯,13 月終了至今所進行的一切就像是科幻謎底。少數清晰的線索是大衛·米切爾的小說《雲圖》,然他們的音樂以文字先行,化成結果後卻難以言傳。攤開那難解的歌詞,有壯麗的場景、瑣碎的日常,也有平行宇宙般的人格對話,往往讓聽者陷入五里霧中⋯⋯。

可拋開文字思考,他們的音樂是這麼神采飛揚、不落俗套。你不難從音樂中辨識出團員的劇場背景,可貴的是能化作鮮明的器樂表情。〈這一刻落地〉寫水的記憶,〈只有我在的地方〉暗示後啟示錄世界的想像;連結歌名相呼應的〈沒有我在的地方〉,六分鐘內段落轉折與作曲極為漂亮。據說他們還會再以樂團形式,進行下一回合的藝術計畫。令人好奇他們可以在台灣的環境走到哪?(阿哼)

大象體操《水底》

大象體操《水底》

2016 年,成員退伍後復出的大象體操,有鑑團員的音樂想像出現落差,決定以各自當單曲製作人的方式完成第二張專輯《水底》。

《水底》很不一樣。脫離前作童趣的樣貌,封面變得幽暗而成熟,歌曲也更放膽,灰暗題材佔多數。他們負責的歌曲,投射了三人的生活與性格:貝斯手凱婷完成的〈水底〉、〈陣雨〉連結了高雄雨下不停的日子;〈人造衛星〉則是她對小山田圭吾的致意。鼓手涂嘉欽的〈彌留〉、〈噩夢〉頗有黑人音樂的律動感,冷面笑匠少年透過饒舌歌手 Sowut 的聲音把憂鬱的心情表達。吉他手凱翔以〈半個〉重溫配樂舊夢,不和諧鍵盤演奏好似〈頭, 身體〉的 2.0 版。

〈順從的殼〉從原版凱婷演唱改由排灣族歌手張威龍獻聲,更添陽剛之氣。陳珊妮製作的〈被子〉,雕出凱翔柔情的嗓音。人聲鼎沸,人群熱鬧之餘,《水底》仍未偏離三人的數字搖滾基底;一些嘻哈哏的挪用(remix、skit)可見三人長大後,玩心依然很重。(阿哼)

王榆鈞與時間樂隊《原始的嚮往》

王榆鈞與時間樂隊《原始的嚮往》

相隔雙碟前作四年,王榆鈞與時間樂隊的第二張專輯《原始的嚮往》曲數折半,份量感卻一點也沒少。沒變的是以詩入歌、長曲吟詠,變的是相對標題「原始」,她唱得故事比以往更入世:〈沉默的左手〉、〈活著〉、〈媽媽請不要擔心〉皆是文明的痛楚,或為了撫平文明痛楚而生。

熟悉王榆鈞的人便知道它們並不「新」,裡頭有十年前就在演唱的詩作,也有三一八學運後持續在各場合表演的歌;然而這些題目與聲響在這時代仍毫不過時。

提到表演,她與夥伴們確實更有戲感了。台北專場擺出熱騰騰的實體兜售,大門裡卻是夢一般的世界。面具、月亮,舞台上的眾人與器材擠成一座叢林。骨子裡的劇場細胞與叛逆沸騰,〈暴民之歌〉如〈假面遊行〉的加強版,動容的「我們來了」響徹雲霄。當革命的意志懨懨一息,我們需要這樣堅定而柔韌的歌。(阿哼)

