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1・新聞

小廢物站起來!薄荷葉新歌〈LOSER〉MV混合AI、VFX及洛杉磯街頭影像

薄荷葉釋出新專輯《¬ NOTtoBE》第 2 支 MV〈LOSER〉,邀請長年移居美國的資深視覺特效藝術家馬力(Mali)執導。全片於洛杉磯拍攝與製作,融合 AI 生成、視覺特效與實景影像,建構出一個夢幻與真實交錯的影像世界。

〈LOSER〉以詼諧、自嘲又帶點哀傷的語氣,講述一個「失敗者」的世界觀。在這個崇尚成功的社會裡,多數人其實深愛失敗者——因為他們的脆弱、跌倒與掙扎,更能勾動人們內心深處的憐惜與共鳴。

馬力回憶,2024年5月底受邀擔任薄荷葉新專輯 MV 導演,從選曲、腳本發想、動態分鏡到影像完成,總共歷時一年半。起初他提出兩種不同的敘事方向,最後與薄荷葉小倩共同決定以「充氣娃娃的奇幻旅程」為主軸:一個被憐愛又被丟棄的娃娃,在覺醒之後,靠自己的力量逃脫禁錮。

從 2024 年底至 2025 春天,薄荷葉幾乎每月一次與馬力跨時區視訊會議,討論腳本進展與影像風格。小倩提到,「我們一開始就設定好影片的色調、質感、解析度、格率等細節,進度也跟著分鏡慢慢增加畫面,每次跟馬力開會,我都覺得好安心。」

然而計畫仍遭遇兩次重大挑戰。第一個是 2025 年 1 月洛杉磯大火,馬力笑說:「我家距離封鎖線只隔幾條街,那時想過,如果大火真的燒進來,我就戴上 GoPro 逃命,那 LOSER 就用一鏡到底的逃命 POV 的當作 MV 吧!」

第二個挑戰是進入實拍階段後,發現腳本元素太複雜,執行困難,當時距離專輯發行不到 2 個月,進度緊繃到令人想放棄。「我一度覺得拍不出來了。」正當進度卡關時,馬力看到薄荷葉釋出一系列由 AI 生成的宣傳短片,讓他靈機一動:「或許可以先用 AI 生成影像、加特效,再補拍實景。」

為了完成這部 MV,馬力動用超過 5 種 AI 影像生成工具,包括 Google Veo 3、Midjourney、Runway Aleph、海螺 Hailuo AI 等。

他分析,「Veo 3 的物理性最好,例如手推車輪子的運動貼合度,其他模型做出來很怪,Veo 3 最自然。」Midjourney 適合探索風格多樣性,Runway 則可以抓取到娃娃細微的面部表情。 也曾經使用 Aleph 於模擬天氣變化,但最後沒有放進去。

因為具備完整影像後製經驗,馬力很快掌握到撰寫 AI 指令的技巧,反覆嘗試後,生成出與腳本非常接近的 AI 動態影像。而這種「反著做」的流程:先嘗試用 AI 生成需要用的片段、如果 AI 無法生成則試著用 2D 靜態影像加入特效、最後再拍實景補齊近景畫面的方式,竟然比實景拍攝更有效率地完成影片架構,也讓這部70% 由 AI 生成的作品,在最後 1 個半月如期完成。

在〈LOSER〉MV 中,拾荒者撿起被丟棄的充氣娃娃,將她與一群破損的小廢物塞進手推車裡。他們穿越街道與荒廢的街區,小廢物們在搖搖晃晃的旅途中,開始齊聲歌唱。

這支作品不僅是一首搖滾單曲的延伸,更像是一部詩意短片。Lo-fi 的顆粒感、AI 的迷樣畫面、與主角的覺醒旅程交織出一段「被世界遺棄與自我救贖」、「失敗與自由」的辯證之路。導演馬力與薄荷葉用一種近乎荒謬的方式,讓小廢物們在歌唱中站起來,奔向自由。



avatar

作者 / 王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