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8・雜吹

【《登台之路》系列報導⓹】他們如何看《登台之路》?影像工作者篇

籌備近三年,由 Legacy 製作的原創音樂紀錄影集《登台之路》,隨三月底釋出:阿爆、LINION、黃明志、大團誕生等四集,全集數已能於 Taiwan+ 免費觀賞,是熱愛音樂的你不可錯過的精神糧食。

先前,吹音樂訪問拍攝團隊,將內容彙整成兩集有笑有淚的《登台之路》幕後趣聞。這回,我們將視角自產製方移至閱聽人,邀請「音樂自媒體」、「影像工作者」、「音樂工作者」及「樂迷」四種身份的觀眾,從個人角度出發,誠實寫下觀影心得。

在本次的「影像工作者篇」,我們找來在音樂、出版業擔任平面設計師的山姆、Giloo 紀實影音行銷總監施俞如,以及曾任大團誕生平面攝影師的鄧又銘,與我們分享他們看完《登台之路》的所見所感。

● 山姆/平面設計師、插畫家(31 歲):

推薦集數:十九兩樂團黃玠八十八顆芭樂籽甜約翰Tizzy Bac黃明志

獨立音樂圈經常視登上 Legacy 為職涯的里程碑,其銷售數字成為業內觀察人氣的風向針,重要性不言而喻。《登台之路》挑選 10 組 2021 年於 Legacy 舉辦專場演出的樂團,隨行拍攝幕後籌備,並梳理樂團活動至今的簡史,記錄音樂發生之前的過程。

相較錄音室專注於聲響的編排,現場演出的五感刺激,立體且即時,兩者迥異的性質,考驗樂團如何面對群眾,讓演出銘印觀眾的記憶。有些人傾向以「能量」抽象地形容樂團的演出狀態,更精確地說,或許這就像是場景、燈光、視覺到聲響,全面精心安排,只為感染現場觀眾,讓台上樂手們能夠沈浸在自身角色的互動劇場。例如,十九兩樂團為音樂敘事打造海底世界、黃玠以國王之姿上陣、八十八顆芭樂籽狂放又幽默的觀眾互動,皆是在全球疫病四起的時空,提醒我們專屬現場演出,難以取代的臨場體驗。

如同樂迷面對人生課題,不時地迷惘與懷疑自我,樂團成員們亦是如此。面臨業餘抑或職業的生涯抉擇,甜約翰為了尋找彼此想法的交集而參與成長課程;Tizzy Bac 經歷休團、重啟到團員離世後的版本更新,最終知曉生命有限;黃明志刨掘族群的文化根基,在不同文化間的禁忌衝撞⋯⋯

透過紀錄的片段,彷彿共同見證這些樂團一路走來的歷程。除了在訪談中階段性總結自己與音樂的從屬關係,樂團也得面對音樂之外、無法忽視的實務考量。譬如,為了延續樂團與音樂的生命,人際磨合是必須,他們雲淡風輕地說著成長的代價,就算是沒有玩團經驗的聽眾,也能代入類似心境,共感其中的苦澀。

從小型練團室到千人的 Legacy 舞台,登場之前,觀眾與團員的心境都在持續變化,選擇自身嚮往的生命狀態。唯一不變的是,那些日常累積的情緒、嘴軟而難以啟齒的話,我們卻能在演出時使用相應的語言,一同「大聲宣示音樂是生活的必需品」,作為各自的旁觀者,無論起始何方,終結何處。

● 施俞如 / Giloo 紀實影音行銷總監(32 歲):

推薦集數:大團誕生黃玠阿爆

近年來,隨著製作音樂與拍攝影像的門檻降低,創作數量激增,市場上有著聽不完的音樂與 Podcast,追不完的電影、韓劇、日劇、動漫跟 Youtuber。我們已經習慣被各式各樣的娛樂餵養,活在楚門的世界裡,跟風看片聽音樂。分眾內容產製確實蓬勃,無法避開與大眾娛樂內容競爭群眾的注意力也是事實。最稀缺的資源就是消費者的時間:身為消費者的我們願意花多少時間去思考?又願意花多少時間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

在紀錄片《登台之路》裡,「大團誕生」作為一個讓創作發聲的場域,讓我們可以看見音樂人與作品誕生的那一刻。對此,StreetVoice 音樂頻道總監小樹說:「 我們做的工作有點像是翻土,把這個環境裡頭基本上的養分或土壤都做對了,只要你是有才華的人,丟進來就會長出東西來,但能長到多大要看自己的本事。」

