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稿/濕氣 @moistureroom
2024 年 Silica Gel 憑藉睽違七年的新專輯《POWER ANDRE 99》拿下金音創作獎「亞洲創作音樂獎」,卻因行程安排未能親領。今年,他們帶著親自撰寫的頒獎詞,首次參與第 16 屆金音創作獎頒獎典禮頒發同座獎項,並壓軸演出兩首代表作〈NO PAIN〉與〈APEX〉,在現場強烈的藍紅光交錯下,展現他們足具療癒與直進果敢的力量。
雖是首次參與海外頒獎典禮,但 Silica Gel 在韓國國內早已是獎項常勝軍,光是指標性的「韓國大眾音樂獎」至今已奪得六項大獎。當初獲頒新人獎時,以「腐爛耳朵的音樂」這樣的網路攻擊自嘲,眼神中卻未減跟隨創作初心的豪氣,一路逐步以標誌的電子搖滾色彩網羅廣大聽眾,甚至可說是拉升了韓國樂團熱潮的主力之一。

其後 Silica Gel 開始著力海外演出,從 2023 年首次來台參加火球祭、2024 年台灣首次專場,到今年首度登上日本 Fuji Rock 音樂節,以及新單曲〈南宮FEFERE〉邀來韓裔美籍的 Japanese Breakfast 合作,在在顯示他們拓展國際市場的野心。而今次是 Silica Gel 第三度來台,在金音創作獎演出前夕,我們在北流後台抓緊時間進行對談,聊聊受邀的感想與他們和台灣的情緣。
Q:這次來台灣的金音創作獎擔任頒獎人,並親自寫了頒獎詞,是否能聊聊頒獎及演出的心情?
金韓主:去年我們得了獎,但因為行程衝突無法出席,非常可惜,這次能受邀來一直很想親自參與的典禮,感到非常高興。除了準備頒獎詞,還能接著進行演出,覺得更加榮幸又開心,所以今天選擇了我們的代表曲目〈NO PAIN〉,以及能讓典禮氣氛更熱烈的〈APEX〉這兩首歌來表演。
金春秋:就像剛才韓主說的那樣,去年我們在同個獎項得獎,感到非常榮幸,不過因為去年的各種行程安排,沒能親自到場。這次能來參加 GIMA 頒獎典禮,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榮耀的時刻,而且能透過音樂這個元素,和台灣的粉絲、還有其他台灣的音樂人們交流非常開心,這些想法也都有帶到我們的頒獎詞之中。

Q:Silica Gel 本身也是韓國各大獎項的常客,這次首次體驗海外的頒獎典禮,是否有觀察到兩邊的不同之處?
金健在:覺得韓國的頒獎典禮會有一種比較正式、嚴肅的感覺,而今天是我第一次參加台灣的頒獎典禮,其實也是我們首次參加海外的頒獎典禮,無論是表演的氛圍或是整體的感覺,都讓我覺得特別有活力,印象非常好。
金韓主:而且在韓國,目前能夠頒發給獨立音樂或各類型音樂的獎項,大概也只剩下像「韓國大眾音樂獎」或「韓國嘻哈獎」等頒獎典禮而已,但在經歷了新冠疫情之後,這些典禮規模也縮小了許多。這次參加 GIMA,從彩排過程就看到非常多演出,投入的人也比想像中多,我就會想,韓國當然也還有很棒的頒獎典禮,但如果能再擴大規模,變成大家能一起享受的慶典就更好了。

