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人物

把香港搖滾唱進英國O2,專訪Dragon Rock Concert發起人何超儀:「每次演唱,我都忍不住悲憤交加,彷彿在唱自己的人生」

採訪、撰稿/黃潤宇

「今世  如完美砌圖 ╱ 岀世 已披上貂皮豹毛」,這是「何超與海膽仔(Josie & The Uni Boys)」樂團八年前的作品〈何飄移〉中一句歌詞,也是在很多人眼中、樂團主唱何超儀的人生寫照。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出生於賭王何鴻燊之家的何超儀,「一出世就贏過 99.9% 香港人」,但她選擇另闢蹊徑,跳到音樂與電影行業裡摸爬滾打。除了組建搖滾樂團,何超亦早在 2008 年就與先生陳子聰共同開設「852電影公司」,多年來出品多部電影作品,風格也都十分強烈。

作為音樂人的何超,近年來新嘗試不斷,也與不同樂團跨域合作。2019 年 4 月,在香港舉行的「The Classic Purple Psycho Experience」演唱會上,何超聯乘香港組合 LMF、廿四味,以及曾在台灣一同巡演的激膚、怕胖團一起演出;2022 年,她更是將 disco 搬上大舞台,舉辦「Flash Back Now party」演唱會,在後疫情沉寂時期,為樂迷們召喚出八〇年代舞池記憶。

踏足樂╱影壇三十載,曾經入行時也迷惘的何超,如今已擔任起串連業界、帶攜新人的角色。2018 年,她與 the Uni Boys、MC仁、Jan@秋紅等音樂人一起遠赴冰島,拍攝音樂紀錄片《尋找極致的喜悅:火與冰》;其後,又發掘了加拿大新人 Iman,接連參與電影與音樂演出。

今年二月,何超更是連同 the Uni Boys 以及多年好友 LMF、廿四味、黃貫中前往英國,在倫敦 The O2 場館舉辦了一場「Dragon Rock Concert indigo at The O2 UK 2025」現場演出。對於移居海外的樂迷而言,難得可在異地重臨香港音樂現場;演出了 12  首歌的何超也直言當天「情緒非常高漲,自己邊唱邊搖頭搖到頭暈」。此外,幾組演出單位亦有合作串連,現場也特別安排紀念環節,為懷悼前年過世的LMF成員、也是對何超音樂生涯影響匪淺的大飛(陳匡榮)。

這場遠赴異地的演出因何而起?對於何超而言,音樂現場的感受與意義又是怎樣的?何超儀接受 Blow吹音樂的訪問,分享 Dragon Rock Concert 的構想與呈現、以及她近年來的創作與演繹心路。

Blow:Blow吹音樂
何:何超儀

有力又不失頑皮的搖滾演出

Blow:「Dragon Rock Concert indigo at The O2 UK 2025」已圓滿告成。雖然身在台灣的我們未能親赴現場,但隔著螢幕,仍能感受到這場演出的充沛能量。因此,首先想請 Josie 分享一下你對於這次演出的感受:你是否還記得當天上台前、完場後的心理狀態?

何:首先,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雖然你們身在台灣,無法親臨現場,但透過螢幕仍能感受到這場演出的充沛能量,這讓我非常感動。當晚,所有樂隊的能量都非常高昂,大家都很興奮。在後台,我們就像在開派對一樣,氣氛非常熱烈。

我自己在演出前也非常興奮,由於擔心聲帶狀況,我選擇在化妝間休息,確保聲音狀態最佳。上台後,我努力保持冷靜,但觀眾的熱情反應讓我也忍不住投入其中,我只有賣力演出來答謝他們!演出結束後,看到許多移居英國的朋友和當地朋友來到後台打招呼,讓我非常開心。Josie and The Uni Boys 雖然只有 12 首歌,但已經讓我意猶未盡。

Blow:有沒有哪個環節 / 哪一首歌的演繹是最令你印象深刻的?

