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8・吹專訪

【專訪】聲影・噪景・派對音像逆生成:HH

2005 年百無聊賴的台北市,幾位來自北藝大科技藝術研究所的學生組建了以聲音藝術、電腦音樂、影像視覺的組織「i/O Lab.」,成員中的姚仲涵與葉廷皓,應該沒有想到會自此從事音像創作超過十年、意外地組成 boy band,更沒料到兩人散見於各大音像藝術會展的演出,最終會發展成一張接合噪音、實驗電子與 techno 的音樂專輯《remotion》。

20170706-專訪-HH

由造聲實驗走向電子音樂的音像 Audio-Visual 二人組

音像 Audio-Visual 並非新詞彙,但在獨立音樂圈有技術力能自在駕馭者寥寥可數。這兩位聲光藝術家分別貢獻名字中的涵 Han 與皓 Hao 混種合成為動感的 Audio-Visual 鐵克諾音樂團體「HH」。摸滑鼠、盯螢幕時間大於碰樂器,但若想以「樂團 band」稱之反倒略顯片面。

在聲光藝術領域頗負盛名的姚仲涵,對此一稱呼倒覺得有趣:「我其實不會想 HH 是樂團。補助報名的時候,上面寫 『HH 樂團』對我來說蠻有趣的。可能對他人來說『樂團』會比較好理解。當別人稱 HH 為樂團的時候我還有點榮譽感。」

2姚仲涵

姚仲涵坦言,過去做很多日光燈與聲響的創作,其實對 Audio-Visual 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因為這樣存在的形式光跟聲音其實沒有絕對的關聯性。也因此我會專心在有絕對關聯性的日光燈上,因為那不是刻意附加在一起的。會想要加在一起是因為大學我就很喜歡聽舞曲,還有《和Party》一直有幫忙、參加,硬體與軟體持續接觸。以音樂來說它不是這麼純粹的在討論噪音、聲音的時候,其實已經變得比較有空間;可能聽的觀眾多是電子音樂愛好者的時候,影像是可以進入的。在這個形式上,我過去的堅持其實就沒有顯得這麼絕對。」

過往做裝置像是窗外風景,觀眾會自然地經過,停多久則是隨機的一段時間。但音樂是一段被固定下來的曲目,幾分鐘之內乘載較多的內容情緒,跟做裝置很不一樣。姚仲涵說:「就我的生命創作面向上看來,這兩個部分加在一起之後是蠻完整的,讓不同型態的作品有各自的目標去完成。」

全權負責現場演出視覺的葉廷皓大學就讀電腦動畫科系,動畫通常是預先製作算圖、現場播放他是直到畢業才知道,原來有許多人在從事即時影像創作,因此報考北藝大科技藝術系研究所、變成著迷於日光燈裝置的姚仲涵學弟。

當 2011 葉廷皓《和諧世界》個展,邀了姚仲涵出借展品協力。為吸引觀眾,兩人第一次聯手以噪音配上即時影像方式舉行特別演出。有了初次合作經驗,當姚仲涵收到香港藝術聯展邀約、策劃開展節目時,便詢問一同參展的葉廷皓有沒有興趣嘗試有節奏的電子音樂。

「那一次開幕表演後他就開始詢問我長期計畫的打算。我平常還蠻喜歡做一些即時影像的所以就加入了。」葉廷皓說。

雖然後來發覺全即時影像應用於演出有難度,但也剛好 HH 元素單純,能夠完全以即時影像發揮:「一般我們都比較偏 techno,聲音元素單純,都是幾何、單純、純粹的,即時影像比較容易發揮,對設備的負擔小。」

演出除了既有的橋段編排,兩人也會將電腦同步,預留部分自由,用以臨場應變。以聲造影、以影傳音,藉此保留即興空間,不只影像緊跟音樂,更全面性地掌控觀眾聽覺與視覺。

11葉廷皓

他補充說:「我在 HH 有個初衷,說起來很老套,我想做看得見的聲音,把視覺影像作為可視化的聲音。

先表演才寫歌 感恩 Luluming、讚嘆 Luluming

2013 年 HH 開始活動,因為純做現場演出,依照需求準備內容,十分鐘、十五分鐘、七分鐘各種長度都有,儘管有些 pattern 會重複,但依舊沒有固定歌曲。

姚仲涵說,當時就已經有做專輯的想法:「因為這樣的音樂在身上歷程變化一定會很快,要快點紀錄,但一直沒去做。2016 年正式要開始時,其實我的音樂已經有更大量的 techno 元素進入,是後來跟製作人討論,才覺得要比較『和緩』。」

