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想表演,你聯繫某個場館排了一場表演,你當然可以「只是來表演」,演完就拍拍屁股走人。但其實從接洽場地、核對活動細節、各種宣傳到表演當天的彩排與正式 on show,過程中許多眉角你曾注意過嗎?是否曾犯了大忌卻渾然不覺?繼「學生辦音樂節的各種提醒」文章,Blow 吹音樂這次聯繫了數位 live house 負責人與排團企劃,請他們分享平時在洽談場地租借、排活動時所遇過的大小狀況,並提供表演者與活動主辦人一些實用的建議。
提出明確需求 包場拆票不是問題
「請問最近可以排表演嗎?」「你們場地多少錢?」「原來租場地還要錢喔?」「沒有啦我們只是想先問問看而已。」許多人在聯絡場館時,就算被詢問也不願意表明身分(是學生?或某某樂團?),因此館方根本無法提供適合你的方案,自然會先告知公定的場租價格。不少人因為聽了場租而打退堂鼓,然而,這些事情都是有討論空間的。
通常在 live house 演出有兩種方式:包場與拆票。包場,顧名思義就是支付一筆場地租借費用,然後活動當天賣票的收入都歸表演者/活動主辦人,館方不會抽成,賣多賣少自行承擔。一般來說,當你覺得自己負擔不起場租、或預測自己賣票收入可能低於場租時,並非使用「殺價」手段,而是該跟館方討論「如何拆票」。
經營一間 live house 除了付房租,開店還要付電費水費人事費,如果有人表演卻沒人來看,那天基本上就是賠錢。因此為了讓自己能順利活下去,場館會先跟演出者討論「包票」,也就是確保現場至少會有幾位觀眾。就算你願意對著空氣表演,場館也不想花錢提供舞台讓你練團。如果觀眾超過包票人數,多出來的門票收入場館就會以一個固定比例拆帳給表演者,這就是所謂的「拆票」。
因應不同需求,各種大小的場館都有其存在之必要性,台灣不少中小型 live house 彷彿在做良心事業,他們提供舞台給知名度不高的新人/新團,並不奢望天天人潮爆棚,只希望憑著一己之力活化音樂場景,也設法減輕表演者賣票的壓力。身為表演者,除了把演出做好,找人來看表演也是很重要的。當然我們不可能拿著刀逼別人來,因此,你要做的就是「更主動」並且「更用心」在更多表演以外的事。
請務必、想盡辦法宣傳
場館本來就會協助宣傳,有海報的張貼海報,或是在網路上曝光活動資訊(甚至反覆推薦)。但這些行為當然不會比樂團自己宣傳的效果來得好,畢竟多數樂迷不會追蹤某某 live house 的臉書,卻會關注自己喜歡的樂團粉專。
然而,許多表演者並沒有意識到宣傳活動也是自己的份內工作,又或許,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宣傳。有些人平常都在粉專 po 自拍照、發廢文(的確這種內容會比較多人按讚啦我懂),卻從來沒有 po 過演出資訊,或是只 po 一次然後被洗掉;有些人覺得自己還算有點知名度,不用宣傳就會有人來看;有些人平時不經營自己的聽眾,要辦售票演出才硬拉朋友來充人頭(朋友表示:有種被直銷的感覺)。
「如果你有心經營自己,要經營對方向,就算是塑造形象,目的也是讓大家願意來聽你的音樂,並將這些支持轉化成實質的數據,像是來看表演、買專輯或周邊等等。」那些總是抱怨台灣人都不聽音樂、素質很差的人,到底做了哪些努力?
除了練團、經營臉書,你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到各個樂器行、學校音樂性社團社辦、任何有可能招攬到觀眾的地方貼活動海報;將演出資訊 po 到一些音樂同好會、樂手交流會等公開的討論版;主動投稿活動訊息(甚至撰寫更詳細更豐富的類專訪文章)至音樂類型媒體;主動聯繫電台安排通告;用團員個人臉書轉貼粉專發文;建立活動頁面並持續發佈訊息,活絡關注度;在表演前印傳單到街頭發給路人;甚至在團員直播時去留言處貼演出資訊連結,說不定也能拉到觀眾。
懂得用對的方式向外擴展,無所不用其極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永遠躲在自己臉書,沒按你讚的人就是看不到你的貼文(按了也不見得看的到)。各種身體力行的事情都沒有做,就期待一篇 po 文可以讓觀眾絡繹不絕?這機率應該比中樂透還難!請記住,館方並非經紀公司,票房好壞不是他們的責任,必須靠表演者們一起努力。
此外,有些團會在登上大舞台、參加大型音樂祭或重要比賽前,先排一場小表演「練習/總彩」一下。在這種情況下,表演者通常什麼都不會做,真的只來表演;甚至故意不宣傳,因為要將宣傳主力放在後面的大場。對於這種「策略性」的不宣傳,館方表示理解,但也希望任何一場表演都能獲得重視。
盡可能提出活動企劃 越詳細越好
我們先排除由館方主動邀請表演者來演出的情況,假設今天是你主動希望找個場地排表演,最好的狀況就是:自己策劃整個活動。
會主動策劃活動的表演者並不多,因此多數 live house 會以「拼團」的方式,在一個晚上安排二至四團共演,請不要排斥跟不同風格的樂團一起表演!這是超級好的事情!如果每次都只想跟同類型團一起表演,其實能找的差不多(台灣真的不大),會來聽的樂迷重複性也很高。
比起拼團,更有機會引發樂迷興趣的是「主題性」活動。「要先對自己的活動有一定程度的想像,演出不是只有那四十分鐘,而是一整的晚上。」如果總是把表演當成開同樂會,你永遠無法成長。
想一個活動標題,自行組隊(找共演團),設計活動主視覺,互相討論宣傳策略,思考各組表演者之間的關聯性,是否要互相 featuring?每段演出如何銜接?有「設計感」的 show 是吸引目光的第一步,就算你的歌很棒、音樂很屌、表演好看,但你不想辦法吸引別人注意,誰會主動花錢來看現場呢?
