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SOBI 的〈怪物〉、宇多田光的〈One Last Kiss〉、King Gnu 的〈SPECIALZ〉、Vaundy 的〈裸の勇者〉⋯⋯,這些近三年來,在 YouTube 上締造千萬乃至破億流量的日本流行歌有一個共通點——它們都是動漫歌曲(Anisong)。
「2024 金曲國際音樂節」於 6 月 27 日舉辦音樂論壇,邀請到 YOASOBI 計畫的幕後推手屋代陽平、山本秀哉,以及製作《鬼滅之刃》、《刀劍神域》等動畫音樂的 Aniplex 音樂製作人山內真治,分享日本動漫音樂如何成為當代 J-pop 的中堅力量,在國際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這場講座由九〇年代初於索尼音樂任職,為臺灣引進日本流行音樂的關鍵人物梁秩誠擔任引言人,透過他的提問,來自日本的三位講者陸續分享了動漫音樂的市場發展背景、在國際市場上受歡迎的原因,並以《孤獨搖滾!》、YOASOBI 與《我推的孩子》的合作案例進行解釋。
日本動漫歌曲「相隔二十年的逆襲」
現於 Aniplex 擔任音樂製作人超過十年的山內真治率先分享,日本在九〇年代至 2000 年初,盛行日劇搭歌的暢銷方程式,隨著市場飽和,搭劇不再具有銷售保證,唱片公司才慢慢將注意力轉向動漫歌曲。這時期的知名動漫作品包括:《灌籃高手》、《名偵探柯南》、《神劍闖江湖》、《死神》、《火影忍者》、《鋼之鍊金術師》⋯⋯大部分都是找歌手或樂團搭歌(tie-up),比如《灌籃高手》的片尾曲是 WANDS 樂團的〈直到世界的盡頭〉。
上述作品不僅吸引兒童,也具有成人向的特質,在國際上頗具聲量。然而動漫搭歌浪潮,最終也遇到了當年日劇搭歌末期的狀況,各種粗製濫造的 OP、ED 漸漸失去吸引觀眾的魅力,有陣子反而是「動漫角色歌手」所演唱的作品更受歡迎,比如:《超時空要塞Frontier》、《K-ON!輕音部》等,對動漫迷而言,這類動漫音樂的「純度更高」。
2015 年後,日本音樂市場歷經了一段混沌期,直到 2022 年疫情結束,動漫歌曲突然出現「時隔二十年的回歸現象」,並催生出一批新的頂尖 J-pop 音樂人被大眾看見,比如:YOASOBI、King Gnu、Official鬍子男dism 等。
山內真治分析,會有這次的「逆襲」,可以歸納成三個面向討論:
一、在創作端,Niconico 和 Twitter、Instagram、TikTok 等 SNS 社群平台的出現,以及 CGM(用戶生成內容)文化的興起,共同發展出 Vtuber、VOCALOID 等新興創作型態。
二、日本市場面對實體專輯銷量下滑、串流平台崛起,在疫情時刻不得不思考線上線下的演出整合求存。
三、國際市場的訂閱制服務越來越普及,加上動漫的海銷量日漸超越國內消費額,使得動漫歌曲的製作量激增。
這三點最終在日本形成一種新的銷售模式,便是透過動漫作品在海外的市場反應,觸動本來已經很穩固的國內銷售額更上層樓。
YOASOBI 的生成背景即和日本 CGM 文化的興盛有關。屋代陽平回顧,2017 年索尼音樂創建了小說投稿網「monogatary.com」,希望將素人投稿的小說影視音化,然而初期發展並不順利,兩年後他反思:「索尼畢竟是音樂公司,與其製作書籍和電影,或許更擅長製作音樂吧?」於是在 2019 年,找了音樂製作部的同事山本秀哉合作,一同開發將小說音樂化的企劃,成為 YOASOBI 的誕生背景。
屋代陽平認為,動漫音樂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閱聽眾在動畫上所需要消化的時間比較長,畫面之外也得理解文字才能搞懂世界觀,相反地,音樂所需要消化的時間短,本身具有跨越語言的吸引力,兩者疊加在一起便能相互補充。山本秀哉則提到,無論是歌曲搭劇,或是將動畫轉譯成音樂本來就是日本人擅長的事情,這類創作在日本流行音樂史上並非第一次出現,消費者也已經有這樣的聆聽習慣。
理解原作世界觀,是創作動漫歌曲的前提!
