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金曲獲獎專輯《水逆》後,鄭宜農將在 5 月 1 日釋出睽違三年的台語專輯《圓缺》。耗時一年寫歌的她以月亮的「圓缺」為主題,探討人生際遇中的缺憾與圓滿,挖掘私密經驗轉化成歌詞,並把心魔化為轉機。
鄭宜農坦言這張的創作過程猶如「自虐修羅道」,因為:「這次決定做了一張很『怪』又刁鑽的實驗性新專輯,加上探討暴力倖存、歷史傷痛、生離死別、講自我界線、面對討厭社交等嚴肅主題,整個過程就是自我懷疑,擔心內容會嚇壞聽眾讓大家失望!」於此,她更感謝自己能用台語創作:「因為在掏心掏肺面對自我內心缺憾的創作狀況下,用台語寫歌會讓自己分心,要去想如何轉換歌詞詞彙及邏輯,較不會讓自己沉溺情緒中太久!」
日前已經發行的單曲〈留佇咱的血內底〉觸及台灣白色恐怖歷史;〈真罕得想起來〉則關於自己與周遭朋友,記憶中被霸凌的創傷經驗。她回憶,國中的自己曾在上廁所時被水淋頭,導致上學會憋尿一整天不敢上廁所,把內心也封閉起來,剛進音樂圈也像是角落生物一樣,待在唱片行上班都不與人交流對話。
而在新專輯中有一首〈未曾準備好〉則是紀念家中養了 19 年、在年初過世的老貓。當時她邊寫歌邊哭:「這首是關於這隻貓咪跟媽媽相處的故事,是在貓咪走的隔天寫出來的。像歌詞所寫,其實自己根本沒做好準備,也一直想起牠跟我媽一起曬太陽、看風景的回憶,當時蠻難過的。」
鄭宜農在音樂及專輯製作物上力求完美,為了《圓缺》不僅跑到韓國拍了三支 MV,日前開放預購的實體專輯也一口氣加入自己的寫真、攝影集與文字集,宛如人物自傳讀本般精美,加上 5 月 1 日發行當天同步舉辦的完售演唱會,整體預算成本超過千萬,已是上一張專輯的兩倍,讓她笑說:「我們營運長看到預算支出後呼吸不過來差點斷氣!只能趕緊多接案子活動貼補家用!」
除了新專輯發行捷報,鄭宜農所成立的「邊走邊聽」公司也繼演員姚愛寗加入後,再簽下合唱〈寬寬仔來到祢的面前〉的韓國歌手李瀧,展開更多深度合作交流,也把台灣音樂推向國際。
鄭宜農坦言,去年透過與李瀧的合作打開了韓國音樂市場,將於今年六月首度前進韓國音樂祭 Asian Pop Festival,她表示:「除了音樂及文化合作交流外,也希望透過台語與他國語言融合創作出更多有趣的歌。這個作法非常有趣,也確實帶來文化交流上的意義,應該會繼續往這個目標邁進。希望能有更多元、更多跨國、跨領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