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3・議題

現在的流行,正決定下一個世代的品味——直擊地方父母心聲 好初早餐 MattX寶島少年兄 宜蘭

從製作端探討兒歌的創作與推廣、回顧台灣曾有過的流行兒歌年代,如此探討關於「兒童音樂」的議題,總覺得仍缺少貼近現實的第一手觀察。

「兒歌天后」謝欣芷真的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嗎?小孩子愛聽「抖音歌」該怎麼辦?〈蘑菇濃湯〉在小孩的世界裡有多流行?為了解開種種疑惑,我們邀請到 Matt 和宜蘭兩位地方父母現身說法。

「好初早餐」老闆 Matt 是成長於九〇年代的 indie kids,熱衷於三件式搖滾樂,有了兩個小孩以後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喜好,而是設法攜家帶眷參戰 Fuji Rock。Podcast《寶島少年兄》主持人的宜蘭近年開始修習爵士鋼琴,日常裡則雜食地聽華語金曲、Hip hop、K-Pop,周杰倫的〈雙節棍〉是她的兩個女兒最新愛上的歌曲。

訪談中,兩人都提及「抖音」已是通行於孩子之間的流行文化,面對鎮日播送的〈黑桃A〉、〈孤勇者〉,兩位父母以截然不同的方法應對。然而不論是 Matt 「不否定抖音社交價值」的論調,還是宜蘭認為「如果〈雙節棍〉晚二十年發行,也一定會被改成抖音神曲」,在不否定的前提下,打開孩子視野和品味的邊界,是他們不斷嘗試的方向。

理解世代之間迥異的流行語言,是身為父母必經的歷程。話題之間,Matt 和宜蘭也提出相似的困惑,曾經我們有過小虎隊、范曉萱,但為何屬於他們的青春偶像消失了呢?下一首台灣製造的流行兒歌又在哪裡呢?

謝欣芷創作的兒童音樂是解答之一,〈蘑菇濃湯〉創造 IP 的模式或許能行得通,甚至〈星期五晚上〉逆向入侵抖音的路線也可以再做嘗試。我們需要創造更多選擇,因為現在的流行,正決定著下一個世代的品味。

我在 Fuji Rock,和小孩一起跟著 Yeah Yeah Yeahs 大合唱

Matt|陳頌成,火鳥,Matt。賣早餐的,兩個女兒的爸,喜歡板橋,INTJ,早餐通常吃鮪魚蛋,或是豬肉滿福堡,今年在減肥,對了是處女座,漫畫愛好者,聽搖滾樂,也聽點 K-POP 被女兒害的,想當一個自由的人。

小時候有一個很崇拜的大哥哥,推薦我聽林強、新寶島康樂隊,一開始只是覺得他喜歡的東西很酷、很與眾不同,慢慢才聽出樂趣,被那些音樂帶到一個奇怪的世界。同時我也喜歡小虎隊、周華健,不過內心微微的優越感大概是從林強、吳俊霖、豬頭皮開始的。接著從 17、18 歲到現在,我喜歡的就一直是以三件式為基底的搖滾樂。

我現在有兩個女兒,一個 6 歲、一個 7 歲,分別是幼兒園大班和小學二年級,她們對音樂還滿有感覺的,尤其是大女兒,只要聽到音樂會就會自己扭來扭去。我們滿常帶她們到音樂的場合,現在如果要去音樂祭,也會以小孩能夠參與為前提。

印象中第一次帶小孩去的音樂祭是「大港開唱」,那時候她們還很小,我們帶得很吃力,沒有快樂的感覺;再來比較印象深刻的,是辦在宜蘭南澳那山那谷的「野鵝快跑」,雖然三天當中有兩天都在下雨,但我覺得超棒,很可惜沒有繼續辦下去。

在大女兒三歲左右的時候,我們就帶著她去 Fuji Rock,那已經是我和太太第五次去 Fuji Rock,結果還是累到靠北。帶那個年紀的小孩去 Fuji Rock,必須要帶有三個大輪子的越野推車,一手抱小孩、一手拿推車爬上會場,疲憊感超重。

