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吹專訪

【吹專訪】「如果老是追求非常自我的審美體驗,其實是挺不負責任的行為。」——雙人組合回環 RingAgain談首張專輯《鬆一口氣!》

採訪、撰稿/roubing

「我讓經紀人幫我搞了張假條,就沒去下午的課。」這是回環 RingAgain 主唱馬路在開始採訪後第一分鐘對我們說的話。平日下午,兩位團員分別在西安的工作室和香港的學生宿舍,用最舒服的姿勢談論生活。

回環由主唱兼吉他手馬路和製作人天秤Dav 組成,兩人組合似乎比三角形還要更加穩定可靠。幾年前的馬路還像是不好接近的留學生,從英國的藝術學院退學,如今重新考入哲學系所,24 歲的他談吐平穩、溫柔,像是在天晴時拋出一顆弧線完美的棒球;天秤Dav 則一改先前文字問答的言簡意賅,電話撥通後,好像對每一個和弦設計都有分享不完的思路。

主唱兼吉他手馬路(圖左)、製作人天秤Dav(圖右)。

回環的首張專輯《鬆一口氣!》裡多數是 R&B 情歌,卻幾乎沒有提到「愛」的字眼,絲毫不油膩。聽他們談論這張作品,口吻似乎是在回憶高中時代的一個夢境。專輯上線,兩個人好像都長大了一歲。

輸出想法給聽眾之前,先探索如何「好聽」

多數人對於回環的印象,是過去兩三年間斷斷續續冒出的單曲。〈Juliet’s Soldier〉俏皮而危險;〈沙發〉中一句「舔舐你的手指甲」在充滿空間感的音樂中迴盪;〈跳〉更是一齣神秘的舞台劇⋯⋯。

兩年前初出茅廬的他們,將當時的計劃形容為「習題集」,邊學邊做,累積的目的大於表達。那時的馬路還沒開始攻讀哲學,一些抽象的思維還需要通過音樂排解。「後來我們想,假如一首歌 4 分鐘的話,一張專輯下來總共都不到一個小時。如果想表達的東西太多,思考太深入,光是這麼幾句歌詞大家不可能理解你在說什麼。強加給聽眾,我會覺得自己『很暴力』。」

與其空談意義不如先去探索「好聽」。去年暑假馬路去到西安,在天秤Dav 家附近租了一間酒店,夏令營一樣的創作週期就此開始。「每天早上起來就是彈彈琴、寫寫歌,下午就去 Dav 家裡錄音。非常無聊的生活。」專輯《鬆一口氣!》的 13 首歌多數在那段時間誕生,除去吉他和人聲部分其它均由天秤Dav 的電腦完成。

《鬆一口氣!》從〈Don’t Ask〉帶有顫音的電鋼琴進入。馬路以第一人稱視角,像在咖啡廳裡偷聽隔壁桌聊天一般(馬路:我確實會這樣),觀察著嘈雜生活場景中瑣碎的人際交往。

〈戀愛小說〉則像是安靜到極致後突然動了起來。「去年冬天我們在深圳和經紀人奶昔一起去唱KTV。他大聲跟我說,『你寫〈逃〉這樣的音樂是不會有人聽的!』然後轉過身點了一首林宥嘉的〈少女〉。」從來不記歌詞的馬路,感受到了「流行音樂」和情歌帶來的情感流動。「當時非常被打動,我覺得林宥嘉寫那首歌的時候,肯定非常非常喜歡他的老婆。我突然想寫一些非常特別簡單、非常純粹的情緒,覺得未來的專輯裡一定要有一首像這樣的情歌,現在看來就是〈戀愛小說〉了。」