葉廷皓也提到專輯發行、把作品固定下來是 HH 很重要的進程:「之前演出其實每次內容都會有所變動,我們不算是正統訓練出來的,跟所謂一般做音樂的人不太一樣。另外很多東西不是我們自學學得到的,缺的東西就是製作人幫我們補上來。」

這位團員口中念念叨叨的製作人,正是「棋盤上的空格」 programming、曾獲金音獎最佳樂手、被 HH 稱作 Luluming 的音樂人盧律銘。

5盧律銘

因為一次於高雄「子宮藝文 Wombbloc Arts」的演出場合,姚仲涵才結識盧律銘,棋盤上的空格的〈LY0〉是兩人的初次合作,而葉廷皓不但喜歡棋盤上的空格,更與樂團視覺擔當 Tom 曾是同事,也協助過棋盤演出視覺影像。所以當 HH 有意發行音樂專輯時,自然找上在配樂、創作與錄音都有豐富經驗的盧律銘,邀他擔任製作人要角。

與成員交情甚篤、可以說一路看著 HH 長大的盧律銘說:「我把他們拉回來。HH 一開始是很實驗的,後來才進到 techno。其實現在的 HH 已經在下個階段了。但現在是第一張專輯,兩人都是 Audio-Visual、很噪音的;我希望大家認識他們是從比較原本的他們,但不會回到純聲音藝術的最初階段,而是開始有初步進入 techno 領域的時候,也是這張專輯的定位。」

盧律銘也協助樂曲發展、與 HH 一同編曲,討論段落是否該延長、縮短或變化,最後再針對音色、pitch 可能的錯誤,在架構上做一些微幅調整:「與樂團不同,他們剛開始是先有秀。有時候專輯內容只要一場秀就夠了,但他們的這張專輯卻是在經過很多秀之後,所以能用的素材非常多。我們做專輯的時候就是把所有秀裡面,適合這張專輯的素材片段挑出來發展。

6盧律銘

姚仲涵笑說,盧律銘對 HH 最大幫助是讓兩人心無旁騖,只需關心於音樂創作發展,其他事情盧律銘都會去處理(例如盯編曲進度),甚至連專輯名稱《remotion》都是由盧律銘所提案。

《remotion》數位平台已全面上架,設計裝幀精美的實體專輯也能在 Digilog 聲響實驗室與 Waiting Room 購得。

Noise In → Audio Out 的聲響噪音跳舞音樂

自 i/O Lab. 開始舉辦活動,接著每月舉辦《失聲祭》拓展至校外、開放素人參加活絡場景,到後來,與其他同好一起支援北藝的老師王福瑞(編按:台灣噪音電子先鋒)一起做邀演外籍藝術家、促進本地交流的大規模活動;不論是派對還是演出,都是希望帶來更完整的生態與造音環境。

葉廷皓說:「那場大活動叫做《超響 TranSonic》連續辦了三、四年。那時候會開玩笑說,失聲祭是小聯盟,超響是大聯盟。」隨著許多聲響藝術家、組織響應,場景緩緩增加,兩人也持續在聲響實驗的場景中不時策展、舉辦活動或演出、派對,尋訪聲響、探索噪音、實驗更多可能性。

做專輯的當下,姚仲涵不時需面對是否該使用合成器的抉擇,因為舞曲音色最到位。但後來仍以製作電腦音樂慣用的 Max/MSP 自行編寫、拉扯以符合實驗精神,也做出專輯中特異的高頻噪音聲響。

8姚仲涵

由於 Max/MSP 可以讀取任意檔案,將編碼辨認為聲音,直接將其播送出來,葉廷皓說:「它有點暴力,什麼都可以播。」如此的手法也廣泛使用在專輯中,像是他有丟入 Microsoft Word 的應用程式進去,直接生成聲音素材。

