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7・吹專訪

【專訪】我的右腦好「叻」:J.Sheon

編按:根據粵語審音配詞字庫,「叻」為粵語用字,意指「能幹」。

走進會議室,他從椅上起身,先後與攝影師和我握手後,像是想到什麼似的,換了張沒有把手的椅子坐下,問他為什麼?「因為可以這樣啊。」一邊說,他一邊變換坐姿,把右腳放上椅座,壓在左大腿下。接下來一個多小時的訪問,他恣意改變坐姿,流露獨特的自由與率性。

他是 J.Sheon,是阿弟仔和 KYB 畢國勇共創的「X Entertainment」推出的新王牌。伴隨著先前熱門的惡趣高品質改編,如〈妖怪手錶〉、〈See You Again〉,J.Sheon 這張花了整整一年製作的專輯未發先轟動,他也成了備受矚目的歌壇新寵。

20170531 J.Sheon

帶有 Hip Hop 聽感的 R&B 中文音樂

J.Sheon 是左撇子,發達的右腦對於音樂、藝術特別有一套,高中畢業之後,隨著母親移民美國,就讀「數位藝術與設計」,只是後來媽媽沒有久待,留下他一個人,獨自完成大學學業,在紐約待了八年才回到台灣。

J.Sheon 大學時的創作《Armageddon》 敘述:世界末日後歡樂的模樣。
J.Sheon 大學時的創作《Armageddon》
敘述:世界末日後歡樂的模樣。

「本來是想說在那邊發展,但是最後還是想要做中文音樂,所以就回來了。」然而回台後,他沒有立即投入相關工作,反倒在當兵前空閒的幾個月,在朋友的介紹下,跑到桃園踩腳踏車賺錢。「就是後面有扛棒的廣告車,帥吧!我覺得超帥。那時候廣告車會放音樂,隨便我放,放一堆 Hip Hop 的歌。」

對於平常就涉獵饒舌的樂迷來說,J.Sheon 絕不是個陌生的名字,舉凡南門音樂的謝乾乾、Juzzy Orange 的 Tower、滿人小人頑童LEO37福樓,到近期的 SmashRegz 違法熊仔,都是他 Featuring 的對象。追溯最初的源頭,可以回到小學六年級到美國玩,因為無聊而轉電台解悶,收音機傳出的黑人饒舌。

「就覺得黑人在那邊 rap 之類的,滿好聽的,我也不知道那什麼東西,反正就覺得那個是我喜歡的。」返台後,J.Sheon 開始翻找類似的 CD,知道原來那叫「Hip Hop」,在唱片行店員的推薦之下,從 Will Smith 的《Big Willie Style》開始一路聽下去。

直到高中,他第一次創作,寫的也是饒舌,「你知道 R&B 歌手 10 個裡面有 8 個,一開始都在寫饒舌嗎?我後來發現的,Trey Songz 以前也是寫饒舌的。」Hip Hop 對於 J.Sheon 來說,不僅是一個啟發,更是寫入身體的 DNA,成了十年音樂路的中軸線,個人首張專輯《J.Sheon 街巷》當然也一脈相承 Hip Hop 的血液。

如果仔細對照 2015 年前後的作品,可以發現 J.Sheon 從比較 soul 的唱法,轉而加入更多的嘻哈元素,「因為我自己對 Hip Hop 還是很喜歡,所以還是會把很多 Hip Hop 元素放進作品,希望我的音樂是比較帶有 Hip Hop 聽感的 R&B,我覺得這可能是台灣比較少人在做的。」

J.Sheon 平時的裝扮,也街頭感十足,常戴個帽子就出門了。只是今天有拍攝需求和其他通告,他梳了顆油頭,換了黑色宣傳服現身。
J.Sheon 平時的裝扮街頭感十足,常戴個帽子就出門了。只是今天有拍攝需求和其他通告,梳了顆油頭,換了黑色宣傳服現身。

我知道我自己要做什麼

也許是因為曾在國外生活過一段時間,J.Sheon 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洋派的大方、不受拘束、高度自由,如同他的 R&B,永遠猜想不到他何時會來個轉音或是抖音。這樣的隨意,與他清楚這 31 年來的人生時間軸,總能明確說出事件對應的年份、月份,帶給我一種反差,又或許是有了深藏內心的拘謹當作基石,才能讓他的外在,表現得格外輕鬆。

