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雜吹

完全聽懂 Masquerader 專輯前必修的十部科幻鉅作

blow_feature_161025

近日異軍突起、登上大團誕生舞台的前衛金屬樂團 Masquerader2016 年初出首張專輯創作《Vortex Day Zero》,如科幻小說一般用章節(Chapter)劃分每首作品,受到音樂領域各階層注目。實體專輯樣式特殊,歌詞本內頁精緻,令人著迷他們口中的宇宙觀,數位專輯也將於 11/1 正式上架各大平台。樂團現場演出提出對「現實」、「本質」的懷疑,讓人穆然於作品背後想傳達的訊息;對金屬風格音樂的探索,讓金屬頭們嘖嘖稱奇,更因此入圍第七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搖滾專輯。

_mg_0668_2

到底 Masquerader是受到何種啟迪,把硬派的金屬音樂的可能性延展如水銀一樣柔韌?該不會是兒時遇過自實驗室逃出來的兒童超能者?還是他們其實吉他 case 裡藏著與視界之外居民通聯的神秘裝置?

苦惱他們的作品的拍數與對點、英文歌詞正確釋義時,不妨留步來看看由 Masquerader 推薦的十部跨足音樂、影視與電玩的科幻鉅作,或許能讓你更加了解《Vortex Day Zero》,不然就 11/4 THE WALL 參加「零。禁獄」專場,親自把對現實與意識的懷疑當面問個清楚!

the-twilight-zone%ef%bc%9awhere-is-everybody
「超越人類認知的第五次元,其如宇宙之廣闊,亦如時間之永恆;介於光影之間,介於科學與迷信之間,介於人心的恐懼與認知之間:這個奇異的次元,我們稱之為「陰陽魔界。」by Rod Serling a.k.a. 美國盛竹如。圖為「Episode 1:Where Is Everybody?」劇照

《陰陽魔界第一季第一集 / The Twilight Zone:Where Is Everybody?》(1959)

導演:Robert Stevens

編劇:Rod Serling
電視劇

%e9%a0%ad%e5%83%8f3

當初會接觸到這部古董級的影集是因為《心靈殺手 / Alan Wake》這款遊戲。遊戲過程中會看到電視播放向《The Twilight Zone》敬的科學怪誕節目「Night Spring」,該影集在歐美地區的影響力可見一斑。」-蕭逸

《The Twilight Zone:Where Is Everybody?》中敘述一位美軍發現自己身處在看似平凡的無人小鎮,他想不起自己從何而來、為何而來,最後終於因受不了孤單而崩潰。畫面一轉來到某個軍方秘密試驗場,原來主角參加了美軍主導的月球模擬之旅測試,在一個五平方英尺大的模擬器裡待了 484 小時又 36 分鐘,無人小鎮只是精神崩潰產生的幻覺。

「我們可以用濃縮物果腹,用縮影膠片來看電影消遣,我們可以注入氧氣排走廢物,但人類對伴侶的渴望卻是科技無法模擬的」負責此次試驗的將軍最後說了這段耐人尋味的話。

厲害的科幻作品總是能讓觀眾以自己身處的時空為基準點,想像未來與過去的無窮可能,編劇 Rod Serling 在 1959 年的時候認為科技無法模擬人類對伴侶的渴望,那身處 2016 年的你又是怎麼想的呢?前往無際的空間,與孤獨為敵,與星辰為鄰,一切的答案都在陰陽魔界…

dr-strangelove
共同毀滅原則下(一方受到令一方的核武攻擊,將會全力反擊殲滅敵方)恐懼的平衡是維持世界和平、讓物種得以延續的最後一道防線。

《奇愛博士 /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1964)