葉廷皓也提到,日本噪音藝術家 evala 江原寬人充滿極高、極低頻和 glitch、有拍子卻不適合跳舞的作品,讓初次參與編曲的他思考,可將什麼音色用於大鼓、什麼音色做小鼓,以熟悉的噪音發展心目中的 techno 音樂。

9葉廷皓

細聽《remotion》便能發覺節奏強勁的樂曲中,藏著兩人出自聲響、實驗電子場景的身世。像是取樣代表姚仲涵的日光燈聲響,或第一首歌曲〈intro〉的鋪陳,有意無意地將兩人從噪音藝術進入電子音樂的流變,快速 inception 到聽眾潛意識中。

以白噪音調變為噴嘴聲的〈Nozzles〉、〈超想〉是某年參演超響 TranSonic 誕生的歌曲。還有以 H.264 視覺壓縮編碼錯誤現象而命名的〈Datamosh〉,由葉廷皓編曲,整體作為另類 glitch 的延伸而存在;亦或是從一次演出中的三個不同段落,重新編排串接、濃縮為一體的〈Motion〉,後段還取樣了 HH 在 2014 年《同步感染》演出中最有動感的片段。

盧律銘:「〈超想〉的歌詞其實是『超響就是 TranSonic』,但因為疊了很多 vocoder、音效所以聽起來會像『超想要吃鹹酥雞』。」

姚仲涵:「其實有一句我真的是唱『超想要吃鹹酥雞』…」

首次將作品自表演形式以音樂專輯固定下來,對兩位嫻熟於藝術領域的創作者是從未有過的經歷。

後來演出時,每當聽到熟悉的專輯作品,都讓兩人覺得新奇:「就像是聽別人的作品一樣!已經記住旋律、記住這個氣氛,當它再被演奏出來、被調變,我都知道發生什麼事,是跟以前我們還沒發專輯時最大的不同。」姚仲涵說。

10姚仲涵

現場,我們遙控。

《remotion》帶著渲染情緒 emotion、動作 motion 與遙控 remote 之意,葉廷皓說明這個想法來自於《同步感染》專場:「時常聽到『音樂有渲染力、在現場有渲染力』,我解釋成音樂夠強可以『遙控』觀眾。我們現場的東西夠好,所以可以遙控觀眾,大概是這樣的意思。」

這樣的解釋並不浮誇。2014 年參演數位表演藝術節《同步感染》,HH 事先與燈光討論呈現方式,演出時是由葉廷皓在台上控制;2016 陳鎮川所主辦的《潮派對》,600 盞日光燈舞台與華麗影像視覺,也是出自 HH 成員之手。擅長聲光裝置的姚仲涵配上擅長影像動畫葉廷皓,兩人於多媒創作、視覺呈現皆有著高度掌控,現場演出聲光俱佳,每每讓人神馳。

專輯封面上銜接雙北市的重陽橋,是 HH 熱愛流動、互動的投射,在時間與經費不算充裕的此刻,兩人也正思考下個階段若要使用裝置,該如何結合?為演出、專輯製作的全新影像都正在進行,將隨著樂團下半年度的巡演面世,並預計會由網路釋出。

葉廷皓說,若克服了 Android、OS 技術問題,也將嘗試 app 形式:「但這種可能需要更多資源。我們會希望除了 CD 之外,是有東西可以給觀眾試著操作。」

他補充:「我們會希望演出是沈浸式的,觀眾是被我們所安排的內容所包覆在裡面的。除了現場燈光之外,也會想加上其他元素或裝置,未來可能也會往這個方向去安排。」

姚仲涵:「我是還蠻期待能遇到一個好聽的 vocal,但是沒有設想是誰。」
盧律銘:「你會設想女生還男生?」
姚仲涵:「女。」
葉廷皓:「我沒設定性別。」
盧律銘:「張惠妹?謝金燕?」
姚仲涵 & 葉廷皓:「!(相視而笑)」

HH 並不是身為藝術家玩票的 side project ,兩人認真地規劃後續的發片行程與演出,更將於 8/10 登上 Next Big Thing 大團誕生開發場 6,甚至已經開始和盧律銘討論下一張專輯。

這組來自藝術領域的電子聲響,才正開始在獨立樂圈興風作浪。

_MG_9145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