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音獎得主、台灣新生代電子音樂製作人 Ń7ä 與話題人氣吉他搖滾團逃走鮑伯合作的〈F33L1NG5〉,無意間,因為外在因素,成為這次派樂黛電音合輯內最「特別」的作品。製作期只有一個半月,〈F33L1NG5〉是整張合輯裡最趕、也最直覺的一首歌。有別於合輯內其他組合的合作模式,這也是唯一一首「Re-make」的歌曲。
「逃走鮑伯的音樂顏色是什麼,也許從吉他刷弦去想,可玩英搖加電子的感覺,或者配上鼓機⋯⋯如果是那樣的狀況,比較需要我這邊出源頭給逃走鮑伯,讓他們去加。蠻遺憾的,沒有時間一起做一首歌。」
這份遺憾成為 Remake 的起源,Ń7ä 認為這是一次挑戰:「希望雙方都保有自我風格而同時成立,不要為了做電一點,反而迷幻或太電音。」從起手式的做法就跟過去多數作品有所不同,即使聚焦在 Remake,也跟過往經驗不一樣。「跟之前 Remake 吳金黛〈森林狂想曲〉,是幾乎反過來的模式。」
對於正在密集錄製、完成新專輯的逃走鮑伯來說,〈感覺〉這首歌曲,有它特殊的味道,他們稱為「新專輯裡最舊的一首歌」、「最老的新歌」。「從這首歌後,寫歌模式有改變,這是跟最後一首跟上一張作品相似的,類過去式的一首歌。」
至於〈感覺〉與〈F33L1NG5〉之間,是如何激發、彼此牽引,也跟多數合作有著不同的意念,兩首歌是一體兩面,也是兩者合一。〈F33L1NG5〉的製程裡,Ń7ä 所聽到的,並不是專輯版本的〈感覺〉,而是更 rough 的版本,憑藉著想像與段落分析,〈F33L1NG5〉是對於〈感覺〉的回應。而逃走鮑伯新專輯版本的〈感覺〉,也隱約的成為了〈F33L1NG5〉的雙重身份。
各自成立,看起來是成功了。而因風格不同而產生的綺麗相依,則得歸功 Remake 的實踐。
撰寫稿子時,逃走鮑伯剛發行新專輯,聽著兩首歌曲的比較,非常有意思,幾乎有點哲學般的鏡射,亦有美學玩味。
身為搖滾樂迷的電子音樂人
平常做聲響設計或 Live 專案時,有蠻多跟搖滾樂團合作的機會,但以 Ń7ä 為藝名與樂團合作的,只有與逃走鮑伯的這一次。可能對於搖滾樂也有愛,這次 Ń7ä 有著格外強烈的想法,不想把搖滾樂變成「電音版」。
逃走鮑伯提供了新專輯裡的幾首歌曲,Ń7ä 消化過後,思考了哪一首比較有可行性:「來回聽個幾遍,很直覺的就選中這首。」雖然一切過程都很直覺,然而花在處理搖滾樂配器的聲響部分,事實上比合成器使用還花心思:「搖滾樂配器的聲響段落確定後,Synth 的位子其實也有限。」於是「電子」成為適度的妝點,主樣的體裁,仍是搖滾樂。
這樣的過程,為了「做成帥氣的合作」,段落的處理,成為主幹,如何讓聲響不被電子給馴化、駕馭,確實花上了更多與自己對話的時間。「想要有異世界碰撞的新口味⋯⋯完全保有 band sound,再去增添電子聲響。」Ń7ä 表達得很扼要,但短短三分鐘的剪裁,唯有細聽,方能知其中工法。
「我超愛電子跟搖滾的結合。」Ń7ä 提到魚韻(Sakanaction)跟 Phoenix 都是她的心頭好,但她也提到,在搖滾樂中放入電子元素:「要看每個樂團的特色,而不是硬加進去。」
作為「樂團成員」的概念
「考量時間,決定直接挑專輯歌,重做版本。」雙方開始計畫時,逃走鮑伯錄了新專輯的五、六首歌,他們認為:「不管選哪首都 ok,選這首也是合理選擇,其他歌可能比較像情歌,這首比較有衝擊感。」
當然,原本逃走鮑伯也有屬於自己的電音想像:「我很希望超級電,希望可以怪一點,很多咚滋或『台』的部分、嗨的那種。」但經過幾次修正後,實際上就著 band sound 發展,還是 Ń7ä 認為比較合適的做法,鮑伯也尊重製作人,從善如流。
一個半月的製作期,兩造各忙各的,真的碰面的機會少,多透過檔案交換意見。然而一種尊重,平等的來往,可以說是讓歌曲成立的精神核心。
Ń7ä 也接收到逃走鮑伯想要很「電」的訊息,在整理段落後,她先把長達四五分鐘的原曲,縮短到三分鐘,就 demo 做風格討論:「我希望雙方面的『純度』都很高,一起成就這首歌,如果說要走很電,可能一起寫新歌會比較適合。」
