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作編曲到錄音後製,一首歌曲的誕生步驟之繁瑣,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人士把關,多方合作下才能完成大家所聽到的好音樂。就像樂手們經年累月磨練自己手上的樂器技能,製作人、錄音/混音師也必須長時間訓練耳朵、培養音樂品味,然而,「聲音」是如此抽象,「美感」是如此難以捉摸,到底什麼樣的 tone 叫做好?當然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們可以從老師們回答中,學習各種判斷標準。
今天我們採訪到擅長鼓組調音的余璨宇老師(胖哥),他是音舖iNPUT Music的老闆之一,音舖提倡「教學式販售」,不只賣你樂器,更會教你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器材類型。此外,胖哥也和 112F Recording Studio的 Zen(錢煒安)一樣,是位對鼓的聲音非常有想法的錄音師。
Recording 是現在進行式
剛好體熊專科在玉成戲院錄音室進行同步錄音,找了胖哥來調鼓,我們便請他介紹當天的鼓組配置,並分享對這套鼓的看法。錄音使用的是鼓手 Andy 自己帶的 DW,就胖哥的說法,這套鼓的「體質」不錯、Range 廣,有許多細節可以調整。
何謂鼓的「體質」?「簡單來說就是木頭的共鳴好不好。」胖哥拿起小鼓,輕敲著鼓面示範:「每套鼓都有自己的特色,鼓皮鬆緊也都有其最佳狀態。但調鼓有個相對的問題:有 tone 就不會有手感。假設 low tune(把鼓皮放鬆)是我要的音質,但如果鼓手比較沒力,共鳴就會出不來。」
大多數鼓手調鼓是在調手感,也就是鼓皮的彈力。「像 DW 這種美系的鼓,low tune 之後就要相對大力,因為它的 tone 本來就比較肥,必須用更多力氣去控制。」
錄音前,胖哥會先跟鼓手溝通預計使用的鼓組,並實際看過對方演奏,確認他打鼓的能力、習慣和狀況是否適合。如果兩者無法達到平衡,便會建議換鼓。
相較於一般常見的 22、24 吋大鼓,這次使用的是 23 吋,相當特別!據說奇數尺寸的鼓在 1940-60 年代間曾流行過,當時還有不少 11、13、17 吋的 tom。「現在我們看到的大多是偶數尺寸,只剩下一些比較高階的鼓廠有在做奇數吋的鼓。」
「Recording 是現在進行式,錄進去的聲音就要夠好,而不是事後才在補東補西。」胖哥表示,「調鼓」這件事在錄音上其實沒有太多人在做,多數人會在錄好的鼓的音軌上掛 compressor、gate、EQ 等工具修飾,但對他而言,錄音是關於「當下」的事。
「在人的五感中,聽覺是最鈍、最不直接的,可是一首歌的魅力就藏在細節裡,有時候是鼓的 tone、貝斯的點、吉他的 riff。」感嘆於人們習慣將音樂當成其他行為的背景,或過分強調視覺導致明明是 MV 卻變成畫面才是重點,胖哥語重心長地說:「我覺得大家應該要更 care 一下聲音。我們花了這麼多心血追求聲音的品質,這些錄音器材都幾十幾百、甚至上千萬,但最後大家似乎都只重視音樂以外的東西,覺得很遺憾啊!」
買錯比買貴更奢侈
鼓手起家的胖哥,為何會對於研究聲音和器材有興趣呢?他笑著說,這跟自己當初買了一顆 Metallica 簽名小鼓有關:「我很喜歡 Metallica,有一年買了他們出的簽名小鼓,一打下去覺得很難聽,想說可能是鼓皮的問題,但換來換去,還是跟 CD 聽到的不一樣,覺得好奇就開始研究。剛好那段時間自己練鼓遇到瓶頸,也開始思考技術以外的事。」
2014 年夏天,他在台北通化街開了一間樂器行「音舖 iNPUT」,大多數樂器行會和音樂教室結合,但音舖並沒有做樂器教學,反而是將教學的想法延伸到販售樂器上。「客人來買東西時,我都會教他選擇對的東西,也會教他們(鼓皮)不是換上去就好,還要付出怎麼樣的力量去控制它。」
