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3・議題

傷心欲絕官靖剛上台通 釋義何謂「聽團猴子」

近幾年,在地樂迷文化隨著獨立音樂興起,出現所謂「聽團仔」的稱號,但可能因為聽團資歷不同、音樂品味及習慣之差異,導致各種行為爭議時常在音樂祭現場發生,指稱對方為「猴子」,例如台下胡亂開圈被稱為「開圈猴」,或是喝個爛醉被稱為「酒醉猴」,社群網路上充滿各式「中猴」的說法。

日前,傷心欲絕吉他手官靖剛受邀「台灣通勤第一品牌」與主持人逞誠、家倫即聊到所謂聽團猴子的現象。

「我覺得這麼多猴子、到處在指控人家猴子,就是看不慣別人的生活方式。」他形容現在大型音樂祭,如一群人擠在同一間酒店包廂,彼此有不同的需求,有些人想要訴苦,有些人想要划拳,有些人只想喝酒而已。

在節目後半段,官靖剛聊到 19 歲開始玩團,第一次去野台開唱可能才兩三千人參加,那時候音樂祭與主流音樂的連結不像現在那麼深,客群的樣貌可能比較相似,或是說井水不犯河水。他說,跨越出同溫層,彼此之間的成見也是很深:「十年前,還在一個嘻哈圈不聽搖滾樂,覺得搖滾樂很遜;搖滾圈不聽饒舌音樂,覺得都在唱『大屌歌』沒深度,頂多聽個蛋堡、小人。」

官靖剛觀察到在台饒起飛期,不少歌曲的 YouTube 觀看次數,動輒幾十萬幾百萬,但歌手沒有現場的演出經驗,或是現場完全沒有觀眾。他在任職企劃的 PIPE Live Music 致力於搖滾與嘻哈族群場景的融合。因此時常可以在 PIPE Live Music 看到饒舌歌手的專場或拼盤。這是官靖剛最想做的事情,也覺得已經完成當初的想法。然而,音樂祭動輒上萬人參與,不一樣的文化同時匯聚,衝突難免會在現場出現,形成所謂的「猴子」。

官靖剛認為這就是近期聽團仔爭議的盲點,你指控對方是猴子,對方也覺得你是猴子,請問到底怎樣才不是猴子?音樂祭該怎麼做才不是猴子?他說,太多新的族群出現:「有些時候,大家在那些奇怪的、外圍的點上面矯枉過正,反而忘記去感受真正爽的感覺是什麼。」

除此之外,他延伸以自己辦過的禾火OUT 音樂節為經驗。兩千人規模的活動收到的私訊及批評令他要崩潰了,假設把這個狀況再放大,放到幾萬人的音樂祭又更難想像了。「你的一句批評,可能只是有一個小意見,但是可能在看的、做活動的人,他得到的直接就是一個叉叉。」官靖剛認為,這件事情真的很難,也替大港開唱收到的批評聲浪抱屈。

畢竟一個音樂祭得考慮的事情實在太多,很難讓每個人都開心,他說:「所以說爛的時候,還是要給個讚啦!」

(圖片來源:台灣通勤第一品牌官方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