獨立音樂與獨立電影產業的共通點是資源相對弱勢,許多如鑽石般美好的內容因為資源有限,無法被更多人看見。現在,我們可以試著去創造更多的音樂「場域」,如同過去已經歇業的 Live House 「地下社會」, 都讓樂團與樂迷找到了彼此,作為孕育地下文化的土壤。

我想到紀錄片 《再見地下布魯克林》裡頭的一句話:「一個偉大城市或國家,不能沒有地下文化!」此部電影紀錄了被資本力量推倒的紐約地下音樂空間「Death By Audio 」(DBA)的故事,本是製造知名吉他效果器的破舊倉庫的 DBA,成為紐約重要的地下音樂基地後,孕育出許多重要的樂團。

如 Tizzy Bac 在《登台之路》裡所說的:「站到舞台上來才是跟聽眾最直接溝通的方式。」「Death By Audio」與「Legacy」、「大團誕生」這些地方提供的不只是一個地點,更提供建立人與人情感連結的機會,於是這些地方不再只是場地,而成了場景。

《登台之路》 系列紀錄片裡還能找到許多純粹的感動。好比黃玠曾說:「我很喜歡 Bob Dylan 、John Lennon 那一種有影響力的音樂家,我是不是也可以跟他們一樣幹大事?現在完全不敢說我要用音樂改變這個世界,但是我還是會持續的做這件事情,因為即使改變一兩個人,也算是改變了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吧 !」阿爆也在紀錄片裡聊到,《母親的舌頭》專輯以母語來講述原住民生活中與自己相關的十個要素,希望可以藉由這些歌曲達到鼓勵與安慰族人的作用。同樣地,我認為創作者,只要願意放手嘗試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可能找到你的觀眾。

當活在這個被娛樂選擇的時代,我們可以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或許「大團誕生」和 Giloo 紀實影音都在「挖寶」:我們嘗試從砂石中尋找未來會發光的鑽石。但挖寶只是第一步,既然消費者時間有限,考驗的是我們如何把寶藏端到識貨的人面前。對我來說,音樂空間與串流平台的重要性在於提供了這個可能性,無論是創作者還是消費者,只要大家團結起來,證明這個地方有意義,文化價值與精神就不會被消失。

● 鄧又銘 / 自由接案攝影師、發炎人玩具設計師(41 歲):

推薦集數:大團誕生

2012 年,我開始拍攝大團誕生,對我來說這其實是很新鮮的事情。在踏入這個行業之前,我是不太知道獨立音樂的,但是因為喜歡攝影,進入街聲後,就跟公司提想拍攝演出,一路也拍了 8 年。看完《登台之路》大團誕生一集,我認為,這部片子忠實呈現我們工作的日常,以及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

記得剛到公司時,我還不知道整體的運作狀況。當時是街聲企劃執行的 Fred 跟經理 Chris,常會互相推薦最近聽到很屌的樂團,我看到也會跟他們要連結來聽。就算我什麼都不懂,他們也會從自身的角度切入,以簡單的方式為我解釋。那時候 Fred 除了推坑我一張女孩與機器人的 CD,最常推薦我的是 Nine inch nails,他會特別叮囑我要看他們的整體製作,有新的演出紀錄也會分享給我,自那時起,我才開始有做一場秀的概念雛形。

其實大團誕生除了推薦新團,也希望樂團們可以在這體驗到,要做好一場演出,背後所需的規劃跟執行細節。就像影片內看到的,團隊花了很多心力,讓大家在一個專業的場地,接觸專業的工作人員,並學習彼此溝通,畢竟沒人一生下來就是表演者,大家都需要機會與練習。曾經拍過很多組音樂人的演後訪問,雖然他們上場難免出錯,但都玩得很開心,最常聽到的回饋就是:聲音很讚,演得很爽!

在離開街聲後,我跟大團誕生仍有密切合作,也會收到大團副本給我的器材單與演出時程表。對於一個平面攝影人員,器材表、歌單跟演出時程表好像不是那麼重要,但是 Fred 或是舞監以洛,都還是會把這視為很重要的資訊。他們認為,我們是一起在做一件事情,如果這件事情會讓攝影變得更好,那就去做,畢竟對於推廣演出,除了動態記錄,平面記錄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很多人曾說很羨慕我在街聲的工作,可以接觸樂團、看到或拍攝他們私底下的樣子。的確,樂團們在私底下或是演出時的模樣,著實迷人;但是對我來說,能跟這群在幕後努力,想做好每場演出的同事們一起工作,是更迷人的事。推薦你們這支影片,也推薦你們每個月的大團誕生,一定要到現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