安溥《煉雲原聲帶》

安溥《煉雲原聲帶》

改回本名並沉潛三年後,安溥以歌手兼製作人的身份舉辦「煉雲演唱會」,曲目全部翻唱他人作品,挑選華語樂壇歷年來有時代意義或對自己有所啟發的歌曲進行改編。

這場演唱會以主題罕見、製作精細且完整度極高獲得各方讚譽,隨後,安溥將現場錄音重新混音後製,發行《煉雲原聲帶》,精選〈改變〉、〈紅眼睛〉、〈風在吹〉、〈Angel Falling To Hell〉、〈Love,Lotus〉、〈事情本來就是這樣〉、〈決定〉、〈這個世界〉、〈夢中見〉、〈交雜隕石〉等 14 首曲目,忠實保留現場的感動。此輯不僅連結了現代與上個世代的音樂聆聽取向,更將許多經典歌曲以新的方式推出同溫層,讓更多人聽見。(JohnnyWen)

岑寧兒《Nothing is Under Control》

Yoyo Sham 岑寧兒 - 一秒

與上一張專輯《Here》相隔將近四年,岑寧兒終於發行第二張個人創作專輯《Nothing is Under Control》,與音樂鬼才甯子達共同擔任專輯製作人,用最自然、不造作的方式讓情感流瀉於樂聲中。

無法以突破性、前瞻性或時代意義等描述定義此專輯,但《Nothing is Under Control》確實是精緻細膩之作,編曲細節暗藏了許多小巧思,曲風遊走於 Jazz、Folk、Indie Pop 之間,歌詞同時包含國語、粵語和英語,透過Yoyo的詮釋,各自展現語言聲韻之美。

從〈Ride〉的輕鬆自在、〈Maybe it’s for the best〉的猶豫輕嘆,到與陳奕迅合唱、既揪心卻又療癒溫暖的〈一秒〉,身為歌手,Yoyo 用歌聲輕易勾起人們心中最軟的角落;身為創作者,她亦將對生命的體悟都投入作品中了。(JohnnyWen)

南瓜妮歌迷俱樂部《他我》

南瓜妮歌迷俱樂部《他我》

成軍九年的首張專輯,南瓜妮交出一張問心無愧的成績單。他們用對未來的疑惑與徬徨磨出新的自己,所收錄的十首歌曲分別來自主唱柯家洋對身邊十位朋友的描述,但這些故事,同時也是他對自己的投射,更是現代社會中無所不在的巨大疏離之表徵。

音樂風格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團員們紛紛嘗試了各種創作和編曲方式,在音樂中添加電子元素,擺脫原本樂團編制的束縛,找尋出一條新的道路。專輯設計大玩隱晦創意,合成的人像、別出心裁的裝幀方式、以「回聲定位」表現「他我」概念……等,用視覺再次強化人與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環環相扣,令人意猶未盡。(JohnnyWen)

美秀集團《電火王》

美秀集團《電火王》

說美秀是「俗氣搖滾」其實是一種恭維,因為它們把通俗的音樂做得非常有趣!大家不會說美秀的歌是「芭樂歌」,因為狗柏的唱腔一點也不芭樂;修齊總說自己在學周董寫歌,但多少人學周董寫歌?有傳唱度還能在演出現場造成暴動的可不多。

比起上一張 EP《Sound Check》,《電火王》的完整度更高,從編曲到錄音,製作物的整體品質也有所提升。外遇三部曲〈米兒〉、〈小老婆〉和〈擋一根〉可說是繼〈捲菸〉之後的暴款曲,琅琅上口卻不落俗套,以直白淺顯的文字重擊現代人對情慾的渴望與掙扎。將「自製樂器」用於編曲、錄音和現場演出更是一大創舉,也許美秀的音樂技能並不高,但他們活用自身才華,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演唱會場景,使其不可取代性更加穩固。(JohnnyWen)

皇后皮箱《仙人指路》

皇后皮箱《仙人指路》

以首張專輯《超時空歌女的快活》入圍第六屆金音最佳專輯、最佳樂團、最佳搖滾專輯並以〈人間惆悵客〉奪下最佳搖滾單曲獎的皇后皮箱,音樂以復古搖滾曲風為主,融合 Blues、Motown、R&B、Surf Rock 等元素。