多數鼓手選擇相信品牌,但不一定真的了解其特性。就像吉他或貝斯手雖然也會有自己喜歡的品牌或規格,但買琴前通常會先試琴,現場感受音色和手感。鼓手在買器材前反而不會先試,大多是依照自己對該廠牌型號的印象下手。
「喜歡什麼就買什麼沒有不行,但能不能用是另一回事。」胖哥舉例,想要低頻多就換雙層鼓皮,其實是不對的:「如果鼓本身體質很好,你換太厚的鼓皮(例如雙層油面),只會相對抑制掉它好的共鳴。」換鼓皮是在享受音色的差別,但也會拉扯到手感,所以如果對聲音不夠了解,單憑某些概念或印象去做選擇,很容易買到不適合自己的東西。
「所以我工作時通常會用鼓手自己帶來的器材,幫他調整到對的聲音,讓他知道,調整對的話可以做好這麼多事情,而不是說盲目相信品牌。」胖哥認為,買錯比買貴更奢侈,例如鼓手們都很愛買雙踏,但真正用到的又有多少?「建議大家在選擇器材前一定要先做好功課,而不是說喜歡哪個藝人就要跟他買一樣的。如果預算不足,那不如先不要買,等充裕了再來買對的東西。」
對於老 tone 的迷思
有些人嚮往品牌,有些人則對老樂器動心。但對胖哥而言,老樂器僅是一個時代象徵、一種音色屬性,跟好壞優劣並沒有直接關係。
「以前的音樂很多都是駕馭在音樂人的精神層面之上,我喜歡那個精神,但是你說它的音色好嗎?我覺得比較像參考書,我們可以復刻、蒐集,再重新創造出新的聲音,這才是玩器材、玩聲音最有趣的地方。」樂器的製造與工藝發展有關,像是 Beatles 所處的 1960 正是戰後經濟起飛的年代,人們對於物質是先求有、還沒到求「好」的階段,因此從骨董的角度來欣賞老樂器絕對沒問題,但將其神化?就有些過猶不及了。
除了年久失修的問題,胖哥也認為,老樂器已經不那麼適合用來表達現代的音樂了。「我們已經失去那個年代了,不可能回到過去,而且你又沒有在那個年代生活過,錄音也沒有當時所使用盤帶機和 console,再怎麼復刻,都還是現在的聲音。」
「今天我們要煮一盤菜,需要多少材料?你把它當材料來看,它就是其中一個材料而已,音樂這件事情太大片了,可以天花亂墜地想,但如果要專制地講某個東西有多好,我覺得沒有必要。」胖哥不僅擅長舉例,也很幽默,他以「阿嬤」比喻老樂器,笑著說:「跟阿嬤聊天很開心,但是不代表跟她打炮會很開心,我就是跟阿嬤打過炮,所以才知道阿嬤不好打。」與其拿老舊受潮的樂器來錄音,不如單純欣賞就好。
練身體跟練技術一樣重要
聊到一半,胖哥聽著錄音室傳來的鼓聲,若有所思地說了一句:「他(Andy)應該有點累了。」如果打鼓會腰痠背痛、容易累,其實跟姿勢有很大的關係。
「你習慣的姿勢可能是對身體不太好的,像是身體面對鼓的角度。」他一邊比劃著鼓組擺放的位置,一邊說明:「有些人下半身會稍微偏向 hi-hat,轉身打 floor tom 時,手的幅度就會超過 180 度。」建議大家 setting 時應該先確認鼓椅,決定高度,正面對著鼓而不是側一邊。
他以運動為例,練鼓就像每天跑步,當你慢慢增加里程數,一開始會鐵腿,但後來習慣運動強度後,應該只剩下心肺要調適,如果還覺得哪邊不舒服,一定是姿勢錯誤。
個頭矮小的鼓手如果打鼓姿勢比較誇張,通常是由於他們習慣用身體的力氣去壓,這時應該先把鼓調整好,而不是靠蠻力硬幹。「音調好,其實從輕到重的 dynamic(力度)一定出的來,所以不用打那麼大力,也可以避免受傷。」此外,踩大鼓時腰一定要比膝蓋高,身體與腿的角度盡量大於 90 度,並且坐穩。「因為踩大鼓是往下的動作,而且力度非常大,如果水平地踩下去,力量回彈,會變成是你的腳踝跟膝蓋直接吸收它(大鼓)的震動。」
最後他強調,平常保持運動的習慣,也是想長期在音樂路上邁進的必要法則。「年輕靠硬幹,等年紀大了,如果不鍛煉撐得下去嗎?你看國外那些五、六十歲還在打鼓的樂手,他們平常一定都有健身的習慣,所以說要健身要運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