〈戀愛小說〉最早名為「言情小說」,「這兩年看了很多歐美暢銷言情小說的譯本,也在影展看了不少愛情片。對比現代的年輕人有很大的存在主義焦慮,不斷換對象,把所有前任當成鏡子才能照醒自己,好像每個人都很怕自己受傷害,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想描繪一種簡單幼稚的戀愛場景。」馬路負責讓主人公跳起來,而天秤Dav 用伸縮自如又飄忽不定的合成器音色穩住步伐,讓墜入愛河的年輕人搖搖晃晃一直向前走去。

光是聽著編曲,就會對著電腦笑起來

偶爾有些不那麼「pop song」的節奏穿插在專輯裡。〈夢境加載〉、〈跑到天亮〉、〈Are You Having a Rough Day〉的節拍各具特色,聽感卻和可愛的〈戀愛小說〉、〈小狗偵探〉有很大差別。「這些是 Dav 先出的 beat 動機。有時候我們寫歌也不太考慮專輯的主旨,比如哪天他有了感覺,做了個 beat ,我能跟著寫出東西就可以直接用。」

〈跑到天亮〉是結結實實的 Drum & Bass,到了後面又切換回了熟悉的 Bossa Nova,馬路和天秤Dav 都在想方設法提供一種「徹夜奔跑」的感覺。「就像日本電影裡的主人公小孩,半夜在路上亂跑,跑著跑著看到太陽在他眼前升起來,陽光落在他的臉上,這時候主人公和觀眾的情緒都一下子被安撫了。我們就是想要這種感覺。」

兩人不約而同地都很喜歡小狗。天秤Dav 的父母家裡有一隻可愛的貴賓狗,他曾經希望自己的樂隊專輯裡一定要有一首寫給小狗的歌;而馬路從小一直想養一隻伯恩山犬,「但我之前聽說伯恩山的壽命不會很長,我就不敢養了。然後我們就寫下了〈小狗偵探〉。」

動情的歌詞寫下來容易,真正調動情緒錄音時,卻很難保持冷靜。在錄製〈小狗偵探〉最後一段時,馬路忍不住哭了,人聲也比前面明顯減弱。但天秤Dav 覺得這一遍最好,保留了下來。「一方面是非常真實,再有就是可以跟後面的小狗合唱做出反差。」

順應著「回環」的概念,馬路和天秤Dav 決定將 2019 年發行的單曲〈夢潮〉再度收錄進專輯。「它是我們寫的第一首歌,也很符合這張專輯的調性,就放進來了。」整首歌和最早的版本沒有任何變化,這樣的流行音樂曾經是馬路和天秤Dav 的初心。

馬路自認為曾經是一個用「濕」去掩蓋歌唱技巧不足的小孩。「以前樂隊配置的時候會做很多『濕的東西』,尤其是我小時候,很喜歡把人聲弄非常大的空間效果。後來發現是因為那會的唱功太差了。現在越是做 R&B,我就越希望展示一下自己的技巧,希望自己的聲音很乾。」

天秤Dav 在採訪通話時也會像線上編曲製作分享一樣充滿熱情。「最得意的編曲應該是〈失敗〉的 C 段。錄音的話,這次馬路的人聲我都錄得很乾。但其實不是乾或者濕就代表好不好,而是聲音和整首歌的『質感』,做 R&B 也許需要錄得很乾,這樣混音和製作的時候就會有很大發揮空間,很爽。」

馬路形容天秤Dav 是「在電腦面前聽自己的編曲就會笑出來的那種人」。「不管是在西安寫歌錄音,還是去深圳拍攝,基本成本都是花在差旅上了。」一張幾乎全部都是軟體音色編曲的專輯,和朋友們一起動手錄音、製作、拍攝、宣傳,馬路和天秤Dav 享受著「低成本手工」一樣的青少年滿足感。

天秤Dav  覺得這是一件「反潮流」的事情,因為反潮流所以顯得更酷。「現在都追求『宏篇巨製』,但我們在家裡照樣都可以擁有那些元素。同樣,可能寫一整張〈Your Eyes〉那樣的歌會更火,但我們覺得那樣無聊。」