何: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歌曲是《Call Me》和《好女孩》。

特別是《好女孩》,這首歌是由梁翹柏作曲、我的好姐妹范曉萱填詞,並與我和海膽仔樂隊共同編曲。雖然萱萱(范曉萱)無法親臨現場,但我仍然以她的風格去演繹這首歌,觀眾的反應也非常熱烈。這讓我非常感謝范曉萱的創作,讓這首歌能夠如此成功。

Blow:在準備這次演出時,有沒有針對哪些作品重新編曲,或是對於曲目先後作出特別設計?如果說 2022 年的「Flash Back Now party」是以八〇年代 disco party 作為基調,那麼你會以怎樣的風格或類型去界定這場 2025 年的演出呢?

何:在這次英國的演出中,我們選擇了節奏明快、充滿能量的歌曲,主要以 Punk Rock 和 Hard Rock 為主,旨在營造高能量的現場氛圍,以確保整場演出保持高度的動感和激情。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建議我們以〈何飄移〉作為演出的開場曲,因為我前一組是黃貫中唱〈亞博二世〉這首激烈的 Heavy Metal 曲目。這樣的安排有助於迅速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將焦點集中在我們樂隊的表演上。此外,演出還加入了我個人非常喜愛的〈Call Me〉——一首原由 Debbie Harry 所演唱的歌曲。我對她和 Blondie 的音樂情有獨鍾。我們也盡量選取樂隊的英文歌曲,以便英國觀眾能更好地理解和參與。

整體而言,這次的曲目安排以簡單、強勁、充滿活力、好玩詼諧成分的歌曲為主,帶有一些頑皮和趣味的元素,旨在與觀眾共同享受這場音樂盛宴。

Blow:在舞台方面,這場演出是否也安排一些巧思,或是以特定的風格呈現?

何:這次演唱會的製作和籌備細節工作,主要是交給公司團隊負責。我只向導演提出希望以紅色、黑色和白色為主的燈光設計,並希望整體風格更具搖滾感,避免使用其他色彩。由於預算有限,我們選擇了簡約的設計,避免過於誇張。

如果是在香港,我們可能會有更多的燈光和裝置藝術。但這次我們選擇了簡單而有力的呈現方式,效果也令人滿意。

從香港「埋班」到英國 O2

Blow:這次演出離開了最熟悉的香港,遠赴倫敦舉辦,一定有許多「不就手」之處,但你們仍然選擇異地開唱。可否與我們分享一下,為什麼會選在英國、而不是留在相對近且方便的亞洲地區舉行?整個計畫的緣起是怎樣的呢?

何:近年香港音樂圈野湧現了許多新樂隊,我們這一代音樂人的演出機會減少了,我也不確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所以我大膽地帶領了一群很熟悉的、經常一起演出的樂團朋友,邀請他們一同去英國進行這次實驗。

選擇先到英國,是因為我知道當地有一群支持者,也希望讓大家看到,在英國我們也是有許多粉絲和支持者的。加上有亞洲人移居英國,我認為那裡應該有市場。因此,我們決定先在英國演出,再回到亞洲。 

 

Blow:那麼又為何會選址 O2 場館?在此之前,你與這個場地又有哪些因緣際會?

何:選擇在 O2 場地舉辦演唱會,其實是一個緣分。最初,有一位外國主辦人邀請我在 O2 一個較小型的場地演出。後來,他了解到我會帶自己的樂隊,還有知道我有很多出色、優秀的樂團朋友,於是他們建議我來籌辦。

我曾在 O2 觀看過陳奕迅和 Madonna 的演唱會,當時注意到現場觀眾以華人或亞洲人為主。這次,我帶了其他樂隊一起演出,現場有一些外國觀眾,包括我在唱片公司工作的朋友,還有住在歐洲的舊同學們,有些不懂中文,但現場觀眾氣氛很好,我們演出很精彩。這證明音樂能吸引各種觀眾。

Blow:回看這次演出,難得聯同 LMF、廿四味等幾組單位同場出現,整個「埋班」(結隊)的過程是怎樣發生的?你是如何牽頭、召集大家一齊去倫敦開唱? 

