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人物

「我好像只是不小心寫出了今年的關鍵詞。」專訪韓國獨立音樂人李承允@前往釜山搖滾台北站

2013 年出道,李承允(Lee Seung Yoon)先是以個人的身分發行了幾首單曲和 EP,於 2019 年開始在樂團 Alary-Kansion 擔任主唱,幾年浮沉,直到 2020 年參加《Sing Again – 無名歌手戰》電視選秀節目獲得冠軍,在台上自在又真實的模樣引起許多討論,聲名大噪。

我試著將電視裡的那位參賽者與面前這位身穿咖啡色格紋襯衫的男子重疊:一臉少年樣,面對今天大概是第三或四組採訪,可能是席間接連講話不停,略略口乾,他在話語之間會大吸一口飲料,稍作沉思才答。我問他,還記得上次來台的印象嗎?

2023 年 4 月,李承允原本有幾個不錯的演出機會,但是自己遇到了一些困難,只能擱下,隨之而然的是作為音樂人的困惑,正好當時他要來台灣進行第一次海外公演。他說,因為台灣是他第一次海外表演的地方,演出前興奮期待,演完也開心。恰巧來台前後有一點空檔,他跟夥伴們聊一聊,決定試著突破當時的困境和無力,隨後花了一年六個月左右完成新專輯《YEOK SEONG》(易姓)。 

2024 年 10 月發行的專輯《YEOK SEONG》憤怒且直率,夾帶幾分搖滾不合時宜的吵鬧和愚勇。《YEOK SEONG》指的是易姓革命的易姓,同時另有「無論對錯,無條件地偏袒」之意。易姓革命語出孟子,泛指政權輪替,王朝更迭或是由不同的家族掌政,風起雲湧之際,似乎隱隱跟韓國去年的社會氛圍相呼應。《YEOK SEONG》在 2025 年初獲得韓國大眾音樂大獎肯定,李承允上台致詞曾說,「與其說我是年度音樂人,但我不是諾斯特拉達姆斯,我覺得我好像只是不小心寫出了今年的關鍵詞。」事隔幾個月,再拿這件事情問他,他卻促狹地笑說:我覺得去年的社會議題太大了,大家應該忙到沒有空聽我的歌吧。

《YEOK SEONG》洋洋灑灑 15 首歌,除了近日感悟,其中也有跨度十年以上的積累,例如〈瀑布〉,其實歌曲前半十年前就已經寫好了,講述一個流浪者來到瀑布前佇立,李承允接著思考,這個流浪者在想些甚麼煩惱些甚麼,一時未果,只好擱著,這一擱就是十年,直到如今完工:禪意的歌詞往深處徐行,搭配最初的吉他回授,整整一分鐘前奏堆疊,而後人聲傾瀉而下,電吉他轟隆襯著鏗鏘的木吉他、人聲底下也襯著合音,一切氣壯山河豁然開朗,彷彿九〇年代的英式搖滾。整首歌的編曲動態極大,架構精彩複雜,李一心想要做到好,於是經歷了多次推翻重來的過程,是他認為專輯中最困難的一首歌。

喜歡 60 年代披頭四、滾石這些經典,一路到兩千年間 Coldplay 時期左右的所有樂團,這當中當然也包括了 AC/DC、Nirvana、U2,以及英搖經典款的 Oasis 和 Stone Roses。《YEOK SEONG》從最初就決定要把貝斯跟吉他往前推,人聲放後面一些,比起主流,這樣的成音反而更常見於一些另類獨立的作品裡。第一首〈Intro〉出發,依序可以聽見 Hard Rock、英搖、龐克各據山頭,李承允和另外三位夥伴說好了,要在這張專輯裡把自己喜歡的搖滾元素都放進來。

創作《YEOK SEONG》的時候,李承允多半從旋律先起手,有時候也可能是吉他 riff 或和弦先行,專輯後半龐克味十足的〈Sold Out〉,就是最喜歡龐克的鼓手合奏時導入的風格。〈Sold Out〉有著李承允一貫的獨特雙向視角,既是演出者暗暗希望門票售罄,卻也是粉絲對著演出者叩問(演出者也自問)是否有隨著舞台變化而出賣自己?

「人在生活當中會感受到很多矛盾,而一旦登上舞台有燈光照著你,那個矛盾會被放大。在人類歷史上有很多藝術創作,主題都在強調要做自己,但創作人一邊做自己,一邊又希望大家來聽我的歌,這也是一種矛盾」想要傳達這樣的感覺:僅僅只是想要成為自己就會產生一些矛盾,但是在這樣的矛盾中要怎麼去做?〈Sold Out〉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

流暢的旋律搭上需要咀嚼的文字,樂團時期的歌曲〈Gainism〉歌名把英文「gain」(吉他或舞台音響的增益)和韓文裡發音相似的「個人」玩雙關的歌曲,回溯到2018年最早發表的創作之一〈月色真美〉,李承允寫到:

