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9・新聞

從紐約唱片行到柏林電音嗆妹 桃園電影節選映11部音樂紀錄片

即將在 8/23 至 9/1 登場的桃園電影節,今年首度策劃「城市聲音板塊」觀摩單元,引進 11 部海外音樂紀錄片,包括 6 部亞洲首映、2 部國際首映及 3 部台灣首映電影。片單精彩,面向多元,從各國音樂場景探究、傳奇樂人傳記到性別政治皆有,並已於 ibon 開賣。

作為耳朵充滿好奇心的台灣樂迷,可以以下 11 部音樂電影介紹作為今年「城市聲音板塊」的選片指南:

《紐約傳奇唱片行:其他音樂》劇照

紐約唱片行、法國電音⋯⋯深探各國音樂場景

今年桃園電影節「城市聲音板塊」的片單亮點之一,當屬於翠貝卡影展世界首映、引起熱烈迴響的《紐約傳奇唱片行:其他音樂》(Other Music)。該片描述紐約傳奇唱片行 Other Music 在 2016 年關門前夕,直到最終紀念演唱會的菁華點滴;受訪對象集合 The National、Animal Collective、Yo La Tengo、Yeah Yeah Yeahs 等知名音樂人,以及該唱片行店員、熟客與他們的親友。真誠不保留的訪談,肯定讓熱愛實體唱片及唱片行文化的樂迷感動。

值得一提的是,Other Music 即是本片導演普拉瑪.芭蘇(Puloma BASU)與羅柏特・海奇—米勒(Rob HATCH-MILLER)的定情之地。他們投注的拍攝感情,溢於每顆鏡頭之中。

曾參與電影《巴黎電幻世代》演出的青年法國導演朱利安・史塔克(Julian STARKE),2017 年的紀錄片《法國電音浪潮》(French Waves),企圖回溯三十年的法國電音歷史。從 90 年代 Daft Punk、Air、Cassius 引領的法國浩室「French Touch」風潮及銳舞派對說起,最後論及 Jacques、Fakear 等新生代的法國電音創作者。

《法國電音浪潮》導演朱利安將於影展期間訪台,並與觀眾進行近距離的法國電音映後講堂。經過 X、Y 及 Z 世代洗練後,法國電子音樂已誕生出不同的風貌,除了上述音樂人,若你曾受到 Justice、M83 的吸引,不妨和導演在現場交流一手的資訊。

在紐約與法國之外,「城市聲音板塊」也特別探索其他世界角落的音樂場景。由葡萄牙年輕導演卡塔莉娜.戴衛(Catarina David)與弗朗西斯科.諾羅尼亞(Francisco Noronha)共同執導的紀錄片葡式嘻哈有搞頭》(You Can’t Create the World Twice),便從 90 年代的美國黃金嘻哈時代岔開,要你看見在葡萄牙波爾多,早已有一群年輕人耕耘起自己的嘻哈文化。

而記者出身的巴西導演迪雅哥・馬達爾(Thiago MATTAR),首部紀錄片作品躁動嬉皮之巴西胡士托》(Taking Iacanga),亦重現巴西在 70 年代,一群嬉皮在亞坎加鎮(Iacanga)搞起的萬人音樂節,儼然巴西版的胡士托。紀錄片團隊訪問主辦團隊、音樂人、臥底警察及政府官員等當事人回顧往事,並整理史料,以平實順敘法展現巴西嬉皮世代「另類社會」實踐歷程。

節奏藍調傳奇、地表最大聲樂團首部紀錄片

除了場景探索,音樂紀錄片一大分類便是圍繞在傳奇人物身上。

紀錄片導演馬可・波夏(Marco PORSIA)耗時五年,跟拍超過四十場演出並記錄大量訪談的《樂音極界:天鵝樂團》(Where Does a Body End?)。本片也是曾二度來台演出,堪稱「地表最大聲樂團」的天鵝樂團首部紀錄片,讓樂迷難得直視「暴君」般的樂團首腦,邁克爾.基拉(Michael Gira)一體兩面的美學和殘酷。

節奏藍調傳奇狄安吉羅(D’Angelo)在 1995 年以首張專輯《紅糖》一舉成名,五年後第二張作品獲得葛萊美最佳節奏藍調專輯肯定,成為 Neo-Soul 代表人物之一。然而盛名所累,也迫使他多年遠離鎂光燈,消失在眾人眼前。

