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搜尋屏縣麟洛鄉,維基百科顯示當客籍居民佔 87%,其中一位代表人物即是「金曲歌后」彭佳慧。她生於斯、長於斯,我卻直到聽完她的首張客語專輯《我在客廳做的夢》後才知道,她是道道地地的客家人,母語即客語,還講得順暢無比、唱得傾心動情。
不諱言過去的我多無知,2020 年初聽羅文裕的〈你的名字像一首詩〉找她 feature,一度誤會她只是「跟風」學唱客語(我道歉!),畢竟這幾年積極結合台語、族語與新型態的流行音樂者,在音樂獎項名單裡往往受到注目,代表作品如:阿爆《母親的舌頭》、桑布伊《得力量》、曹雅雯《自本》,或者樂團型態的百合花、茄子蛋皆是案例。這股時代潮流讓我不禁揣想,做完《太難唱了》後大開風格尺度的她,或許也想透過語言轉換尋找新的定位,甚至拿一、兩座獎吧?
延續和羅文裕的合作,彭佳慧回歸客家母語的首張專輯《我在客廳做的夢》,用一種隨性的誠懇說服了我,她是真的想在這語言上發展出動聽美好的音樂,而不單單為突破而突破。於我而言,上一張《太難唱了》有點飛太高跑太遠,得先深呼吸預備才敢點開來聽,反倒是《我在客廳做的夢》的搖擺與輕盈,讓我能無痛投入專輯的世界觀,走進她的客廳沙發、房間家鄉,筋骨一躺,隨她的唱嗓領隊,鬆快且自由。
《我在客廳做的夢》雖是情歌底,編曲卻沒有盲昧的味精疊加,誤了家常味的主標題:先發單曲〈我要把你嚇死喔〉聲效熱鬧如音樂劇但沒實驗過頭、開場〈我在客廳做的夢〉以 synth bass 做節奏搭配爵士鋼琴,以少造多。後續〈玫瑰花香〉烘焙 acoustic 配器人聲甜品、〈盼〉鑽進 45 轉唱片復古 chillwave、〈詩的第一行 -lofi Chilll版〉再跟進 YouTube 讀書女孩直播房,一度以為自己在聽客家 ?te壞特。
畫龍點睛的〈客家不平板〉類似嘻哈音樂 skit,前半乍聽是彭佳慧唱山歌,穿過悠遠的時光隧道而來,直到後面才發現,這是她在家裡錄唱被女兒打斷的實況;一句「我在錄音~」音調羞赧,好居家好可愛,銜接〈歸來〉後感動加權,不僅把故鄉「麟洛」入詞,還和妹妹彭佳霓合唱,一句「台北多好/總會念家鄉」簡單動人。我覺得,發再多的文藝悲歌或輕快舞曲,都不比這兩首更能凸顯彭佳慧,兼具母親與歌手、賢淑與少女心的奇異特質,更能把她從〈死心眼〉、〈走在紅毯那一天〉的華流鐵肺大炮還原成一位有血有肉的客家妹。
《我在客廳做的夢》專輯封面乍看胡來的字體,其實出自彭佳慧的女兒之手。從 2020 年的單曲〈我喜歡你〉開始,她早已請過雙胞胎女兒、姪女一起手寫、繪製 MV 與封面,後續專輯的插畫元素也越來越多了。我總覺得,這些都是她孕育「草頭茱小姐」創作身份的旅途足跡,而《我在客廳做的夢》作為一次親切的成果展現,相信也不過是旅途的中繼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