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3・雜吹

樂手研究室:專訪全方位貝斯手甯子達(觀念篇)

 

回顧「器材篇」

影響你最多的Bass手?

啟蒙我踏上 bass 這條路的是彭會源和陸家駿(小六)兩位老師。高中時,自己聽和練最多的是 Marcus Miller 跟 Victor Wooten,開始做 session 後很崇拜 James Genus 和 Anthony Jackson,solo 上則是最喜歡 Oteil Burbridge,還有我在紐約的老師 Matthew Garrison!另外最近也滿喜歡 Richard Bona。

其實,一直以來在音樂上受到鼓手和吉他手的影響並不少於 bass 手,家中有堆積成山的各種教學帶和 LIVE DVD,主要是希望透過這些學習,能讓自己在跟大量不同類型的鼓手們合作時,直覺上更貼近。

圖41-42
彭會源老師(左)與陸家駿老師(右)
圖43
Marcus Miller
圖44
Victor Wooten
圖45
James Genus
Anthony Jackson … Hiromi’s Trio Project @ Jazz Parade, Fribo
Anthony Jackson
圖47
Oteil Burbridge
Matt Garrison Press Photo
Matthew Garrison
圖49
Richard Bona

你怎麼看台灣流行音樂與獨立音樂的現狀?和十年前有什麼不同?

十多年前我只是個高中小毛頭,才剛開始彈 bass,所以除了不斷聽音樂和練習之外並沒想那麼多,但現在回想起來,不只是台灣和華語流行市場,整個歐美日韓都一樣,大家要說的話都變淺了,能真正打動人的旋律和歌詞好像越來越少,有時候檯面上看得到的製作,也似乎為了討好聽眾和出資者而變成包裝大於音樂,有創意、有 sense 的編曲跟真正厲害的樂手逐漸被遺忘。似乎很多人覺得,好的音樂人才是可以用科技取代的,但我認為,藝術價值是一種原則,不管市場反應如何,它的本質都是無法被商業價值所取代的。

我們所處的音樂環境完全可以反映出當代價值觀,但很遺憾的,現在的大環境似乎並不是一個最好的世代,無論是音樂人或是聽眾,被教育的空間都還很大。不過好處是因為標準降低了,所以只要我們有用心,別人就一定看得見。

你覺得身為貝斯手的必要條件是什麼?該做好的第一件事情是?

Stop thinking about ”THE BASS” !! 所有的樂手都一樣,最重要的是 Listening!

以 bass 來舉例,這項樂器本身對我們而言應該是最不重要的一個角色,要是主唱、鼓和吉他不演奏,我們所表現的音樂就無法成立。建議平時練習任何東西時,都要熟到不用去想,要練到不用隨時「看」著指板才會彈,如此一來才能有多餘的心思去「聽」別人在做什麼。

此外,平時聽音樂和抓歌時就要累積「大量」的編曲資料,你會發現,同類型的歌會有幾十種以上不同的詮釋方法,且乍聽之下再簡單的歌也有最適合、甚至更特別的處理方式。因此我在抓歌時,習慣先 note-by-note 抓到能彈得跟 CD 一模一樣,再去想如何彈得比 CD 更好聽、更特別;再者,彈到跟 CD 一樣其實也是為了在加入自己的想法之前,先證明給製作人看「要一樣我也是可以做到喔!不是在偷懶喔!」的一種方式(笑)。

雖然我認為無論在音樂性和編曲上,Full-band live recording 才是最能表達出情緒的錄音方式,但在空間預算及樂手能力考量上常常無法如願,加上華語流行歌曲出產量又如此龐大,所以如果時間許可的話,通常我會喜歡先錄個工作帶給對方(音色、編排都足以讓其他樂器 final recording的bass track),等所有東西搭好後再重覆一次上述提到的「聽」的過程,重錄一次 bass part。這樣才能更精準地拿捏,該怎麼用我的演奏去 support 整個音樂,哪些地方該改變彈奏態度,哪些段落可以放膽 play、哪些地方該收斂甚至不彈;有時候就連音色和器材,在選擇上也可能跟一開始的設定全然不同。

你覺得職業樂手與獨立樂團樂手,最大的差別是?

其實根本不應該有差別吧!兩者我都擔任過,但我不記得自己當初在音樂上所抱持的態度有什麼不一樣。音樂的表達要兼具態度跟專業,有些獨立樂團樂手可能強調了態度,卻在執行上失了準頭;也有些職業樂手在演奏時過度強調精準,卻忽略了態度。無論何者,對於音樂本身來說都是很可惜的事情。

我常對學生說:「彈什麼就要想辦法像什麼。」技巧(邏輯)和態度(感受力)缺一不可。抓歌時,知道自己要彈什麼(What to play)固然是重要的第一步,但何時該彈?如何去彈?(When to play, How to play)其實更重要!我們不只是聽眾,所以必須學習很多專業能力來支配所謂「聽覺」這件事,知道不同編曲、和聲、彈法會令聽者產生哪些不同情緒,並且對各種音樂類型的接受度也要夠高。簡單來說,不管玩團還是職業樂手,好音樂就是好音樂,應該沒必要選邊站吧?只要別停止學習就好啦!

