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9・吹專訪

【專訪】丁世光:誰還用心做一張「退流行」的華語R&B專輯?

採訪、撰文/Jessie C.

2017 年底,一張華語 R&B 專輯低調發行。市面上為了搶新鮮而混入電聲元素的歌曲蔚為風潮,刺激感官,卻失去樂器溫暖的質地與打動人心的內容。《神經誌》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簡直異類,但滿足了懷念類比時代的每雙耳朵。

丁世光

這張專輯的作者是丁世光(Dean)。2005 年,陶喆發行代表作《太平盛世》,他第一次在自己的專輯裡收錄別人的作品——〈Catherine〉,這是 Dean 寫的歌,也是 Dean 第一首被正式發表的歌曲。

幕後寫歌、編曲、製作,為他人做嫁十多年,Dean 在一次工作極為不順心的夜晚,回家獨自想了好久,學生時代對以音樂維生的單純想像重回腦海:「年輕的時候覺得,只要努力生活、用心做個好人,應該都會有一番作為。」不願像無頭蒼蠅一樣忙於工作,他把做音樂重新拉回生活,用自己的聲音唱自己寫的歌。

天生的好耳朵

隨意播起《神經誌》裡任一曲,最先引人注意的是律動,以及貼著節奏起伏的獨特唱法,這樣的彈性與靈活,幾乎不是土生土長的華人能擁有。讓人好奇,Dean 到底是聽什麼音樂長大?

「因為我是朝鮮族,外婆家有很多從韓國拿來的歌謠會錄影帶,其中有一盤,我只喜歡聽一首歌,我翻來覆去就只聽那一首。」等他長大點才知道,唱歌的人叫金健模(김건모),韓國 90 年代最受歡迎的 R&B 歌手,那首 Dean 聽了不下百次的歌是融合雷鬼與 R&B 的〈藉口〉(핑계)。但當時的他還不知道 R&B 是什麼,直到聽了 Babyface、Boyz II Men、R. Kelly 等西洋音樂,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有名有姓。

聽多了厲害的西洋樂,心嚮往之,Dean 第一個學的樂器是吉他。「我後來才知道,我買的第一支吉他是尼龍弦的古典琴,彈了好久才發現,手上的琴和偶像手裡拿的民謠吉他、電吉他是不一樣的。」這倒不影響學習,影響大的是參考了哪本書、找了哪位老師。「我自己學,聽他們(錄音帶裡)彈了些什麼,和弦的理解等等,都是從他們的音樂裡知道的。但聽說過吉他有專門的譜(六線譜),那我看不懂。」

直接用音樂學音樂,不經由文字轉譯,寫出的樂句像用母語表達,流暢自然。「我覺得音樂就是一個 open source,你聽到的就是別人實際做出來的,你能聽得到,就能臨摹,臨摹是很好的練習。」

丁世光

從來不只是 Demo

自〈Catherine〉被陶喆選用以來,Dean 大多以「寫歌的人」被認識,舉凡溫嵐、S.H.E.、林宥嘉等,都唱過他的歌。

他有套寫歌原則:「做音樂不是工作,是我表達狀態的方式,所以我很少給人量身訂製歌,通常都是很任性地寫了一個故事。」故事背後,有完整的世界觀,音樂上則是詞、曲、編曲、和聲、後製特效一應俱全,交給歌手試聽帶,已遠超越 demo 的基本需求。至於每首歌背後的故事到底多具體?可以拿《神經誌》裡的〈神探〉來說。

為了幫《神經誌》的開門曲〈愛在什麼地方都有〉寫續集,Dean 和這張專輯功不可沒的監製助手 Ashlee 一起打開 Google Map 街景檢視,在整個地球上四處搜尋適合故事發生的場景,最後落腳京都一隅。〈神探〉的第一句,「一條無聲的街,一家古老的店,一個空的房間,和一根沒熄滅的菸。」就著地圖寫出來,前兩句是實際出現的,後兩句是想像,虛實交錯構成故事背景。詩有詩眼,〈神探〉是《神經誌》的「眼」,歌詞交代主要劇情,音樂選用 Dean 擅長的 R&B 編曲。

一起看地圖的 Ashlee 是 Dean 的結髮,除擔任〈神探〉等歌曲的共同作詞人,專輯裡大量使用的和聲,也是她的聲音。不過,Ashlee 對這張專輯用情之深,不在於表面這些,而是專輯製作後期,因某首歌的去留,弄得自己比 Dean 還難過。

丁世光

航向太空的奇幻旅程

專輯概念是尋找愛的過程,最初定案時,Dean 就決定一定要留個位置擺放親情,〈Rocket〉是當時的首選。「火箭是非常悲傷的,它像一個孩子、一個人,有很多助推器。家人就是助推器,他們會燒盡自己,把火箭推向高空。」