Q:這次是 Silica Gel 第三次來台,這段期間成員跟台灣之間是否有存在什麼特別的機緣?
金春秋:在參與了火球祭和進行專場演出後,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台灣有許多關注 Silica Gel 的粉絲,且能夠受邀參加這次頒獎典禮,其實也是讓我們再次感受到這點的因素之一,所以這讓我們更想在未來推出新音樂與進行各種現場表演時,能在台灣舉辦一場更有份量的專場演出。另外,在台灣也有一些我們私下見過或認識的音樂人,以前曾經和大象體操見過面打過招呼,也和淺堤有過交流,還有那個⋯⋯
金韓主:落日飛車?
金春秋:還有像落日飛車也都有私交。所以現在感覺我們在台灣已經有了不少可以一起合作、共創音樂畫面的朋友。因此我認為在明年將進行的活動中,台灣會是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的國家。
崔熊熙:(使勁腦力思考中)弘禮的樂團叫什麼⋯⋯落日飛車!有一次我們去找落日飛車的貝斯手弘禮所經營的酒吧玩,那天我們喝超多酒,喝到覺得我們已經變成兄弟了,不過他可能不太記得,因為我們都喝太多了。
Q:〈NO PAIN〉這首歌對 Silica Gel 的音樂生涯來說可謂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透過這首歌也數次收到歌迷「它是救活我的歌」的感言,這樣外界的聲音是否影響了你們之後創作的思考?
金韓主:〈NO PAIN〉發行之後,確實感覺到粉絲們的反應對我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那種影響隱隱約約存在我們日後的創作,不過我們並非就此認為之後也要繼續寫這類型的歌,而是意識到原來我們演奏、創作並發表的音樂,竟能帶來這樣的影響力,那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嶄新、有趣的體驗。所以我們開始更希望自己創作的故事,能在不同層面上對粉絲或聽眾產生精神上的共鳴與影響,僅此而已。要再說的話,無論是有人表示被這首歌拯救或是其他各種反應,能夠聽到大家因為我們的音樂而有這樣的感受,並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都讓我們非常感謝。
Q:近年韓國音樂場景中樂團熱潮逐漸上漲,與粉絲在各層面的連結似乎也變得更緊密,例如你們過往也曾舉辦混音大賽、開放開源素材等活動與粉絲交流。現在又是如何看待與聽眾間的關係呢?
金春秋:過往音樂人和聽眾之間只能透過像是廣播、唱片、演出這些比較傳統的方式來交流,但現在和觀眾間能夠互動的內容和方式非常多樣,而且越是善加利用這些交流方式,比前面提及的製作混音作品、分享我們開源素材之類的活動,光粉絲們創造出的作品本身就能帶給我們新的靈感,讓我們在音樂上更靠近彼此,同時透過這種交流,我們也能夠連結那些僅憑音樂難以說明的情感與想法。我認為選擇並持續用這樣的方式與聽眾互動,是在這個時代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而每當我們收到這些交流的成果時,都覺得非常感謝,也時常有所驚艷。
金健在:該怎麼說呢?雖然很難明確指出是哪一部分,但我覺得我們確實成為了一種影響彼此非常多的關係,這種影響不僅存在於意識層面,也在無意識之中,因為當我想像別人會怎麼聽我的音樂,便會開始回頭審視那些原本我可能忽視的部分。而就聽眾的立場來說,我認為也會有類似的感受,像是「我也想做那樣的事」這種非常基本且純粹的心情,因為我自己在喜歡某個人的時候,也確實有過「我也想成為那樣的人」的想法。所以就像創作者會對聽眾產生影響,創作者本身也會在意那些接受作品的人,我感覺我們就像是一起生活的同僚、夥伴。

Q:今年的新單曲〈南宮FEFERE〉昭示了 Silica Gel 的下一步風格,感覺從「機械」步入到「自然」,這樣轉變的靈感何來?與 Japanese Breakfast 的合作過程中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可以分享的嗎?
金韓主:靈感主要還是來自我們之前發表過的音樂,重新聆聽那些作品時,從中再次獲得新的靈感。其實音樂人每次推出新作時,雖然會選擇當下想做的方向,但曾經走過的路也會帶來很大的影響。當我們思考現在想做什麼的時候,總會經常回顧過去的我們是什麼樣子,那時感覺之前的作品給人比較機械的感覺,所以判斷出現在是該改變的時候了。
於是我們便自然地朝新方向邁進,那就是單曲〈南宮FEFERE〉。我們和一位非常出色的音樂人 Japanese Breakfast 合作,雖然實際見面的機會不多,大部分都是透過網路交流,但在拍 MV 時久違見了面聊天。即使見面不多,我仍覺得我們之間有種淡淡的連結,或許那種親近感來自她身上有著韓國血統,而雙方對彼此的尊重,並一起完成作品的感覺都讓我印象深刻。
崔熊熙:當時 Japanese Breakfast 正在巡演,很擔心會不會因為太忙而沒辦法合作,但即便如此,她還是特地在巡演途中去了錄音室,錄好並傳給我們,非常感動。
Q:除了樂團本身的音樂之外,成員也積極參與個人音樂製作,好奇成員之間對彼此個人作品的聽後感?
金春秋:雖然韓主參與著 Balming Tiger 的活動,但除此之外,他也長期以製作人的身分活躍著,還有可能比較少人知道,他曾在某場活動中演出過個人創作,雖然我們都希望他能快點正式發表,但目前還不確定什麼時候推出。聽他的作品時,能感受到他那種在韓國或是整個亞洲中相當少見的另類風格,所以無論是 Balming Tiger、SE SO NEON 的製作,還是他自己的個人創作,都讓人充滿了期待。
(此時韓主害羞地打了一下春秋。)
金韓主:作為一名觀察者,我覺得這是個很棒的問題,因為我還未以個人身份正式出道。觀察成員們做各自的企劃時,常常覺得他們的表情比在團體活動時還要溫和放鬆,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我本來以為自己已經很了解成員們,但透過這個機會讓我重新察覺他們想做的事與另一面,看著成員們在 Silica Gel 之外的活動,其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金健在:我的想法差不多,像韓主有時也會把 demo 傳給我們聽。看到成員持續進行創作並發表作品,這些過程都對我產生了非常多正面的影響,從中也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崔熊熙:我覺得每個成員各自做不一樣的音樂,這件事本身就很有趣。最近我的樂團 Wah Wah Wah 和金春秋的 Noridogam 一起發行了合作專輯,演出當天看到來看表演的金健在和金韓主非常開心,那時也會想,不管怎樣我們總會以某種方式再度聚在一起。

