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9・人物

【吹專訪】一場線上演唱會是怎麼開始的? 聽鄭宜農、Chunho、蘇芳榆怎麼說

過去一年多來,疫情打亂了全球音樂產業的節奏,數萬人因此失去工作。原以為台灣會受到較少影響,甚至在過完年後,迎來大港開唱及各地數十個音樂節,想不到 5 月中突如其來的第三級警戒,讓所有實體活動至少停擺三個月,期間僅有零星的線上演唱會。

「反正就是如常地工作著,」鄭宜農笑說:「除此之外,剩下的時間,我就是好好的去面對專輯。」因為很多活動取消,讓她有更多時間關注自己的狀態,或是在家運動,精進自己的腹肌(?)。

疫情嚴峻轉至線上

兩個多月前,調降至第二級警戒的隔一天,當時依然在家上班的我,在窗外傳來的陣陣施工聲中,透過視訊訪問剛完成「鄭宜農2021-完人線上Tour」演唱會的鄭宜農與製作團隊成員 Chunho 及蘇芳榆,聊聊他們對於線上演唱會的想法。

鄭宜農帶著新髮色於演唱會亮相。

剛寫完新專輯的鄭宜農,疫情嚴峻之前,正好跟這次演出的搭擋、製作人 Chunho,以及負責錄音、混音的邱建鈞,準備以 Silent Disco 為發想,使用 3D Audio 技術,讓樂迷戴著耳機聆聽的 10 場環島小巡迴。後來因爲疫情爆發才改到線上做。

有趣的是,在這次演出之前,鄭宜農偶爾會在看 Netflix 一些演唱會紀實,並不是很習慣看線上演唱會,對此也是有點慌張。她唯一在近期看過的是,Perfume 的線上演唱會,帶著很純粹的心情去欣賞,並形容「結合多媒體的東西又是另外一個世界」,不是為了研究演唱會而做的功課。

後來 Chunho 也給鄭宜農看一些範例,縱然實際表現跟那些不同,但仍感受到線上演唱會這回事,發現原來大家都很努力找新的可能,她說:「大家都很酷,大家都有各自在玩的點。」

Chunho 的合成器配置。

生活感取代現場感

「鄭宜農2021-完人線上Tour」是採預錄的形式,鄭宜農與 Chunho 分隔兩地拍攝,從白天進入黑夜。

演出場景十分貼近生活,有種窺看感,看到鄭宜農在窗邊、馬桶上自彈自唱,偶爾被街頭傳來的雜音干擾;Chunho 的臥房被合成器所圍繞,以及貓咪不時搶戲入鏡。這些看似日常的畫面,在演出場館難被實現。

演唱會到中場時,鄭宜農特地向螢幕前的樂迷打招呼:「大家都還好嗎?我現在想像中,大家是有一些回應的。今天做了一個很特殊的演出,現在我所在的地方,太陽正在西下,外面有些行人走來走去,一些下班的人,一些剛從公園回來的人,然後鳥叫聲非常的大⋯⋯。」有別於現場演唱會的風景,畫面一旁的留言板,小編在熱情招呼、解答各式疑難雜症,有些樂迷相互閒聊,有些向偶像示愛,有些刷滿留言,或是好心張貼曲目。

少了實際舞台,少了巡演的舟車勞頓,鄭宜農思考的重點是:「不完整的狀態有不完整的美感,有限制的狀態有限制的美感,但那會是什麼?」

她想將演出與現實做結合,例如居家隔離期間出不了門,每天都得逼著去面對最日常的場景,因此特地架設麥克風收環境聲,她說:「這個日常裡面,其實你是可以有這類型的想像的,你是可以有這樣的宇宙的。」

被合成器圍繞的 Chunho。

編曲新嘗試

假使有參與這次線上演唱會,開演前十分鐘會聽見 Chunho 精心設計的環境音樂,搭配不停歇腳步聲產生 ASMR 般的聲效,充滿入場儀式感。

「節奏都只是點綴,其中一個聲響而已。」Chunho 說,在此之前沒做過環境音樂,但十分著迷此類型,像是先鋒大師 Brian Eno,或是在 Fact Magazine 的 YouTube 頻道看到很多有趣的演出。

「我發現這些影片做出來的事情,其實我都可以用得到,想要來做做看。」他嘗試用工作室裡的合成器做出類似的電子聲響,重新認識一下自己的器材,看有什麼事情發生。

雖然,這種偏氛圍式的電子音樂,沈浸感效果透過耳機放大,成果讓 Chunho 覺得蠻有趣的。但編曲少了固定的節奏,或是在完全沒有和弦的狀態,多少會擔心鄭宜農現場演唱的部分。

「其實我的編曲都真的一直在改,每次現場都長的很不一樣。好像我的反射神經,因為這樣有操練起來吧?」鄭宜農似乎挺適應新的狀況,比較困難的點是,每一首歌的開頭,要唱的非常穩定且確定。

演唱會的過場動畫之一。
演唱會的過場動畫之二。

現場感的還原

5 月中,鄭宜農與 Chunho 當面討論完不久,隨即宣布第三級防疫警戒,很快地決定演唱會轉至線上。團隊開始比較各家平台系統,以及該預錄或直播,確保樂迷有一定的觀看品質。

