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吹專訪

【吹專訪】繞行地球一週後,大象體操長出了巨人的肩膀——張凱翔談新書《出發世界巡迴!》

2024 年底,大象體操結束了橫跨 23 國、共 60 場的巡迴《世界 THE WORLD》,在最終站、台北旗艦場的舞台上,吉他手凱翔宣布,接下來樂團將進入一段很長的休團期。

話雖如此,凱翔卻只讓累壞的身體稍事休息,沒想過要再耍廢久一點,就起身展開新計劃。先是重啟「淺動藝文」的行銷企劃、音樂創作工作坊,然後一手整理巡迴中錄下的演出實況,一手又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完成 7 萬字的新書《出發世界巡迴!》⋯⋯剛剛結束的第 36 屆金曲獎的評審名單中,也能見到凱翔的名字。

這樣真的算是在休息嗎?實在不確定。但細數起來,不難察覺這些忙碌的終點,都指向分享與回饋。凱翔提到,啟發他寫書的,是林懷民和閃靈在踏遍世界後留下的著作。親自轉了地球一圈後,他也想用文字和照片與樂迷分享沿途風景,並且傳授龐雜的海外巡迴經驗,他說:「因為我們經過了這些挑戰,所以更有自信說,台灣音樂人在世界的舞台上是很棒的,這些美好的聲音真的會被觀眾聽見。」

台灣獨立樂團勇闖世界的歷史,可以一路回推至 1997、1998 年瓢蟲Ladybug 在北美的兩趟巡迴,樂團回國後出版的《瓢蟲搖滾漫遊 地圖上的聲音》以日記形式重現搖滾樂團的公路之旅;2007 年,閃靈的第四張專輯《賽德克巴萊》在歐美發行,順勢展開橫跨歐洲、美洲、亞洲的巡迴,後續也留下一本《這就是 GUTS!:夢想這回事,從來沒有句點》。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凱翔也以平實文字寫下一路上的見聞,當中穿插著成團十多年來的點點滴滴,若是長年跟隨大象體操的樂迷,定能體會到陪伴他們成長的甘苦。而與眾多前輩著作的不同之處,是接續在故事之後的一則則「產業小百科」,細緻地把海外巡迴經驗條列成清晰的資訊,兼具著指南、工具書的特性,是有志於走出台灣的樂團,出發世界前的必讀良品。

在新書開啟募資之際,我與凱翔對坐,細談寫作經過、巡迴的體悟,和休團期間仍更新不迭的計劃。訪談當日,經過一整天密集的宣傳行程,凱翔臉上卻絲毫不見疲態,只說一趟從高雄來到台北,不得不把握時間,坐定後照樣認真回覆每個提問。

不只有新書、Live album 陸續釋出,凱翔透露來年還有大象體操的紀錄片準備放映,已經完全顧不得「休團」的設定,他只笑說:「這都是我小小的夢想啊!」

吹音樂=吹
張凱翔=張


當你問 AI 如何籌備世界巡迴,得到的會是張凱翔的回覆

吹:從 2024 年底大象體操宣告休團至今,凱翔真的有休息嗎?

張:前面真的有休息真一下下,後來又展開了很多大象體操在忙的時候沒有辦法做的事情,完全不符合休團的規劃,對不起⋯⋯我休息的方法就是找另外一件事情忙,這是涂嘉欽對我的註解。

吹:出書的計畫是從休團之後開始的嗎?

張:大象體操剛滿十週年之際,我們就有討論過要寫一本書,記錄成團以來的故事。在巡迴路上,我一直反問自己為什麼要寫書?

我想起很多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林懷民的《高處眼亮》寫「雲門舞集」在世界各地巡迴的故事;閃靈也出過一本《閃靈王朝─台灣搖滾鬼王 10 年全紀錄》寫他們怎麼開啟跨國合作。因為這樣,我才覺得出書不只是樂團紀實,好像還有點教科書的意味,可以要把產業的結構和一些有趣的地方寫下來。

去(2024)年 7 月,巡迴還在進行中,張凱婷就出了車禍,休息了三個禮拜,那段時間我們也不能做什麼。之前看過 dato 出版的旅遊書,就想可以和他聊聊,了解一下這個虧損是不是我能夠吃得下來的(笑)。dato 跟我解釋了獨立出版的狀況和流程,我一直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然後從  2024 年底開始寫,也請他當我的編輯。

凱婷(圖左)傷後復出後,以特製揹帶將 bass 揹在右肩上演出。

吹:幾乎不到半年就完成書稿,寫得好快!

張:原本有想要在巡迴當中一邊記錄,後來覺得實在太瘋狂了!去年底我先整理了幾篇稿件給 dato,他有建議我調整文章的篇幅、結構,我才大量地寫。

吹:書中每個章節,都是用巡迴故事和產業小百科組成,兩者之間也有所呼應,這個結構是和 dato 討論的結果嗎? 