Q:今年是 Silica Gel 出道十週年,回首這段日子,是否有心生過任何想放棄音樂的念頭,或是更加堅定走這條路的決心?
崔熊熙:兩種想法每天都會有。畢竟四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每天都會發生好事或是不快的事,好像可以回答到下一個問題,我是那種若是我不喜歡的人,即使對方犯了很小的錯,我也會很不爽,但如果是我喜歡的人,即使對方犯下大錯,我也不會那麼生氣,能夠原諒。
金韓主:(一旁小聲)那為什麼對我們這麼不耐煩?
崔熊熙:我認為我們都非常喜歡對方,所以對於大錯小錯都能互相包容原諒。
金健在:說不上有什麼特別的契機或決心,比起那種「到死都要走這條路」的堅定意志,我只是在很平凡的日子中想著我會一直做下去吧,這件事早就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Q:你們認為可以與你們建立長久共事或相處關係的重要特徵是什麼?
金春秋: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信任。如果我們想要不斷做新的嘗試並持續成長,每個人的工作量反而需要慢慢減少,這時身邊就需要有可以放心交付的人,當你確信這個人一定能做到的時候,個人能成就的事情就更多,整個團隊亦能完成更大的目標。而我想就是因為身邊已經有足夠值得信賴的朋友,所以這次才能來到金音創作獎。
金韓主:作為 Silica Gel 一員來回答的話,最重要的還是成員們的音樂實力,只要音樂做得好,其實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我們每個人的個性都很鮮明,如果在音樂上的期待有落差,很容易開始注意到彼此的缺點。所以即使不以音樂人而論,只要每個人都能把自己負責的部分表現出色、能力卓越,那麼就能長久地合作下去,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實力原則」。

Q:先前公司的社群舉辦了「成員間誰最搞笑」的投票,結果出爐是熊熙>春秋>韓主>健在,你們滿意這個投票結果嗎?
金春秋:這是老生常談了,所以我只是覺得又在聊同樣的事。
金韓主:對結果我不是很滿意。
金健在:大家說這樣就是這樣囉,哪有人能像照鏡子一樣看清自己呢?你無法自我評價,所以交給外面的人來評價是對的。
崔熊熙:粉絲花了寶貴的時間投票,所以我想先對投票給我的粉絲們表達感謝。如果不承認這個結果,是不是有點無視我們粉絲的意見了呢?
Q:最後,在這個資訊爆炸、音樂作品分眾的時代,音樂獎項亦有讓大眾挖掘到「未知好音樂」的指標性。身為目前韓國樂團界的大前輩,在你們的觀察中,是否有注意到目前足具發展潛力或是自身欣賞的韓國新秀能夠推薦給台灣聽眾?
金韓主:我想推薦一位電子音樂人 Kim Doeon。其實我自己對台灣電子音樂場景多少有些了解,像今天出席頒獎典禮的 FTK,還有名叫 Tzusing 的音樂人,我感覺台灣的電子樂大多具實驗性及相較 Hyper 的風格,而 Kim Doeon 雖不像剛剛提到的那些台灣音樂人偏向舞曲電子,是將爵士或古典音樂的表現手法轉化為電子樂,但總感覺台灣的電子樂迷應該會喜歡。
崔熊熙:想推薦 huijun woo,聽了新專輯非常感動。
金春秋:有一位叫 Kangziwon 的創作歌手,她不但擔任 Noridogam 的鍵盤手、有自己的個人作品,也參與了許多其他音樂人的編曲與製作。她的音樂以 Indie Pop 為基礎,其中又融合爵士等多種非典型而出色的音樂元素,很期待她接下來的專輯作品及演出。
金健在:我們稱不上什麼「大前輩」(笑)。其實我並不常聽韓國音樂,但最近我和太太一起開車,車上播著音樂,聽著聽著我就問:「這是誰?聽起來好像是韓國人?」後來發現那是一支叫 jisokuryClub 的樂團,當時邊開車邊聽感覺很放鬆。本來猶豫要不要推薦一些爵士或深度風格的音樂人,但後來憑直覺想到這支樂團的音樂,感覺台灣聽眾應該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