除了 Chunho 及邱建鈞在聲音上的巧思,這次負責導演、剪接、攝影的蘇芳榆,曾參與廣受好評的線上付費演唱會「Cook the Vibe 顏社煮場秀」,同樣樂於配合變化做出調整,例如有一個機位是較為俯視角的,不是樂迷在一般場館能看到的角度,清楚地看到 Chunho 在操作合成器。

「那個就是我們討論出來的結果,也不在原本的 reference,突然蹦出一個想法。」蘇芳榆覺得很酷,第一次遇到混音師會需要看畫面來感受氛圍的要求。

此外,可能受疫情影響太久沒有剪片,她以為後製會非常痛苦跟耗時,沒想到比預想輕鬆,很有靈感,主要著重在生活感,不要將影像過度處理成 MV 或是 Live Session,儘量還原現場的光感。

鄭宜農坐在浴室中的演出畫面。

音樂與影像更緊密

我們所看到的影像,從拍攝到後期製作不到一個月內完成,時程算相當迅速緊湊。我擔心問了笨問題,於是帶點不確定的問道:「這樣的節奏是否比一般的製作演唱會快?」

鄭宜農認為算快很多,假如以個人專場來說的話,至少要抓個半年時間策劃,「可是這一次到五月時候,雖然有同時進行(現場與線上演出)這兩件事情,可是線上的企劃到最後會長什麼樣子,還是完全沒有想像的,等於是在兩個月內把它建構起來。」

對於作為這次唯一的樂手 Chunho 而言,兩者不是很能做比較。他省去時間跟其它樂手溝通,相對之下比較輕鬆一點,但也等於得獨自處理所有的音樂,這比當一位團員麻煩許多,還得思考怎麼要讓合成器的聲音,透過實際演出的方式呈現,於是又花很多時間重新編曲。

「譬如說,團隊聽到音樂會有其它的想法;我看到影像,可以怎麼樣調整音樂。」Chunho 認為這是線上演唱很有趣的地方,不只是樂手彼此在 jam,而是整個團隊都在 jam,畢竟音樂與影像的結合在線上演唱會中更緊湊。

Chunho 線上演出畫面。

需善用媒介傳遞

從 5 月中開始,全台疫情再度爆發至今,雖已經稍微趨緩,不少演唱會仍改由線上舉辦,大多都是免費觀賞,有些則是隨心捐獻。「鄭宜農2021-完人線上Tour」較特別的是以收費的形式,一張門票為 650 元,最後結算共售出超過 1,300 張,假如換算成實際人數,票房跟完售一場台北 Legacy 差不多。

但是,相較於鄭宜農過往的專場能在 Legacy 快速完售,此次線上演唱會首日賣出的量僅 400 多張,這數字難免會讓團隊擔心票房。

「想一想,這也是好事,表示大家蠻理智的,」鄭宜農回想當時是笑出來的,並對團隊說:「所以大家沒有盲目偶像崇拜。」她認為,因為線上演出是很新的東西,大家根本就沒有辦法去想像,可以從中獲得什麼:「第一個想像一定會是,沒有那麼有現場感,而且我們其實很前期就已經跟大家講說,這是預錄的了。」

因此,他們理解到樂迷對於線上演出的態度,接下來就是想各種網路宣傳方式,例如「線上演唱會懶人包」,主要著重在資訊的傳遞,怎麼樣可以用最清楚、簡單的方式讓大家了解,他們購買是什麼?將會獲得什麼?為什麼要用耳機聽?

跟現實處境結合

後來,鄭宜農與團隊研究銷售曲線,發現有趣的現象:以往現場演出的時候,一定是第一天、第二天賣,然後最後再賣,中間是不會動的,可是這次是每天都在動,並在最後一天突然暴增。

她說,從結果再反推回去,比較有明顯效果的就是,「我在中間開過兩次直播,還有一個是 CF(演出預告片)出來。直播跟 CF 會是比較明顯的,買票整個氣就有起來。」

我繼續追問海外銷售的狀況,團隊估計約賣出近百張,僅佔比不到一成,有點出乎我意料少,原以為線上演唱會能夠突破地區限制,這或許顯示重視現場體驗的樂迷,還在習慣隔著螢幕看表演的生態。後疫情時代,線上演唱會成為顯學,網路的順暢度、瀏覽器版本或行動裝置的選擇,著實影響觀看品質。

畢竟樂迷透過耳機聆聽,音樂上任何缺失都會被放大,但鄭宜農認為演出即便是預錄的,還是會希望保留原真,內容不要過度修飾,她希望「一開始唱完怎麼樣就怎麼樣」。

我最後的問題是,假如之後要做線上演唱會,有什麼地方會想改進的嗎?

我們現在的疫情,可能沒有好那麼快⋯⋯那我還是會以怎麼樣是,最貼合當前的氣氛,最呈現我們的概念、最呈現我們的聲音為主要訴求。」對鄭宜農而言,整體概念與音樂,這次都做得挺不錯,還要做線上演唱會的話,怎麼突破才是最擔心的事。

攝影/fotoallison



avatar

作者 / 王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