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樂手研究室能訪問到 China Blue 的鍵盤手─大貓老師,實在是非常開心又興奮!長久以來,大貓老師都是台灣頂尖的搖滾鍵盤手,同時也是合成器的重度使用者!」
「想請問老師是如何成為一位搖滾鍵盤手的?」
我高中畢業就開始在外交合唱團,前後大概兩年,1988~1990 年。大學考得不好所以沒有去唸,再加上家裡缺錢而必須去上班,當時發現外交每天都有 case 還不錯。那時我跟另外一個團去參加電視台比賽,所有人拿了通告費 1350 元,跑去「犛原」喝酒慶功,然後就看到外交表演。他們剛好沒有 keyboard手,我就傻傻的跑去問「你們需要 keyboard 手嗎?」剛好我琴都帶著,那時帶的是 Roland Juno-2,跟他們玩一玩後就加入了,直到後來去當兵。
90 到 92 年當兵,快要退伍的時候碰到小朱,Dino 跟伍佰是我在外交的時候就碰到了,我去買 Juno-2 的時候伍佰在那個店裡頭打工(笑),大家本來就互相都知道。
在外交的時候有幾次在中廣青春網固定辦的樂團演唱會表演,那時就看過伍佰,覺得「哇!有人寫這樣子的歌!」很 tight,每首歌的歌詞都是節奏感很強,很一格一格的感覺,很喜歡。後來認識小朱,小朱原本就要跟伍佰組團,鼓手要找 Dino,我就想「那太棒了!」Dino 是1988年跟另外一個團叫 Motif 來台灣,那時很少見這樣純搖滾從加州來的金髮白人鼓手。第一次看他打鼓印象很深,第一因為他是左手,然後他打鼓像海浪一樣!你感覺得到他的 groove 跟呼吸!人又很好相處。伍佰那時剛好出《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我們都有錄一些音。退伍後他本來的團員(都是外國人)陸續回國,水到渠成,慢慢的我們就變成一個團,開始做一些小的演出。那時演出很少,很辛苦。
「老師是如何進入合成器的世界的?」
我開始接觸合成器是國中的時候。
「這麼早!」
大約 1984 年,在阿通伯的前身叫敦煌樂器,還有海國樂器,每次去練,租一個小時 Korg Poly-800 是 25 塊,我就去彈「哇~好棒~哇~」耳機戴著可以調各種聲音這樣,那個印象太深刻了!
那時候我是一個人去,我對這個東西太有興趣了!覺得「怎麼可以把聲音變成這樣子!」用合成器去合成鋼琴的聲音、絃樂的聲音,它是怎麼做到的?小腦袋開始有很多種想像,就借了琴「哦這個是這樣,ADSR 是這樣…要這樣調…」
那時認識了蔡真勝,他家比較容許他除了鋼琴之外買這些琴,像 Emulator Emax、Yamaha DX7,走 algorithm 的。我都是買 Roland 掛的,然後我們會互相討論,比如說一起聽 Vangelis、YMO、Kraftwerk,研究這聲音是怎麼做的,這又是怎麼回事這樣。我們是這樣宅,常常都弄到沒辦法回家,所以大學考不上是應該的。(笑)
也曾經夢想組一個電子合成樂器的團,很好玩,可是一個人畢竟弄不起來。所以後來看到像「凱比鳥」就太羨慕了!可以這樣玩,而且有那些東西玩,以前我們就沒有辦法這樣。
「在這麼多年的音樂生涯中,老師有算過自己有或擁有過多少台琴嗎?」
沒有,算不來,有各種莫名奇妙不見的,還有喝醉搞丟的(笑)。
「想請老師分享一些歷年使用過的器材或 setting」
我最初用的琴是 Korg M1,那時資源很匱乏,我只有 M1 跟兩個 Roland 出的小 module,叫 Sound Canvas SC-55,是剛開始有 general midi 的時候。因為是 GM,聲音很拙,可是裡面還是有很多參數可以調,還可以加效果器,很好用!M1的聲音可變度就相對比較高。講到 M1 我必須要說它的薩克斯風是我最討厭的音色!〈夢醒時分〉有沒有!(笑)
