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宗翰(民俗亂彈執行編輯)
第 29 屆金曲獎上,劉福助與熊仔、葛西瓦、麻吉弟弟、葛仲珊等人,共組「台灣早就有嘻哈」主題,演出廣受喜愛,因此被網友封為今年金曲獎 MVP,引起極大討論。然則,劉福助唱的到底是什麼?被認為起源自 1970 年代美國的嘻哈文化,難道很早就出現在臺灣嗎?
這當然是一場美麗的誤會,雖然劉福助演唱的歌曲〈行行出狀元〉誕生於 1969 年,盛行於 1970 年代,與源自美國邊緣社會的嘻哈文化,還是大有不同。嘻哈文化並不是一時一地的創造,而是隨著時代變化,由街頭流行到全世界,從次文化漸漸進入影響主流市場,在這過程當中,「說唱」(饒舌)只是其中一種表演型態,從服裝、塗鴉、舞蹈、口技,乃至於生活型態、身體節奏與文化身份等等,都能看到嘻哈所想要表現的文化意識。
金曲獎上劉福助演唱之歌詞修改如下:
大姑佇塊賣麻糬、二姑仔五金拍鎖匙、三姑仔雜貨賣茶米、四姑仔掠龍噴嗒笛、五姑仔尹厝塊賣電視、六姑仔市場塊賣鹹魚、七姑仔粗勇做苦力、八姑仔伊厝塊車螺絲、九姑仔佇塊賣雞卷、十姑仔佇塊賣圓仔湯、十一仔塊賣滷肉飯、屘姑仔歌星電視台置混
大叔仔佇塊賣水雞、二叔仔佇塊撿田螺、三叔仔佇塊做土水、四叔仔會曉看風水、五叔仔佇塊噴雞圭、六叔仔專門塊舀肥、七叔仔佇塊顧墓仔埔、八叔仔佇塊賣麵線糊、九叔仔佇塊賣酸醋、屘叔仔欠錢塊走路
(附註:以上歌詞皆依照作者原歌詞用字方式整理,而非正式台語用字。)
劉福助在舞臺上所唱的,是他於 1970 年以本名劉睿騰編作的歌曲〈行行出狀元〉,但他只演唱了原曲中其中兩個段落,並進行重新改編。雖然說是劉福助個人創作歌曲,但這首歌主要曲調旋律並不完全是來自劉福助個人的創作,而是採用具有「臺灣歌劇」之稱,與嘻哈一樣源自民間社會的「歌仔調」。歌仔調普遍認為是二十世紀初源起於宜蘭,將中國移民帶來的錦歌,與本土說唱藝術、戲曲表現進行整合,曲調豐富並非只有一種,〈行行出狀元〉使用的是歌仔戲經常使用的「什唸調」(或稱雜唸仔、雜嘴仔)來改編為民謠曲風。
雜唸仔是一種邊唸邊唱、似唸似唱的曲調,普遍用於歌仔戲與唸歌之中,能用輕快的節奏,隨著語言聲調高低變化,快速地講述一段冗長的故事,通常句子沒有固定的字數,唱腔與曲調轉折也相當活潑多元。〈行行出狀元〉這首歌主要是利用個人經驗來講述並介紹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業,顯然是以唸歌說唱的概念來進行改編,帶有勸世意味。剛發行時,有分兩種版本,一為方瑞娥所唱的臺灣版,另是劉福助於新加坡演唱的版本,內容稍有改動,其他皆大同小異。
早期臺語歌壇相當流行從民間歌謠與創作當中取材,改編日本歌謠、臺灣平埔調、勸世歌、歌仔調等等,藉此親近社會大眾的生活記憶,往往這類歌曲都能廣獲好評。劉福助擅於演唱這類民間歌曲改編的歌謠,也或許跟他加入大王唱片,拜師知名歌謠大師「許石」有關。1957 年在許石指導下錄製了民謠唱片合輯,演唱〈丟丟銅〉、〈卜卦調〉、〈桃花過渡〉等歌曲,可以說開啟了劉福助的民謠演藝生涯。
補充說明:許石 1919 年生,1936 年赴日本歌謠學院唸書,戰後自日本返回臺灣,便在臺灣各地四處收集臺灣本土歌謠,許石甚至為這些過去僅有口傳心授的歌謠寫譜,結合呂訴上、許丙丁、周添旺、鄭志峯等人作詞,創造臺灣歌謠發展的傳奇故事。