何:Dragon Rock 演唱會中,我們與黃貫中、LMF、廿四味等樂隊以及 Iman 共同演出,雖然這些樂隊過去曾在不同的音樂節上同台,但全部聚集在一起並不容易。我其實不是故意牽頭的,因為我自己也很想一起玩,尤其跟我的好朋友們!所以我才來當召集人而已。

這次演唱會的籌備時間約為兩到三個月,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功舉辦,離不開我公司團隊和各樂隊的緊密合作。演出當晚,大家的表現都非常出色,觀眾的反應亦十分熱烈。這次合作讓我們更有信心,也希望未來能夠擴大「Dragon Rock」的陣容,邀請更多新成員和投資者參與,共同推動搖滾音樂的發展。 

紀念遠去的朋友

Blow:演出中有一個非常感人的環節,是幾組演出單位一起演唱紀念 LMF大飛的歌曲《一夥》。過去在訪問與活動中,你也不時提到大飛對於自己音樂生涯的影響。能否與我們多分享一些你與大飛、以及其他幾組演出團體的交往經歷?他們如何在不同時期影響你的音樂與創作之路?

何:〈一夥〉這首歌是黃貫中與大飛合作的歌曲,謝謝他獻出來讓我們所有團體在這場演出中大合唱,特別有意義!

大飛對我的音樂生涯有著深遠的影響。在當年仍隸屬大唱片公司、對音樂之路感到迷惘時,我經常在練團室遇到 LMF,他們播放的 Grateful Dead、Slayer 及 Metallica 等搖滾樂,讓我對搖滾產生了新的認識和興趣。大飛更邀請我進錄音室試唱,並鼓勵我嘗試搖滾風格,這成為我組建樂隊的契機。這個風格讓我找到我自己的嗓音、風格與長處,證明大飛是對的!所以我會繼續搖滾這條路。

與其他樂隊的合作也豐富了我的音樂旅程。我與黃貫中、LMF、廿四味等樂隊在不同場合共同演出,這次也是首次與 Iman 合作。這些合作不僅加深了我們之間的友誼,也讓我們在音樂上互相啟發;也因為有他們,我更能在台上表現我自己。這些經歷使我在創作上更具多樣性,並堅定了我在搖滾音樂道路上前行的決心。

綽號「大飛」的陳匡榮(Davy Chan)為香港知名音樂人,於 2023 年病逝。生前曾任張國榮、陳奕迅演唱會鼓手,為林憶蓮〈至少還有你〉作曲人,也身兼編曲、製作等工作。

Blow:除了紀念大飛的歌,你也演唱了一首由大S(徐熙媛)填詞的〈章魚黑洞〉。今年年初,大S不幸離世,相信演出這首歌也是對她的一次悼念。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當年的合作經驗、以及今時今日重新演繹這首歌的感受?

何:〈章魚黑洞〉這首歌的誕生,源於我的樂隊成員阿 Dee 的創作。當時,我找范曉萱填詞,但她因為工作繁忙(而無法參與)。她說如果我不介意,願意幫我找一個很適合填這首歌的人。我當然非常信任我的姊妹,就答應交給她處理。

當我收到歌詞時,上面沒有填詞者的名字,萱萱只問我填上詞後好不好唱,還讓我猜是誰寫的。我被歌詞俏皮且朗朗上口的風格所吸引,加上詞與曲的搭配非常準確,我直覺填詞者一定是位歌手。後來萱萱揭曉是大S 所寫,讓我非常驚喜。

大S 早期在 ASOS 組合的作品,如〈變態少女〉已被奉為「神作」,〈章魚黑洞〉寫出嘻皮笑臉與暗黑的風格,有〈變態少女〉的痕跡,這風格也是我的最愛!雖然我們僅僅一起吃過一次飯,但在音樂上,我們很契合。

重新演繹〈章魚黑洞〉時,我對這首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詮釋。這首歌一直是我演出的開場曲,特別是在台灣的「漂移舞台」演出中,作為第一首歌曲演唱。它不僅旋律上口,還能展現我與大S在音樂理念上的相似。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這首歌的演繹也越發成熟,越來越好唱,越演越「勁」!