那時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是,我的 keyboard 是架往外傾的,想說人家可以看到我在彈什麼。後來我看 Marilyn Manson 的 keyboard 手也是這樣架,但我當時並不知道。我是拿 Dino 跟人家借了一套電子鼓的架子跟 keyboard 的鋁架結合在一起,還用噴漆在 M1 的鐵殼旁邊噴了標準字「大貓」!(笑)後來電子鼓人家收回去就沒有再這樣做,也是真的很不好彈,畢竟人體工學來講,往外斜著彈是不能使勁的。所以我那時就卯起來刷!好像很會彈!表演成份居多(笑)。
92、93 年的時候我們有一次火燒,把我的 JX-8P 跟一些其他的器材燒掉了,對方有賠我們,我就買了 Roland JD-800,想說有隨時可以調的參數,JD-800 成為好一段時間的主要鍵盤,像〈斷了〉、〈停止的危險〉、〈沒有頭〉、〈銀河特快〉、〈頑石的飛行〉都有用它做。後來還有在阿通伯找到一台很便宜的 miniKORG,才買三千塊錢,很簡單的單 oscillator 合成器,很單純可是聲音很肥厚很酷很好聽!那台琴幫我做了很多事,比如說〈沒有頭〉、〈真世界〉、〈沙漠裡的黑洞〉好幾首肥厚的 saw synth 都是它做的,還有〈愛情的盡頭〉。到現在錄音的時候還是會搬出來用。
那時我還有一台 Roland U-220,也曾經有過 U-110。因為我是樂團的鍵盤手,我還是需要有一些 brass、strings、piano、organ 的音色,不能只玩合成器。當時 U-110 開始放上了一些新的 sample,它的 brass 聲音我記得很清楚,我會把它疊上 Juno-2 裡的 synth brass,兩個合起來再從老的 JC-120 音箱放出來,這個絕配我跟你講!那個 brass 聲音超正的!!JC-120 一定要老的,老 JC-120 甚至拿來給 fender rhodes 用都好好聽,它上面的 tremolo、vibrato 都很好聽。以前在犂原的時候都是用那個來取代 rotary speaker。
我現在還蠻仰賴 keyboard 音箱,因為在台上這樣的聲音才會平衡,keyboard 跟鼓跟吉他跟貝斯一樣都要發出聲音。我會建議 keyboard 手其實都必須要有音箱。雖然現在 live 大都戴耳機,有時還是會拿掉一隻,聽外場的聲音,聽台上的聲音,另一隻戴著聽重點,有 amp 會爽很多!
我是跟搖滾團一起,他們的聲音是很巨大的,keyboard 手在這裡面要生存其實不容易,要不就比別人寬,那就要用好的監聽喇叭或戴耳機,不然就是要透的出來。有時打不倒敵人我就跟他合作,我會去找出我應該要彈的頻率。所以在台上我採取的是模糊聽覺,跟在錄音室會聽的很仔細不同。在台上不要看太清楚,如果聲音出來那就是出來了,那就是你要的,看你怎麼表現。
外場也是一樣的狀況,很難要求達到錄音室的樣子,因為喇叭特性、engineer 的聽覺跟他的技巧都是變因,所以採取模糊聽覺。像商演也是,如果沒有你要的音色的時候,可能就找一個頻率相近的代替,不見得什麼就一定要用什麼。
「老師在錄音時用的器材跟現場會帶出去的器材…」
不一樣不一樣。比如說有時候會用到 vocoder、有些會用到的琴像 miniKORG 就不會帶。有時是用 soft synth 取代,現在還有很多是從 Kontakt 來的聲音。
現在是數位化時代,soft synth 會改變很多事情,放棄很多硬體的東西。我在現場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把這些用到的音色變成 sample 丟到electro 3 裡面,用它當作主要的 sample player,它只是沒有 pitch bend。現在做 sample 很簡單,它有個 sound manager 處理 sample 也很方便,而且 nord 上面還有效果器,可以再做相當程度的改變。