相隔四年發行的第二張專輯《仙人指路》由「道家思想」貫穿整張專輯,曲名皆有神靈意象,秉持著擁抱宇宙、順應自然、隨心隨性一切歸 Chill 的玩味態度。皇后皮箱在音樂上做了許多突破,對音色的追求更偏執,四處尋找能完美呈現東方迷幻味道的樂器聲響,從〈桂花〉、〈海浪〉、〈神仙賦〉等歌曲中便能窺見此企圖,〈九霄雲外〉中甚至納入古琴,創造出獨特又不失韻味的仙曲。(JohnnyWen)

鹿比∞吠陀《蒼白》

鹿比∞吠陀《蒼白》

實驗電音在台灣聽眾耳中總是不甚討喜,但鹿比∞吠陀將電子聲響與器樂旋律賦予畫面感,引領聽者進入所建構的獨特世界觀。《蒼白》不僅是一張專輯,更是一齣故事性十足的劇場,在揭幕閉幕中,每首歌的起承轉合都醞釀著飽滿的情緒,其中穿插了令人不安的懸疑感以及開放式結局所營造的不明確性,絲毫不無趣。

特別的是,這張作品增加了人聲元素的比重,邀請巴賴以原住民母語吟唱〈山:季風雨〉、詹森淮以女性獨白的姿態演唱〈夜絮〉,守夜人樂團主唱旭章也用哼唱的方式詮釋〈漂流物〉。這些合作不只豐富的專輯的面貌,更能從中感受到鹿比∞吠陀對作品的企圖與想像力。(JohnnyWen)

椅子《Lovely Sunday 樂芙莉聖代》

椅子《Lovely Sunday 樂芙莉聖代》

椅子度過差點解散的鬼門關,新專輯《Lovely Sunday》聽得出來豁然許多,卻也豪不馬虎。專輯裡一聽就著迷的歌〈洋子、洋子〉,穿插著披頭四風格的浪漫搖滾,卻在中間殺出一段台語歌詞,像是在美國西部海岸享受日光浴,卻隨著帶著老式收音機,播放六、七零年代的錄音帶,緩緩唱著台語老情歌衝突浪漫。

意猶未盡之時,下一首英文歌曲開唱,彷彿剛剛的海邊是一場白日夢,正塞在車陣中的你,只好繼續在車內搖頭晃腦,假裝沒聽見外頭的喇叭喧囂,沈溺在這裡。(Yiru)

落日飛車《半熟王子》

落日飛車《半熟王子》

說落日飛車在台灣樂團圈開啟了一種新的音樂樣貌一點也不為過,city pop、復古懷舊氛圍不是沒有人做,但落日飛車用高技術含量的音樂性架構出一篇篇如詩如畫的浪漫樂章,卻是少有人能及的。

在著重於「曲」的前提下,幽默感十足的團長國國依然不放棄大玩文字遊戲的機會,從專輯名稱到歌詞,落日飛車的歌不賣弄文藻,僅用簡單的敘事方式便將詞曲咬合地恰到好處,除了延續以往的英文創作,這次更挑戰了法文與拉丁文!必聽歌曲如〈Cool of Lullaby〉、〈Slow〉等,不僅風格明確,細細品嘗更能體會魔鬼藏在細節裡的韻味。(JohnnyWen)

落差草原WWWW《盤》

落差草原WWWW《盤》

樂史潮流來來去去,總有些類型在特定年代如得水之魚,也總有些聲音桀驁不馴,管它潮流怎麼行,他們難以被定義。這樣的代表在台灣也不少,譬如落差草原 WWWW 便是其中一例。

落差草原 WWWW 第二張完整專輯《盤》是他們成軍八年以來,初次到專業錄音室做的作品。錄音室新手在後製期花了不少力氣,慢工細活纔終於完成。畢竟他們的野心很大,包括專輯概念探究共生,探究乘載生命之物(即是「盤」字的含意);包括貝斯手愛波親自編織,一尊神像般的纖維雕塑(即是封面的主角);包括兩套鼓,與無邊無際的聲響再構築。

