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新聞

龐克教母Patti Smith新書《天使之糧》發表會 11/8樂評人馬世芳、陳德政同台暢聊

繼美國國家書卷獎(National Book Award)得獎作《只是孩子》(Just Kids),之後,「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推出全新回憶錄《天使之糧》(Bread of Angels),中英文版同步上市。

本書創作耗時 10 年,被譽為她迄今最私密的自傳。《只是孩子》繁中版也推出 15 週年紀念新版。

今年恰逢佩蒂.史密斯首張傳奇專輯《群馬》(Horses)發行 50 週年、《只是孩子》問世 15 週年,她推出涵蓋一生的回憶錄《天使之糧》。佩蒂.史密斯形容這段書寫歷程是一場「黑暗與光明之舞」,希望讀者能「從書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天使之糧》的中文版帶來超值好禮,獨家收錄佩蒂.史密斯手寫給台灣讀者的信函,並附上簽名,她在信中劈頭寫道:「親愛的朋友們,我在台灣的讀者」,特別致上感謝與祝福,可見她對於繁中版著作的重視。

《天使之糧》以其獨特的詩意筆觸寫成,內容涵蓋從童年至晚年的重大人生轉折,她追溯文化與藝術啟蒙、搖滾歌手生涯、婚姻生活,以及經歷重大失去後的療傷歷程:她細膩描寫在費城與南澤西的工人階級童年。

在母親悉心呵護下,她熬過肺結核、麻疹、水痘、亞洲流感等傳染病。母親也大方送書給她,讓她逐漸培養對於閱讀的喜愛;她受畢卡索畫作觸動,決心追尋藝術家夢想。她也坦言年輕時的困境,包括 19 歲未婚懷孕後將孩子送養。

20 歲時,她獨自前往紐約投身於藝術創作,與攝影家羅柏.梅普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相依為命,在雀兒喜飯店(Chelsea Hotel)結識各路藝術家,並在劇作家山姆.謝帕德(Sam Shepard)鼓勵之下籌組樂隊。巡演期間,她與搖滾樂團 MC5 吉他手弗雷德.史密斯(Fred “Sonic” Smith)相戀並結婚,隨後暫別舞台,投入家庭生活。

丈夫、弟弟、摯友接連逝世後,她歷經漫長的療傷過程。在布魯斯.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R.E.M. 主唱麥可.史戴普(Michael Stipe)等樂壇友人的扶持之下,她終於重拾創作,最終體悟到:他人善舉滋養了她的心靈,成為她的「天使之糧」。

令人震驚的是,書中更首度揭露家族祕密。她向媒體證實,養育她的男子事實上並非她的生父。她進行了大量調查,並與妹妹琳達進行 DNA 測試。她希望透過這本書,傳遞出「愛能超越血緣」的觀念。

佩蒂.史密斯是少數能同時在音樂與文學界留下深遠影響力的傳奇人物。她開創出結合垮世代(beat generation)的詩歌和實驗性搖滾樂的音樂類型,為她贏得「龐克搖滾桂冠詩人」的美稱。她的創作與形象,打破了既有框架,如同她在書中坦言:「我不想當男孩,更不想當淑女,我只想做自己。」

她的重要成就包括:1975 年推出首張專輯《群馬》,入列《滾石雜誌》百大搖滾專輯。2007 年入列搖滾名人堂。2010 年,憑藉自傳《只是孩子》榮獲美國國家書卷獎,該書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榜長達 75 週;2016 年,巴布.狄倫獲頒諾貝爾文學獎,他請史密斯代表他出席頒獎典禮授獎。

2022 年,她更獲頒法國最高榮譽「法國榮譽軍團勳章」。2024 年,流行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在個人專輯《折磨詩人俱樂部》(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同名歌曲寫詞向她致意。史密斯亦是一位活躍的視覺藝術家,作品曾於安迪沃荷美術館(The Andy Warhol Museum)舉辦回顧展。

為慶祝經典專輯《Horses》發行 50 週年,並同步推出佩蒂.史密斯最新回憶錄《天使之糧》,音樂咖啡廳聲色 Sounds Good 將與新經典文化共同主辦「Horses 50 週年黑膠之夜暨《天使之糧》新書發表會」,邀請作家馬世芳與譯者陳德政同台,帶領現場聽眾感受佩蒂.史密斯音樂與文字的魅力。



avatar

作者 / 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