在錄音的時候,伍佰是很即興的,他想到什麼東西我們要馬上能配合他,支持他的想法讓他可以很輕鬆的把想法表達出來,這個過程是很快的。錄完之後演出之前,我會再做一次音色的整理,把該放在電腦上的放電腦、該丟到 sampler 的丟到 sampler。比如一首歌裡頭有三個音色要換,我必須把它們放在隨手可及的位置。我現在上面用的是 M-Audio 的 Axiom Pro,我為什麼用它?因為它每個鍵都能當成 soft key,可以設定功能,把它拿來做選音色也拿來彈,還可以拿來放 loop,拿來控制電腦,很好用!我一場演唱會應該會用到二、三十種以上的音色,這些都必須要先設定好,馬上換馬上有,演唱會才會流暢。
如果以 preset 音色為主可能比較沒這個困擾,只是我的團員被我寵壞了(笑),而且我覺得這是維持一個團的特色很重要的事,做自己的音色。今天我是在一個樂團裡面,所以即使是用 preset,我還是會做很多的修正,讓它去跟 band 的聲音合在一起。
「近年來現場放 program 已幾乎成為定番,老師從鍵盤手的角度如何看『現場彈奏』及『事先做好 program』的取捨?」
對我來說,上台是表演,所以一些不太有意義的 background,比如說 arpeggiator 這種太重複性的東西,我會把它歸類在電腦播放的部份。又比如說〈生存遊戲〉原本是完全 live 的,前奏下去 sustain 踩著然後有 pitchbend 然後還要唱合音,「跑跑跑跑跑」這樣,很忙!弄了幾次之後,伍佰覺得我太忙了,就說「你可不可以把那個放到電腦上」「好……放到電腦上」,我就專心的彈八分音符的部份跟唱就好。
在台上會有很多臨場的突發狀況是沒有辦法預料的,所以事情弄的越單純越好,這個時候就仰賴電腦來做這件事。我們現在是把電腦需要負責的部份最簡化,放一些最簡單的 loop,一兩樣很小的東西,像是〈衝衝衝〉的 sequencer 這樣,一直放著而已。
2000 年後很多東西都變了,以前我們放 loop 是把 sequence 做在 MC-50上 live MIDI 去叫 Akai S3000 sampler,更早之前還有用 MC-500。那時比較可以說是真的在放「loop」,因為真的是一個東西一直在循環的走,跟現在所謂放 loop 其是放 backing 不太一樣。
以前真的很辛苦,所有的東西都在 Akai 上,出門什麼東西都要帶,還要帶 MO,把它讀進 S3000 裡。MO 一張只有 128mb,裡頭能存的 sample 也有限,但總比 floppy disk 來得大了,floppy 一張才 1.44mb。
然後 Akai S760 sampler 做其他彈奏的 sample 部份。我們用很多 sample,因為那時候覺得這是蠻炫的事情,尤其彈〈挪威的森林〉、〈愛情的盡頭〉這些歌,可以有接近真的絃樂的聲音。
現在伍佰慢慢的開始很討厭 loop,所以我們很多歌就開始不用了,現場直接幹。尤其是一些大陸的商演,有時我們也會想說那放個 kala 就好是不是,可是到了現場發現聲音都調的差不多了,只是都不是我要的音色,那怎麼辦?我就用最簡單的方式,用 amp,用琴上的音色看可以怎麼調,想辦法去調到我可以接受的狀態,直接用那個琴就彈了。用最簡單的音色去做,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還蠻不錯的!就是回到歌的本質,純粹就是表演那個歌。我建議有時候可以這樣試試看,把 program 什麼都丟掉,有點像在做 unplugged 的感覺,當你只有一把吉他的時候,你會怎麼做?你只有任何一項樂器的時候,你會怎麼表現那首歌?