擁有豐富的動漫音樂製作經驗,山內真治認為動漫歌曲的創作與行銷策略沒有必勝方程式,但身在動畫公司的他,往往會堅持歌手要認真理解動漫的世界觀和情感。Aniplex 一年製作約 25 部動畫,他們會花很多時間去調整歌曲內容,「有時候身為製作方,因為太愛這部動漫了,反而需要刻意拉開一點距離,在音樂上,試圖透過第三方的角度敘述角色的心情,而不是直白地唱出來。」
近年來,山內真治比較常做的是給動畫角色唱的歌,他以今年將推出劇場版的《孤獨搖滾!》為例。2020 年剛接到這個企畫時,他們發現原作是四格漫畫,作者是搖滾迷,很快地抓準這個特質,啟動「團結Band」的選角及音樂製作方向,以及隔年的配樂、配音工作。當 2022 年十月《孤獨搖滾!》開播時,他們先發行了片頭曲,直到最後一集「團結Band」登台成發後才推出完整專輯,在日本國內銷量達 20 萬張。
分析《孤獨搖滾!》賣座的原因,山內真治認為是整個製作團隊對於細節的追求與執著。他們試圖讓動畫樂團的演奏寫實化,因此吸引到樂迷;認真作畫的質感,則吸引到動漫迷關注。除此之外,單就故事本身,玩團的人看了會有共感、高中社團的設定對高中生很親近、livehouse 與下北澤場景也給予支持,最後形成一股狂熱潮,讓路人粉也想來看看。
屋代陽平也分享了類似的法則,他們也很強調歌手對原作的深度理解。比如《水星的魔女》是他們先與動畫製作團隊合作小說,創造大家對作品的深厚感情,再由 YOASOBI 創作片頭曲〈祝福〉,並和動畫製作團隊合作 MV。這樣的製程好處是在動畫播出後,他們不僅有片頭曲、片尾曲,還有 MV、小說等,可以持續增加話題觸及點的素材。
《我推的孩子》主題曲〈アイドル〉是 YOASOBI 至今最成功的作品。山本秀哉分享,從 2021 年收到邀歌提案,直到 2023 年主題曲解禁,整整籌備兩年。團員 Ayase 本身就是作者赤坂明老師的粉絲,對原作有愛,因此放入非常多的心力製作;在行銷策略上,他們也先以主題曲發行,再公開動畫的方式,預熱 YOASOBI 粉絲和動漫迷的期待。
《我推的孩子》第一集長達 90 分鐘,製作團隊甚至先在電影院播映來創造話題,而在第一季播完後,也陸續推出英文版、登上韓國 M Countdown 舞台(此為韓方邀請,因為在 TikTok 上有許多 K-POP 偶像也會跳〈アイドル〉的舞蹈),跨向不同的語言市場。歌曲行銷的最高潮,當是 YOASOBI 在跨年時登上 NHK 紅白歌唱大賽,和來自日本、韓國的多組偶像團體一起唱跳;屋代陽平認為,那段演出讓〈アイドル〉成為 2023 年名符其實的冠軍單曲。
日本雙人組 YOASOBI 在年初來台舉辦專場,估計開賣日當天有 16 萬人在線搶 2000 張票,非常受歡迎。講座前一晚,YOASOBI 才在 NewJeans 於東京巨蛋的演出中擔任嘉賓。儘管 YOASOBI 成績斐然,兩位幕後推手仍相當謙虛,在台上表示他們並不會想要征服世界,只是一直單純地分享音樂,今後也會和 YOASOBI 一起推出更多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