劉福助後來考進中廣,於 1960 年代搭上臺灣電影熱潮,演唱眾多電影主題曲,又以改編自歌仔調的〈安童哥買菜〉一曲聞名。〈安童哥買菜〉原是常見於歌仔戲《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橋段,描寫祝家僕人安童到市場上採購食材的過程,此段通常用「雜唸調」形式表演,經劉福助與葉俊麟合作採集後重新改編演唱,有了不同的音樂生命;甚至也被國語歌曲模仿重新組曲創作,締下唱片佳績。
劉福助以此曲聞名後加入臺視群星會,並與華聲唱片合作,推出《祖母的話》、《行行出狀元》等專輯,自此改編江湖調 ( 賣藥仔調、勸世調)或雜唸調等具有勸世唸歌的曲風,成了劉福助活招牌,除此之外,劉福助也擅於從民間生活中收集各種「盤喙錦」(順口遛),並將之融入歌曲之中,形成具有民俗特色之創作歌曲;金曲獎上演出的〈行行出狀元〉就是雜唸仔與盤喙錦的結合,充滿趣味與俚語韻味。
1970 年代以後,他進入歌廳秀表演,也與豬哥亮經常合作,這種能夠講述故事,又可以有詼諧逗趣演出互動的歌曲,引起相當大迴響,他甚至也引進牽亡歌進行改編,說學逗唱、胡撇仔,都讓許多人感到笑料百出,印象深刻。
雖然 1980 年代以後他曾因為養蘭花經商失敗,消沉一段時間,但後來的付出,卻仍然可以用過去這種特殊的演唱方式,獲得獎勵,並且也陸續主持歌謠節目,重新再出發。
對臺灣傳統表演藝術較有認識者會知道,劉福助或許並不是臺灣民間傳統唸歌、說唱藝術的「祖師爺」人物,至少以戰後發展而言,許多知名老藝人比如客家族群的蘇萬松,以客家民間唱唸歌謠為主題發展,獨特的唱腔曲調,甚至發展出「蘇萬松調」;或如現已為文化部登錄為人間國寶藝師的楊秀卿,以及早劉福助一年出生、出道,並以勸世歌聞名的黃秋田,更早還有呂柳仙、陳加走、汪思明等人,都是遠較他有更多傳統演出形式,在民間以唸歌聞名的知名人物;汪思明甚至被譽為「臺灣歌仔江湖調的開拓者」。但劉福助卻是少數能將傳統歌謠以新型態編曲,採取綜藝與流行音樂形式打入歌壇之佼佼者,與採用傳統表演形式演唱者完全不同的方式,來推廣擴展臺灣傳統民謠。
劉福助在第 29 屆金曲獎所唱,是將〈行行出狀元〉改編成嘻哈曲風,嚴格說來,是一種結合嘻哈元素的音樂演出,而不是嘻哈饒舌/唱念的創作。某種層度而言,饒舌音樂對於文辭與腔韻的專注,似乎跟唸歌形態的歌曲頗為相似,雖然創作型態與核心理念仍有不同之處,兩者卻有生命情境上的相似性。
尤其我們若從整體臺灣音樂發展史來看,在戰後國家語言政策創造的主流音樂發展底下,這種原本於庶民生活當中廣受喜愛的唱念文化,雖然廣受民眾喜愛,但在整個音樂體制發展上,其實仍是受到許多限制,甚至被視為邊緣;甚至有一段時間都是在歌廳秀、民間場所才能獲得大量演出機會。一如嘻哈音樂過往常受到主流文化歧視、嘲弄一般,這兩者可以說都是從民間生活當中昂首挺立過來。
唸歌不見得可以完全看作臺灣版嘻哈,但劉福助年近八十,仍奮力在舞臺上嘗試民謠的新編曲風,不甘於創作的邊緣性,讓民謠用最新的方式重新展現於世人,傳承臺灣的說唱表演,要說他具有嘻哈精神,是臺灣版嘻哈-說唱音樂祖師或許也不為過。
(本文轉載自民俗亂彈,未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