我看到很多人都是付出 100% 在育兒,我覺得那樣可能會因為失去太多自己而埋怨小孩,我希望不要退讓那麼多。所以到了去年,兩個小孩都可以自己走了,我們就決定再次挑戰全家一起到 Fuji Rock,而且是抱著「自己一定要聽到團、小孩也要很開心」的雙重目標進行,各自都有 50% 的滿足感,這也是我育兒的大方向。

事前我們做了滿多準備,大概半年前就開始放我們想聽、她們也可能會喜歡的音樂,比如說 Yeah Yeah Yeahs、Lizzy Lizzo;為了能到場中間看演出,我還買了一個可以伸縮的凳子,在現場小孩就可以踩在凳子上,我也稍微把她們抱著在胸前。那次她們聽得超開心,還可以一邊跟著唱,旁邊的外國人看到我們,就跟我女兒 high-five,然後說:「妳是這場最棒的小孩,妳不知道爸媽帶妳體驗了什麼!」

其實我不太會特意去篩選或評判孩子要聽什麼,我曾經試著放旺福的《飛向你飛向我》給她們聽,結果完全沒有中。我們必須承認,下一個世代長出來的品味,我們一定不會喜歡,就像你也不會認同爸媽的品味,這是必然的。

說實在,我們會覺得某種音樂或穿著很酷,都是因為同儕,小孩也有他們的同溫層。所以當我女兒在聽〈小城夏天〉、〈孤勇者〉的時候 ,我不會用我的品味去糾正她,我完全不否定抖音的社交價值,但我知道它對於腦神經的傷害。我會告訴她我不喜歡,同時讓她知道可以不用管我喜不喜歡。

之前我看過一個說法,他說父母和小孩其實是室友關係。在他們還不能料理自己之前,我們盡可能讓他們感覺生活愉快,但到了可以溝通的階段,他就是獨立的個體了。以室友的關係來看,他可以有他的選擇、興趣、喜好,我也有我的,這不衝突。

我現在的身份比較像是旁觀者,一邊好奇她們會長成什們樣子,一邊又偷偷帶她去 Fuji Rock,體驗我覺得很棒的音樂。我比較喜歡從這個角度去和互動,而不是強加我的價值觀,幫她做任何判斷。

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唯一比較不滿的是,她們喜歡的歌很少是台灣的創作。所以其實我滿樂意看到〈星期五晚上〉、〈蘑菇濃湯〉紅起來,至少這些是台灣的流行歌,而且成功打進國小、幼稚兒的圈子裡,已經好久沒有這件事了。

我們小時候還有范曉萱,我到現在都還會唱〈我愛洗澡〉或是柳翰雅的〈ㄘㄨㄚˋ冰進行曲〉,那都是國小到青少年時代會喜歡的偶像和作品,但現在好像還沒有這樣的角色了。屬於下一個世代的范曉萱在哪裡呢?現在已經沒有唱片公司要出這樣的歌了,真的很可惜,我真心希望台灣有更多為這個目標工作的人,讓小孩有不同的選擇。

如果小孩喜歡〈Queencard〉,那為什麼不能偷渡我愛的 AKMU 給他們聽?

攝影/mu_photo

宜蘭|輔大歷史系畢業、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記者、廣播新聞節目主持。現為podcast 《寶島少年兄》、《烏烏陪你聊》主持人。

我自己從六歲開始學鋼琴,彈拜爾、巴哈、徹爾尼,但有一段時間我非常討厭練琴,幾乎完全放棄。國中時期我非常愛聽 Hip hop,只要在 Tower 看到封面很怪的,就會拿一點零用錢去買;再後來我開始聽爵士樂,每天晚上都會把沈鴻元的節目錄下來。現在我又回頭去學爵士鋼琴,平常聽的東西也很雜,二十幾年前的蕭亞軒、周杰倫也都會聽。

我有兩個女兒,一個 3 歲、一個 5 歲。小孩大概在 3、4 歲的階段,情緒比較容易爆炸,真的很抓狂的時候,我常會唱一首叫做〈氣呼呼〉的兒歌,歌詞很簡單,「氣呼呼、我現在氣呼呼⋯⋯呼~給我一點時間想一想/媽媽給我抱一抱/我就不會氣呼呼」。唱完之後我會說:「歌裡面的小朋友氣呼呼,但給媽媽抱一個之後就沒有氣呼呼了,妳要不要也試試看?」有滿長一段時間,我的小孩真的是靠這首歌度過,她也從中學習,不開心的時候可以找方法,讓自己感覺好一點。

