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8・吹專訪

9m88談首張專輯《平庸之上》:我的想法是——跨越「華語音樂圈」

歌手 9m88。

8 月 8 日午後,颱風來臨前夕,大安區的地下室擠滿了媒體記者,他們為了 9m88 首張專輯《平庸之上》的發片記者會而來。

9m88 在唱完新歌〈平庸之上〉之後,參與專輯的 Leo王與黃宣(Yellow)現身送上金色的數字 8 氣球,給她最誠摯的祝福。黃宣製作 2 首歌曲,他對於專輯有很高的期望,「我覺得 88 真的是一個不容易妥協的人,會針對許多小細節跟我討論,你可以感受到她對專輯有強烈的企圖心與野心,在音樂即將面臨重組的新時代,我相信 88 會顛覆大家對於音樂人或歌手的認知。」

跟許多歌手合作過的 9m88,還沒發片就受到矚目,從 3 年前開始造成話題。因此《平庸之上》讓人等待許久,不僅預購已達到近 6,000 張。她於月底的發片演出,3,000 張門票開賣就瞬間秒殺,加場同樣開賣不久就一掃而空。

記者會結束之後,她接受 15 分鐘的簡短訪談,透露發片前的心境。

問:首支單曲〈愛情雨〉發佈之後,我的臉書同溫層對這首歌曲有許多意見,認為過於復古,妳會怎麼回應這些質疑呢?

:我先看到有一位朋友幫我護航,我就想說「又有誰說什麼了」?或許有些人有活在那個黃金年代,可能比較本格派,可能覺得我做這個東西,也不是特別高水準,好像想要玩又玩得不夠好,擔心我處在復古的舒適圈裡面,一直去複製別人的東西。但,那時候我就在那貼文下面回應:我從來就沒有要複製任何東西,這些樂風都是一個元素而已,它就像水彩盤裡面的顏色。

我不會覺得說,我做這些東西是要彰顯復古。但是,如果今天它是某個年代,一定還是要做自己的 research。我要知道那個年代的造型風格、聲響大概是怎麼樣,但我不會做完全一樣,我沒有要重製那些東西。

首張專輯《平庸之上》。

對我來說,這些復古元素是有趣,但不是最主要的,譬如〈愛情雨〉本身是說,我追一位男生失敗,然後自己走在台北街頭,雨下下來,那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愛情雨。我寫這首歌是幫一個電視劇量身打造。

所以它都是有一些契機讓我去創作這些音樂,而不是說:我今天坐著,哦!要做音樂了,來做個 80 年代的風格。我要做一個復古風,我要怎樣達到這個復古風?step 1、step 2 是怎樣?完全沒有這樣的想法。

他們這樣講合理。因為一直以來,自己的作品沒有很多,大家可以評論、或是可以了解我的也不多,又看到一個視覺很重的〈Plastic Love〉,再加上〈愛情雨〉。大家不免就想到:她為什麼要玩這種老掉牙的把戲?

但在造型上面,大家也說我復古。我覺得有時候,大家對於一個東西的識別不夠深刻,但我也不能直接去講,因為自己每個東西也都學不夠。但是在服裝造型上面,不是只有復古這個元素而已。現在當季最流行的,它可能就是有這樣的 item,然後我把它穿起來,但是大家看到這個髮型,聯想到的不是 R&B、Soul Music,而是 80 年代的港星,譬如說葉倩文、林憶蓮,直接連接到復古這件事情。

問:這些質疑是否會影響到妳做判斷?

:自己的個性是比較會「避」的,就是說:因為大家這樣講,然後為了要證明給別人看,所以我會想要做別的東西。但是,我覺得到頭來,還是要回歸創作本質——就是我想要做什麼的時候就可以做什麼樣類型、風格、年代的 inspiration 是最重要。

開始可能些糾結,但到頭來要怎麼樣去創作,那真的都是我發揮的素材而已。

問:專輯給人有一種「國際感」,妳在製作時有想像中的受眾嗎?世界?亞洲?或是台灣呢?

:我的想法一直都是,跨越「華語音樂圈」這件事情。我看到一些很成功的例子,譬如 Yaeji、Peggy Gou、Wednesday Campanella。她們的聲響都不只是一個標籤(J-pop 或 K-pop),可以讓不是說她們語言的人,聽到某個音色、節奏的時候,跟自己的文化做連結。

我一直想要用這樣的方式去解構,希望大家可以超越那個標籤,可以聽到更多,或是我想要講的訊息。

她說:我從來就沒有要複製任何東西。

問:所以妳想要做到音樂上的國際化?