張:我跟 dato 有討論過兩種結構。一種就是前半講故事,後半放產業小百科,後來發現這樣產業的章節會有點硬,我自己也讀不下去,只好放棄。後來才試著把故事跟產業小百科結合在一起,希望我的巧思大家可以接收到。

吹:現在有 Podcast、線上課程等形式,為什麼會選擇書籍出版這個媒介?

張:一開始 dato 也有問過我這題,但我其實有一個小小的企圖。現在 AI 抓取資料都還是以文字為主,未來如果有人搜尋:如何去美國巡迴?AI 可能會把我寫的內容列出來,這些資訊就可以流傳得更久遠。

我不想要大家花很大的「學費」來做這件事情,對於消費者而言,接觸書的成本是最低的,假設圖書館收藏了這本書,大家就可以自由取閱。我希望對台灣音樂發展有興趣的人都可以知道,台灣音樂人是可以在海外發展的,而且面對的聽眾不只有華人。如果沒有透過文字、照片記錄,一般人會滿難想像這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連我自己都很難想像。

吹:除了受到林懷民、閃靈的啟發,在寫作上還有參考其他作品嗎? 

張:我有參考 dato 的旅遊書,因為還是想讓大家有跟著我們一起去旅行的感覺,所以每個章節的前半,還是有一點旅遊感。後半的產業小百科,我有參考一些非音樂類的工具書,因為我是一個很愛看工具書的人,像是《品牌這樣思考》,還有《經理人》雜誌。

吹:哦!你參考了哪些《經理人》的哪些內容?

張:我從大學就有固定在讀《經理人》。剛剛才在和子皿的同事討論,經紀人的英文是 manager、他的工作內容是 management,其實就是管理學。所以經紀人的本職學能是管理學,那應該跟《經理人》裡面探討的觀念是一樣的,管理學本來就可以應用在各個產業。再來是《經理人》很多內容都是用條列式,後來我寫企劃案,也都會參考裡面的排版,用條列式把內容講清楚,書裡的產業小百科也是這樣。

2019年,大象體操於美國巡迴時,與載滿樂器、器材的交通車合影。

不論去到哪裡,我們都會跟大家說:We’re from Taiwan

吹:在各篇產業小百科裡,凱翔都針對巡迴型態、音樂市場、經紀人、音樂節、演出場地等人事物,做了非常詳盡的分類和定義。其中很多詮釋是在台灣很少見過的,為什麼會選擇用這樣分門方式的形式來統整實務經驗?

張:做這些分類、定義之前我其實非常猶豫,例如書裡面有一些音樂祭的種類其實是我命名、翻譯出來的。我也會擔心,真的要這麼做嗎?很怕被罵啊!但後來覺得,還是得開始做這件事,即使有被討論、被討厭的風險,也是開啟大家更多想像的機會。

現在台灣對音樂祭的想像,可能會是「大港開唱」、「浪人祭」、「火球祭」等,這些對我來說都是綜合型的音樂節,只是眾多形式中的一種。世界上還有很多類型的音樂祭,例如大象體操參加過最多的,就是專注於特定曲風的音樂節;還有一種是像「貴人散步」這樣的 circuit event,過去在亞洲會翻譯成「都市型音樂節」,但有些地方的 circuit event 並不舉辦在都會區,它可能是在某一個鄉村裡面,所以我把它命名為「環形音樂節」,指該活動的場域範圍,大多是在步行可抵達的距離之內。

2022年,大象體操在 FUJI ROCK FESTIVAL 演出。

吹:書裡提到滿多基本資訊,例如跨國合作的形式、音響工程的用語等,也有中英文用語的彙整,是不是也希望幫助大家減低溝通的成本,消弭一些認知落差?

張:有些認知的落差真的超級、超級巨大!很多朋友知道大象體操在做海外巡迴,所以有時候接到邀約都會來問我們,「海外音樂節開的 show fee 怎麼這麼低?是在跟我開玩笑嗎?」

亞洲人想像的音樂節,主辦方除了演出費,至少要包辦機票、住宿,但在歐美完全不是這樣。為什麼歐美樂團會一直在巡迴?因為每一個音樂節的邀約,可能都只有給付一個固定費用,其他所有行政成本,甚至工作簽證申請都要自己處理。它的暗示是,你一定要就著這個大活動在周邊跑巡迴。

整個產業結構跟概念都不一樣,所以大家收到海外邀約,常常會分不清楚到底什麼有包含、什麼沒有包含。如果不是依賴大的唱片公司,和獨立廠牌合作的音樂人多少會遇到這些溝通上的落差,不如來我把它整理清楚,大家不要再覺得被是詐騙了!當然還是要小心詐騙啦(笑)。

吹:開篇就有寫到「舉辦巡迴沒有絕對的標準作業流程可以依賴」,那你會希望大家怎麼使用這本書?

