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4・吹專訪
如果五小時未進食叫做自殘,那我實在也不知道該如何定義這些朝著深淵走去的台灣重型音樂愛好者。 從二十歲比快比狠的兇殘少年狼,變成在生活的大風中初染風霜略帶倦容的羅根。團員幾經更迭,從 The Ball 公館教室開始就認識彼此的「BEYOND 閱讀全文 "【專訪】BC FEST:重音路遙遙也要用力辦下去"
2017-09-11・吹專訪
近二十年,台灣的音樂現場,從演唱會很多,音樂節較少,轉變成連音樂節都很多的現況。然而,以世界音樂(world music)為主類型的演出一向都屬少數,即使有,也規模有限。長青的活動如大大樹音樂圖像主辦的「流浪之歌音樂節」,多年來,也是苦撐著閱讀全文 "【專訪】培養你對世界音樂的知覺:「世界音樂節@臺灣」策展人于蘇英"
2017-09-01・吹專訪
結束今年四月《浴室》專輯發片巡迴後,大爆離團、原鼓手阿谷回歸,主唱鄭敬儒搬回家鄉台南居住,Deca joins 再度沉寂了一陣子。然後夏天來了,一張站在龍舌上的照片搭配著「2017 GO HIGH tour」消息釋出,畫面感十分強烈。Dec閱讀全文 "【專訪】昏昏沉沉,浴室人生:Deca joins"
2017-08-07・吹專訪
最近在重溫村上龍的著作,《最後家族》、《69》、《Line》、《接近無限透明的藍》以及根本看不完的《寄物櫃的嬰孩》,因為太真實、太沉重了,不適合配咖啡和陽光,只好開罐啤酒。 在故事之間浮浮沉沉,腦中不自覺閃過幾首歌曲片段:「還要變成多孤單祢閱讀全文 "【專訪】傷心欲絕:我們對不起這個團名"
2017-08-03・吹專訪
攝影/yuming Higher Brothers 7 月 22 日在 Legacy 的《Black Cab》專輯巡迴,是他們在台灣的第二場演出,也是首次的專場。在《中國有嘻哈》選秀節目的推波助瀾,台灣近期跟著燃起了一股饒舌風潮,High閱讀全文 "【專訪】Higher Brothers:投入演出現場,而不是拿個手機在那兒拍"
攝影/yuming 走進訪問的會議室,大夥圍著桌子而坐,桌面擺著便利商店買來的咖啡、微波食品、涼麵、泡麵,看來面對這緊湊的訪問馬拉松,先飽餐一頓是最佳的應戰措施。於是被安排在第一棒的我,抓緊了僅有的三十分鐘進行訪問,還順道取得了獨家的吃泡麵閱讀全文 "【Higher Brothers番外篇】會不會參加《中國有嘻哈》?估計找我們當導師吧!"
2017-08-02・吹專訪
「柯泯薰 misi Ke」在一年多前,把自己的頭髮理平了。那一天,雙子座照了鏡子,看見自己開口對他說,這樣遮遮掩掩也不是個辦法。 理平頭前,柯泯薰有長達兩年的時間不喜歡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甚至懷疑自己做音樂的資格:「我那時候好像沒有在閱讀全文 "【專訪】黑暗之光:柯泯薰"
2017-07-25・吹專訪
比起兩年前,荒井十一在第 28 屆金曲獎上的表現要淡定很多。2015 年,荒井製作了莫文蔚的專輯《不散,不見》,並獲得第 26 屆金曲獎最佳製作人,那時候他的名字還是荒井壯一郎。林憶蓮公佈獲獎名單時,他瞪大眼睛,吐了下舌頭,一臉不能相信的表閱讀全文 "【專訪】「耗」出來的金曲獎製作人:荒井十一"
2017-07-18・吹專訪
2005 年百無聊賴的台北市,幾位來自北藝大科技藝術研究所的學生組建了以聲音藝術、電腦音樂、影像視覺的組織「i/O Lab.」,成員中的姚仲涵與葉廷皓,應該沒有想到會自此從事音像創作超過十年、意外地組成 boy band,更沒料到兩人散見於閱讀全文 "【專訪】聲影・噪景・派對音像逆生成:HH"
2017-07-13・吹專訪
獨立樂迷對盧律銘的注意力,多半源於因為他在樂團(棋盤上的空格、聲子蟲)創作上的表現。2016 年,金音獎頒到最佳樂手獎,坐他身旁的朋友本來想錄下他失望的樣子,沒想到頒獎人 Freddy 竟唸出他的名字。 失望的樣子沒錄到,倒是錄下他驚訝萬分閱讀全文 "【專訪】同手同腳拍電影:《接線員》導演盧謹明、配樂盧律銘"
2017-07-12・吹專訪
以入圍兩項金曲獎之姿,方才能以五天的簽證來到台灣,老家在安徽的許鈞仍住在還沒開放自由簽的城市裡。短暫在台灣停留的他,忙著上通告、電台、訪談,金曲獎前兩日的下午,來到公館的後台咖啡,許鈞和柯智棠要在這裡進行直播演出。直播現場眾多家媒體與樂評人閱讀全文 "【專訪】萬松嶺是我第二個家鄉:許鈞"
2017-07-06・吹專訪
由主唱劉戀與吉他手杜凱組成,自北京大學畢業的先生小姐(Mr.Miss)獲得了第二十八屆金曲最佳演唱組合獎。入圍前,沒敢想過台灣市場的兩人,一下子都有點慌,前陣子還想說,就把入圍金曲獎當最後的宣傳詞來用吧,誰知道後來還有大禮等著他們。 為了要閱讀全文 "【專訪】王牌冤家拿金曲:先生小姐 Mr.Miss"
2017-06-28・吹專訪
如果說電影是讓某個議題快速被大眾思考的管道之一,演員,是傳遞者亦是引導者,演得越深刻,故事越真,越能讓觀者產生對戲外真實世界的投射。 上週五上映,由盧謹明執導的電影《接線員》,描寫在英國留學的女主角 Tina(紀培慧飾)畢業後為了男友而決定閱讀全文 "【專訪】紀培慧談電影《接線員》:排外只是因為恐懼"
2017-06-22・吹專訪
陳建騏有好幾種身分,他是作曲家,亦跨足劇場、電視劇、電影、廣告等各式領域製作配樂,也參與過眾多華語歌手的專輯製作與編曲。近年來,他經手了不少才氣縱橫的創作歌手,包括 HUSH、魏如萱、徐佳瑩、蘇運瑩、艾怡良等人,替那些別具巧思的音樂點綴、磨閱讀全文 "【專訪】陳建騏談魏如萱:為什麼我們不能接受一個怪腔怪調的華語歌手?"
2017-06-09・吹專訪
晚上八點,準時的跳出一個視窗訊息:「我們準備好了。」走進會議室,撥了視訊電話過去,兩個人擠在一個小小的螢幕前,開心的和我打招呼。 由於吳佩俞在台南念書的緣故,捨棄面對面約訪,我們決定用視訊的方式,在螢幕的兩端見見面聊聊天,進行這次的採訪。 閱讀全文 "【專訪】我只是個想唱歌的女孩:吳佩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