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霈樂團到椰子、從魏如萱 Lovely Baby 樂團的成員之一,到林宥嘉 idol 演唱會的音樂總監,韓立康不僅是吉他手,近年來更跨足音樂製作。幕前幕後雙棲的他,聽說吹音樂想以「職業樂手」為題進行採訪,趕緊謙虛地表示,自己並沒以 session player 自稱的自信:「我之所以現在還可以彈,是因為我才彈兩位歌手而已,很少。但真正的 session player 不管是為了案量、想要享受演奏或拓展領域,都應該要多接 case,不要設限。」
於是他強烈推薦我們一定要找 Jack(柯遵毓)聊聊:「他是一位很有代表性的 session player,待過 MI 和 Berklee,接觸過國外市場,也有不少同學至今仍在歐美從業。而且我很欣賞 Jack 作為 session player 的態度,非常認真,並且真心喜歡彈奏,就像古時候的古典音樂家,光是用自己的樂器詮釋作曲家的曲子,就是藝術。」
相約在友人陳君豪的錄音室,韓立康先浮誇地介紹 Jack「是這幾年來炙手可熱的 session player 代表,低調但藏不住光芒」,半開玩笑的態度倒是真實描述了 Jack 不愛出鋒頭、卻常被音樂人們討論的屬性。Jack 則一邊推辭一邊笑著說:「我一直以為今天的採訪是騙人的,因為他們平常都很愛整我。」大象體操的張凱婷前陣子才公開讚賞 Jack 在台上是神,說他炙手可熱一點也不為過。
不太擅長閱讀中文的 Jack 是紐西蘭華僑,青少年時代曾回台灣短暫居住。在紐西蘭就讀至高中畢業後,他前往美國主修爵士鼓,先念了半年 MI(Musicians Institute),接下來便在 Berklee 音樂學院讀完四年大學。
抱持著對教育的熱忱,學成歸國的他選擇留在家鄉台中教鼓,並組了個 Big band,玩 Funk、Gospel 音樂。然而他發現,比起教課自己還是更喜歡演奏,因緣際會之下,在 Berklee 認識的同學程杰將他推薦給陳珊妮。2012 年陳珊妮簽了山東,他因此成為山東的 bass 手。
不是當鼓手、而是去彈 bass?「對,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變成這樣。其實我從來沒有學過 bass、也不會敲 slap。大概 15 歲左右,那時聽音樂覺得 bass 很好聽,但我沒有 bass,就拿哥哥的吉他只彈上面的四根弦這樣,但就是自己亂彈、好玩而已。」
隔年他隨山東前往香港參加呼叫音樂節,被同為表演者的林宥嘉相中;同個時期,宥嘉也邀請韓立康加入自己的音樂團隊,兩人因此結識。「所以 Jack 其實有一段很長的空窗期,不像多數音樂人可能從大學開始和產業有接觸,再透過老師同學等關係進入產業。他算是突然蹦出來的,就像韓國瑜,有段消失的 16 年。」韓立康說完便放聲大笑,他堅持自己的形容恰到好處,要我一定要寫進文章中。
韓立康與 Jack,兩人的個性與做事習慣截然不同,然而他們對於做 session 該保有的想法和態度倒是相當一致。
「基本功要扎實,學習樂器的過程,拍子和技巧都要有一定的程度。」韓立康認為,做session本來就跟玩樂團不同,複製編曲家的東西、再用自己的手法去詮釋,不僅是尊重編曲家,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在呈現音樂的本質。「我覺得大家有時候把『copy』這件事太負面化了,有些人會想彈自己的東西,不想抓歌,但『做自己』其實有很多種,並不是快慢或技法的差別而已,包括你用手指彈、用 pick 彈、一樣的音符用不同的手法去彈,有很多細節在裡面。光是彈得一模一樣,就有好不好聽或風格的差別。」
先抓歌、把歌練熟、再用自己的方式演奏,雖然遇到不喜歡的音樂時抓歌會很痛苦,但 Jack 認為,只要把它當作自己的音樂,演奏時就會比較放鬆、比較好玩!「像我在做宥嘉 idol 演唱會時,一開始會抓一模一樣,但彈久了就會加入自己的東西。所以如果會出 live DVD 的話,希望可以出後期的版本(笑)。」
除了基本功和技巧,喜歡彈奏也非常重要。「我覺得 session player 是整個音樂產業鏈中最純粹的一部分。」韓立康表示,作曲家是靈感的抒發,不那麼工匠,創作過程會有一些目的性,可能是為自己、或為了別人;製作人要為產品負責,設定曲風,顧好 production 品質之外,也要達到點閱率、形象之類的要求,也很目的性。「但 session player 單純就是想把樂器彈好,很像我們最早學樂器時,只要彈出一段喜歡的 solo 就很開心,所以我覺得那個初心很重要!我很喜歡當 session player 時的自己,能獲得單純的快樂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最後兩人同時提到,自己是以開放的態度面對音樂。
「做音樂不一定要這麼 open mind,蠻多人只做一種音樂、把那種風格做得很屌,但這樣的人就比較不適合做 session player,會很痛苦。」開放的態度是指能夠找到不同曲風中自己會喜歡的部分,相較於其他音樂人,接受度必須更寬廣。「Jack 很有趣,他會在一些樂器偏無聊的華語抒情歌裡,覺得這首歌很 funk!」