:對,我希望是這樣子。

我覺得落日飛車就是越來越成功,之前在紐約唸書,一些朋友就說:誒,妳有聽過落日飛車嗎?可能是日本人,可能是以色列人。我就問:你怎麼會聽過?他就說:我在 Spotify 上聽到,我覺得他們的 style 很棒。

音樂本來就是一種「世界語言」。我是覺得說,假如要以 A&R 的角度,一定要精準地 focus 在說中文的人,接續可以去哪裡巡演、做什麼樣子的活動,這樣的 idea 對我一個自由創作者來說,我是很想要打破的。

這樣聽起來很像是對 target audience 做一件事情,忘記後面還有很多受眾會觸及不到。

問:妳現在已經回來台灣?也會待比較多時間在這裡吧?

:嗯,我現在就搬回來住了。但是,這同時也是我一個困境,怎麼樣讓大家都說中文、還是比較喜歡一個樣貌音樂的環境,我要怎樣衝出「康普頓」(笑)?衝出這個封鎖線,然後在這裡讓更多人聽到?

因為在紐約的時候,相對來說,我好像有更多武器,跟他們分享我的生長背景;他們也有更深刻的聆聽經驗,更能去理解。但是,我們這邊的聆聽經驗沒有那麼深刻,也不會自主去找喜歡的音樂,或是喜歡的歌手受到哪些音樂影響。

Leo王與黃宣(Yellow)送上祝福。

問:聽起來在紐約較好被世界看見,人在台灣是否就會有所受限?

:我不會完全覺得是受限。

我有位朋友跟我講過一句話,他本來也是住在紐約,但那時候他要先搬回去了。我本來也擔心,回來的創作環境會差很多,他就說:沒有,我覺得我們已經要有成熟度,把這樣的氣氛帶回去。

我現在看到越來越多人,包括黃宣,他就是在做這件事。我們要塑造一個氣氛、環境,可以互助,我們就算是自由/獨立創作者,也能讓水準整體提高,而不是被主流的人說做得不夠好。

我現在比較 focus 在這樣的概念上,目前來說還是有一些衝勁。

問:或是說,再讓美國那邊再看回來台灣,發現也是有不一樣的作品。

:對!我今天就看專輯上架到串流,不是都會樂風分類嗎?某些平台還是會寫 Mando pop,我就在想這件事情,也就是說外人來看 Mando pop 的時候是什麼?譬如說,我們很喜歡抒情歌、K 歌,他們進不到這個世界裡面。

我就會對這個分類非常在意,怎麼樣用一個方式去推薦?就算是唱中文,還是有熟悉的素材、你喜歡的東西在裡面。

記者會場地於節律音樂。

問:妳認為被放在 Mando pop 會是一種限制嗎?單純用音樂風格去分類比較好?或是有好有壞?

:不管怎樣。雖然我現在喜歡爵士、R&B、Hip hop,但那畢竟不是我的根。我的根就是,從小聽葉倩文、小虎隊、蕭亞軒、蔡依林長大。所以 Mando pop 一定是在我的表演,或是唱一個語句的時候會出現的聲響。

我是覺得要怎樣讓 Mando pop,可以有更細更明確的風格,因為像 K-pop 或 J-Pop 的風格還蠻明確。我覺得 Mando pop 還是沒有對外開放。我們自己聽很感動,但分享給人家的素材還不夠多。

問:最後一個問題,從被關注到現在已經有 3 年,但現在才發片,妳是怎麼看待這速度感?

:我其實一開始也覺得很慢,唱片產業圈的前輩都會跟我說:誒,妳現在被關注了,妳趕快,過兩三年,大家不看妳就慘了。而且妳身為女歌手,我的年紀已經不合格了。

速度慢在快速的網路時代可能是劣勢,但也會是個優勢。因為大家相對快的時候,妳慢,別人就會比較注意到妳的不一樣。雖然在創作方面,我還是會想一些策略,但那不是最重要,還是要順著自己舒服去做。

剛才我跟嫺靜第一次見面聊天,我就說:現在就算很多人在關注妳,還是得看妳的心性是怎麼樣,如果妳是要這些數字、快速的關注才是讓妳覺得做東西有價值就去做。但是,如果妳是比較自我實現的人,那就是 take your time,慢慢來。我就覺得我是後者,作品的自我實踐大過於太多。

而且 3 年以後,發了這張專輯,我覺得以 4 場專場銷售速度為例,這是一個證明:大家還是喜歡他們覺得有品質,或是可以代表他們人生、生活態度的表演者。

他們是喜歡我這個人,也喜歡我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