伍佰常講,一首歌會有它自己的生命。有很多老歌,彈了 20 年,我們希望彈點不一樣的,每次做的時候會發現它一直進化成它自己的一個樣子。所以一首歌需要被表演,表演給觀眾看,因為我們做音樂不只是給自己聽,觀眾的反應都多多少少會影響我們的表演,影響這首歌最後會呈現的樣子,慢慢去蕪存菁。
「我一直認為鍵盤手是與音樂科技進步還算蠻同步的位置,老師會不會主動去追新的技術來用呢?」
我還是根據實際上的需要,比如說在台上我碰到必須要去處理的狀況,就會找有什麼科技可以幫忙。像我選 Axiom Pro 做主控就是因為它有數字鍵,讓我可以彈 5080 的聲音也可以彈 soft synth。現在出的主控鍵盤上面大都沒有數字鍵,蠻困擾我的,就沒辦法用。
我的 setup 也是根據實際需要而來,我需要東西盡量簡化,需要能夠移動,需要能彈這些曲子的音色。電腦上用 pro tools 來放 backing,有掛一個 reason 負責一部份 sample player 的 playback。所以我的主控鍵盤可以同時彈 reason 的音色跟 5080 的音色,它 midi 跟 USB 可以分開叫,這些都可以設定。
技術的進步其實說穿了就是用不同的方法去完成東西,像 5080 雖然是很老的機器,我還是常常用它,因為它是用 4 個 partial 去組成一個 patch,4 個 partial 可以分別調不同的 LFO,我有時候會用 3/4 的、7/8 的不同速度去搭配,就會變成一個一直在變化的音色。
「老師從以前到現在擁有過這麼多 Roland 的器材,有沒有哪一台是印象最深刻的?」
我一直用到現在的就是剛說的 XV-5080,因為它可以吃老的 Akai sample 格式,我還是有很多 Akai 的 sample 會丟在上面;後面有 SCSI,所以 MO 也是接它;還有八個 output、digital out、和 SPDIF out。聲音上,雖然後來一直有新的機器跟新的 preset 出來,可是我還是覺得舊的比較好,比較喜歡。
在搖滾樂團裡,其他人的聲音都非常巨大,Dino 鼓一下去,伍佰的吉他一進來,小朱的貝斯那麼肥厚,keyboard 的聲音很容易被吃掉。之前跟昇哥的團一起 rehearsal,印象很深刻,他的 keyboard 手用的琴是 M3,也有用 Fantom,但是我們全都一起來的時候,他的東西聽不太到,我的聲音還可以殺出重圍。所以音色上太精緻、太唯美的那種,碰到一群惡狼的時候就會掛掉。我們像是糙米,粗壯有力,我喜歡這種聲音!
「對老師來說,有沒有哪些重要的 influence?個人的英雄或 role model 之類的音樂人呢?」
其實分很多階段,很難取捨。很多我喜歡的段落,比如說 Pink Floyd 的 Dark Side Of The Moon 裡 On The Run,反而是吉他手(跟貝斯手)做的;我也很喜歡一個 synth solo,Van Halen 的 Jump 是 Eddie Van Halen 彈的,他是吉他手。YMO 的坂本龍一絕對是英雄; The Doors 的 Manzarek一定也是英雄,這個對我的影響很大;Brian Eno 也是英雄,我很喜歡 ambient,那些東西都可以聽很久。
在舞台上其實是不由自主的,沒有特別想以誰為 role model。因為搖滾樂團裡那幾個聲音都太強大了,我會跟著去做一些我不知道我在做什麼的事情,那是一個「無我」的狀態。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錄影的時候,覺得「哇!原來我在台上是這個樣子!」會想說修正一點啊、頭低一點啊、站好一點啊,可是都沒有用,最後還是會回到原來的樣子(笑)。
「希望老師能給鍵盤手晚輩們一些建議。尤其是在現場演出方面及鍵盤的演奏技巧上,有沒有什麼練習的方式或重點?」
首先,「力度」是一定要鍛鍊的,沒有那個力道的話通常搖滾的東西味道出不來,輕輕的彈,會被那些惡虎豺狼吃掉。這可能跟我最近有在教我家小朋友彈鋼琴有關,我在他身上會看到一些事情,一雙幼小的手,要怎麼樣變成一雙可以彈鍵盤的手。在教他的過程中,我自己也會做一些練習,像是 352413,然後再拉大,這對增加四五指的力道有很大的幫助。我覺得搖滾鍵盤畢竟不是古典鋼琴,只要有拜爾的功力就可以當搖滾鍵盤手了,門檻超低(笑)最重要的還是對音樂的感覺。
「那麼對音樂的感覺要如何去培養呢?」
就是多聽,就是多聽。我們是彈鍵盤的人,但是對……比如說伍佰,他是不會彈鍵盤的人,他對音樂的印象是一種概念,像他有時候會講說「大貓給我一點古典的古典的!」我就會想「古典的東西…你要的古典是哪一種?」他最近在聽什麼?他最近可能在聽拉威爾,我就知道他要的可能是怎樣的,然後去配合那個東西。像〈放開你的腦袋〉中間有爬一些比較 out 的音階,我會去做一些樂理上的思考,來產生這些音符。
樂理是要學的,但不是死的樂理,樂理要用活的想法去碰。當然一些基本的音階是一定要練,至少那 12 個 key 的大小調的音階要可以彈的出來。彈些古典的東西,溫故知新,會發現原來很多事情他們幾百年前就已經在用了!平時也可以從小說、從故事或是環境的聲音去尋找音色上的靈感。鍵盤手要殺出一條生路!要 Rock Like A 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