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吹專訪

【吹專訪】北流董事長黃韻玲:李宗盛告訴我,你要把北流當成是一扇面對世界的窗。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黃韻玲在樂壇打滾多年,無論是作為歌手、幕後作者、製作人、選秀評審、北流董事長,始終保持著對音樂的赤誠之心,身在音樂之中和世界對話。

從寫歌的人變成北流董事長,今年是她就任第四年,市長換了,總統換了,她還在。歷經疫情與許多無法對外明說的困難,仍保持正向態度,想為臺灣流行音樂產業服務。

她回憶,2020 年站在北流大門口,心中曾對著自己說:「我就是對音樂非常熱愛,不知道能夠做多少,但一定會盡全力做,這是我來的唯一原因嘛。」

在成為音樂人之前,黃韻玲先是追星族,同學的書包裝的是課本,她的書包裝自己寫的歌,希望有朝一日能為心儀的歌手如:鳳飛飛、陳秋霞創作,成為入行動機。她在受訪時常講的故事,是小時候狂熱到鳳飛飛家按門鈴追星,被鳳媽媽趕跑。直至今年參演北流的鳳飛飛逝世 12 週年致敬演出,她也提鳳飛飛生前的正向與溫暖,彷彿不只是音樂,對方性格也深深影響著她。

從 1983 年《小畢的故事》電影主題曲到 2023 年張惠妹〈離別總是那麼突然〉,黃韻玲作曲四十年,不變的是音樂裡的平和氣質。一面寫歌,一面近距離見證臺灣樂壇的變化,終在最需要幫忙的時候,走進流行音樂中心擔負重任。

然而,藝術家身處辦公室怎能不迷網?來自市府、業界、甚至南港周邊鄰里指教多,雜訊浪湧間,她曾跑去問李宗盛建議,對方簡單一句話成了她的定心丸:「他說小玲,你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好,你要把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當成是一扇面對世界的窗。你要把臺灣的音樂透過這個窗戶傳達出去,但是你也要把世界好的音樂帶進來。」

不是因為北流,而是為了臺灣。

瞄定目標,視北流為一扇窗,黃韻玲與北流團隊在這四年來,對內持續活化北流三大區(表演廳、文化館、產業區),對外則一步步開拓北流的國際資源。自 2022 年開始,她便著手推動北流的國際化,組織國際顧問團,每季固定開會、積極佈局,與日、韓、泰、印等東亞音樂節策展人建立關係,甚至親自出訪西雅圖 MoPOP 流行文化博物館,談音樂展覽交換。

在黃韻玲的帶領下,北流成為臺灣音樂產業重視的場地,2024 年最重點經營的活動,便是「TAIPEI MUSIC EXPO 臺北音樂博覽會」(以下簡稱:TMEX)。她說,當北流得知市府要在 9 月第一週籌辦「TRENDY TAIPEI 潮臺北」做國際展會時,他們便決定義無反顧加入籌劃,讓 TMEX 成為活動核心,並把流行音樂置入圍這座城市的文化中心。

北流執行長梁序倫定義,TMEX 是匯聚臺灣流行音樂的上中下游,讓臺灣內部彼此互通的「平台」,邀請到幾乎是全臺灣最重要的唱片公司、經紀公司、音樂節,包括:StreetVoice、火氣音樂、好多音樂、滾石、華研、相信、大港開唱、浮現祭、浪人祭⋯⋯等,齊聚北流文化館二樓的商展區。

黃韻玲與梁序倫最初都曾待過滾石唱片,拜訪老同事皆獲支持,沒想到華納、索尼、環球等國際唱片公司,還有許許多在地獨立音樂新興廠牌,全都願意加入!

在邀請過程中,他們也有機會聽見不同單位的聲音,比如許多策展人會提到臺灣內部的產業交流少,有時合作反而是在海外展會中才有機會談成的合作。這讓黃韻玲感慨:「我們有這麼多音樂品牌,可是我們彼此間的連結好像沒有那麼密切。但就像打奧運一樣,你也是要有國家代表隊,如果東一個西一個,很難聚焦很大的力量。」

想要凝聚產業力量,北流究竟有何優勢?黃韻玲謙虛地表示,北流並非具備絕對的優勢,只是努力作為一個平台。身為表演場地,5000 人的北流表演廳是中型 livehouse 到巨蛋級場館的中介點,TMEX 亦如是,在她眼中,北流不僅是表演場地,應當是臺灣音樂文化的橋樑。所以,「為什麼這些品牌會來,並不是因為北流,而是為了臺灣嘛。」

誰寫歌只想給一百個人聽?