2007 年,J.Sheon 還是大學生,聽了朋友分享台灣歌手 Pezen 在 Soundclick 的作品之後,驚喜地發現「原來中文也可以做得很 soul」,便主動聯繫,「我問:『你這些都怎麼做的?你有學音樂嗎?』他說沒有,就是用聽的,我就覺得(做音樂)好像沒有這麼難嘛。」Pezen 的啟蒙,拉近了他積極創作的起始點,開始上 YouTube、Google 研究起編曲、做 beat、錄音、後製混音,甚至學起吉他。「有時候會跟室友玩看看,他是黑人,但是弄的大鼓都是爆的。」回憶起當時樸拙的音樂摸索,他彷彿記憶猶新。

J.Sheon 的 StreetVoice,還留有早期創作的三首作品,其中包括了人生做的第一首 beat,由小人演唱的〈打狗棒〉。當年的 StreetVoice 是饒舌歌手兵家必爭之地,熱門關鍵字絕對為茶米、蛋堡保留席次,J.Sheon 也透過這裡,開始和一些饒舌歌手搭上線。最早他因為一些牛肉(編按:嘻哈歌手間的不合與爭議事件;彼此用音樂對戰攻擊稱為 Diss),發現加拿大 ABC 魯天嫩很狂,開始有了音樂上的合作;也在 beatmaker JL 的牽線下,與滿人迅速地完成了〈Let It Go〉。

後來,J.Sheon 把陣線移轉到 YouTube,認識了住在加州的 Formo Sir,遠從東岸跑到西岸找他,順便拍了〈愛走味〉MV。他在 YouTube 的作品逐漸傳開,小春透過中間人,找他合作了寫給呆寶靜的情歌〈提示〉。「我們超快,我寫我的、他寫他的,然後合在一起。」最後隨意拍攝的影片,就這樣「炸了」,讓他備感意外,之後也進一步和頑童合作〈Running〉。

打從一開始創作,J.Sheon 就沒打算喊停,就連在 2013 到 2014 年間,當了整整一年的伙房兵,他也分別和 Leo37、謝乾乾合作,還做了兩集「說看看」影片試水溫。退伍後,他問朋友「你覺得我要做什麼樣的東西啊?」「不是啦,其實我知道我自己要做什麼。」也許只是想要尋求一個認同,當然朋友的答案,讓他堅定地往前走。「他說,你就一直做你現在在做的事情,只是再更多,就會有人聽了。你的東西夠屌,反正你就一直 po、一直 po 就好。」

迎風而起的說說看

過了個年,時間來到 2015,從 live 影片轉型為「專業影像的網路歌曲」說看看系列進入正軌,J.Sheon 這個名字也隨著影片的瘋傳,順勢而起。

右腦型人,對於非語言的形象、幾何空間、繪畫、音樂有著較高的感悟,這點從他為預購版專輯簽名的直播便能窺見,樂迷留言什麼,他就畫上,不知道該畫什麼,就乾脆寫字,「ㄌㄨㄥˊ的傳人」、「bboydry」(製作人謝乾乾)都行,還誤把手「錶」寫成手「月表」,看似頗有道理,猶如古人創造象形文字。

翻唱〈想你的夜〉、〈喜劇之王〉,改編〈妖怪手錶〉、中文版〈See You Again〉,這些搭載高品質 MV 的影片,各個突破十萬點擊,耀眼成績也開始有電視通告找上門,《康熙來了》、《大學生了沒》、《綜藝大熱門》全都去過,他卻絲毫沒有爆紅之感。「那時候就新鮮啊,菜鳥,上去被電,怎麼上去、怎麼下來都不知道。」

_MG_6458_2

J.Sheon 是星際迷,也喜歡恐怖片,學生時期最愛的是《撕裂地平線》,《星際大戰》、《異形》這類基本款當然也愛,喜歡在電影裡看見現實生活不存在的東西。專輯裡他最愛的一首歌〈星際牛仔〉,就說了一個自己想的科幻故事。

