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和馬念先進行訪問,已經是十三年前,當時他是「糯米糰」的成員之一。
時光荏苒,還是很喜歡「糯米糰」。當年在「糯米糰」寫下許多令人捧腹噴飯歌曲的馬念先,如今已自己開創一條康莊道路,演戲、配樂、寫歌、唱歌。如果你看過破三億票房的電影「總鋪師」,你會瞭解馬念先的鬼才功力。
「 我金罵沒ㄤ 金馬沒ㄤ 雙人枕頭剩我一人 金馬沒ㄤ 金馬沒ㄤ 呷飯呷麵順便來聞香…」 很奇怪,愛鳳小吃店的澎風嫂林美秀一扭腰擺臀起來,大家都會忍不住助陣幫腔哼著「ㄜㄜㄜㄜㄜㄜㄜㄜㄜ」,彷彿是魔音穿腦,完全是即時反應。
「三八阿花一朵花 DO SO LA SI FA 握在手裡真漂亮 還會閃閃的發光…」這歌曲太無厘頭了,北方十六把刀料理醫生楊祐寧的這首主題曲,唱得深情賣力,仔細研究其實沒什麼意義,但這歌就是這麼怪異,第一個旋律吹下去,你腦子記不住我頭剁給你。
「總鋪師」這兩首親民的歌曲,成為去年的熱唱歌曲,馬念先的創作,再度受到矚目。這一天,跟他碰面,我跟他說是為StreetVoice進行採訪,他笑了笑,說自己的作品在StreetVoice不多,好像也不太受到關注。「在StreetVoice發表音樂作品的多半都是年輕人,比較偏文青。我不是那一掛啦,我不抱持理想主義,也不是ROCKER。」
很直白,不矯情,沒有想太多,活得很實際。這個人,跟他的音樂很貼近。
馬念先的創作是渾然天生,他天生擁有某種跳tone的喜感基因,在音樂裡表露無遺。他說自己一直沒有太大的使命抱負,成長歷程沒什麼愁滋味,也不太憂國憂民,當年加入「糯米糰」,為了參加比賽,只好開始硬著頭皮寫歌,音樂這條路,他是誤打誤撞進來,創作這回事,他是被逼出來的,想不到就一路這麼的走了下來。
當大家藉由馬念先的「巴黎草莓」、「跆拳道」、「青春小鳥」這些歌曲而喜歡上「糯米糰」的黑色幽默,當年唸大眾傳播的馬念先已經洞燭先知,在那個準備開始向下飄蕩的唱片產業,走向幕後,投入廣告配樂的音樂工作。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那個年代,『糯米糰』有唱片公司的大力支持,讓我們可以玩音樂,玩影像,我也在這過程中接觸了很多圈內傑出的人才。『糯米糰』解散後,有一次彭文淳導演問我有沒有興趣幫他做一支新加坡廣告的配樂,接下來,一直有人給我工作的機會,所以我始終沒有什麼憂慮。」
廣告作品以秒計算,影像是第一要務,接下來才是配樂。馬念先身處配樂環境,知道自己的任務並非最受關注,他能夠怡然投入,其實就是抱著練功的心態。「以前出唱片,大家都只會在你面前誇你,你不會知道整個市場的現實面。廣告片子雖短,但講究氣氛,音樂氣氛抓不到,一定被打槍。我一方面覺得這是個賺錢糊口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在這種磨練之下找到自己的定位空間。那幾年寫了很多歌,有的寫一半,有的沒發表,這些都是練習,有一天萬一突然有需求,至少我有東西可以交出去。」
馬念先不僅在音樂多元發展,他也拓展出演戲的面向,而且愈演愈入戲,光芒甚至快要蓋過他的音樂創作。他最令人記得的角色,是在「海角七號」飾演的馬拉桑,憨直又討喜。馬念先聊起演戲,也說自己幸運,「以前我因為無米樂的關係,見過一次魏德聖。在台灣做電影的人都很可憐,沒什麼錢,魏德聖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我沒有問酬勞,就去演『海角七號』,那時候根本沒想到電影會這麼賣,之後我演戲的機會就沒斷過,說起來,我幾乎是這部電影的最大受惠者。」
除了「海角七號」,馬念先也參與演出過另一部狂賣電影「大尾鱸鰻」,而他和「總鋪師」會結下緣份,是當年陳玉勳找他客串演出電影「愛情來了」,兩人對音樂有共同的話題,於是當陳玉勳在籌備「總鋪師」時,就邀馬念先擔綱原創歌曲創作人的重任。
馬念先說,他很清楚知道自己的長項,以及不擅掌控的環節。「勳導找我,我就先跟他說,我不適合做「氣氛」的配樂,但我可以配合人物角色寫出詞曲,在這個前提和認知下,合作就有效率,不會浪費時間。」至於演戲,馬念先也很明瞭自己的優勢,「我通常演比自己小十歲的角色不會有問題,演老人也可以。我對角色不挑,一旦挑了,那還有什麼戲可以演啊。台灣戲劇環境有很多的問題,我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就不會去為難別人,我對這點看得很開,不用搞得大家都很辛苦。」
「去演戲是操練身體,做音樂是操練腦力」,馬念先這些年自由轉換操練腦子和身體,累積了功力,也闖出了成績。他說自己運氣好,其實,把握機會,勇於嚐試,不設限,不自閉,當個入世圓融的創意人,他寬廣的格局自然也就打通了。
馬念先 ► StreetVoice、INDIEVOX、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