「多少會怕他們失望,但我不希望做出來達不到雙方想像,所以我會直接說出可以做到的畫面。」
雖對於逃走鮑伯的音樂有基本認識,她坦言:「沒有特別再去聽逃走鮑伯的作品,這次想要換個皮的鮑伯,不想要被影響。」在逃走鮑伯這裡,除了尊重製作人,他們對於 Ń7ä,有著「第四位團員」的概念:「段落是大家都覺得 OK、合理,我們先把電子以外的樂器先完成。的確沒那麼多電子的東西,但聽完也順耳,不會失望。」雙方對於歌曲段落的重整共識高,逃走鮑伯也說:「如果是我,也會這樣整理段落。」
「除了是製作人,她也是其中一個樂手,有四分之一的權力去參與與決定。」用這個觀念去思考,整個合作過程,都很合理。都為了這份合理,彼此有所挪移、思考。
「原本的歌曲,純從編曲角度來說,會是蠻切分的歌,吉他刷 chord 去主導,有電子的部分進來,(覺得)『原來也可以這樣』。」
平等的交換意見,沒有「製作人」的絕對高度或者上對下,甚至從一開始,編曲其實是共同決定了色調,各有先產出的部分,以及需要配合的地方,每個「團員」都可以發出意見的感覺。雖非真的「加入了」樂團,但 Ń7ä 也樂於與「樂團」方式來想像音樂:「我想要跟大家多交流,有什麼想法都直接講出來,很直率、非常棒!從過去以來,大家玩音樂就是為了一起共同創造出美好的事物。」
當然,也要談談 Remake 這件事情。
Ń7ä 表示,Remix 是收到原曲出來的分軌,後續加入自己的創意或想法,比較單向。而 Remake,是更為雙向的,在製作過程中,從一開始,就不斷切磋想法:「沒有偏好哪一個手法,看拿到的曲適合而定。」或許可以這麼說,Remake 更接近共同創作。至少在手法上,素材使用上、編曲過程,都不是接棒前進,而是互相傳球。
所以不是搖滾加電子,或者電子加搖滾,而是彼此加成、聚焦。
Ń7ä 提到了突破框架的必要:「一般來講如果要做到很自我的創作,源頭會來自於我,出 demo 編曲,給合作方去玩,讓他們去發展旋律。」這或許是大家更為容易理解的形式,但也只是一種方式,這次與逃走鮑伯的合作 Remake,是嘗試與突破。
從素淨的檔案到兩種身世
一如前述,Ń7ä 拿到的音檔並非專輯的最後版本或混音版本,它是「乾淨」的檔案,沒有過效果,還需要許多模擬的 plug-in。這樣前進、完成〈F33L1NG5〉的過程裡,同樣素淨的檔案,在逃走鮑伯的新專輯後製,成為了〈感覺〉。在歌曲露出發行後,可望又透過聆聽增添更多感受與故事,這是合輯裡請兩方合作的用意,但合作模式可以有不同說法。
答案都在歌曲裡。
我提到了國外很多電子音樂人,也成為了搖滾樂團的製作人,對於製作搖滾樂團,Ń7ä 其實蠻有想法:「在畫面上,搖滾配器的聲音上,有很多聲響的部分可以去思考,而不是單件樂器。音色上面,可以帶來不一樣的色彩。」她舉例自己非常喜愛的英國樂團 Foals:「我蠻喜歡 Flood 製作 Foals,吉他 riff 非常抓耳,不會覺得『這是電子音樂人做的』,但整個頻率與混音 response,都很開放、很亮。」
雖然最後呈現不是逃走鮑伯起初的電音想像,但無意之中,在錄製專輯的時間點上,有了這樣的合作。樂迷聽完新專輯的〈感覺〉,再聽〈F33L1NG5〉,應該可以很合理的想著:這當然也是逃走鮑伯音樂路上的脈絡。
作為派樂黛的台柱創作者,廠牌合輯走到目前較為「平易近人」的狀態,是有意義的:「樂器的聲音在台灣的聆聽市場蠻吃重的,樂器跟電子融合,是電子音樂人的挑戰,怎麼走出去跟別人合作,得到雙向的結果。」Ń7ä 再一次提到了「雙向」。這次,這組合作替搖滾音符抹上一份合適的色彩,恰如其分,不大動干戈,收斂而節制,當然也示範了一種 featuring 的價值。
《派樂黛 G8 二元對立》合輯盲購開放中:https://bit.ly/3Tg79vv。
平面攝影/高愷蓮 Karren Kao;資料提供/派樂黛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