〈天菜〉也是他的心頭好,熱愛做菜的他,曾在臉書另闢「吃看看」系列影片,當起帥哥主廚教人做菜。2010 年,為了想在家裡吃到高級餐廳的料理,他又向 YouTube 拜師,學起煮菜,就連錄音期間,心血來潮訂的桶仔雞,也是交給他處理支解的工程,說到這裡,他 freestyle 般流暢地用嘴剖雞,邊講解手還邊揮舞動作,彷彿眼前真的出現了隻待宰的桶仔雞。

也許是重複回答了太多音樂方面類似的問題,聊煮菜似乎開心多了,平時他也經常下廚做菜給朋友吃。由於前陣子剛好聽了他多年好友,從饒舌歌手轉職導演的謝乾乾的講座,聊到他時,還順勢演起私下和謝乾乾的相處,離開桌面走到我椅子右後方,像個服務生般,畢恭畢敬地問:「老闆,請問今天吃什麼?」。問完後往前走,又再折返回來,雙手假裝捧著餐盤說:「老闆,上菜了!」緊接著笑說自己平常真的稱呼謝乾乾為老闆。

_MG_6410_2

數位人形

樂評人左光平,在 J.Sheon 專輯發行十天後,在聯合報專欄寫了一篇《從免費到收費的音樂實驗》,提及 J.Sheon 在網路上的龐大聲量,引起音樂圈、娛樂圈的興趣,於天王天后停產多年的華語樂壇,猶如強心針一般,同時也探究他如何把長年在網路累積的點閱率,化為實際購買數字。

成果當然還待時間檢驗,J.Sheon 也許只是剛好搭上了這波數位浪潮,於 YouTube、社群這東風的鼓吹之下應運而生,還順勢被歸類為「網紅」。

對於自己是否屬於網紅,J.Sheon 內心或許仍有些掙扎,原本輕描淡寫,「沒想過這件事,對我來講都沒差。」隨之解釋每個網紅性質不同,「我覺得不管你叫我是網紅歌手,還是正式歌手,不重要啦!你喜歡我的音樂就好,我根本不 care 你叫我什麼。」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我轉問了另個問題,他簡答後,來了記回馬槍。「而且 2017 欸!每一個人都是自媒體,就算主流藝人也會用自媒體,這是一個很混淆的事情,所以我不會刻意去區分說,不要再叫我網紅,你要叫我什麼都可以,反正去聽音樂,你就是去聽音樂就對了!」重點說了兩次,他不想被拘束在這個標籤世代。

如何從紐約的生活經驗,看待台灣嘻哈圈?J.Sheon 第二次離開桌面演了起來。先是示範起饒舌歌手演出時,表情張揚、手勢誇張的樣子,再轉身垂首顯現疲態,「結果回家說什麼『累死了』。」他演得倒是精闢,直接點名饒舌的「態度」不該只是表面功夫,對他來說,音樂品質、錄音水準沒到位,就算拍了 MV 也未必有價值,「內容為王」總放諸四海皆準。

_MG_6445_2

訪談結束,他待會兒還得趕下個通告,儘管行程緊湊,卻從未表現出不耐,趁著空檔,滑起了手機,「我休息一下,po 個文。」過了一會兒,等待攝影師布置,他輕輕哼起歌來,音樂飄忽在空氣中,J.Sheon 則如同專輯封面般,活在現實,也活在螢幕裡。

採訪後記

「你有沒有喜歡什麼物品?」訪問告一段落,J.Sheon 主動拿起筆幫我簽名,順手畫了張街頭塗鴉感十足的作品給我。我問他最近還畫畫嗎?「有阿,正在畫。」不改幽默,「我最近在練,你知道我都怎麼練嗎?拿別人的專輯來練,我簽的每張專輯都在練習。」

活在數位洪流中,隨波逐流是必要,必須柔軟如水,無論環境變成什麼形狀的瓶子,都要能與之融為一體。J.Sheon 取之於此、用之於此,樂於孜孜不倦地學習,從網路上學做音樂、學做菜,也從好友謝乾乾的身上學習拍片功夫,了解影片規格要符合電腦、手機螢幕,索性把大學學到的排版功夫拿出來應用。〈街巷〉YouTube 顯圖封面的字體排版、專輯試聽的影片,便出自他之手,他笑說如果以後沒做音樂,可能就去幫別人寫歌,或跟謝乾乾去拍片吧。

 

攝影/ yu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