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1・新聞

《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系列紀錄片正式上架,探索屬於台灣人的「新民歌」

作者/DJ小風

1995 年 9 月份,一本由「滾石唱片」發行的免費雜誌上,提出了一個相當有意思的觀點「新民歌」。嘿!民謠就民謠,校園民歌就校園民歌,民樂就民樂,到底報導中所謂的「新民歌」是什麼?

民歌出自於民間,是人們在山林海角街頭巷尾傳唱且傳世的歌曲。這些歌曲說的唱的都是市井小民的喜怒哀樂,還包括了愛恨情愁與吃喝嫖賭,描述的內容一點也不高尚,卻絕對寫實且具有共感。〈丟丟銅〉是民歌,〈思想枝(起)〉是民歌,〈茉莉花〉當然也是民歌。但是「民歌」這樣的概念在臺灣這座音樂之島上曾經有過兩次意義上的擴張:一次是七〇年代年輕人群起「唱自己的歌」的創作運動,後世以「校園民歌」作為此階段音樂風格與相關事件的統稱;另一次則是臺灣 1987 年解嚴之後,臺語歌曲在媒體上的流通亦逐步解禁,新一代音樂人以搖滾、嘻哈等新銳樂風創造具有強烈個人與社會批判風格的「新臺灣歌」。

兩次的「民歌擴張」看似無關,但本質上均是透過創作人的 DIY 真誠反映生活體驗及對社會的關心與反省,並且以反判於當時主流樂派的形式,為國語歌及臺語歌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當期的「滾石雜誌(即上述提到滾石唱片的免費刊物,非美國 Rolling Stone雜誌)」就將這兩段臺灣樂壇的音樂事件以「新民歌」為點題概念進行統整與回顧。

30 年後的現在重讀這篇報導,你會不會突然浮起一片雞皮疙瘩:這麼有意思的觀點為何從未在媒體上發酵?怎麼我們現在才發現?而且還這麼恰好的與臺北市文化局近年籌拍的三部《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音樂紀錄片系列的主題如此貼合?是否「新民歌」正是當代的我們,甚至下一代聽音樂的你們,需要再次凝視、思考與備忘的音樂觀點?

話說從頭,其實早在 15 年前,已經有一群人透過紀錄片的拍攝,為保存臺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開始努力了。這些紀錄片來自於從民國 100 年就開始啟動的「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影音紀錄」拍攝計畫。迄今「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影音紀錄」已累積採集超過 2000 小時的口述歷史,透過這些資深音樂人鉅細靡遺的生涯回顧,後代的樂迷或者流行音樂研究者絕對可以一片一片地將臺灣樂壇發展的前因後果銜接起來。

2022 年,「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影音紀錄」這些內容豐富卻少有人知的資料開始進一步的整理與活化,製作成更精煉、也更方便觀賞的《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紀錄片系列,將縱向時空的個人故事集結成橫向切片,以設定主題的方式把相關受訪者的口述歷史串聯在一起,從不同的視角重新詮釋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故事。在已經公映的三部紀錄片中,我們著實能夠重新認識臺灣流行樂壇幾波「新民歌」的發展浪潮。

侯季然導演的《新台語歌繼續向前走》以 1989 年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專輯為楔子,探問在解嚴初期,是誰開始告訴年輕人:「唱臺語歌是一件很酷的事」?當《抓狂歌》犀利到「有關單位」暗地封殺時,林強與伍佰的臺語歌接力登場,喚醒了臺灣人對母語的壓抑,在《向前走》與《樹枝孤鳥》的搖滾中,普羅大眾用熱血傳唱、偶像式風靡以及實際唱片銷售上的成功,證明了血液裡根生蒂固的臺語魂,註定無法封印更壓抑不了,同時也間接影響了滅火器、茄子蛋、美秀集團與拍謝少年等新世代樂團回頭尋找臺語創作的根源與認同,風起雲湧走出臺語歌一條全新的道路。

而在 2024 年上映的《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ep.3 唱自己的歌》紀錄片中,導演陳清萱並不想傳統、陳腐地說著校園民歌發展的歷史,而是透過年輕創作世代與校園民歌時代資深音樂人之兩代提問與對談,探討不同年代的年輕人用什麼方式創作,以什麼態度記錄下自己所處的年代,將這些靈感與觀察唱成屬於他們所處世代的「新民歌」,並且讓它成為臺灣流行音樂產業中的一塊商機。

同樣地,另一部侯季然導演的《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ep.2 百萬銷售水很深》,透過陳淑樺、江蕙、張學友等知名歌手的暢銷專輯切入,探討臺灣音樂全盛時期「成就百萬銷售專輯」的背後,由詞曲作者、製作人、企劃宣傳、裝幀設計、生產銷售等產業各面向共同打造出的「天時地利人和」。

此時我們回過頭去想「民歌」的定義,再對應到這些百萬專輯上:至少有一百萬名臺灣人都買了同一張唱片,並且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裡反覆聆聽、哼唱、插播、點擊⋯⋯,這些歌若不是市井小民都喜歡的心頭好,怎麼可能創造出百萬銷量。這些歌若不是民眾傳唱不休的「新民歌」,那什麼才是「新民歌」?

校園民歌也好,新臺語歌創作也好,締造百萬張銷量的市場金曲也好,我們認為這都是臺灣「新民歌」的不同樣貌。無論是曾經親身經歷過那些年代的聽眾,或者是手機不離身的滑世代年輕人,透過《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系列紀錄片的引導,相信都可以在閱聽過程中感受到臺灣音樂創作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無遠弗屆的影響力。這些歌不只是歌,而是屬於臺灣每一個人的「新民歌」。

《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ep.1 新台語歌繼續向前走 》、《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ep.2 百萬銷售水很深》及《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ep.3 唱自己的歌》三部紀錄片完整版目前已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Youtube 頻道上架。影片搶先看請見連結:https://youtu.be/F74AyU5MTjI

9/1–9/30 期間,觀賞此三部紀錄片並加入「流行音樂備忘錄」官方 Line 帳號,即可參加「投好片看好展」投票活動。投票者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北流「唱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門票及多項好禮。

此外,有三場次不同主題的活動等著大家一同參與:9/1–9/30,臺北市六間合作餐酒咖啡館將陳設「流行音樂備忘錄」故事箱,等待新一代樂迷現場挖寶;9/6、9/13、9/20下午 1 點至晚間 6 點舉辦「投好片唱好歌」電話亭 KTV 免費唱;9/27,於大安森林公園兒童舞台舉辦百萬金曲素人歌唱比賽。欲了解更多活動資訊,歡迎加入「流行音樂備忘錄」官方 Line 帳號。



avatar
發表:2025-08-21 分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