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新聞

雷光夏新作〈歇業的海水浴場〉紀念父親雷驤 睽違九年專輯夏季發行

雷光夏的父親雷驤於 5 月 29 日逝世,享壽 85 歲。

雷光夏今日(5/30)透過經紀人向媒體證實該消息,並在臉書上發布由她作曲、雷驤朗誦的詩文〈飛奔少年〉,以此送別遠行的藝術家父親。事實上,她在上週釋出的新歌〈歇業的海水浴場〉,也是從雷驤的短詩《歇業的浴場》取材,並由她完成後半段的詞曲,頗有紀念父親及其同輩創作者情誼的深刻意義。

距離上一張個人專輯《不想忘記的聲音》時隔 9 年,雷光夏在這段期間投身於影視配樂工作,並以《返校》片尾曲〈光明之日〉二度贏得第 56 屆金馬獎的「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預告 2024 年夏季推出的新專輯《小故事》,是一張以「短暫的生命,漫長的相遇」為主題的音樂寫生本,每一首歌都從一段文本而來,可能是電影或者小說。比如首支單曲〈歇業的海水浴場〉,便來自作家父親雷驤年輕時期的一首短詩《歇業的浴場》。

雷光夏回憶,這首詞受父親跟作曲家好友徐松榮,兩人年輕時的書信往返啟發。她看著這批從 1960 年代開始交流的泛黃手稿文字,感同身受那時代青年創作者的情感羈絆,於是為父親詩作寫下後半段的故事,欲紀念那些時代孜孜創作者們,已生死離散的長存友誼。

 

雷驤一生擁有許多身份,是作家、畫家與攝影師。他的創作能量豐沛,甚至曾擔任小學老師、電視節目製作人,持續活躍直到 2016 年因身體狀況入院治療,在加護病房住了 59 天後,已鮮少出席公開活動。

在〈飛奔少年〉的開頭,似能聽見雷驤自訴,儘管受身體病痛的限制,仍渴望奮起前行的生存意志:「作了向前奔馳的夢,路平坦,盡頭有光。我奮力往前,凡擋在前面的人都被我超越過,而且毫不喘息。為什麼有這麼對比的夢?明明前一天,還覺得自己行動蹣跚,在高低不平的地形上,賴人扶持,唯恐跌跤。」

雷驤對雷光夏的創作影響很深,在〈歇業的海水浴場〉前,雷光夏曾在 2006 年的舊作〈造字的人〉,將雷驤的作品放入旁白文字中;2015 年《不想忘記的聲音》,也是紀念著她與父親同住創作的「北投山上老房子」。從小因為雷驤的關係,雷光夏也很早就接觸到台北藝術圈,研究所畢業後,父親雷驤委託她為《作家身影》電視紀錄片配樂,也成了她人生中承接的第一份工作。

〈歇業的海水浴場〉由雷光夏編曲、製作,鋼琴家張晁毓共同編曲,用似輕而深的琴聲容納人際分合的缺憾與祝福,並採集家鄉淡水淺水灣的海浪聲,令聽眾聲歷其境。聆聽這首歌的開場,也像是重返電影《再見機器人》的故事裡,相聚分合的海灘場景;雖然再回首,人已逝,但曾經的美好仍能長憶心中。



avatar

作者 / 阿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