如果只想表演,不想處理這麼多瑣事,那去考街頭藝人證照就好啦!在街頭表演所接觸到的觀眾可能還比 live house 多很多呢!
被動不是病 偷懶要人命
請主動提供完整的「樂團介紹」與「作品 demo」給場館,別讓對方自己上網找。這不只是一種尊重,也能替館方省下許多時間心力,更重要的是,許多表演者的介紹和音樂網路上根本找不到!或是只能搜尋到那種音質很差、完全聽不懂在幹嘛的 live 影片。「我們都會去看(樂團臉書)啊!很多人根本沒更新,表演訊息也沒 po,令人擔心他們真的有要來表演嗎?」
請主動與場地方溝通器材需求。再說一遍,器材清單不是對心酸的,場館提供的器材清單要「記得看」,不要到現場才予取予求。有些團不先給舞台配置圖,到現場才說要換音箱位置;有些團很好、會主動提供,但你畫的圖大家都看不懂啊;有些團去地社表演,卻提供小巨蛋等級的清單,沒有不行,只是館方覺得很心酸。總之,請盡可能妥善溝通!沒有人會覺得你很煩。
請主動告知音控師你要什麼、不要什麼。彩排時常常會發生以下狀況:PA 詢問內場監聽是否需要調整時,沒人反應,卻在彩排結束後抱怨音場不好、聽不到自己的聲音;PA 在等樂團上台 setting,團員在四處閒晃滑手機,到底是誰在等誰?試音的流程也需要事先溝通。很多時候,明明雙方都沒有惡意,卻因一些小誤會而產生嫌隙,沒有人樂見這些悲劇發生。身為表演者的你當然希望演出順利,但別忘了換個角度想,哪個 PA 會想把自己的 sound 做爛呢?
別把自由當隨便 請遵守場地規定
販售飲料是場館主要收入之一,通常館方不會阻止表演者攜帶飲料食物入場,但有些人不只將自己帶的酒給親友樂迷喝,甚至鼓吹觀眾帶酒進來。「我們還是要做生意啊!拜託各位樂團多多支持店家的飲料,也希望大家能主動提醒觀眾可以至吧檯換酒買酒。」
不同場館對於工作人員與公關名額會有不同規定,但這些都是可以討論的。有些團想多帶人、想找暗樁幫忙宣傳,沒有不行,但請一定要盡早跟館方溝通,而不是自己偷開後門放朋友進來,或無上限增加公關名單。「甚至遇過有些『大咖』覺得所有人都認識自己,來看表演都不買票直接走進來!實在誇張。」倚老賣老的行為並不可取,請尊重場地方。
請遵守時間與流程!特別提醒「不要遲到」或許令人失笑,但的確有許多人因遲到而沒辦法彩排,不只 PA 很頭大,觀眾也會聽得很辛苦;演出時間四十分鐘就是四十分鐘,不要拖台錢,別造成大家的困擾,質大於量,你多講兩個笑話並不會比較好笑;多團共演的活動,刻意set「安可」然後下台又上台只是浪費時間,可以等你辦專場時再這麼做。
良心建議與各種潛規則
除了上述五大重點,館方也另外補充幾項小建議,希望大家能更廣泛、更具開放性地去思考關於辦表演的觀念與做法。
在沒有非走不可的情況下,請留到活動結束再離開。這是對所有表演者的尊重,也希望大家在台上能呼籲觀眾留到最後,別看完想看的團就走。此外,不要放棄與其他樂團交流的機會,適度結交新朋友、累積人脈會對你的音樂之路有莫大幫助。
如果在容納人數約百人的小型 live house 演出,對你而言依然有巨大壓力的話,何不嘗試先從「Studio Show」開始?在練團室表演,找朋友來看,租金不貴又沒有包票壓力。然而當進出人數增加,噪音和環境清潔問題也會隨之產生,並非所有練團室都願意出租場地,所以一定要在訂團室時就先詢問店家!當天一群人直接擠進去絕對是屁孩等級的白目行為,除了被驅趕,列入黑名單也只是剛好而已。
台灣不大,別抗拒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流,各場館都非常歡迎外縣市的團來表演。擔心離開家鄉會票房慘烈?請善加利用「宣傳」與「企劃」思維!再者,只要你真的有用心、為了表演付出許多努力,就算當天只來三個人場館也不會恨你。「每次遇到自己帶音箱器材與 PA,或是會提早來場佈、主動跟我們討論該如何宣傳的表演者,都讓人覺得很感動,我們也會想辦法提供更多資源幫助他們。」
場館與表演者的關係絕對是互利互惠,而非互扯後腿。一方提供場地,一方帶來客群,大家一起活絡音樂場景,提升聽眾對不同類型音樂的接受度,並培養樂迷願意花錢進 live house 享受現場演出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