Jack 笑著解釋:「無論什麼樣的音樂,我覺得都可以找到挑戰的 point。有時候,練習接受自己沒興趣的音樂也是一種挑戰。」
當然任何工作都有遇到瓶頸的時候,幾個月前,Jack 發現自己在空閒時間完全不想彈 bass,於是跑去練習開直升機。「做久了還是要調適啦!找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管是做自己的 project 或是練自己喜歡的歌,這些東西都還是會轉換到 session 工作上,成為你的風格。而且工作時我還是會專注地把事情做好,練琴或在台上演奏也還是很開心的!」
「當然上面說的那些都很重要,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想法,不要當機器人。」曾經待過美國的 Jack,分享自己所觀察到歐美與台灣樂手的差別:「在台灣,大家比較不喜歡出意見,會覺得把自己的東西彈好就好。但是國外的樂手通常不會害怕出招,比較會去做很多新的嘗試。反正就算提出的想法不被認同,也不用太在意,至少你是有想法的,沒有用到也沒關係。」可能是因為 Jack 一直在有想法地做著 session player 的工作,除了彈奏外也練就了一身編曲能力,目前在音樂圈也有了另外一個身份──編曲家。
韓立康則補充,讓樂手發揮想法這件事,藝人歌手甚至整個產業的價值觀和狀態都必須跟上,才有可能創造出更不流於俗套的音樂氛圍。「歐美非常注重與 session player 固定合作這件事。考量到每張作品的風格或主題性不同,一趟巡迴會用同樣的樂手,但做下一張專輯時,可能就會依適切性更換。我覺得這種做法也比較健康,一切以音樂來考量,當 session player 最希望就是在音樂上被需要。」
「現在的音樂圈說到底是以藝人為主,藝人如果重視自己的音樂,一切以音樂為出發點,通常合作樂手就會固定,但台灣似乎不是那麼多人有這樣的意識,有些人完全不在意,有些人在意的不是音樂而是方不方便,這樣就比較可惜。會導致 session player 常常這邊彈一下,那邊彈一下,沒有歸屬感。」韓立康表示,這些現象也與酬勞和接案方式息息相關:「大部分 session player 並沒有合約關係,都是口頭上答應,講求信用。但像我們常常會有活動要到對岸去表演,而那邊常常可能因各種原因而取消演出,也不是誰的錯,但就會覺得蠻困擾的。」
「不過我還是很想鼓勵年輕人做 session,我自己很尊敬這個行業,這是個能保有初心、很純粹的工作。」最後韓立康也強調,雖然有些人覺得在台灣做 session 沒有發展性:「但環境在改變,在華語樂壇黃金年代做 session 比較像幕後,就錄音賺錢;現在雖然錄音案子沒有以前那麼多,但聽眾漸漸開始會在意唱片的編曲演奏、注意到台上的樂手,這些都會提升 session player 的受關注度。像今天吹音樂會來做這個訪問,就表示真的有人在注意這件事。
另外,常常有人說 session player 的壽命不長,不是一個穩定的工作。但說這話的人其實沒想到的是,音樂這行業每一個角色,其實壽命都不長,本來就不存在穩定。常常是需要視環境、對自己的期許做各種轉換,音樂人是可以有多重身份的。我認為樂手很適合當作音樂人發展路途的其中一站,因為這個工作是可以在圈內獲得很多 connection 和機會的工作。而我所認為台灣現在最棒的製作人和混音師,在以前都曾做過長時間的專職樂手。
我、陳君豪和一些志同道合的製作人朋友們都覺得 session player 是這個圈子的根基,因此在音樂製作上會努力讓樂手們被大家重視、使其專業可以展現。像我們這樣的製作人,現在也常常會讓厲害的 session player 聚集在一起編曲、參與製作唱片。期望有一天每個 session player 都可以把自己當成 artist,相信自己的不可取代性。當然重點是要整個環境一起改變,大家一起把這件事推上去,它就會是一個最扎實又受到尊重的行業。」
花時間學習、練習,將基本功變成手上的武器,在穩紮穩打之下擁有的技能既不會失去,也相對單純安定。
但安定不代表不會變通,Jack 以自己曾經手受傷為例:「我之前得過 Focal Dystonia(局部肌張力不全症),就是做某些事情時手會出現奇怪的動作。那時彈 bass 食指沒辦法控制,會彎成一個奇怪的形狀,所以我就開始用 pick 彈。台灣很多刻板印象會覺得 bass session player 一定要用手指彈,但我不 care,反正我就是用 pick,還可以有不同的 sound。而且我也不會 slap,但我可以用別的方法來做出那樣的聲音。」Jack 的 bass picking 也正是他讓眾多音樂人讚賞的地方。
從 session player 出發,韓立康的音樂旅程目前走到「製作人」領域而停下,Jack 也將自己的專業拓展到編曲工作上。雖然無法預測下一步會走到哪裡,但只要努力且持續做一件事,光芒亦會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展露吧。
攝影/Yu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