她們現在已經上幼兒園了,學校老師會把謝欣芷《幸福的孩子愛唱歌》專輯裡的歌,當作收玩具的暗示。聽一陣子之後,小孩就不太主動唱那些歌了,可是當她想要平靜一點的時候,會說想聽〈數星星〉或〈親愛的,謝謝你〉。

我和小孩最常一起聽歌的情境是在車上,移動過程中她們會比較沒有耐心,我就會提議一起來聽個歌。前幾天因為我自己想聽〈雙節棍〉,在車上放出來,小孩聽了兩遍之後就朗朗上口,然後開始想要一直聽,算是她們最新很愛的一首歌。

另外一個她們吸收音樂的環境是在幼兒園裡,尤其是放學後的那段托兒時間,老師不知道該怎麼消磨,就會放「抖音歌」做帶動唱。我最早發現小孩會唱的抖音歌是〈黑桃A〉,後來還有〈野摩托〉、〈孤勇者〉,前陣子還有〈星期五晚上〉,算是少數台灣的流行歌。

我覺得這和「語言近用性」有關,其實中國的幼兒園老師也會拿台灣的兒童音樂錄成帶動唱的影片。老師們都很欠缺「動作開發」,所以會互相在 YouTube 上面找素材,只要是講的是華語,不管是中國、香港還是馬來西亞都是參考的對象,像我的小孩就很會唱馬來西亞的過年歌〈Happy 龍龍 Way〉。

我並沒有那麼擔心幼兒園播抖音歌給我的小孩聽,畢竟「抖音」只是一個平台,我自己算是愛看短影音,也不討厭這些東西,會覺得〈Malatanghulu〉還滿有創意的。「抖音歌」也只是一個泛稱,如果〈雙節棍〉晚二十年發行,也一定會被改成抖音神曲。

我認為小孩聽抖音歌比較大的問題在於「音樂品味的定型」,我的應對方法是從他們喜歡的音樂去延伸。例如有一陣子幼兒園的老師一直在放〈Queencard〉,我就想,那我為什麼不能放我喜歡的 AKMU 給她們聽?

另外,我也會引導小孩去聽一點音樂裡面的編曲。例如有段時間她們非常熱愛中國歌手大壯的〈我們不一樣〉,歌曲前面有一段電吉他獨奏,我會告訴她們那是電吉他的聲音,或是邊聽〈雙節棍〉邊教她們分辨二胡在哪裡出現。最近她們很喜歡看一部叫做《艾蓮娜公主》的,裡面有大量的探戈音樂,我還介紹了羅德里奎(Gerardo Matos Rodriguez)給她們認識。我希望不管是聽什麼,都能讓她們有一些收穫,也試著理解每一種音樂都有它好聽的地方。

對我來說「兒童音樂」和「流行音樂」的分野其實滿模糊的,當然兒歌的要求可能更嚴謹,但一首好的兒歌其實大人也可以欣賞。像謝欣芷的《幸福的孩子愛唱歌》我也覺滿好聽的,那張專輯也確實是她們那個世代的共同記憶。

台灣對有品質的、原創的兒童音樂還是有需求的,但《幸福的孩子愛唱歌》已經是 14 年前的作品了,接下來呢?下一首或許就是〈蘑菇濃湯〉了。

前陣子小孩回到家,突然自己唱起林宥嘉的新歌 〈一家人相親相愛〉。我問怎麼會唱,她說是中午在學校聽 Podcast《豬探長推理故事集》,豬探長訪問了林宥嘉。我再去找那首歌的 MV, 發現是動畫,小孩看了很感興趣、一直輪播,甚至會說只想聽林宥嘉的歌。我覺得這就很厲害,但也必須說,如果要認真經營兒童的市場,真的不能只有一、兩首,不然像是「說謊的人要吞一千根針」那麼黑暗的歌,是要怎麼播給小孩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