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年走訪過中國大陸各省份多家大小不一的展演空間/live house,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大家的硬體器材升級速度實在讓人驚訝。我想不少台港人士普遍對中國大陸的印象是落後粗糙、知識水平不高,但事實上近年大陸突飛猛進,不少大城市的演出場地規格與設備甚至打趴了一眾的台港知名展演空間。很多一二線城市的場地,就算是 500 人左右的中型 live house,他們的音控台(console)、音箱(ampifier)、鼓組、各種的監聽(monitor)、外場喇叭(speaker)、甚至燈光系統(lighting system),放諸台港的標準均達頂級水平。其實這個「突然的升級」也只是這幾年間發生的巨變,以前的大陸 live house 真的如你所想的比不上台港。但士別三日,真的刮目相看了。
回想大概 10 年前,如果你去大陸 live house 演出,哪有甚麼器材清單(equipment list)和舞台規劃圖(floor plan)?他們有甚麼就是甚麼,你當下看到的是甚麼就是甚麼,有足夠的器材已經很好了,當然也不會講究甚麼品牌甚麼型號。演出前不會有工作人員跟你對甚麼器材,不會問你要甚麼、想怎樣,很多甚至不會有彩排時間,正式開演前給你 10 分鐘測試樂器發聲無誤就直接演出了。他們的邏輯不是場地如何配合演出者,是演出者如何調整自己配合場地。簡而言之,他們是單純提供一個可以演出的空間,演得好不好,品質如何,並非考慮的重點。
話說回來這個演出場地的「突然升級」,多少與近年大陸音樂節興起的風潮有關係。
「需求」決定規格
以前音樂節尚未興起,大陸獨立樂團要演出都是在 live house、小酒吧,不會有甚麼機會參與大型演出,甚麼商演、流行大型演出,不會有獨立樂團,以前的獨立圈是非常地下 underground 的狀況,是一種次文化,有別於主流價值觀。你不太會在報刊雜誌、電視電台聽到獨立樂團的音樂,indie scene 靠的是口耳相傳。而當時全國已經有不少 live house 展演空間,但品質良莠不齊,就算稱得上國內頂級的,單講器材與人員,對比台港也根本不入流。
不入流的原因是,根本沒有對「高品質」的需求,觀眾如是、場地如是、演出者如是。他們從來沒有觸碰過所謂高質的東西、沒有嘗試過高質的聽覺視覺感受,根本不知高質為何物,何來需求?
自從迷笛、草莓等超大型音樂節陸續興起,帶動了音樂節風潮,大陸樂團開始獲得站在大舞台上演出的機會。中國第一個稱得上具規模的獨立音樂節應該是 2004 年在北京國際雕塑公園的第五屆迷笛音樂節,及後至 2010 年草莓音樂節開始興起,兩者的「良性競爭」日漸壯大,以致全國爆發音樂節熱潮。
經驗累積專業
對比以往幾十人、幾百人的 live house 演出,音樂節動輒千人萬人舞台的規格完全是另一個世界,這大大增廣了樂團的見聞。更重要的是,音樂節的設備等級越趨專業,同時帶動本地樂團的需求也往上調整。
早年大陸音樂節,多以本地獨立大團為 headlines,但近年幾個龍頭音樂節,都以國外一二線大牌為壓軸。這些海外樂團對軟硬體品質都有嚴格需求,你不達標他們根本不願意來。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音樂節的設備無可奈何也必須提升以符合需求。
常說「舞台經驗」是需要累積的,正因為音樂節的軟硬體提升了,相對地同樣在音樂節舞台上演出的本地樂團當然對「專業」的認知也相應提升。現在每個樂團都會寫好自己的器材清單、舞台站位圖,演出前就跟工作人員對好;對彩排的時間與品質有要求,甚至會自備音控與燈控技師。
不得不說,近年音樂節的專業化,對大陸音樂圈貢獻良多,連帶本地樂團都變得更專業了。
器材軍備競賽開始向地方紮根
正因為本地樂團變專業了,大舞台演出的經驗多了,對軟硬體的品質有需求了,各地 live house 的「軍備」也不得不相應提升。以前大家不曉得何謂「專業」,甚麼都無所謂,但求有個地方可以演出就好了。現在?你的設備不夠好,沒有人會去你的場地演出。
因為音樂節為音樂圈帶來了專業的知識,那些一二線本地樂團,回到 live house 演出專場時,為求保持品質,當然也對 live house 開出「專業的需求」。同一個城市好幾家規格類近的 live house 同時在經營,大家都有選擇,你不夠好嗎?我去別家。
以前那種「樂團配合場地」的思維已經不復在,現在比的是哪個場地最專業,最能符合樂團的需求。當一個場地提升軟硬體品質,其他同類場地定必也跟著提升免遭淘汰。問到 live house 經營者們如何判斷購置甚麼器材作甚麼提升,不少人打趣說:「就看著最大那兩個音樂節啊!他們用甚麼我們就買甚麼吧。」但問題是,不是每個人、每個場地都玩得起這個軍備競賽遊戲。
資本不足的場地難以維持營運
對 live house 經營者來說,以前我有個場地、有些基本器材,已經可以辦演出搞搖滾。現在?器材要高級的、場地要漂亮裝潢的、連工作人員也要厲害的要最貴的(還要花錢與時間培訓)。「辦演出」已經不像以前這麼簡單,要符合以上入門條件才有資格跟大家拼一下;就算給我拼到第一了、最有名了,也不見得我會賺錢,了不起回本打平而已。
不難發現,現在大陸不少結合餐飲/酒吧類的 live house 直接收掉現場演出 live show 的部分,改為單純酒吧,甚或改建為舞池。因為辦演出成本高獲利少,還沒賺錢先丟一大筆。最重要的是,樂團演出的生意根本就不多!