導演:Stanley Kubrick
編劇:Stanley Kubrick、Terry Southern、Peter George
電影

%e9%a0%ad%e5%83%8f3

「透過黑色幽默的手法嘲諷人們心裡最深層的恐懼,如同片尾操着南方口音頭戴牛仔帽的軍官騎著核彈躍下飛機一般,笑的你心裡發寒。」-蕭逸

前納粹科學家奇愛博士開發出人類史上最可怕的武器「末日機器」,只要一方進行核武攻擊,末日機器會立即啓動且不可取消,將恐怖平衡的效用發揮到最大化。全片充滿了極度諷刺卻又一針見寫的情節,僵化的軍事制度、盲目的愛國情操、掌握人類存亡卻愚蠢自私的高級官員,在大導演 Stanley Kubrick 的鏡頭下無處可躲。

面子掛不住美國軍方甚至要求片商必須在片頭寫上「該電影情節不會在現實發生」。回到當初電影發行的六零年代,古巴飛彈危機讓美國人對核戰末日的恐懼達到最高峰,在這種社會氛圍下用黑色幽默的手法,露骨的嘲諷人們心裡共同害怕的事物,想必「奇愛博士」在當年應該引起了不小的震撼。

2001-a-space-odyssey

《2001太空漫遊 / 2001: A Space Odyssey》(1968)

導演:Stanley Kubrick
編劇:Stanley Kubrick、Arthur C. Clarke
電影

%e9%a0%ad%e5%83%8f1

「科技帶給我們的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擁有科技的人類使用科技做了些什麼?」-Roger

本片並沒有譁眾取寵的特效,但特殊的拍攝手法和開放式詮釋空間增加電影的深度和討論度,就另外電影主也點出人工智慧和人類之間的矛盾,人類被人工智慧反嗜,讓思考人類的科技究竟是讓人進化了還是退化了?機器是否應該有自我意識是否具有生存權是否應該 100% 服從它的造物主-人類這部片對剛開始接觸的人來說會有點艱澀,但導演也說了:「如果這部片如果看一次就懂,代表我們失敗了。」

有一個巴西鞭金團,更以劇中的智慧型電腦「Hal 9000」作為團名,出了一張科幻主題專輯《Wandering In The Infinite Black Garden》

blade-runner

《銀翼殺手 / Blade Runner》(1982)

導演:Ridley Scott
編劇:Hampton Fancher、David Webb Peoples
電影

%e9%a0%ad%e5%83%8f1

「人類想要成為上帝、扮演死神,卻在過程中變得冷血,比機器人更像機器人。」-Roger

為當時反烏托邦科幻電影經典,被公認為第一部 cyberpunk 科幻電影,其劇中前衛的美術設計以及場景在現今電影中仍相當震撼,男主角 Deckard 在追捕人造人的過程中,發現人造人都擁有記憶,但是的記憶都是被外界所植入,甚至身為人造人的女主角 Rachael 一直深信不疑自己是個人類,以及故事隱約透漏男主角其實也是人造人的事實;不禁讓人想問到底機器人是否該擁有人權到底怎樣算是個人如果主角也不是人那怎樣才算是人另外這部片也有戲院版和導演版,個人推薦當然要看就要看導演版。

 dh

《Dimension Hatröss》(1988)

樂團:Voivod
發行廠牌:Noise International
音樂專輯

%e9%a0%ad%e5%83%8f2

「怪誕的旋律線,捉摸不定的段落安排,大概就是 Voivod 樂團給人的第一印象。自 1984 年至今,差異性就像是身處於光速行進中的載體,外頭景象的劇烈變化令人身心無法招架!」-山羊

樂團第四張專輯《Dimension Hatröss》不僅只是鞭笞金屬、龐克,而是更具多元性與思考性的聲音。樂團已故的吉他手 Denis “Piggy” D’Amour 說:「我們希望創造出不屬於這個地球上的音樂。」

這是一張概念專輯,故事是一貫的科幻式題材,每首歌都是故事的一個章節,而裡頭的主角就叫做 Voivod,描述他在自己的小實驗室裡創造了一個宇宙。進入這個世界,被裡頭的生命視為神般的存在、遭到高文明物種的囚禁並欲將他的靈魂抽離,藉以控制他;最後只能逃回現實,並摧毀他一手創造的一切。