理想是透過火箭的象徵,寫出與家人的關係,但前前後後改了不下二十次,〈Rocket〉一直無法達到 Dean 心中最好的樣子。於是他和 Ashlee 說:「不行,這首歌我真的怎麼改,就是有些地方不太對,我不能要了。」他們為此大吵一架,Ashlee 當場大哭且難過了很久,「我對那首歌很有感情。」她說。

即使放棄〈Rocket〉,Dean 仍時時掛記殞落的助推器,一天,他夢見了〈不散的筵席〉。他形容當時的狀況像有人直接把一首歌灌進他的腦袋,連編曲的樣貌、delay 的玩法都在一瞬間具體呈現出來。哭著把歌寫完,結束這波低潮,也與 Ashlee 和解,他終於把《神經誌》的最後一首歌完成。訪間,他總不時回頭與 Ashlee 確認當時自己寫歌的情形,可知那些時刻,她都在身邊。

這回《神經誌》是 Ashlee 當 Dean 的監製,下回換同為歌手 Ashlee 發片,角色再顛倒過來。好在他們不是彼此壯烈的助推器,兩人都有能循環再利用的能源,持續為樂壇帶來好歌。

燃燒的節奏魂

來到空蕩宇宙,得想辦法找人幫忙。《神經誌》的製作團隊,雖然沒找來〈E.T.〉,但樂手也已達神級,包括曾與 Prince、Kendrick Lamar 合作的吉他手 J-Mo,與 Bruno Mars、Chris Brown 合作的鍵盤手 Ron Avant。他們都是 Dean 翻出自己喜歡的西洋作品,把裡面的樂手一個個找出來,主動聯繫才接上線。

因為是一張強調律動的專輯,最難找的是鼓手。Dean 苦惱地說:「有天去到許經綸(怪獸)老師家裡,我很鬱悶,跟他說,找鼓手怎麼這麼難?一直沒找到。他說他最近在做簡單生活音樂節,Macy Gray 要來,排練的時候看到他的鼓手,很酷,問我要不要去聽一下。」

在簡單生活節上,Dean 光看到 Tamir 用 shaker 打 hi-hat 就夠驚訝,鼓組周圍還擺了多種他用核桃等物品製作的打擊樂器。Tamir 擊出的聲音非常豐富,甚至達到自帶音階的程度,Dean 破天荒地需要與鼓手溝通音高,讓它和吉他、貝斯等樂器維持在同一調性上。

「光是他的鼓再加上貝斯,我就已經聽得很滿足了!」Dean 談起與 Tamir 的合作,興奮地說:「我很想給你聽他鼓的分軌,你聽到也會激動的!」不只是超強演奏技能,Dean 選擇與 Tamir 合作還有另一個原因,「Tamir 給 Macy Gray 打鼓,可是他不是黑人,他是以色列人,所以他的鼓有種神秘的感覺,融合了東、西方。我覺得最酷的是,因為我的歌曲也不是完全西化的音樂,我講的故事都是東方的故事、東方的價值觀,所以特別喜歡他這種,處在世界中心,融合多種文化的風格。」

他們最後在《神經誌》裡合作了四首歌:愛在什麼地方都有、Simon、聰明不聰明、如果我們當時一起會怎樣。

《神經誌》
《神經誌》

做 R&B 的流言終結者

提到音樂的東西融合,2000 年左右是華語 R&B 的全盛時期,當時陶喆、王力宏的「中國風」很流行(這股潮流主要被周杰倫和方文山的合作帶起),〈Susan說〉、〈蓋世英雄〉、〈花田錯〉等都是紅極一時的歌曲。

《神經誌》裡的〈小師妹〉讓我想起了那時候。雖然在科技發達的時代,樂人不需像從前一樣出國留學,也能聽到大量的西洋音樂,擷取西洋樂風的精髓,但 Dean 認為:「大家都知道西洋的流行音樂是發達的、先進的,他們寫作、製作的理念都非常成熟,可是如果照搬他們的東西,不見得就能吸引東方人的聽眾。」與其純粹模仿,做一張讓外國人驚艷的 R&B 專輯,不如想辦法讓自己人懂得欣賞,開拓本地聽眾對 R&B 音樂的品味,別再以為只有轉音才叫 R&B。

收納十多年對音樂的全心全意,寫出一張精彩且華人聽得懂的 R&B 專輯,Dean 接下來有什麼打算?「我還是想先繼續專心做音樂,推出攢了這麼多年的作品。光要把這件事做好,時間就已經有點不夠用。」Dean 臉上閃過一抹微笑,那是知道或許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因熱愛一件事、一種音樂類型,只要努力做就很滿足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