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樂團 YILITH 以嶄新的姿態再度浮現。這支曾活躍於各大音樂節與舞台的樂團,在經歷成員更替後,選擇不急於重返表演,而是沈潛創作、回到音樂本質。他們花了 1 年時間,從零開始打造出首張完整專輯《浪嶼夢》。
製作過程中,YILITH 受臺北流行音樂中心邀請,與金曲歌后艾怡良合作推出單曲《不如輕輕跳支舞》,並登上北流舞台演出。「那次合作讓我們真正意識到什麼是『信任』與『專業』。」YILITH 團長兼鍵盤手 Sid 東東回憶道。2025 年 7 月,YILITH 與北流合作推出單曲《不如輕輕跳支舞》,由艾怡良跨刀演唱。歌曲發行後迅速獲得好評,也成為樂團重組後的首支正式作品。
「在團員更換後,許多音樂設計都得重新調整。與新主唱 SYi 及艾怡良的合作過程,像是一股新的力量,讓我們看到歌曲可以被唱得更寬、更有靈魂。」東東說。這次合作不僅讓 YILITH 獲得更多關注,也重新確立了他們的創作核心:誠實面對自己,並用音樂說真話。
隨後,YILITH 受邀參與北流主辦的 Jam Jam Asia 音樂活動。那是他們重組後首次以完整陣容登台。「那場表演的感覺很奇妙,像是把過去幾個月的努力在一瞬間釋放出來。」主唱 SYi 回憶道。現場觀眾反應熱烈,YILITH 也藉由這場演出正式宣告:「我們準備好了。」這段經歷不僅讓樂團重新被看見,也讓團員之間的默契更為緊密,為接下來的《浪嶼夢》製作奠定基礎。
《浪嶼夢》是一張關於「漂流」的專輯,也是一封寫給「尚未抵達的自己」的信。專輯主題圍繞「每個人心中的海」展開,象徵人們在迷惘與追尋中仍保有前行的勇氣。「這張專輯幾乎從零開始。」東東表示,「新主唱 SYi 在唱功與 Topline 創作上非常有實力,老成員 Jeff 和 Ting 的節奏感與音色控制已達職業級水準。我們在這次製作中不只是錄音,更像是在重新建構樂團的靈魂。」
YILITH 的錄音旅程橫跨台北與首爾。鼓組主要於 Lights Up Studio 錄製,弦樂則在玉成戲院錄音室完成。電子合成器與人聲分別於多間錄音室錄製,最終遠赴韓國 Honey Butter Studio 進行混音與母帶處理。在音樂風格上,YILITH 將電子元素與現場 Band Sound 融合,形成具現代感的 Hybrid 聽感。在詞曲編排中,樂團刻意保留情感留白與呼吸空間,讓聽者能在旋律間找到共鳴與餘韻。
在製作層面上,YILITH 集結多位專業音樂人,客座職業樂手 Savulu 與蔡捷安、電子音樂製作人 AWE1NSANE7(阿瑋)、參與多首華語作品弦樂編曲的李奕箴,以及現居洛杉磯的電影配樂家詹維全負責管弦樂編曲。配唱製作由職業歌手大嘴 Hank 擔任監製,在他高標準要求下,SYi 交出了極具張力與層次的聲音詮釋。混音由新銳工程師 蘇昱嘉、陳禹丞 共同完成,母帶後製則交由韓國首爾 Honey Butter Mastering Studio 的 박정언(Park Jung-eon)負責,整體聲音質感與層次皆達到國際標準。
主唱 SYi 分享製作專輯的心情;「這次製作節奏非常緊湊,從主題設定到錄音混音幾乎同時進行。最難的是在短時間內維持狀態,同時探索自己未曾展現過的聲音。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完整專輯製作,也是成長最快的一次。」鍵盤手兼團長 Sid 東東則表示:「這張專輯是重建的過程。它教會我如何重新信任、如何協調不同創意能量。我們並非為了做出『安全』的作品,而是希望呈現最真實的自己。」
「錄音時我們嘗試了許多不同於以往的做法,例如讓貝斯不只是伴奏,而成為旋律的一部分。〈Lilith’s Crossing〉讓我重新思考低音在音樂裡的角色與表情。」貝斯手 Ting 補充道。鼓手 Jeff:「這是我人生第一張完整專輯。錄音室的壓力比想像中大,但也讓我變得更專注、更嚴謹。最深的體會是要有體力才能應付創作,現在我已開始規律運動(笑)。」
專輯於 10 月 27 日 全面上架至 Spotify、Apple Music、KKBOX、YouTube Music 等平台,年底也將推出自製 MV 與紀錄影像,完整呈現他們的創作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