張:它絕對不會是一個 SOP,不是照著做就一定會成行,每一個樂團、音樂人的商業模式也都不一樣。我會希望大家看完這本書,能大致理解海外巡迴的架構,至少有些名詞是一定要知道的,像是 booking agent 的責任範疇是什麼?像這樣的事情還是有標準在,有這些基本的認知之後,要找誰當 booking agent?怎麼打開人脈?就要各自去發展了。

2019年,大象體操於歐洲巡迴時,團員與交通經理人 Štěpán(左三)合影。

吹:對於有志開拓海外市場的音樂人,除了具備基本的知識,你會建議大家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世界各地的觀眾?

張:對我來說音樂、娛樂文化是外交的最前線。現在到很多的音樂節去,如果想在團名後面要括號 Taiwan 其實都滿困難的,因為會碰到各式各樣政治的問題,所以現在大家都不括號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反而覺得國民外交是最直接的,不論去到哪裡演出,我們都會跟大家用英文說:我們來自台灣。然後介紹台灣的地理位置、台灣的故事,這會讓台灣從一個抽象的概念,變成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對於南美洲的人來說,他看到的新聞永遠只是台灣在亞洲的是重要戰略位置。他們不會知道台灣到底住著誰?有什麼樣的文化?那裡的人長什麼樣子?他們會哭嗎?會笑嗎?但是今天,我們有機會跟海外的樂迷接觸,把故事講給他們聽,我覺得想像就會被落實下來,變成:那裡住著一群夢想家,一群真的把多元性別跟婚姻在亞洲落實的人民,對我來說有一些價值是在這個層面。

原來,善意的回應也需要時間醞釀

吹:看你寫的巡迴故事,文字其實很平實,但很讓人感動。尤其南美的章節,搭配目前釋出的實況錄音,感受更立體。在寫作上有特別的策略嗎?

張:我的文筆超級差,以前考試的作文分數都很低,因為我的情感沒有那麼豐富,就會硬擠一些成語,看起來超爛、超粗糙。寫這本書,我就當作要出糗給大家看,我只是想要闡述,我遇到的很棒的故事,從來沒有思考過「文筆」這件事,但因為大學在廣電系寫過劇本,所以有點結構的概念,我比較是用寫劇本的方式在安排敘事,希望大家在閱讀的時候,還是會感覺到一點樂趣。

大象體操鼓手嘉欽與吉他手凱翔,攝於 2016 年。

吹:文字內容都是以凱翔第一人稱出發,團員有提供其他建議嗎?

張:決定要做這件事情之後,有先跟團員說:「我要付大家一筆錢,希望大家授權手機裡的照片給我。」剛好凱婷跟嘉欽都有攝影的喜好,會買傻瓜相機,沿路拍著、拍著。我等於是拿大家的作品集,塞在我的書裡面。

有寫到他們的地方都有先知會一下,例如裡面我跟嘉欽親親的故事、跨年演出遇到台下推擠的狀況等等,都有先問:「這可以寫嗎?」他們都覺得 ok,但反應還是害羞居多,畢竟我把人家的事情寫得那麼直白。其實已經有稍微拿捏一下了,原本寫得更露骨(不是指親親的部分),例如商業面的內容,就沒有把數字寫得那麼明顯。

吹:這本書除了記錄 2023-2024 年的世界巡迴,還穿插寫了很多大象體操成團十多年來的精彩故事,想請你再分享一些沒能收錄的花絮?

張:有一段我很想寫,但最後因為篇幅沒能收錄的故事,是 2022 年我們差點變成難民的事件。2022 年,大象體操和高雄市管樂團一起登上 FUJI ROCK 舞台。團員們的全日文 Talking 加上特別邀請高雄市管樂團的精彩演出,受到音樂祭現場樂迷和網路串流觀眾一片叫好,Elephant Gym 甚至成了當天 twitter (現已更名為 X)的熱門搜尋關鍵字。

演出結束,大象體操的團員們飛往韓國,準備參加 Pentaport Rock Festival。我們一行人剛降落韓國,就收到高雄市管樂團的老師們慌張的訊息,「回台灣的班機全部取消,而且航班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重開」被困在日本的管樂老師在電話裡慌張地跟我們說。

2022年,大象體操日本巡迴後台。

當時,因為美國議長裴洛西來台灣訪問,中國派出軍機繞台,導致所有民間航班全被取消。「多待的飯店錢,大象體操會全出。老師們就當作日本多爽幾天吧!開始大逛特逛吧!」我安撫老師們,請他們開啟觀光模式,但其實心裡很焦慮,「該不會只是來演個音樂節,結果變成國際難民吧?」

有一些親戚長輩,因為害怕台灣戰爭,在孩子求學期間就讓孩子出國、移民。但當時在韓國的我其實很想回到台灣,想跟家人朋友們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想和愛的人在一起。好險軍事行動只維持了一天。隔天華航率先重啟航班,管樂老師順利降落台灣。我們在韓國演出後也平安返家。

吹:經歷了這麼多意外與波折,你會怎麼形容巡迴這件事在你心中留下的印象?

