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2・產業

使用YouTube平台出口台灣音樂可能嗎?(下)》數位化時代音樂人的課題

文/林真宇(英國卡地夫大學文化與創意產業研究者)

身兼音樂人與產業研究者身份的麥特・布蘭(Matt Brennan)曾說:研究流行音樂永遠不缺題材,此刻需特別留心的課題,是數位化、科技與權力結構。當觀眾活在以演算法挑選內容的數位世界,通勤、吃飯、睡前,在每日碎片化的時間軸上,選出影片或者接受推薦。想爭取注意力的音樂人和創作者,該如何自處?

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與國際影音平台 YouTube 共同推動的「YouTube Music Sessions in partnership with TAICCA」計畫,提供了一些線索。2022 年三月,五組音樂風格精彩且製作精緻 Live Sessions 影片同時上線,音樂人盧廣仲、血肉果汁機、Julia 吳卓源、Leo王,以及八三夭的團隊們,透過 YouTube 的投放與數據分析,一探海外(尤其東南亞)市場的受眾輪廓。他們也觀測導流後的趨勢變化,並思考未來音樂出口的可能性。

Leo王

珍貴的數據,描繪出可能的趨勢與未來

這些數據,能幫助創作者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英國傳播與音樂學者基斯・內格斯(Keith Negus)曾說,音樂產業豐富且多元的單位,自如廠牌、平台、音樂人至公部門等,本來就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而時下的數位企業集團(digital conglomerates),透過擷取來自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數據,已逐漸影響音樂人和聽眾的行為(註1)。也有實驗指出,YouTube 音樂「自動播放」功能的演算,對音樂喜好的預測,較少著眼於傳統所理解的樂種風格,更多反映音樂的功能與情境,例如跳舞、跑步、冥想等等(註2)。這些趨勢,當然也是期望利用 YouTube 平台推廣音樂的團隊需觀察與留心的。

YouTube 大中華區策略合作夥伴副總經理陳容歆(Sandy Chen)提到,「演算法為觀眾服務,而非個別頻道」。回顧本次計畫成果,針對想透過 YouTube 影片拓展海外市場的音樂人,提出了建議。她說,首要的是需有觀念及定位上的轉變,「音樂人亦為創作者(Artists as creators)」。執行的第一步,是開始了解 YouTube 的演算法,且前期投入時間,打磨定位、嘗試風格。她說:「製作內容是一個需要不斷嘗試和優化的過程」。

以數據與音樂人溝通,吸引外國聽眾討論互動

每次數位串流平台的演算法更新,總是引起諸多討論和猜測。摸索在所難免,但對數據的重視,已成為音樂人的共識。本次與 Julia  吳卓源參與計畫,華風數位的總經理 Tower 提及,他相信數字是不會騙人的。「數據是反映音樂人狀態很重要的指標。我們透過數字,能觀察到趨勢,以及做什麼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透過數據,我們也可以和音樂人理性溝通市場反饋。」華風數位商務長 Frank 也接著說:「YouTube 的數據很寶貴,我們想要,但一直還沒辦法去測試一些不同的市場,這次計畫給了我們一些信心」。

Julia 吳卓源

數字以外,YouTube Music Sessions 的影片,也吸引了不同國家觀眾的互動及留言。這些文字,對音樂人以及團隊而言,真實且有溫度。血肉果汁機的經紀人捏捏聊到,因五組音樂人影片是同時上線,她被激起了一種不想輸的心情,因此非常注意底下的留言與討論度。以現場演出張力為重的血肉果汁機,對拍攝沒有觀眾的 Live Sessions,有時擔心不易加分,但是,這次的討論度相當高。她說:「我們明顯感受到有非常多外國的,原本不知道我們的觀眾,來觀賞或留言。另外,對媒體業界的朋友來說,血肉果汁機在宮廟演出,是一個很大的亮點。而在宮廟演出,也圓了血肉的一個夢。」

血肉果汁機影片拍攝花絮

充滿機會的數位音樂平台,新的技能與練習

2022 年的數位音樂與串流平台,充滿戰局與機會,新的可能與跨國宣傳內容的管道皆在眼前。而數位串流平台的巨大影響力,對產業而言,還可能帶來什麼樣新的課題呢?衛報記者艾利西斯・佩崔迪斯(Alexis Petridis)曾寫道,串流的世界,可能因大者恆大,讓新的音樂更難被聽見。

2022 年中,凱特・布希(Kate Bush)的金曲在三十七年後重登榜單冠軍等例子,令人玩味。2021 年後,英國的政府單位,包含數位文化傳媒和體育部(Department for Digital, Culture, Media & Sport)以及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也開始針對串流媒體對音樂市場的影響,進行調查,從分潤制度直至市場公平性,討論得轟轟烈烈。這些討論,也許也將對於市場規範、政策和平台設定帶來改變,於是音樂人在學習運用現有工具時,亦可以關注這些議題,持續了解轉瞬即變的市場。

八三夭

YouTube Music Sessions 計畫的意義,似乎是開啟一連串討論與練習。針對數據的意義,文策院全球市場處處長王詠怡(Zoe Wang)說:「數據是訊號(Data is a signal)。因為數據並不等同結論,也不直接代表哪種曲風,一定適用哪個市場。重點在於,音樂人團隊如何蒐集累積、運用數據、行動,並反覆回頭檢驗。」由此可見,能解釋這些訊號的人才,極其重要。

陳容歆也提及,本次計畫揭示了「音樂的出口,需要左腦人才加入產業」。左腦人才是什麼?她說,是相對於情感取向,更為「批判、精確、對數字有感且在行的人」。或許,每個時代的音樂人和創意勞動者,要謀生,總有學不完的新技能。而數位化的今日,他們也面對著產業裡挪移的權力結構與不斷翻新的科技;狀似充滿機會,不見得柳暗花明。至少,新的討論與練習都已開始了。


註1:Negus, K. (2019) ‘From creator to data: the post-record music industry and the digital conglomerate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41(3), pp. 367–384. doi: 10.1177/0163443718799395.

註2:Airoldi, M., Beraldo, D. and Gandini, A. (2016) ‘Follow the algorithm: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music on YouTube’, Poetics. Elsevier B.V., 57, pp. 1–13. doi: 10.1016/j.poetic.2016.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