就想做點流行音樂,讓感覺自然回環

《鬆一口氣!》的專輯名稱,來自拍攝專輯封面時,馬路突如其來的靈感。「一方面是想讓聽眾鬆一口氣,就是可以不帶腦子聽,可以跟著搖就完事了。另一方面對我們來說也是鬆一口氣,之前的作品我們像打乒乓球一樣異地完成,來回來去地打磨,現在就是集中時間一股腦做完,不再想那麼多了。」

2025 的農曆年前,馬路和天秤Dav 一起來到深圳和奶昔、小敏會合,進行專輯發行前的宣傳照拍攝工作。〈失敗〉裡「黯然失色」的天秤Dav、〈我想要做點流行音樂〉對著領帶發呆的馬路⋯⋯好朋友們根據歌曲的情感選擇著合適的照片。「最後的封面當時看還覺得是個挺失敗的作品,但既然是『鬆一口氣』,好像沒有什麼比那一張更適合那個狀態了,非常妙。」

回環《鬆一口氣!》專輯封面。

「在這張專輯中,我們只想要打造一種能從繁忙生活中暫時脫離的環境,和聽眾一起在每一個四分鐘裡用旋律和文字放大這一刻的感受力和情緒,重新觸碰到那些被瑣事沖淡的部分。」他們在專輯介紹中強調了「聽眾」對於回環的重要性。「因為沒有聽眾創作就不成立啊!這也是為什麼要叫『回環』。」

專輯公佈當天,馬路在自己的微博上用很長的篇幅感謝了自己的外公、外婆、母親,還有天秤Dav 和經紀人奶昔,用他的話說,大家都是「特別好的人」。

問馬路覺得自己是怎樣的人,他沒有給出答案,只是強調所有人對自己的包容——出國留學、選擇修習「實驗音樂」,又退學重新報考哲學,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遇到碰壁後的抉擇,馬路的家人和朋友似乎都只有「去做」這樣簡單的支持。他希望自己可以通過音樂「脫光了」給大家看,讓所有人都能「鬆一口氣」,再由聽眾把這種輕鬆的感覺返還給自己。

馬路說道:「我想要做點流行音樂,多希望市場再包容一些⋯⋯當然並不是真的希望市場有多麼接納自己,畢竟市場是完全不可控的。」馬路認為音樂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也不能只為自己的審美服務。「我們以前寫的英文歌,我外婆聽都聽不懂,卻只是一味支持我。如果我老是追求一些非常自我的審美體驗,其實是挺不負責任的一種行為。」馬路覺得自己對家人有些愧疚,「希望能寫一些他們都能聽懂的歌,告訴他們我們在做什麼。」

小敏、天秤Dav、馬路、奶昔(由左至右)。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流行音樂?怎樣才算真正「在乎聽眾」?

「你能不能成為『popular』,其實和你作品是否『pop』 沒什麼關係。我認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表達能力和魅力是否與時代契合。」馬路覺得〈我想要做點流行音樂〉更近似一種「自嘲的玩笑」。「現在的收聽量已經很滿足了,我們很感謝大家喜歡。但是就算人們不喜歡我,我也會繼續寫啊!」

對比已經成為專業製作人的天秤Dav,學生的身份和生活都令馬路在短時間內安心,好像社會中的紛擾永遠都會晚一天到來。但每一段求學生涯都必然有畢業的時刻,對於24歲的馬路來說,未來的每一天都存在著變數。

畢業之後要做什麼?以音樂為工作在人生規劃中嗎?「這個問題太經典了。最近這段時間我的感受變過很多次。現在的感受是,我很喜歡音樂,我很想做特別多的音樂,不僅是這種 pop songs、以前那種『習題集』的音樂,甚至不是回環的音樂——我此刻就是對音樂滿有熱情的。」

(本文轉載自街聲大事,內容經 Blow 編輯部修改,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avatar

作者 / 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