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7・產業

【中流砥柱-臺中流行音樂聚落筆記②】辦了演出,然後呢?——漫談中部音樂市場的宣傳策略與演出現況

60 年代美軍在台中帶來西洋音樂和搖滾樂,2014 年 Legacy 臺中正式成立促進許多演出,讓我們看到了臺中的活力。Legacy 本次舉辦了連續兩天的音樂產業講座,期待在這個音樂聚落透過主持人小樹老師和專業音樂人對談&觀眾們的交流,有更多更好玩的事情在這裡發生!

主持人:
小樹|StreetVoice 街聲音樂頻道總監

與談人:
柯俊任|HitFM 台長
培華|老王樂隊/deca joins 經紀人
島楎|台灣祭主理人
DJ T-Time|混血兒娛樂音樂總監

小樹:有個都市傳說是在臺中特別難賣票,在臺中生根的你們對此有什麼想法?臺中的媒體環境對於售票有助益嗎?還是說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台長:長期以來各地縣市政府秉持著為民服務的目標跟責任,希望把所有演出都辦成免費,可是這其中有一個邏輯上的誤區,觀眾和演出者雙方在沒有互相激勵的狀況下,很容易造成演出品質沒有那麼高。為什麼我作為一個媒體運營者很重視買票這件事情?當然我們運營本來就需要成本,跟觀眾收了票錢就是一份責任,因為你買票肯定了我,我們彼此之間就有責任。

購票行為跟觀眾對演出者的要求,應該要從這邊開始慢慢建立,我們也必須要讓縣市政府有這樣的概念跟責任。所以說臺中賣票特別不容易,是因為我們確實太習慣於這種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買票買的是一種肯定,是建立在永續的觀念上去投資演出者和音樂。

小樹:官辦的免費演出的確有對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對有在辦演出的單位來說是怎麼看這件事情?

培華:我會把「辦演出」這件事往前推,回歸到我正在服務的樂團裏頭的東西。在場前輩們的角色都是一個環節,包含音樂內容的思考,我的音樂應該要賣給什麼族群或活動主題?再來傳播平台,必須用數據研究歌曲在市場上的接受度、從音樂內容去分析我的群眾,社群平台背後所有數據都是要做的功課。拿老王樂隊舉例,他們是在政大讀書的樂團,串流是從學生族群擴散出去,尤其是 StreetVoice 的數據,年齡差不多都是在學學生,所以大概能知道樂團的輪廓。

再來最大的問題是售票,音樂節對我來說是一個宣傳的角色,必須要觸及到更多不知道我的人。宣傳到底有多大效益其實是沒有答案的,現在是資訊爆發的時代,沒有絕對的方法,但絕對要去嘗試各種方法,必須去 follow 做的每一個舉動究竟影響是什麼。這是一個慢慢的路徑,我們總是要長遠來看市場,所以這些角色其實都是很關鍵的環節。

島楎:臺中有個都市傳說,不管在臺北多紅,只要過了濁水溪票房就一半。到現在為止,我認為資訊的落差,臺中還是比臺北慢一些些。

小樹:為什麼到現在這個網路時代,各個城市之間的資訊落差仍然存在?

島楎:我覺得是人性跟自我認知的心態。其實我認為資訊已經沒有落差了,因為以前一直在講,這些年來臺中音樂人跟樂團都有一個觀念是:反正我在臺中就賣不好,不是我不好。隨著場館的進步,現在資訊流通那麼快,到現在還是會有很多人說:臺中票就是賣不好。可是實際上,這幾年臺中來的很多藝人、樂團賣得很好,我要講的重點是:其實應該要破除這個迷思了。這兩年我覺得大家都賣超好,有什麼好抱怨的?

需求會創造市場,你為你的市場創造了多少需求?你為你自己的職業投入多少?你有沒有把你的音樂當做需求點去突破?尋找 TA、把自己做成商品。如果你都沒有這個前提和邏輯的話是不可能會有出頭的。你就會永遠在這個地方跟大家說:你看臺中票就是賣不好。你如果只想要在臺上炫、站在臺上秀,沒有去想執行的過程,你有沒有辦法創造大家覺得你很紅的這個 vibe,這都很重要。

小 T:想回到為什麼臺中票特別賣不好的原因,我覺得有一個很大因素,要從我們這個城市的人口結構來看。中南部比較多傳統產業跟中小企業,我爸爸就是其中一個,他們的生活方式非常規律,對他們來說,娛樂藝術是生活以外的。在他們辛苦打拼那麼久以後,錢就是存起來。你要我額外去消費看表演看藝術是我一輩子都沒遇過的事情,我看不懂也聽不懂,就不會想做這件事情。所以他如果沒有帶著小朋友來做這件事情,小朋友就不會有這個概念,久而久之就形成這樣一個氛圍。我自己深刻感覺這是臺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回到要怎麼解決,我覺得總歸來說就是:我們必須要創造一個環境。

台長:為什麼臺中這麼難行銷?很大的原因也在於我們並沒有仔細看我們的物理範圍在哪裡。當你想去看演唱會的時候,要嘛去臺北要嘛去高雄,中部可能就沒有了,更糟糕的是在 Legacy 還沒來之前,我們沒有這樣的場地。我們沒有巨蛋,所以有很多可以在臺北、高雄進行的演出會跳過臺中,也沒有適合各種不同人數的場館。我們沒有辦法形成各級場地的時候,就導致很多團體沒有辦法在這裡演出。

另外還要友善演出團體,誰能來幫我解決在這裡演出產生的問題?我們沒有一個友善的演出環境,也沒有足夠的演出場地的話,就導致有些人在臺中的演出意願不高。為什麼中部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產業?其中有很多關於政策、縣市政府是否支持以及交通、場館周圍環境等問題。

小樹:在這個環境中,其實還有蠻多公部門可以使力的空間,如何克服這些狀況?

島楎:臺中是一個八成以上是服務業的地方,所以市政府在一開始執行所謂的娛樂,甚至藝術產業上面,我可以明顯感覺到:我給你點東西你不要吵就好了。但現在與時俱進,我有感覺越來越好。一方面我認為是時代在變,所以軟實力提升,甚至城市形象。再來就是表演場地,我大概這十年來上山下海看了很多地方,包含我自己去找過臺體體育場,但票的抽成加上場租對音樂節負擔過大。

另外,在很多場地舉辦音樂活動都會接到爆量的抗議電話,環保局也照三餐來。我覺得臺中市就是因為當初沒有一個完善的都市計畫,但是現在人開始動了,所以開始有更多的城市規劃。有需求出現之後,未來我覺得是可以正向期待的。

..完整講座內容歡迎觀看以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