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黎時潮
正式跨入第 22 個年頭的兩廳院夏日爵士,今年即將於 8 月 10 日至 8 月 31 日登場!除了阿圖羅.奧法里爾和泰倫斯.布藍查兩位國際爵士巨星來臺,精彩演出還包括薩克斯風演奏家蘇聖育策劃的《臺味爵醒》、小號演奏家魏廣晧領軍的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長號演奏家王于維、鋼琴家 Musa 明馬丁與金曲獎得主壞特 ?te 更準備在夏日爵士戶外派對大展身手。
在演出前,藉由資深爵士樂評人黎時潮專業的文字導聆,一起爬梳這幾檔節目背後的音樂與文化脈絡吧!
歐陸視角的臺語歌
從 1930 年代開始席捲全球的搖擺樂,曾經就是爵士樂的代名詞。即便進入四〇年代,爵士樂面臨現代化浪潮衝擊,搖擺大樂團的光芒逐漸黯淡,生存土壤也被二戰後更多彩多姿的新娛樂型態侵蝕;然而,這種表演形式從未斷絕!直到今日,貝西伯爵大樂團(Count Basie Orchestra),仍然是備受歡迎與尊重的爵士搖擺大樂團。
緣於歷史因素,早年臺灣流行音樂頗受日本影響,而日本,也屬於搖擺爵士狂潮的席捲區;因此,搖擺樂也成為臺灣流行樂重要的養分來源。文夏演唱的〈離別的行船人〉、紀露霞〈黃昏嶺〉都翻唱自日文歌,搭配的伴奏編曲都屬搖擺大樂團曲風;葉俊麟與洪一峰兩位詞曲雙璧創作的〈思慕的人〉更是使用搖擺樂團風格的本土創作。可以說,爵士搖擺樂與臺語老歌之間,本就存在極深淵源。
近年來北、高二地都有人創立搖擺舞社團,常常舉辦搖擺舞派對。這種舞會幾乎複刻了 1930 年代的舞會形式,無論著裝、社交禮儀等各方面,都有一定要求。最重要的是,音樂不再來自 DJ,而是由樂隊現場演出;蘇聖育、鄭文鳳兩位,都是臺北搖擺舞派對的駐場樂隊成員。
於是,2024 年 8 月 10 日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第一場《臺味爵醒》演出,由蘇聖育帶隊當然是最佳選擇。想像一下六位受過嚴格現代爵士樂訓練的音樂家,用全新眼光,重新用爵士樂方法詮釋臺語老歌,確實能展現臺語歌和爵士樂之間,曲折複雜的歷史路徑。
各路好手向公爵致敬
今年恰逢另一位搖擺樂大師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逝世 50 週年。公爵一生優秀作品難以勝數,但以 1940 年代創作的〈黑、棕、灰:非裔美國人組曲〉(Black, Brown & Beige)最為特殊。這是第一次有音樂家用爵士樂形式,探討民族文化失落的哀愁。
受公爵作品啟發,移民美國多年的古巴裔音樂家馬其托(Machito)於 1951 年,委託齊柯・奧法里爾(Chico O’Farrill)仿照此曲、創作了〈非裔古巴人爵士組曲〉(Afro-Cuban Jazz Suite)。由於那時古巴尚未經歷共產革命,與美國關係並未凍結,很多古巴人移居美國追求另一種人生!因此,這首古巴人爵士組曲並不像公爵作品般沉鬱,反而帶著幾分昂楊,充滿歡樂與希望。
正因公爵組曲啟發了後續的古巴人組曲,為了彰顯這種傳承脈絡,鮑比・薩納布里亞(Bobby Sanabria)託麥可・摩斯曼(Michael P. Mossman)創作了〈非裔古巴艾靈頓組曲〉(Afro-Cuban Jazz Suite For Ellington),收錄在 2012 年鮑比・薩納布里亞的專輯《多重宇宙》(Multiverse)中。這首〈非裔古巴艾靈頓組曲〉擷取了公爵作品的搖擺旋律,再用更為狂放的現代非洲式打擊樂為基底,伴以更自由、融合多樣風格的器樂演奏,發表後就已成經典。
今年魏廣晧領軍的節慶樂隊,除了邀請臺、美、日三國多位爵士樂好手外,還特別邀請麥可・摩斯曼擔任音樂總監,於 8 月 16 日演出《親愛的艾靈頓》音樂會。可想而知,這會是場遊走在搖擺與熱辣間的音樂冒險。
西班牙小號手、歌手安德莉亞・莫蒂斯(Andrea Motis)也將參演。近年來這位演奏風格常常讓人聯想到早夭的小號天才克里夫布朗(Clifford Brown)的年輕好手,卻因甜美嗓音更勝小號演奏,使得多數人更看重她的演唱能力。這次參演,除了小號演奏外,應該會演唱公爵經典吧?只能拭目以待了。
音樂會亦將安排臺灣出身、目前旅居紐約的爵士作曲家楊又臻作品。楊將於今年 8 月發行第一張專輯,從目前能聽到的試聽段落來看,楊非常熟悉結構與即興間的平衡,使得作品既保持張力,又留下足夠空間供樂手發揮。她創作的〈雲海:臺灣風景組曲〉當中,更能聽到臺灣音樂的幽微身影。
非洲古巴爵士家族領袖再度來台!
另一方面,由於馬其托早在 1937 年就移居紐約,他的作品融合了搖擺爵士與古巴歌謠,這種節奏暢快的新風格歌曲頗受美國大眾歡迎,也讓古巴音樂風格,變成美國流行音樂中的重要元素。而 1951 年錄製的〈非裔古巴人爵士組曲〉更請來爵士樂界的超級巨星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共演,成了一代經典,作曲者齊柯・奧法里爾也因此備受矚目。由於奧法里爾家族培養出好幾位優秀音樂家,被許多人稱為古巴爵士第一家族!
