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以國際合製打入國際市場,早就不是什麼新聞,2017 年波多黎各歌手 Luis Fonsi 與 Justin Bieber 合作 remix 版的〈Despacito〉就是絕佳例子,甚至成為西語音樂打入主流市場的轉捩點。
近年的案例更是不少:日本團體 ATARASHII GAKKO! 於 2020 年與美國廠牌 88rising 簽約後,首張 EP《SNACKTIME》找來以打造 Beastie Boys 而聞名的音樂人 Money Mark 製作,開始於國際間嶄露頭角,並在 2024 年登上科切拉音樂節;波多黎各歌手 Bad Bunny 自 2020 年與布魯克林的拉丁裔製作人 MAG 合作,逐步深耕美國市場,2022 年的專輯《Un Verano Sin Ti》成為 2023 年各大音樂串流年度播放量冠軍,更是首位 Billboard 200 冠軍 13 週的拉丁裔音樂家——國際合製可說是突破語言與市場藩籬的重要敲門磚。
華納版權亞太區創意副總裁唐達也指出,因為網路、社交軟體及短影音的流通,加上 K-pop 與拉丁音樂的發展讓原本只聽英文歌的受眾,即使聽不懂歌詞,也漸漸願意欣賞其他語言的歌曲。這讓各國音樂都有打入主流市場的機會,也是華語音樂需要耕耘的所在,「我們還沒有一首遍佈全球,屬於我們文化的歌。我們還沒有一首自己的〈Despacito〉。」
首辦國際創作營,踏入國際市場的可能性
為了推動台灣的國際合製音樂創作,拓展台灣音樂的國際市場,文策院首度與北流及華納版權共同舉辦為期 4 天的「2025 國際音樂創作營暨工作坊」。
活動集結了曾與歌手 Jennifer Lopez 及 Ariana Grande 等合作過的美國製作人 Damon Sharpe、製作過《奔向愛情》等韓劇 OST 的南韓創作人 Sarah.J、《澳洲偶像》出身的歌手 Josh Hannan,還有馬來西亞歌手政學zedx、郭文翰、瑞典歌手 Adrijana、新加坡創作人吳周爍等多國創作者;台灣更是有韋禮安、閻奕格、倪子岡、柏霖PoLin、Abus阿布絲、高真、Erika劉艾立、Jocelyn 9.4.0、王泰翔2000wtx 、8lak 等知名及新銳創作歌手參與其中。
本次創作營也與台灣索尼音樂合作,預計從所有作品中挑選 10 首適合的歌曲進行全世界發行,也因此索尼在活動前便先出了考題,指定曲風與方向,讓創作者們在流行趨勢的脈絡下發揮各種可能。
創作營期間,每日都會有 5 組創作人被關在錄音室裡頭,每組由 1 位歌手、1 位 Tracker 及 2 位 Topliner 組成,要在限時 9 個小時內,完成 1 首歌。時間緊迫,但曾在北京、香港、首爾、吉隆坡、新加坡、雅加達等多個城市辦過國際音樂創作營的華納版權表示,這其實是常態,加上參加的都是線上音樂人,限時絕對不是問題,往往還有機會在壓力及腦力激盪下,誕生出意想不到的創意。
實際上,大家也確實玩得開心,歌聲與笑聲此起彼落,公布「第 36 屆金曲獎」入圍名單的當下大家也一起守在電視前,見證柏霖PoLin 入圍最佳華語男歌手的那刻。華納版權臺灣董事總經理曾珺萍還提到,許多外國創作者是首次來到台灣,被台灣的創作能量所震撼,而有了想在華語地區開拓音樂版圖的念頭,也敲碗文策院,希望未來能再舉行更多的國際交流創作營。
國際合作之必要:抓準機會、創造機會
活動的最後一天也特別來到北流進行實務工作坊,以「華語音樂人如何拓展國際市場並提升全球影響力?」為題,由唐達、曾珺萍、索尼音樂臺灣總經理許惟援對談,並由《22 世紀衛星》創辦人 Brien John 擔任主持人,透過實務經驗交流華語音樂拓展國際市場的經驗。
短影音盛行的時代,「爆紅」常來得突然也消散得快,如費玉清的〈一翦梅〉就因為中國網友於短影音社群,迷因般地唱了兩句「雪花飄飄,北風蕭蕭」而在歐美爆紅。這首歌剛好是索尼旗下的作品,許惟援便提到要如何掌握這個機會很重要。首先,在還不知道爆紅原因時,他們先分析趨勢從何而來。理解緣由後的下一步是優化,如何讓歐美人在搜尋雪花飄飄的拼音「xue hua piao piao」時,能搜尋到〈一翦梅〉,並成功導流他們到串流平台聆聽,才有辦法真的將流量變現。
曾珺萍接著提到,作為版權公司,不僅要為既有歌曲抓住流量到來的機會,也要創造新的可能性,這正是國際創作營的重要所在。像此次創作營中,印尼歌手 Abeliano 便表示想在未來的創作中放入華語元素、來自澳洲的 Josh Hannan 則提到他對台灣創作的邏輯大開眼界。創作營不只是帶給台灣創作者來自各國的靈感激發,也是讓各國的創作者了解台灣音樂的重要機會。