張:我覺得,我感受到的善意很多。

大象體操已經巡迴兩次了,第一次 2018-2019,第二次就是 2024。第一次巡迴到歐洲,負責開車的是一位捷克籍的司機,某天在倫敦的演出結束,當時已經很晚了,司機要載我們回飯店休息,開到一半,就看到路邊一台拋錨的車子,我在副駕、也看到了那台車,但我覺得好累,很想忽略它。司機馬上就說,「嘿!那裡有個拋錨的車子,我們去幫他吧!」我都來不及拒絕,他已經把車子停到路邊,下車幫忙接電。後來我們才知道,遇到拋錨的是一個義大利樂團 DAGS!。

我想,我們這群好人一定會有好報。結果沒過幾天,我們的東西就被偷了,一堆電腦、護照都不見。這件事情影響我滿深,對歐洲有一種厭惡跟不信任感。

直到這一次歐洲巡迴,我們在義大利的莫德納又遇到 DAGS!,他們來為我們的演出開場。表演結束後,我們的車子要開來後台,突然就拋錨了,把所有主要幹道都擋住。時隔那麼多年,換 DAGS! 開著車子來幫我們的車接電。我就想,原來善意的回應也需要時間醞釀,這是去年的巡迴很令我感動的地方——同樣的畫面在我腦海重現,只是角色互換、彼此都成長了六歲。

2019年,大象體操遭竊,攝於英國警局外。

新書、實況專輯之後,還有大象體操紀錄片?

吹:新書以募資的方式跟樂迷、讀者見面,在早鳥階段還會附贈一本「採訪誌」,這是凱翔的點子嗎?


張:我覺得,大象體操的經驗,並不是巡迴演出的全貌,所以在採訪誌裡面收錄了八篇採訪文章。包含落日飛車主唱國國、閃靈貝斯手 Doris、大型演唱會導演莊惟惞、toe 吉他手美濃隆章等人的分享,用他們的經驗來豐富不同觀點。

一開始是 dato 說,單純邀請名人推薦好像有點無聊,不如來做一本別冊。我覺得聽起來好像不錯,就由我來訪問,沒想到每一個人都講超多,dato 有初算了一下,專訪誌大概是 5 萬字,所以我等於是寫了兩本書⋯⋯。

吹:除了新書和附錄,串流上已經可以聽到在智利演出時的實況錄音,接下來會釋出更多內容嗎?

張:會的,我們會把演出實況收錄成一張專輯,目前計畫按照日本、美國不同地區慢慢釋出。

世界巡迴實況錄音作品《Live in THE WORLD – South America》 。

吹:原先就有準備要做實況專輯嗎?

張:出 Live Album 這件事算是邊走邊看,比出書更不確定。最早是在巡迴期間,我發現只要硬體情況允許,我們的音控幾乎都會偷偷錄音。我就問他:「欸~這個要尬麻用的啊?」就開始動歪腦筋了。像是南美洲的觀眾特別熱情,就會很想讓大家聽聽看,什麼是把演唱會當足球比賽在看。日本的場次則是有我們跟管樂組合「象眠舍」的合作,也很想記錄這些難得的跨國合作。

回來之後,其實我們也不知道檔案是好是壞,有些可以用、有些真的錄壞了。在休團之後,我們辦了一場大象體操混音大賽。參賽者有我、涂嘉欽,和兩個在高雄做音樂的學弟,大家把檔案分一分,混音之後由音控當評審老師,看看這些音檔有哪些適合做正式的出版品。

吹:雖然大象體操還在休團中,但停不下來的凱翔接下來還有什麼計劃呢?

張:Live Album 會繼續釋出。然後預計明年春天,會有一部大象體操的紀錄片,敬請期待!

【 張凱翔 Tell Chang ✎ 新書募資計畫】

《出發世界巡迴!23國60場,大象體操演出紀實、全球巡演產業解析》
𝟬𝟲/𝟭𝟴 – 𝟬𝟴/𝟬𝟲 嘖嘖平台現正募資中 ➤➤ https://reurl.cc/yRpnYy
晚鳥加碼 ‼️ 𝟬𝟳/𝟬𝟳 前募資限定贈送《巨人的肩膀:8 位國際音樂人的全球巡演專訪誌》



avatar

作者 / 温 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