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金音創作獎的開場是拍謝少年的〈暗流〉。
一首往往作為音樂節上壓軸演出的歌,變成整場典禮最早唱的歌,倒轉時間,倒轉人生,後面的每一刻於是都成了「阮的故事 唱予你聽」。
〈出巡〉北管請出「拚場」眾神將,公路路牌巡過「馬場町」、「二二八公園」、「高雄一中」等不義遺址——這四字同時藏在背景的對聯上,是謂「慈悲出巡掃不義,人心光明照遺址」。
有海有神有搖滾,大歷史之後是小我記憶的〈噪音公寓〉。這組拿過三座最佳搖滾專輯獎的臺灣樂團以獨立之姿走入二十周年,能在今年為金音獎的「勇 ióng」主題開場實在適合不過了。
看著這段,想起他們在三月大港開唱的特別演出,彷彿已經很遠的事突然又拉近,一度被社會現實澆熄的激動又擦出星星火花。
今年金音獎舉辦的周末雖撞期各種音樂活動,取票反應仍十分熱烈,坐到典禮尾聲的觀眾也不少。這幾組表演者認認真真都是一時之選,演出強度不負所望地持續進化,把今年各段「主題演出」的球牢牢接住、深藏各種彩蛋:
That’s MY SHHH 與山姆的共演是金音獎有史以來表演者最多的一段,內容卻不只是一群嘻哈歌手的 cypher 接力而已。演出主題「Fight for Your Right To Party」是野獸男孩(Beastie Boys)的名曲,也是創辦引領 TMS 十年有成,LEO37 的珍貴實踐。
將 That’s MY SHHH 最純的派對實景濃縮、放大到北流,傳奇舞團 IP LOCKERS 撐起了場面也撐住了敘事。他們推動高梯、演出山姆的〈善良是〉MV 裡的犯人也化作造神的眾人;結尾戲劇化的墜落對應歌詞「我希望你好」,殘酷而壯麗,可說是多少人的真實處境?
李竺芯與百合花共演的「她也不例外」,把台語音樂創作與他們各自觸及性別題的作品內核一口氣凸顯出來,勢讓福佬沙文變成一種死語。
竺芯頂級的歌喉讓人心醉,〈足芳足芳〉、〈荷爾蒙〉延續原曲的女性成長獨白,變成典禮上的大氣之作;和百合花一起將〈萬事美妙〉融入「最佳新人」的頒獎段落,效果絕妙,竟還能配合頒獎進度改變原詞,「痟查某」竺芯實力超扯!(註:演出橋段搭配頒獎是過去五年,金音首創的定番節目。)
相對於竺芯的柔,百合花則複寫〈假使我是一個女人〉的創作原意(政治犯蔡志愿的變裝逃亡史),由主唱奕碩變裝演唱,搭配網路上的厭女留言,最終標籤聚集、破裂、迸出楊舒雅〈Rule男Freestyle〉最有力量的取樣段落,血流成河地以音樂重述了這首歌的誕生脈絡。
「無所顧忌」是 Andr 和我是機車少女,兩組新世代潛力樂人的共演。他們的青春之歌裡有貓、有狼、有毛線、有月亮,是那麼勇敢地釋放心中的陰暗幻想,才能在許多夜晚帶給聽眾溫暖的陪伴。
喜歡主唱元耕在〈Moonlight〉拉大提琴秒接 keyboard 的驚險剎那,事實上這首歌的歌詞也是他們去年獲獎時引用的致詞。摯愛的〈毛線球女孩〉終於聽見 live 提琴加持,連同 Andr、機少合唱〈Last Summer(月亮惹的禍)〉都是我夢想中的畫面。
和導演組的 Chris 討論,他們在台上的青澀之所以迷人,是因為這些歌的本質都太好了。希望這次演出可以讓他們更無所顧忌地寫歌、款宴我們的耳朵。
椅子樂團及 AUTTA 是金音獎首度出現台泰合作的組合。主題「感性時間」脫胎自上半年的「臺灣感性」潮流語彙,卻帶有更寬順、溫和、在地主體的詮釋性。