「不過真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英文一定要好,不然你碰到各國的音樂人也沒辦法交流。」曾珺萍強調道,她認為台灣音樂人的實力無庸置疑,但能否順暢地溝通,才是合作的基本。
想打入國外市場,先走入當地文化
想往國際發展沒有一定的方程式,Brien 提到像大象體操、落日飛車等獨立樂團就是走巡演路線,從各國小場地漸漸養出他們的聽眾,才擁有如今的規模。
唐達認為,要進軍其他國家市場,必須先和當地的人與文化有所連結。他以自己為例,2012 年,剛打造出羅志祥的〈全城熱愛〉等爆紅歌曲後,便於國際音樂品牌的介紹下飛到洛杉磯參與音樂共同創作計畫,「但我對自己的表現有些失望,太緊張,弄不出一首好歌。」這才讓他驚覺,若要打入美國市場,必須先扎根,便搬到洛杉磯,連房子都買了。唐達回想,若非如此,可能也不會有數次葛萊美獎提名、與 Troye Sivan 共同打造出〈Happy Little Pill〉等熱門歌曲的成績。
許惟援提到,旗下歌手 Everydaze 去年底打造的英文創作專輯《DAZE》,獲得東南亞公關公司的青睞,合作一系列推廣,在一個月的期間做了 30 多個全英文的媒體採訪曝光,效果不錯,但後來回想,若當時歌手隨該推廣時段一起前往東南亞,將會帶動更大的影響力。報導是讓當地人想認識你時,上網搜尋有辦法找到你,而線下的活動才能真的跟當地受眾有所互動、發酵。
曾珺萍則以同樣參與本次創作營的台灣歌手陳思翰為例,去年他自掏腰包前往香港拜訪當地創作者,一同創作,了解當地市場。他為香港歌手洪嘉豪打造的〈黑玻璃〉,成為 2024 年香港 YouTube 熱門音樂影片第 1 位,還一舉登上了「叱吒十大」第 7 位。「就算你沒辦法住在那裡,但有時間的話去當地找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音樂、做音樂,還是有很好的效果。我知道很多音樂都宅在家創作,沒有踏出那一步,但我相信 I 人(內向型人格者)走出去,也能和其他 I 人聚在一起的,這就發生在陳思翰身上。」
而過往對於打入該國市場的策略,總認為必須迎合當地喜愛的曲風樣貌,當年進軍美國歌壇時,便大改曲風,開始唱性感的歌曲。但如今趨勢已變,比起重金打造的巨星,聽眾更想看到有個性的「真人」,也更想聽到些不同於主流的刺激。Bad Bunny 的《Un Verano Sin Ti》就並未去貼和美國的流行,而是以拉美音樂打動市場。
變化莫測的網路生態法則
如何讓自己能在網路世界有能見度,也是同等重要。若是獨立音樂人,Brien 推薦將作品上架至 Bandcamp,裡頭的聽眾熱愛各式曲風,平台也能幫助音樂人與曾購買的粉絲保持互動,是穩固自己與鐵粉關係的優秀選擇。
許惟援則提醒,社群帳號的申請 IP 位置也很重要,譬如台灣的 TikTok 帳號,即使去到國外,看到的內容及傳播的位置依然會是以台灣為主,要如何打破演算法的地域性,是時常被忽略的課題。他們近期也在討論,若要打入當地市場,是否歌曲也該申請當地的 ISRC(類似歌曲的身分證字號)。
不要停止挖掘自己的特殊性
在所有策略之前,歌手自身具備什麼特性、希望如何發展是最需要被釐清的核心。唐達過去還在索尼音樂時,簽下了厄瓜多籍華裔歌手 Ren Kai,他個人表示希望能藉由自身的文化特殊性,一半時間在拉丁美洲發展,另一半則在華語市場發展。公司認同他的想法,一方面或許是能在拉丁男歌手已近乎飽和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另一方面也正好觀察到西語與華語抒情歌曲的氛圍及細節上有些相似性,便與歌手一同實驗跨度西語及華語的音樂可能性。
曾珺萍認為「走出去」十分重要,柏霖PoLin 在發完首張專輯《野蠻之荒》後,索尼音樂希望給予更大的發展空間,開始與華納版權合作,當時華納正好與澳洲、新加坡、印尼、韓國等各國的音樂人合作創作營,便讓柏霖PoLin 參與其中,成為他製作專輯《允許萬物破碎》的養分。同時在作詞人方面無論是大師級前輩或新生代創作者,他都渴望合作與共同創作,才能做出這張突破性的專輯。
她也都提到,作為創作歌手千萬不要停止創作,每個作品都會遇到有緣人,尤其像她們華納版權經常會碰到歌手新專輯收歌、影視歌曲、遊戲歌曲等各式案子時,會協助把音樂推出,讓作品更有機會送到適合的人手中;許惟援則舉例,上次與一個即將踏上巡演的音樂人談合作時,行銷與公關等都已經談妥,但對方手上沒有 demo,「沒有新歌,唱片公司就無法進來幫忙。就只能在巡演上唱舊歌,或只發一兩首單曲,那是非常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