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新聞

查勞.巴西瓦里新作《Kami Kami 我們我們》赴馬來西亞延續「南島之舟」製作計劃

與前作《Salama》相隔六年,阿美族音樂人查勞.巴西瓦里的跨國製作計畫「南島之舟」再度啟程,隨舢舨逐流,眺望阿美族與南島的音樂連結,完成新作《Kami Kami 我們我們》。從 2014 年的玻里尼西亞,到 2019 年的馬達加斯加,查勞的腳步未曾停下,這場橫跨數十年、長達數十萬公里的旅程,今年來到第三站——馬來西亞。 

本次查勞・巴西瓦里攜手老友馬達加斯加裔的世界音樂大師 Kilema,與砂拉越實驗性世界音樂樂團 ÁT ADAU,三地的世界音樂家首度跨國合作,並邀請到金曲製作人柯智豪操刀專輯製作。

專輯標題「Kami」(發音:嘎米)在阿美族語和馬來語中,都代表「我們」的意思。回望 5200 年前南島語系的起源,這裡的我們,和那裡的我們,哪裡不一樣?答案都在「我們」的音樂裡。

六年期間,《Kami Kami 我們我們》的誕生跨越了疫情陰霾,叩問生命中許多關係的恆定與恆變,從小人物的心聲,投射到對民族與自我認同的反思。專輯從充滿熱帶嘉年華氛圍的〈Kami Kami 我們我們〉開場,承接的〈幹嘛這樣〉和〈傷心的〉以家庭沉重疲憊的一面作為創作切角,儘管歌詞悲傷,編曲上卻透著柔和陽光。

本張專輯當然也少不了查勞一貫的詼諧幽默,〈毒特辣椒〉取材自老友 Kilema 送的獨特辣椒,〈不要的相反〉則如實反映對保力達又愛又恨的情感。從生活經驗出發的〈爸爸阿力〉和〈哪裡不一樣〉,透過地區語言的使用差異,對族群的自我認同投下了有趣的提問。專輯的尾聲,以〈他說〉一曲,將視角再次聚焦回到自身,副歌的呢喃彷彿在向祖靈呼喊,也在跟自己對話。 

歷時多年,查勞不斷突破自我,以台灣為起點,從馬達加斯加到馬來西亞,逐步串連起各個島嶼上的文化拼圖,跨越三地的合作專輯,也開創出更大的格局。



avatar

作者 / 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