AUTTA 的泰文饒舌作品多數挺凶狠的,卻也有部分 jazz hip-hop 路線,沒想到和椅子一拍即合。他們為彼此作品填入的華語、泰語詞,像是已經熟讀對方的歌曲一樣,甚至昇華了對方的旋律性;關於愛的片刻與不經意地逝去,他們的合作可能是音樂完整度上我最喜歡的一組。
遙想典禮過去曾有 ALI feat. Karencici、鄭宜農與李瀧的新歌首演。金音的亞洲共演緣份牽成,會用一屆一屆的時間證明其意義,因為我聽說 AUTTA 已經和椅子預定一起作歌了。
最後必須提記去年的「亞洲創作音樂獎」得主 Silica Gel,這次擔綱典禮的最後一組表演嘉賓並且頒獎,也是金音獎的里程碑。
從火球祭、Legacy 專場到金音獎,深刻感受到他們對台灣樂迷的愛與這次典禮演出的重視。表演主題「No Pain, No Fail」從他們的歌詞直出是一種回饋,意義上也頗能回扣開場的「勇 ióng」。
能有 Silica Gel 作為第一組在金音獎壓軸的韓國團是我們的幸運!但還是要強調,討論度極高的〈APEX〉震撼巨石視訊與燈光,是由台灣的工作人員廣志與小美製作的。
今年我沒有擔任評審,倒是前期參與典禮企劃部分更多,和總監製/顧問珊妮、必應導演組來回討論各種典禮的表演組合、頒獎者等各種可能,期望讓「金音」的典禮更鮮明且獨特。
比如邀請哈哈台擔任主持人,融入他們擅長的街訪與 YT 影片形式,或在「現場演出獎」提出讓真正的 live 工作人員頒獎,並從控台 take 他們走到舞台上的畫面等等。新的學習是這一點點微小的突破想像,實際上都必須要同時打破所有參與者理解與運作典禮的慣性,才可能真正的落實,過程毫不輕鬆。
「金音16」典禮結束,許多人可能會記得 LÜCY 的可愛感言、戴曉君真摯的致詞與思想起(曉君要不要出一張台語專輯呀?一定超好聽…)、嫺靜新人獎的感謝名「卡」、百合花的不要比較與計較,或者任何撩動你心弦的獎項與演出片段。
而我會永遠記得的,則是為了 That’s MY SHHH 和山姆的表演直至完美,前一天本來三小時的彩排拉長到六小時。珊妮總監一邊與導演組把現場歌手與舞者表演、燈光光區大小配色、導播機位與銜接,照秒檢視與調整,一邊與音樂總監盧律銘把現場與直播成音都確認過,每一個歌手的 vocal 音量與音樂皆抵平衡。
然後確認後台直擊區的美術陳設與受訪者在鏡頭下的樣子,然後接當代電影大師的重量級彩排,然後回家繼續 check 椅子與 AUTTA 新加入的視訊符號⋯⋯
有人說金音獎典禮更時髦,我看到的是能更極致的空間與可能原因。過去十年,臺灣獨立音樂環境從前五年作品的爆發走到近五年活動的爆發,我們幸運地活在一個可以持續試錯,且有許多舞台不斷追求技藝與回收,而不會輕易掉出社會網絡外的時代了。但要更精緻且保有自由意志與多元意識,金音與當代音樂創作者都在面對同一道難題。
文化部對獨立音樂的支持與保護、有技術的幕後工作者及參演音樂人的投入、每位觀眾的熱情分享與共感,都是讓金音典禮有機會更好的必要因素。期許明年,參與金音的音樂人們都能坐到典禮尾聲,漂漂亮亮地合照、開開心心為得獎者拍手,為好看的表演歡呼、向參與的聽眾致意,一起珍視這份幸運以並肩通往榮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