那些不和諧的和弦與脫序的結構,主唱 Snake 飄浮不定的詭譎聲線將聽者從現實抽離,帶往了他們所形塑的那個世界。不得不提的是,所有故事的初步概念與樂團所有的視覺設計都是由鼓手 Away 所建構。樂團成功的定義很多,Voivod 或許在商業上表現並不亮眼,但不可否認,他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聲音,而那聲音至今,仍是那樣獨特且迷人!

dark-city

《極光追殺令 / Dark City》(1998)

導演:Alex Proyas
編劇:Alex Proyas、Lem Dobbs、David S. Goyer
電影

%e9%a0%ad%e5%83%8f2

「不太記得第一次是在甚麼狀況下看到這部電影,但可以確定的是,一股冰冷黑暗的氣息就此在兒時階段的我心中潛伏著,似乎有一些訊息在傳遞 , 不過當時還是個屁孩,也說不上哪裡不太對勁。後來重新看了一次,除了震撼外也讓我呆了一陣。好多聲音在腦裡,至今仍在盤旋。」-山羊

在《Dark City》裡,社會由一群似人非人生物所掌控,他們擁有形塑、變化城市所有細節樣貌的能力,更讓你我感到威脅的,是他們能夠掌控人的記憶任意的編排組合。每到午夜12點,所謂的「Stranger」就會悄悄步入你我身旁,改變所有我們所認知的、所仰賴的,甚至身分。而你無法反抗也無法察覺。男主角 John Murdoch 就在有能力抵禦這種思想改變的狀況下,一層層的揭開了真相,而那真相是多麼令人失落與惶恐。

究竟何謂存在?當你的一切都是被植入、當你有一天發現你過去所做所為的一切毫無意義且連世界也是虛假的,你還能有勇氣活下去嗎 ? 這部電影除了發人深省外,美術設定風格性也相當強烈,絕對值得體驗!

《The 13th Floor》以心物二元論哲學家笛卡爾知名的「我思,故我在。」作為片頭引言。
《The 13th Floor》以笛卡爾知名的「我思,故我在。」作為片頭引言。

《異次元駭客 / The Thirteenth Floor》(1999)


導演:Josef Rusnak
編劇:Josef RusnaK、Daniel F. Galouye、Ravel Centeno-Rodriguez
電影

%e9%a0%ad%e5%83%8f3

「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跟本只是一顆接滿電線,被強制灌輸各種感官資訊的缸中之腦,如果你的意識是被賦予的,那『思考』這件事的本質又是什麼呢? 」-蕭逸

「我思,故我在。」片頭開門見山先引用這句心物二元論哲學家笛卡爾的名言,點出整部電影的核心;才華洋溢的工程師 Douglas Hall 成功在電腦上模擬出 1937 年的洛杉磯,每位居民都是獨立且具有自我意識的程式,就像你我一樣。在虛擬世界中,只要踏一上一條未曾走過的道路,突破路障,就能抵達真實與虛擬的交界點。回到所謂「現實世界」的 Hall,開始對自己的存在感到疑惑,於是驅車離開洛杉磯市區,卻親眼見到了系統的盡頭。

創造出虛擬世界的 Hall,其實自己也活在另一層虛擬世界之中。「如果我們只是電子訊號,如果我們並未真實存在,那曾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我們的愛恨與憂愁又是否存在?」螢幕前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曾經對自己,甚至是這個世界的存在感到疑惑呢?

system-shock-2

《網路奇兵 2 / System Shock 2》(1999)

研發團隊:Looking Glass Studios
類型:單人、FPS、ARPG、驚悚生存
電子遊戲

%e9%a0%ad%e5%83%8f2

「這款遊戲可以說是電影異形系列、加上同樣是此類型遊戲經典作《Dues Ex》的綜合體,從一進入遊戲到結束都讓人頭皮發麻。將恐怖元素帶入 Cyberpunk 的巧妙結合,也孕育出後來的許多經典遊戲系列。近期已確定《System Shock 3》與《System Shock》重製版皆已在開發階段;看來 Shodan 真的要回來了!」-山羊