新作、新人與新計劃

Blow:去年,你發布了新作〈沒完沒了的完美〉,也是與大飛的最後一次合作。在這幾年間,我們從新聞得知你經歷了許多無常之事,卻並未停下音樂和電影製作。歌詞中「不離不棄的追隨/夢想夢到想氣餒/一條路是否走到黑/心就不那麼灰」,是否可以描述你現在的狀態? 

何:〈沒完沒了的完美〉是我與大飛最後一次合作的作品之一,但我其實我手上還有一首與大飛合作、但未填詞的歌曲。

〈沒完沒了的完美〉是大飛特別為我而創作的,由劉致遠編曲、C.Y. Kong 參與製作、林珺帆填詞,對我來說是一首非常重要的歌曲。我與林珺帆以前關係很密切,但已經很多年沒見了;再一次找他填詞,才發現他原來一直默默關注我的動向。當初我只給了他「悲情」的大方向,他卻精準捕捉到我的處境。當我看到歌詞的時候,很感嘆也很無奈;尤其是上面提到的這句,完全寫進我心坎。

如今大飛已離世,回頭看,歌詞竟像預言般貼合現實。每次演唱,我都忍不住悲憤交加,彷彿在唱自己的人生。尤其這幾年,很多事對我來說變化無常。例如我老公的健康出現問題(* 2022年,何超儀的先生陳子聰曾因腹部大動脈爆裂致嚴重內出血),當時有想過是否要退下來專心照顧家庭,心情比較沮喪。所以〈沒完沒了的完美〉的歌詞就是我的「命」。

現在我老公已經康復,我覺得是時候重新出發了。作為作品不多的藝人,我覺得我應該加快腳步,辦演唱會、發新歌、多拍戲⋯⋯正如歌詞所言,我深知,唯有繼續工作才對得起支持我的人。

Blow:近幾年來,除了自己的演藝事業之外,你也積極培育新人,包括此前提到來自加拿大的 Iman。Iman 參與了這次音樂演出,也曾在 852電影出品的《拾荒法師》中亮相。在挖掘新人時,你有沒有什麼特別重視的特質或面向?

何:我沒有刻意推廣娛樂文化或積極培育新人,我並沒有那麼偉大!因為這些都需要資金支持,等我年紀大一點,賺多一點錢,我再去推廣,哈!

簽下 Iman,純粹是因緣際會。當初,我的丈夫陳子聰在美國接受治療時,身為醫生的 Iman 救了他。後來我們發現他在社群媒體上有許多粉絲,會寫詩也熱愛音樂,還經常與人合作跳舞影片。我們覺得他外型條件不錯,便問他是否有興趣進入音樂行業,他表示這是他年輕時的夢想,但家人希望他成為醫生。因此,我們決定幫助他,並開始培訓他。 

Iman 曾是醫生,在學習唱歌時,他的進步速度令人驚訝。正因為他的快速進步和穩定表現,我才大膽地安排他在 O2 舞台上試演。這次演出有眾多樂隊和我們的支持,他表現得非常淡定,沒有顯露出緊張。希望這次演出經驗讓他在未來面對任何觀眾時,都能夠保持自信。

Blow:最後,可以與我們分享一下未來的音樂與電影計畫嗎?

何:目前,我們有五部電影正在籌備中,其中兩部已經確定將在今年與明年開拍。當中 Iman 會擔演很重要的角色,而我會退居二線,希望讓更多新銳演員挑大樑。我特別感謝 Iman的加入,很感恩緣分帶他來到,讓我有機會轉型,嘗試更多元的角色,而不是侷限於鬼怪題材。

而在音樂方面,最近也已經已錄完一首新歌(由Josie & The Uni Boys 的 Don 作曲、范曉萱填詞),正在籌備發行。另外,還有一首大飛作曲的歌正在製作中。此外,樂隊正在規劃與籌備二十週年紀念演唱會,還有我的個人演唱會,但要先找到適合的場地,希望可以進行巡演。

另外還有一個計劃,與兩個意想不到的組合跨界合作;但首先,要先把我自己的唱片發行。距離上一張專輯《章魚黑洞》已隔近十年,現在是時候用新作品回饋等待已久的樂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