身為重度狄吉羅樂迷的荷蘭導演凱琳.畢爾斯瑪(Carine Bijlsma),將偶像跌宕起伏的生命經歷拍攝成《節奏藍調救世主:狄安吉羅》(Devil’s Pie—D’Angelo),讓我們看見這位節奏藍調傳奇如何克服心魔,重新站上舞台。

除了音樂人之外,「城市聲音板塊」也收錄了兩位與音樂息息相關的創作者。譬如由捷克紀錄片大師海蓮娜・特雷斯提寇娃(Helena TŘEŠTÍKOVÁ)與雅庫布・哈那(Jakub HEJNA)聯手執導的《自由聲影:米洛斯福曼》(Forman vs. Forman);主角即是在 2018 年辭世的導演米洛斯・福曼。

作為捷克新浪潮推手之一,米洛斯・福曼曾以《阿瑪迪斯》與《飛躍杜鵑窩》兩度拿下奧斯卡。本片穿插導演私密少見的影像片段,並由導演兒子彼得.福曼擔綱配音,拼貼出這位奧斯卡金獎導演的樣貌及生平,並反映他一生衝撞的獨到世界觀。

長期與音樂家合作的英國導演阿弗雷德・喬治‧貝利(Alfred GEORGE BAILEY),其新作《吉姆馬紹爾的搖滾攝像》(Show Me the Picture: The Story of Jim Marshall)記錄搖滾界攝影大師吉姆・馬紹爾,以及他所拍下的搖滾經典時刻。

吉姆・馬紹爾曾拍攝的人物包括:披頭四、吉米・亨德里克斯、珍妮絲・賈普林,並近距離拍攝強尼・凱許的經典佛森監獄演出、滾石樂團的舞台,以及與爵士大師約翰・柯川與邁爾士・戴維斯的相遇。片中藉親密助手艾蜜莉雅・戴維斯等人現身說法,試圖呈現這位搖滾史上極具爭議卻也極為非凡的傳奇人生。

性別左翼 女搖滾與電音嗆妹相輝映

音樂紀錄片往往具有傳奇加冕、緬懷故人的企圖在,卻也因此顯得某些立場左翼、態度激進的影像作品之珍貴。

「城市聲音板塊」選錄,由法蘭索瓦.阿爾曼內(François Armanet)執導的《搖滾女玫瑰》(Oh Les Filles!),試圖翻轉搖滾樂父權的形象,透過法國傳奇歌手馮斯華哈蒂(Françoise Hardy)、克麗絲汀女王(Christine & The Queens)及演歌雙棲的夏綠蒂甘斯柏(Charlotte Gainsbourg)等女性音樂人,親身講述女性意識在法國樂壇崛起的女力反叛。

無獨有偶,德國視覺藝術家暨導演的碧特・克努斯(Beate KUNATH)在 2017 年推出的紀錄片《柏林嗆妹最前衛》(Raw Chicks. Berlin),靈感即源於導演於 2012 年發起的「嗆妹」(Raw Chicks)平台。

嗆妹平台每週安排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女性 DJ 於人氣夜店 RAW Tempel 輪番上陣,從極簡電音至純種噪音,從露天舞台到室內的迷離光霧,以全光譜樂種突破對電子音樂的既有想像。四年後,導演以鏡頭再次捕捉這群她曾邀請過的柏林嗆妹們,11 位女 DJ 重新詮釋她們對聲響的迷戀與現場演出的執著,呈現柏林僅有的視與聽合一超前衛。

長期投身社運的波蘭導演雅斯米挪・沃許克(Jaśmina WÓJCIK)所執導演的《工人的交響曲》(Symphony of the Ursus Factory),記錄了上世紀熊牌(Ursus)拖拉機的華沙廠工人,如何多次投入罷工抗爭,甚至影響波蘭的民主化。

數十年後,昔日的關廠工人頂著老邁身軀,重返歷史原址,除了口述歷史外,視覺和聽覺布局更是巧妙——前者,有工人肢體記憶、廢墟與周遭圍境的反差及拖拉機陣勢;後者,是模擬機器的人聲、引擎叫嚷及傳統樂器,合奏一場工人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