〈慈悲〉是金色酒神宴、〈渡〉是安魂宗教祭典、〈碎花星辰〉是原始的薩滿儀式⋯⋯在那些動輒七、八分鐘以上的長曲裡,他們帶你聽見鬼魅、精靈、超自然。或許你還是可以定義他們,透過聆聽與肢體,如遠古的人類先祖,把音樂與信仰緊緊相連,無關優美,只求狂喜。(阿哼)

厭世少年《青春校園戀愛物語》

厭世少年

蟄伏一年半醞釀出的專輯《青春校園戀愛物語》,用成熟的音樂作品,帶出了少男們青澀的愛情故事。少女心事系列我們聽了十年,那少年的直白心聲關於什麼?好奇的你,不妨來聽聽這張專輯。

開場就由各樂器 solo,揭開華麗序幕,薩克斯風與吉他線條一般精彩,歌曲裡故事精彩生動,不論是把「般若多羅密心經」放進歌〈就這樣子不見〉,亦或〈妥瑞氏症〉要大家好好正視妥瑞氏症,再到轟轟烈烈的愛戀,出了國就變調的綠帽少年打了一場〈甲午戰爭〉,青春期的荒唐,一併收錄至此。 12 首飽滿的歌曲,厭世少年這張專輯與他們的現場一樣精彩。(Yiru)

暴君《葉隱 Hagakure

暴君《葉隱 Hagakure》

成軍十年的暴君,受過各種音樂元素的焠鍊,從高速黑金的《末日黎明》、加入東方樂器的《水沙漣 序》、加入管弦樂且旋律更民謠化的《水沙漣傳奇》到上一張專輯《孤鷹行》大大提升管弦樂層次,每張作品都有新的突破,《HAGAKURE》也不例外。

以「無心」概念貫穿全輯的《HAGAKURE》,從過往的高速、衝擊轉變成帶有日本孤峭禪意的民謠金屬,論武士心性,論死亡哲學,在平易近人又優美的旋律之下,保留了原有的東方樂器元素(中國笛、琵琶),並加入滂沱的擊鼓、鋼琴、大提琴甚至雙簧管,讓《HAGAKURE》充分展現更多不常見的聲音層次。

全英語填詞,大量增加合聲,返璞歸真、化繁為簡地演繹整張作品,以直白單純去營造氛圍的連貫性,從《HAGAKURE》中我們能聽見暴君正由橫向拓寬「金屬樂團」的韌性,富含旋律、起承轉合與強弱漸進、高潮迭起,非金屬愛好者也一定能發現這不再是典型生硬的極端音樂。(JohnnyWen)

謝震廷《愛麗絲》

謝震廷《愛麗絲》

2016 年金曲新人奪獎後,臺上一曲〈燈光〉言猶在耳。誰知暖燈外仍有寒意籠罩,近兩年的謝震廷跌進另一漩渦——情緒低谷,母親罹癌,一切卡在專輯製作期間,2018 年底推出的《愛麗絲》簡直是他用命換來的。

接續前作《查理》,二部曲《愛麗絲》談及的故事更赤裸。從出生的 1993 開始唱起,謝震廷帶我們聽見家庭爭執,與母親疏離、父親斷聯的過往。直至〈塑膠花〉後格局形而上,有對社會偽裝的質疑,以及佈滿死亡意象的詞。一曲〈喧鬧〉中段驟停(突然沒有聲音並不是你的音檔壞掉)、〈塑膠花〉冰冷電子編曲⋯⋯他耍任性要把你從煽情抽離,看看自己。

屢屢陣痛是誕下新生命的前奏。末段〈兔子洞〉氣氛回溫,謝震廷與女友張瑀一同提出生命的大哉問,關於自由、自愛、夢想,緊接收場曲〈最想到達的地方〉再見光芒。至此先不承諾《愛麗絲》真能治癒什麼,若幸運換你一聲哭啼,請給自己的存活掌聲。(阿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