空中數萬種璀璨奪目的東西 밤 하늘 빛나는 수만 가지 것들이
如果是已經死去的行星殘骸 이미 죽어버린 행성의 잔해라면
與其抬頭致敬 고개를 들어 경의를 표하기 보단
不如彎腰  抓一搓土 허리를 숙여 흙을 한 웅큼 집어들래

一般寫月色都是往星空繼續延伸,但他卻把視線往地上拉,試著告訴樂迷:我們當然可以在生活中抬頭看天空星星,但是說到底,我們生活居住的是腳下這片地。

時常被歌迷認為歌詞有趣卻也不易理解,李承允把生活瑣碎與矛盾揣在懷裡,用很緩慢悠然且詩意的姿勢慢慢釋放。《Sing Again-無名歌手戰》讓他成名在望,隨後幾首韓劇插曲:《那年,我們的夏天》(Our Beloved Summer)、《寶物島》(Buried Hearts)更把人氣往上推了一層,但他看得很開,認為原聲帶的他僅僅只是受邀來唱歌,如果個人作品呈現的是百分之百的自己,那在 OST 的時候他就是一個額外添加:彷彿主菜一旁的小菜或是茶,沒有也無妨,但搭配得宜的話會更加美味。

好奇他有喜歡的韓國音樂人嗎?李承允毫不猶豫地回答「少女時代」,以前對樂團之外的音樂有點偏見,直到當兵的時候看了少女時代,打開了視野。在《Sing Again-無名歌手戰》比賽中後段,他的吉他上又多了一個貼紙「YOUTHLIM」,查了一下是個尚在起步階段,風格上帶點夢幻迷離的 K-indie 樂團,但資料實在太少了無法確定,試著問了他,大方回道:喔對,雖然風格很不同,但那是好朋友的樂團。

這個 35 歲的音樂人,最喜歡的英雄聯盟角色是崔絲塔娜,但比起打電動又更喜歡躺在床上看天花板放空,曾經對自己的身分感到困惑,到底該認定是樂團人還是 singer songwriter,他一邊摸索一邊前進,如今可以坦蕩地說兩者皆然「bandman 跟 singer songwriter 是可以共存的,就像是有 Bon Jovi 和艾薇兒這種掛著自己名字的樂團一樣」,不排斥更大的市場,卻也不會為此改變自己的音樂方向,真誠且矛盾,有無法割捨的兩面性,可以確定的是,最終一切還是靠作品說話,而他的話語毫無疑問可大聲了。

2024 年底,李承允在 Olympic Park Handball Stadium 辦了一場六千多人的大型演唱會,好奇他接下來的目標?收到一句半開玩笑地回覆:未來的目標就是(今天晚上)在 500 人的場地好好表演。不死心地追問:那接下來在亞洲甚至歐美,有什麼計畫安排嗎?他甚至把球直接丟回來:那就要靠你把這篇報導寫好了。

李承允口中的 500 人場活動,是位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SUB livehouse 的「Road to BU-ROCK 前往釜山搖滾」。自 2000 起開辦的韓國釜山搖滾音樂節,曾邀請 I Mean Us、雷擎、百合花等台灣音樂人赴韓演出,今年首次跨出釜山與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合作,舉辦海外版「Road to BU-ROCK 前往釜山搖滾」,希望能吸引更多海外音樂愛好者前往釜山旅遊聽團,這次在北流的活動,將四組台灣樂團和四組韓團混搭,除了二度來台的李承允,還有 SKIPJACK、Glen Check 和 W24,帶來精彩的兩日演出。

輪到李承允的時候,牛仔褲搭配紅黑運動外套的他先是蹲在地上,讓〈瀑布〉的吉他盡情嗡鳴,直到開口唱歌才轉身面對舞台。他先前說的用心準備或許不是客套,在 40 分鐘的演出裡,盡力塞進〈易姓〉和〈致想被發現的心〉兩首深情長曲,然而更多時刻屬於搖滾能量的正常釋放,在〈Sold Out〉和〈Unspoken〉中間,放上長篇的吉他 solo,在〈Pricey Hangover〉一會兒用力指揮觀眾唱和,一會慵懶搖晃;來到〈爆竹time〉,他跨越圍欄,直接走到觀眾中央,然後開始用盡全力蹦跳,這或許是小場館才有的限定版瘋狂,周圍的粉絲又驚又喜,紛紛拿起手機拍攝,同時騰出足夠的空間給他施展魔法。

我也見識到了樂迷的團結:即使是〈String as a Sword〉這麼重的藍調車庫曲風,只要有心,都可以鑲入韓式應援,但我其實有點好奇粉絲的心情,從我的視角來看,在台上的毋寧就是一位音樂人。釜山搖滾這次前進海外,台團和韓團相互交流,李承允在另類風格、主流魅力之間擺盪,毫不扭捏的肢體絲毫不像客場作戰,有別於一般獨立樂團的冷調,既真誠又炙熱,足以感染所有人。



avatar

作者 / 因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