儘管努力整合產業資源,時下年輕人未必買單。黃韻玲直言,TMEX 商展名單開出後,便有朋友跟他說,自己的小孩看過名單後表示沒興趣。讓她微慍道:不管對方有沒有興趣,這就是我們所能整合出來的產業資源。

她當然也能同理年輕人的反應,因為自己小時候也這麼叛逆過,看五燈獎,也會不爽節目怎麼都找同一個評審。但排斥的原因,多半源自於不了解。

黃韻玲回憶,小時候媽媽曾問她「排行榜上怎麼都沒有你寫的歌」,她心裡想說「我才不稀罕排行榜」,可久而久之發現,自己的歌真的沒什麼人討論,就連夜市也沒人要盜版,才開始覺得不對勁。

彼時唱片公司直言,她的歌是「氣質掛」不是「銷售掛」。簡言之,不會賣,不能當主打。後來有一次幫藍心湄寫歌,對方也說:「這首真的很好聽,小玲你寫的太好了,但是我不想演黃韻玲。」

這段經歷讓她知道,寫主打歌給歌手,得要了解歌手的呼吸、咬字與音域習慣,同時也要用點「心機」,想像體育館裡,當歌手唱完上一句,要給全場接唱「下一句」,得寫什麼樣的詞曲才會獲得回應。

「誰寫歌只想給一百個人聽?」她說,現在有串流平台讓你試水溫,網路反應很誠實,有些人會哀怨音樂跟理念沒人聽,但你終究還是要提升自己的技術跟專業,而不是責怪誰有工業體系,誰有唱片公司幫忙,然後原地踏步。「就像 Billie Eilish 如果不是跟她哥哥在家裡先寫好歌,也不會被聽見!」

她分享,寫歌最基本的作業是提高「聽覺解析度」,多聽多看,並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試著模擬。以前自己和幾個樂手也曾試圖重現 Michael Jackson 的〈Billie Jean〉前奏,本來以為才幾個音,很簡單,照著演奏才知道有多少細節要去調整,味道才會對。

如今網路總是讓一切看起來變得很容易,好像隨手搜尋就懂了,指指點點就當做過了,但「寫歌」和所有事情一樣,都是需要著手試錯的,走出物理甚至意識的小房間,去接觸現實世界,才能累積自己並獲得真正的答案。

「舞台上的一切,如果沒有幕後的人存在是沒有聲音的。」

TMEX 雖然不會教你怎麼寫歌,卻能首次讓你一窺臺灣音樂產業的幕後運作體系。黃韻玲介紹道:「我們能提供的資源,是希望你們能多了解,多認識。舞台上的歌手成功來自整個產業的推動,必須要知道每一個唱片公司的核心長什麼樣子?為什麼撤掉製作部?為什麼只做經紀?可能因為現在是演唱會的時代。」

在北流文化館一、二樓,除了有近 40 個以上國內外唱片經紀、音樂創作、演唱會製作公司等品牌攤位的商展區,還有 10 家以上音樂單位進行 Roadshow 主講,自揭經營理念,同時也設置 Open Up 舞台,讓偶像團舉辦簽售會,音樂濃度極高。

集結國內業者外,TMEX 也邀請了 12 國、25 位音樂節策展人及節目買家到場,包括:西雅圖 MoPOP 的 CEO、協助策劃澳洲版 SXSW 的 Gig Life Pro 首席創意官;其中更多的是印尼、菲律賓、泰國與越南等,東南亞音樂策展人。

年輕時曾派駐韓國滾石的梁序倫分享,亞洲音樂節大家會先想到一線的 Fuji Rock、Summer Sonic 等,但更多東南亞的音樂節,其實會更需要臺灣的音樂表演者,也更容易談成合作。

他務實分析:「流行音樂坦白講,K-POP 就是半導體的台積電,累積幾十年。但亞洲其他國家的音樂發展,其實也超過我們想像。印尼有兩億人口,菲律賓超過一億,這些都是市場。臺灣這幾年的環境比較辛苦,所以很多音樂人會朝亞洲其他地方走。」

以「產業對接產業」的 TMEX 為核心,北流延伸出「產業面向聽眾」的售票音樂節 JAM JAM ASIA,首次全面開放表演廳外,三間 livehouse 舉辦演出。而在五場國際論壇中,也有一場專門討論 livehouse 的經營;講者之一的西村良太,在澀谷經營的 duo MUSIC EXCHANGE,據說熱門到要提早一年半才能預訂得到場地!

野心與規模極大的 TMEX,明年還會繼續辦下去嗎?黃韻玲答道:「目前是以此作為目標,但是不是明年同個時間點做,或是兩年一次要討論。」她樂觀地說,今年活動成型後,其實有不少來自國際上的好奇與詢問,「如果大家知道每一年都會聚集在這邊,不只是臺灣唱片業,可能世界各地都會來。」

活動倒數一週,北流團隊緊鑼密鼓地處理各種活動細節,黃韻玲歡迎各方產業人士、愛樂聽眾一起參與。訪問最後,我請她為 TMEX 講一段歡迎詞,她不改愛樂本性說:「流行音樂跟生活、風俗民情、整個世代的政治氛圍都息息相關,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就必須認識流行音樂。而在舞台上的一切,如果沒有幕後的人存在是沒有聲音的,透過這次博覽會,你可以一探幕後,盡可能知道與了解他們。」

「把臺灣的音樂透過這個窗戶傳達出去,把世界好的音樂帶進來。」黃韻玲在北流持續堅守這份信念,如今透過 TMEX,她希望你進一步看見,在臺灣成就出這份信念的那一群人。

攝影/蔡秉孝(@phtsai_tw)



avatar

作者 / 阿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