除了 live house 間的競爭,現在還要與音樂節競爭。
大陸一年下來幾百個音樂節,全國各地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音樂節,幾乎每個月都有大型演出,真正賣座有號召力的樂團就那麼多,大家都在搶檔期,大牌樂團自己的專場巡演,要去當然就是規格最好的 live house。大家大可以去問問北京愚公移山、武漢 VOX、上海育音堂,他們是所在城市最頂尖的 live house,更甚是他們基本上來者不拒,因為要搶生意,誰來都是比照拆票原則分成利潤,管你是知名大團還是年輕新秀,有檔期他就排給你。理所當然,看看他們的檔期,幾乎都是爆滿的。
但那其他那些規格次一級的 live house、小酒吧呢?倒的倒,轉型的轉型。可能你會問,不是每一組樂團都想去大場地、最高規格的場地演出啊,那些二三線、年輕樂團,他們也許傾向去次一級規格的場地演出。但問題是,二三線、年輕樂團,他們沒票房啊!次一級的 live house 做他們生意,基本上沒錢賺。頂級 live house 賺錢,靠的除了是本地一線大牌,很主要也靠國外樂團來演出,他們是票房保證。但既然是國外樂團,來到中國演出當然就是挑最頂級的 live house 做,甚麼時候輪到小 live house 小酒吧?以上種種都讓中小型次一級的 live house 難以經營。
展演空間單一化 對音樂生態是好事嗎?
也許你會認為品質的提升,大家變得專業,live house 間汰弱留強,「軍備」不夠格的、玩不起的被淘汰,是很合理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音樂、演出的方式,從來沒有所謂的「強」與「弱」,就算器材最好、場館最大最漂亮,也不見得適合所有類型的演出。
每種規格、每種演出的方式都有他的可貴之處,擁有幾百萬器材、超一流的千人專業 live house 固然厲害,但破爛骯髒的幾十人小酒吧也別有風味。現在大陸 live house 的問題是,這種相互間的激烈競爭導致展演空間的單一化。
以前可能一個城市有好幾家 live house 同時經營,現在剩下 1、2 家,而他們的規格規模都非常相近,這樣對樂團、樂迷,真的是好事嗎?筆者帶過一些初出茅廬的年輕樂團去大陸演出,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找不到合適的演出場地!對,大陸 live house 現在很棒、規格很好,但對於號召力有限的年輕樂團,你給他一個幾百人最頂級的場地,其實是沒有意義的。試想想 500~600 人場館但台下只有 20~30 人是什麼景象?台上的演出者有甚麼感覺?樂團的生涯發展需要拾級而上,幾十人的咖啡店小空間、100~200 人的小酒館、300~500 人中級 live house,每一種的規格都是經驗,所謂的舞台經驗,不是所面對同一場地同一器材的熟練度,而是面對不同環境、不同規格下如何處理如何呈現自己的音樂。
試想想,如果台北只剩下 Legacy,The Wall、地下社會、女巫店全部都倒了;香港只剩下九展,Hidden Agenda、蒲吧、樂人地帶都關門大吉,我們真的剩下都是頂級的演出場地了,但這樣的「專業」,是好事嗎?
※ 本文為「專欄」文章,觀點、言論與圖片皆不代表吹音樂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