《Bioshock》系列(台譯:生化奇兵)或許是一款廣為人知且評價相當優異的作品,但早在距今二十多年前,此工作室就以《System Shock》這支科幻驚悚系列初作,在遊戲發展史上投下了震撼彈。作為此系列第二部作品,第一人稱射擊角色扮演形式的祖父級遊戲。有限的物品欄、有限的點數配置與技能選擇,謎樣且完整的任務劇情,在當時也重新定義了第一人稱角色扮演遊戲,並開啟了遊戲市場的新世代。

在《System Shock 2》裡,你扮演的是一位在軍事組織裡的特種部隊,因任務要求登上了一艘能以光速飛行並用來探索其他星系的太空船「Von Braun」,然而當你處於低溫休眠的六個月後醒來,一切變了樣。一股力量侵入了飛船,船員有的遭到屠殺,有的因生物改造甚至與機械共生而變得狂暴、失去理智。另外,飛船的一切運作已被當時最高科技結晶,名為「Shodan」的超級人工智慧所掌控。此時完全不知情且在錯誤時間醒來的你,接到了一連串來自船員甚至 Shodan 給你的各種指示,展開了釐清並揭開這個謎團的旅程。過程中透過許多船員生前的語音紀錄了解事件的瑣碎脈絡外,同時也必須面對各種有機、無機、甚至無法定義的各種威脅。

fallout-new-vegas
「War…War never changes.」

《異塵餘生:新維加斯 / Fallout: New Vegas》(2010)

研發團隊:Obsidian Entertainment
類型:單人、FPS、ARPG、驚悚生存
電子遊戲
電子遊戲

%e9%a0%ad%e5%83%8f3

「《Votex Day Zero》這張專輯會做三年有一部分要歸功於 Fallout 異塵餘生系列遊戲,有段時間我和山羊幾乎天天跑進廢土世界拾荒尋找靈感…」-蕭逸

這款遊戲最特別的地方在於以科幻小說黃金時代(1940 至 50 年代)的時空背景為基準點,想像 2077 年全球核戰爆發後的世界樣貌。遊戲中看到的場景物件甚至是電台音樂都是以這個風格去延伸。64K RAM System 的佩帶式個人電腦「PIP BOY」、核子動力的古董轎車、長得像出自 1956 年電影 《Forbidden Planet》「Robby」的性愛機器,明顯惡搞 Coca-Cola 的 Nuka-Cola、老派科幻電影的火箭和雷射槍;這些都只在Fallout裡體驗得到。

New Vegas 場景設定在重建後的賭城拉斯維加斯,遼闊的內華達沙漠為遊戲增添了不少西部電影的荒涼感。值得一提的是這代的電台音樂除了固定班底爵士音樂之 外,亦收錄了一些西部題材的歌曲。

(蕭逸)個人最喜歡的一首是〈Big Iron〉(出自 Marty Robbins 於 1959 年的專輯《Gunfighter Ballads and Trail Songs》),以敘事手法唱出舊西部亡命之徒的瀟灑配上高自由度的遊戲世界,讓人陷入一種 Clint Eastwood 跑去演《Mad Max》的錯覺,寫歌什麼的還是等一下再說好了…

predestination-poster-hi-res

《超時空攔截 / Predestination》(2014)

導演:Michael Spierig、Peter Spierig
編劇:Michael Spierig、Peter Spierig
電影

%e9%a0%ad%e5%83%8f1

「如果我們真的有選擇,我仍然會選擇讓自己回去見最初的自己。」-Roger

改編自美國科幻小說之父 Robert A. Heinlein 在 1959 年發表的短篇小說《All You Zombies》,是為近代最強時光旅行小說。

整個故事建立時間悖論下卻離奇的錯綜複雜:自己遇到自己、自己爱上自己、自己生出自己、自己偷走自己、自己追踪自己、自己阻止自己、自己炸毁自己、自己殺掉自己…雞生蛋、蛋生雞與銜尾蛇的宿命論讓人思考是否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們是否有選擇的權利?最後留給讀者無限思考和討論空間。



avatar

作者 /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