8 月 24 日演出的阿圖羅・奧法里爾(Arturo O’Farrill)鋼琴三重奏,就是由古巴爵士第一家族的第二代、鋼琴家阿圖羅,帶著第三代他兒子鼓手柴克(Zack O’Farrill)一起登台演出。有趣的是,共演的低音大提琴家巴姆・羅德里格茲(Bam Rodríguez)雖然也是古巴裔,但他是在比利時皇家音樂學院接受爵士樂教育,演奏風格受歐陸音樂家影響,和熱辣的古巴爵士差異不小;傳統與現代間的碰撞,或許會成為這場演出的主軸。
附帶一提,巴姆・羅德里格茲和蘇聖育是比利時音樂學院的前後期同學,又是一個有趣的巧合。
流行、黑樂戶外大會師
8 月 17 日的戶外爵士派對是許多樂迷每年最期待的夏日盛宴。
今年由王于維帶領的 Michael Wang 六重奏開場。王于維在《My Influence》專輯裡呈現的作品,除了立足於爵士傳統、也充滿現代風味,徹底展現了高超的演奏功力。而他對音樂的熱情與堅持,在臺灣爵士樂迷之間早已成了口耳相傳的傳奇了。
出身阿根廷,現在以臺灣為家的鋼琴家明馬丁,將帶領 Musa 明馬丁 R&B All Stars 接著登場。這位演奏能力紮實傑出的音樂家,這幾年參與過各式各樣的演出邀約。盧廣仲、曹格、王若琳、家家、阿爆、安溥 (張懸)、杜德偉、A-Lin 等等,都是他曾合作過的歌手,可見他的音樂光譜之廣。他的創作專輯《3690》,裡面的作品融合了拉丁、節奏藍調、臺灣原住民等等味道,可以說,是只會誕生在臺灣的音樂。
也許是為了挑戰樂迷的眼界與觀念,每年戶外派對,總會安排一場超越傳統爵士定義,遊走邊緣的演出;今年是由 ?te壞特擔任這個角色。
拿到 2021 年金曲獎最佳新人的 ?te壞特,作品風格融合了嘻哈、民謠、節奏藍調,還有一些爵士味。這種各類音樂元素熔於一爐的作品,幾乎已經變成廿一世紀後的常態。更有趣的是,?te壞特的歌詞混雜著華語、台語、英語,這應該和她原本醫療工作者的身分直接相關,因為這是臺灣醫院裡的日常。同時,臺灣的年輕人也非常習慣這樣的對話方式。
我們甚至可以斷言,只有臺灣能培養出 ?te壞特這種混雜風格。最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有大量受過爵士樂訓練的音樂家,投身在音樂產業界。而爵士樂手的訓練,會培養出更開闊的視野,使得他們很容易和其他風格的樂手合作。於是從 Leo王、黃宣 Yellow,到 ?te壞特,都成了臺灣音樂多元化的象徵。
?te壞特並非激情歌者,她冷冷、清涼的聲線,絕對是炎炎夏日最讓人感到清爽的那陣微風。
當融合爵士碰撞弦樂
今年的壓軸是 8 月 31 日由泰倫斯・布藍查(Terence Blanchard)帶隊的《電氣狂想》,這絕對是今年最不可預測的演出。
泰倫斯・布藍查的職業生涯相當精彩,剛出道時被溫頓・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推薦去亞特布雷基的爵士信差樂團(Art Blakey & The Jazz Messengers),1990 年離開後,錄製的第一張個人作品就拿到告示牌爵士專輯榜第三名的好成績,甚至還在 2013 年創作了一齣歌劇!
回顧從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用專輯《潑婦釀造》(Bitches Brew)敲開爵士樂與搖滾、電音並存的大門後,爵士樂手使用電音當做演奏工具時,往往會藏著一些弦外之音。例如戴維斯為紀錄片《傑克強森》(Jack Johnson)創作的配樂,就可聽出紀錄片主角拳王傑克・強森(Jack Johnson),如何用自己的拳頭和自尊,一次又一次敲打種族歧視社會。
多年後,布藍蘭查帶領的電氣五重奏(E-Collective)為史派克・李(Spike Lee)電影《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創作的配樂,則更深入表現美國社會的歧視與不寬容。之後布藍蘭查帶著樂團全球巡演,主題則是控訴美國的槍枝暴力帶給所有人的痛苦。
和他們同臺共演的,還有海龜島弦樂四重奏(Turtle Island Quartet)。
用弦樂四重奏編制演奏爵士樂,臺灣樂迷絕對不陌生,畢竟由臺灣樂手組成的玩弦四度,這幾年一直非常活躍。以相同編制呈現的海龜島四重奏常常玩出非常前衛的聲響,對於不習慣前衛作品的觀眾來說,可能需要大心臟!
在此可以預測,今年兩廳院爵士派對的壓軸場《電氣狂想》,兩個非常有個性的樂團碰在一起,最後的結果保證不會平庸!
或許,對樂迷來說,這種未知,才是最迷人的!
➴➵♪➶➴𝄞➵➶♫➴➵➶♬
𝟐𝟎𝟐𝟒 兩廳院夏日爵士
𝟐𝟎𝟐𝟒 𝐍𝐓𝐂𝐇 𝐒𝐮𝐦𝐦𝐞𝐫 𝐉𝐚𝐳𝐳
𝟖.𝟏𝟎 ─ 𝟖.𝟑𝟏
https://m.ntch.art/2024SummerJazz_S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