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5・新聞

戶外演出 音樂家應該知道的行前建議

前些日子,台灣音樂界最熱的話題,應該就是國慶日在台東的煙火晚會,因為下雨又沒有設置遮雨棚,而導致舞台上樂手們淋雨演出,樂團首席馮楚軒最後不得已為保護樂器而在演出中離席。(如果你錯過了這則新聞,連結在此

圖2-2

這個事件當然凸顯出了主辦單位事前的規劃缺乏專業性,要知道戶外演出不只是對於演出者來說是挑戰,對於樂器影響更大。不管是日曬還是雨淋,溫度高或低,又或是溫差變化劇烈,都會使得樂器產生變化,甚至於是毀損。先別說當天演出舞台上沒有任何的遮蔽處,從音樂家事後在臉書的 PO 文可以發現,就連休息處都是露天的,而整個活動從彩排到演出長達七個多小時,也難怪音樂家最後會受不了,為了保護樂器只好拒演。

持平來說,像這次台東晚會如此規畫失當的情況,其實已不多見,但大問題沒有不代表小問題不多,每種類型的表演其實都是門專業,要清楚地知道 Know How 需要花相當的時間和工夫,也因此,能和專業人士在事前盡量的溝通,對於任何一個想要舉辦類似活動的單位,都絕對是不能省的步驟。

圖2-1

以下編輯彙整了外國媒體 Strings Magazine 建議樂手在戶外演奏時的注意事項,希望可以減低樂手在演出合作上的風險:

一、跟客戶具體且現實的解釋戶外音樂會的難度

小提琴家 Emily Rideout 建議,一開始就要跟主辦單位說清楚,戶外的演奏挑戰重重。不熟悉音樂會的主辦單位時常輕忽了戶外的不可確定性。Emily Rideout 甚至建議樂手在簽約時提供完整的指南書給客戶,以確保表演者的權利,包含標註可演出的適當溫度(12°C~29°C),還有確保演出者可以避免風、陽光直射和確認雨備。

二、注意強風

戶外演奏時強風除了會造成翻譜的困難,也有可能吹倒樂器或譜架。參加戶外音樂會的樂手,請盡可能帶上夠多的夾子(譜夾或是小鐵夾)。習慣戶外演奏的樂手已經衍生出一套戶外專屬的翻譜機制,樂手可以在家多練習幾次,總比在實際演出時出錯要來的好。現場準備時,如果你的樂器放在琴盒裡,請確保它是平放在地面或是任何平面上的,小提琴家 Melinda Ballou 就有過琴盒滑落,樂器受損的經驗,希望大家可以盡量避免。

三、努力被聽見

室內聽音樂會跟室外聽音樂會,決定性的不同就是在聲音在開放的環境內將會變得很小聲。室外的演奏如果沒有麥克風的協助,很容易就會因為過度小聲而被忽略。阿拉斯加大學的教授 John Lutterman 就提醒,在戶外演出請一定要再三確認麥克風的收音,與現場音響的效果。你問如果沒有麥克風怎麼辦?當然就只能盡可能的演奏的大聲一點啦!

四、面對大自然的玩笑

太陽直射還有不確定的濕度會傷害你的樂器,許多音樂家建議戶外演奏最好攜帶「備胎」上陣。重要演出使用最好的樂器固然順手,但考慮到樂器受損的可能,你或許應該考慮使用第二好的樂器。

再來,事前對你演出的場地有所準備,如果你的位置是軟草皮,請找一塊墊腳石,它可以讓你站穩。如果你是在夜間演奏,可以自行攜帶電量足夠的照明器具。如果是在溫差大的地方演出,要記得帶件外套,不然在彩排時的等候可有得受。戶外也可能會有擾人的小蟲,攜帶蚊蟲驅趕液可以避免小蟲影響你的演出。

最後也就是這次事件的主角,如果遇到大雨,請隨時準備帶著樂器「逃跑」。當然下雨演出終止,所有人都不樂見,但責任不該全由樂手承擔,為了不要讓樂器受損,也為了避免呈現不完整的表演,帶上你的樂器,快速且安全的離場吧!

經過這次事件,我們了解了音樂家們偶爾也需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因為覺得自己是拿錢工作而覺得沒有立場去爭取甚麼,任何理性且符合專業的意見,目的都是為了要讓活動更圓滿成功,相信一定都能夠被接受的。

 

原文出處:https://goo.gl/nfeVMM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