請分享您在大型演出中,印象最深刻的經驗?

剛出來做 session 時,有一場活動是受呂聖斐老師邀請,做了兩場阿妹在日本澀谷的赤阪劇場演唱會,當時既興奮又緊張,不過由於經驗還不夠豐富,表現失常心裡很過意不去。後來阿妹還是一直有給我機會繼續合作,讓我覺得很感謝也很榮幸,而且之後似乎就再也沒有表演緊張過了(笑)。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工作人員真的超級專業!當時我開了兩套音箱讓他們選,結果竟然兩套都擺出來讓我試;彩排是第一天,而第二天到現場時發現所有東西都被拿出來擺在台上,一開始還覺得東西被別人擅自亂動有點不愉快,但仔細一看,發現琴擺的位置、旋鈕刻度、效果器位置、排列與參數全部都和前一天結束時一模一樣,是有用尺量的那種「一模一樣」!而且台上的樂手只要稍微有什麼動作,兩位助理一定會在五秒內出現,深怕沒有在第一時間解決問題,從頭到尾在所有的分工和專業度上實在讓人望而興嘆啊!

另一次是 S.H.E 在內蒙古的演出,臨時被王治平老師叫去救火,前兩天才拿到譜和音樂,然後就飛去中國、直接上台試音演出了,完全沒有事先彩排。而且,到了現場才發現居然是四萬多人規模的大型演唱會!不過因為音樂只聽了一遍,對我來說完全沒有包袱限制,表演非常開心(笑)。很謝謝王老師給我機會,而那次新鮮的經驗,不只是開心工作、能力被信任,也證明了我常跟學生們說的:「其實我們所需要的所有訊息都在音樂裡,只看你如何去接收並消化成自己的方式去演奏出來。」

我相信,只要每次聽音樂時都能將「身、心、靈」狀態完全投入,其實很多東西聽一兩次就足夠了;採排或練習太多,聽覺跟手感反而會被制約,不一定是好事。Marcus Miller 也說過,當練習時大家聽起來感覺太好時,他會直接要大家停下來,因為他寧願把這個 moment 留到台上!我非常贊同這個說法,但前提是團裡每個人的「自主練習」要夠,彩排重點不是一直練到大家都不會彈錯,而是我們各個樂手要如何配合彼此,並且 Dedicate ourselves to the music,進而在既定的音樂中加入活力(要跟 CD 一模一樣的話用放的就好啦!還不會出錯)。音樂應該要來自於人性嘛!Live 就應該要有 Live 的精神在。

圖50
在北京鳥巢演出滾石30的巡迴演唱會,被十幾萬人包圍的感覺非常震撼,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經驗。

對於台灣的年輕貝斯手,或想往「職業樂手」發展的人有什麼建議?

所有樂手都一樣,「千萬不要忘記一開始學樂器是為了什麼,那就是,玩得開心最重要!」因為此時我們不需要對任何人負責。但如果你想試著進入職業圈,就必須先了解什麼是「職能專業」,門檻在哪裡?必須具備的條件是哪些?自己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在這些不足中,有哪些是可以邊摸邊學、哪些是進來之前就一定要備齊的?

這是對「專業」的一種自我尊重,而且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犯錯空間,我們不能老是怪別人不給機會,要先想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我常常推薦自己或別人的學生投入於音樂事業,也樂見於此,但在此之前,我覺得大家應該把職業樂手看成一種「專業能力」,那種感覺比較像是「我只想不斷學習精進,證明自己有能力,而不只是因為自己好像『比較會』或『只喜歡』做這件事,只好想盡各種不得已的方式來試圖擠出一個位置。」如果是這種心態,相信我,你不會感到開心的。凡事都單純以音樂本身為出發點來考量,我們才有可能從中得到最好的回饋,進而正向帶動整個環境再度活絡起來。

此外,傳承也很重要!我非常希望所有好的音樂人,在各自的領域達到一個程度或高度後,能夠把自身經驗、正確觀念、甚至是各自獨特的創意和思維分享教導給下一代,總不能一直獨善其身,然後每天感嘆音樂產業走下坡吧?能力越大責任越重,如果大環境匱乏,我想最大的因素絕對是專業人才缺乏培養和訓練,而不是盜版音樂的猖獗,或膚淺的唱片銷售數字。

跑過世界這麼多個國家,反觀台灣的樂手,你覺得大家最缺乏的是什麼?

