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新聞

馬世芳:讓聽音樂回到鄭重其事的心情

1971 年出生的馬世芳,那時是個連卡式錄音帶都不普及的年代。主流是黑膠與盤帶機。黑膠唱片,就是馬世芳小時候首次接觸到音樂的載體。因為母親的工作有 33 轉的正版唱片,家裡也有唱機。那時在 60、70 年代的台灣,音樂市場的主流是翻版唱片,封套都是單面印刷,薄薄的一張紙、塑膠袋包裝,一張 8 塊錢,連當時的學生都買得起。

而談到馬世芳的學生時代,會去光華商場、中華商場,還有公館幾家比較大的唱片行,全台北奔波著尋找黑膠唱片,如果找到想要的黑膠,感覺就像中了大獎。

MUZIK_001

欣賞黑膠的感覺,有哪些是可以回味跟分享的?

那時候聽音樂的感覺,與現在是不同的;沒有 Youtube 或者 MV 能看,你聽音樂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盯著唱片封面看。

還記得在中學時代,生平第一張存錢買的黑膠《月亮的黑暗面 Dark side of the Moon》,它是大約 70 年代出版的,這張唱片在排行榜上停留了幾十年的時間,是永遠的長銷專輯。

MUZIK_002

那是 1987 年代,馬世芳在光華商場買到了一張翻版。是黑色綠色雙色套印,一張應該是 150 元,後來輾轉買到原版,才發現封面是彩色印刷的。在那個時代的搖滾樂唱片,對於封面的裝幀非常講究。例如披頭四的《White Album》,由 Richard Hamilton 設計,封面每張都有打鋼印與流水號,流水號碼越低就越貴。

MUZIK_003

Rolling Stone 有一張專輯叫做《Sticky Finger》由安迪沃荷設計,封面是一張男人的褲檔照片,在每張唱片都做了真正的拉鍊在上面。但是在運送收納時可能會造成唱片損傷,只好把拉鍊全部都拉開。對馬世芳來說,收集原版唱片的樂趣之一,是這些裝幀。如果只是聽卡帶或者聽 CD,哪會知道這些東西。

MUZIK_004

在數位時代返樸歸真

網路的時代,聽音樂十分方便。現在有各種串流與音樂下載的服務。而在 2016 年,英國卻有一則新聞傳出:「黑膠的營業額超過數位下載。」這件事情是值得玩味的,有些年輕人買黑膠,家裡卻連唱機都沒有,唱片是一個實體的紀念,表示我挺這個樂團。現在如果只是想聽,有手機、有 MP3、有各種串流。聽電台的時候,網路的普及與數位音樂時代來臨,使得在馬世芳的少年時代,需要花三五年才能收集的東西,一夜之間能全部找到,大大降低音樂的進入門檻,實在讓人感激。在這個網路時代,使得研究音樂有更簡單的方式。但是在網路上聽音樂的同時,可能開了三五個分頁,使得聆聽音樂像是水龍頭一樣,隨開即來,來得容易,難免價值感會降低。與其相反,會想要聽黑膠唱片的人,就是對音樂講究的人,不會只滿足於串流、不只是一副三千五百塊的耳機,當一個人對音樂有更多期待的時候,會想要請一台唱機回來。

MUZIK_005

曾經有個樂評人說:「CD 看起來像是辦公用品,黑膠像是個藝術作品。」對馬世芳來說,聽黑膠唱片像是儀式,讓自己回到更單純的狀態享受音樂。為何要聽黑膠?是一種心情,馬世芳描述,好像只有聽黑膠,才有辦法讓他聽到想聽的那個聲音。有一些黑膠,一直都沒有出 CD 版,所以只有黑膠能用。播放黑膠的同時,可以重新回到一個,讓聽音樂是鄭重其事的心情。

當年買全新的黑膠唱片比買 CD 便宜,而且由於當時的收錄環境影響,CD 可能還是比較差的!但是到了 CD 技術進步,便宜、方便、音質好的時代,就買了很多 CD,很少打開唱機;直到六七年前,才又重新把唱機的皮帶換新調整。CD 開始越買越少,因為如果只是需要聽,或者高音質的檔案,網路串流會是更方便的選擇。一但真的要買,也寧可買黑膠。

原文出處:https://goo.gl/cEQKvg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