國外音樂人從小就在比我們多元豐富又自然的音樂環境下長大,很容易耳濡目染,但我覺得「環境是人自己創造出來的」。高中時,我和彭會源老師借 Victor Wooten @ bassday 98′ 錄影帶,當時想練到可以整場跟著照彈,結果被反覆倒帶看到壞掉(還因此賠了老師一捲);然而,現在網路這麼方便,YouTube 上的影片和教材隨手可得,很多人卻好像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結果演奏能力和音樂賞析能力的整體水平反而不進則退,真的非常可惜!這也是我無論如何都想擠出時間繼續教課的原因。

在紐約,我看到最特別的是,大家在不斷大量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之後,全都在追求自己的 style 和獨特性,「What do you have to say? Bring it on the table.」畢竟學音樂就是在學著表達,誰管你能不能打得像 Dave Weckl、彈得像 Marcus Miller、想當 artist 還是 session player?音樂性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聽的音樂相近,對音樂的認知和演奏能力在差不多的水平上,我認為不需要事先認識對方就能愉快的合奏,「It’s all about listening, and music is the only mutual language that we can all speak.」

請問最近和接下來有哪些計劃?

最近除了錄音和四處演出(行程已排到明年年初)外,去年底與一位很棒的日本吉他手門田英司(Eiji Kadota)合作首張個人演奏專輯《Flow》的製作和台灣巡迴,現在數位和實體都已經發行,並且很榮幸入圍了今年金曲獎的「最佳演奏專輯製作人」、「最佳演奏專輯」和「最佳作曲」。受到演奏類三項大獎的肯定當然很開心,目前各界的反應也都還不錯,不過,能在音樂上完全做自己才是最爽的事!為期一年的製作過程中,我跟門田根本都在玩(笑)。

當時為了此輯,去年四月時很榮幸去了一趟紐約,跟鼓手 Keith Carlock(現為 John Mayer/ Steely Dan/ Toto/ Wayne Krantz/ Oz Noy 等人的鼓手)一起同步在錄音室錄了兩首歌;拿了多張白金唱片的美國名團 Spin Doctors 鼓手 Aaron Comess 也為我們跨刀錄製了兩首作品;在此之前,我也跟門田一起去了日本東京,跟日本樂壇的重量級大佬「鼓王村上秀一」(全日本地位最高的樂手,也是所有大牌藝人的指定御用鼓手,年輕時更與 jazz 傳奇人物 Miles Davis/ Brecker Brothers 等人合作過)同步錄了另外一首歌。專輯裡還網羅了許多優秀的明星樂手陣容,包括我的好友––香港鼓王恭碩良(Jun Kung)。我親自參與了所有的製作、編曲、錄音甚至最後的美術設計,因此非常興奮,想跟大家分享此成果。

圖51
紐約錄音 w/ Keith Carlock
圖52
日本錄音 w/ 村上秀一
圖53
(左起)甯子達、門田英司、呂聖斐、恭碩良(Jun Kung)於台北錄音
圖56
門田英司《The Flow》專輯
圖54
2015 年 1 月,門田英司 The Flow Tour @河岸紅樓(photo b y 王小辣)
圖55
The Flow Tour @ 河岸紅樓

去年(2014)錄製了無限融合樂團(Timeless Fusion Party)第五張專輯《5》,並完成第一次中國巡迴,短短11天跑了武漢、南京、深圳、南通、常州、重慶和成都等7個城市、8場演出。年底時因好友Jamie Wilson(目前為陶喆、林俊傑、王力宏、阿妹等人的指定吉他手)邀請去了馬來西亞,參與其world music樂團「Akasha」新專輯中所有貝斯的錄製,也跟當地許多很棒的音樂人相見歡,做了幾場表演、找到了很多靈感,並回來買了把木吉他開始寫歌(笑)。

圖57
TFP 無限融合樂團《5》專輯

今年(2015)過年前,我和李榮浩以及幾位樂手朋友們,在錄音室錄了一次大型的 iTunes session,整團 live recording!共六首歌,樂器的部份全部是團 one take、一刀未剪!在台灣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大家皮繃緊一起錄音,真的非常好玩(笑)。此外,除了每年都會到美國進行一兩個月的自我進修外,演出方面已排定會跟蔡健雅、江蕙、張震嶽 & 保力達樂隊、MC 熱狗、楊乃文和嚴爵等人一起巡迴,也有蠻多其他藝人的演唱會跟演出;純演奏的部分除了和門田英司一起,還有我的 Fusion團「無限融合」和「Yellow Funky Stuff」的演出。目前正在架設個人官方網站,個人專輯也在籌備中,除了積極教課,跟廠商合作的貝斯教材也正在撰寫,並安排了跟 Fodera / Epifani代言合作的內地巡迴講座,以及與四、五個廠商洽談代言。

最近開始設計了幾款效果器和音樂相關 APP,還有幾個正在進行和即將開始的編曲製作案,希望有空檔時還可以不定期舉辦其它 Project 的表演,像是 Fusion Night、Electric Bass Show 和 Redefine 等等。在商業環境裡保持熱情,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基本上哪裡好玩我就往哪裡去囉(笑)!

圖58
Tanya 蔡健雅高雄巨蛋演唱會現場(photo by Amis Huang)
圖59
與好友團「Monkey Pilots猴子飛行員」的表演(photo by 阿賢)

圖60

※ 想了解更多訊息,歡迎關注甯子達官方網站



avatar

作者 / 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