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肉餅
「從以前接觸爵士音樂開始,可能就在我心中種下了對 vintage Lo-fi sound 的愛好。2017 年聽到 Bruno Major 到後來接觸到更多世界各地的 indie vintage songs 及 Lo-fi beats 後,漸漸塑造出 Jiuwoo 目前的音樂風格。不否認 Jiuwoo 的音樂是 kinds of “Bedroom pop”,但比起 Bedroom pop 我更想稱他為 Living-room pop,因為我大多製作是在 Living-room 完成的哈哈。」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在音樂領域似乎也一直是如此。
2023 年的 10 月,不管是饒舌還是樂團,新作品、新的演出企劃都紛至沓來。在眾多大咖的新專輯發行、詞藻浮華又長篇大論的宣傳推薦文案中,你可能很難注意到這樣一張小小的,僅僅包含三首歌的臥室流行 EP——這是 Jiuwoo 的首張作品《Memories of Summer》。
淺藍色的,模糊到出現油畫質感的專輯封面是兩個人在湖中游泳的畫面,它會讓你聯想到是枝裕和電影中的陽光下郊外的電車站,魏斯安德森《月昇冒險王國》裡夏日森林裡的童子軍駐地,或是一張簡單的 135 底片。
按下播放鍵,你會被 Jiuwoo 輕聲唱出的「And where else would we go? walk along the moon and river / I just know that I will stay with you」中的少年氣息所打動,你會好奇如此簡單的吉他和鼓點,是否是真實器樂錄製而成的產品,那貫穿三首歌的音效、取樣,掛上顫音的吉他和合成器音色,都會讓你想到初秋的周日上午,或者是在臥室,或是在樓下公園草坪上,浮現在天花板和清澈天空中的小幽靈。
即使是幽靈也會有情感,它會因為你注意不到它的歌聲而失落,黑黑的三個洞默默低下去;也會因為你把它捕捉,將它加入在你的日常影像中而感到放鬆自在⋯⋯那麼,Jiuwoo 到底是誰?究竟是一支新的即將大動干戈的樂團,還是只是一個默不作聲的小小唱作計劃?
Q:來介紹一下自己,為什麼取名為 Jiuwoo?
Jiuwoo 其實是「吉屋」。我想在紛亂的世界裡蓋一間庇護所,在前進的路上有個地方可以歇腳。
朋友常說我過於感性,也有被情緒淹沒的時候,在情緒旋渦裡常常越掙扎越墜落,是音樂接住了我,讓我短暫喘口氣(當然也因此接觸到許多優秀的創作人哈哈)。可能因為懂那種感覺吧,開始創作那時候就希望帶給聽眾不是正向或心靈雞湯的東西,是簡單的陪伴,是沒有批判性的庇護所,便取名為 Jiuwoo(吉屋)。
Q:你生活的地方是什麼樣的?
基本上,台北就是一個很溫暖的地方,即使是冬天的今天竟然還 28 度!是個不會下雪的地方。因為如此,希望有一天能帶著自己的音樂去一個會下雪的地方演出哈哈!
Q:現在是什麼樣的身份?你覺得個人創作和樂團的差別在哪裡?
目前是獨立創作的「唱作人」,自行作詞作曲演唱,自行編曲、製作及部分混音。我喜歡個人創作能擁有 100% 的修改自由和編曲自由,更少的溝通成本,但相對的要懂的音樂層面知識較多且要足夠自律。
樂團則相反,更注重在本身的樂器及團員間的平衡,需花心思在人事上,和相互搭配的問題,編曲上也較沒彈性,導致所謂的全是 band sound。其實各有優缺啦,只是獨立創作相對單純,之後也希望有機會和其他音樂人合作,應該也會很有趣。
Q:2023 年的夏天過得怎麼樣?
2023 年的夏天對我來說算是一場模糊的夢吧。經歷了很多舒適圈外的事,有些是自己決定的,有些則是半推半就,印像中每天都不太舒適,有時去抗衡有時去習慣。很多時候都自己與自己溝通,和失衡中的平衡共處,也許時間還不夠久,搞不好過個幾年一回首會覺得其實很美好?
Q:《Memories of Summer》的封面是怎樣創作的?
封面是請朋友設計的,來回溝通很多次,也改了很多次,最後選擇用類似油畫、印象派方式呈現出創作時想像的畫面,像水一樣平靜溫柔冷淡,我喜歡那粗糙的顆粒感,就像 Indie Pop,its rough, it’s life。
Q:這 3 首歌是你一人包辦的詞曲嗎?除此之外,在製作過程中還收到了哪些朋友的幫忙?
是的,這 3 首詞曲創作對我來說其實是又享受又痛苦的過程。製作過程中與略懂混音的朋友 Liang Zhong-Wei 交流過,討論了一些聲音工程上問題,協助我在時間限制下完成更接近理想的混音。
Q:在《Memories of Summer》的創作中,你使用了哪些樂器和軟體、設備?
自己本身是以吉他為主要樂器,除了木吉他和空心電吉他外,其餘配器皆是選用編曲軟體 Logic Pro 的內建音色,經過 plugin 或調整 VST 後,來回嘗試、堆疊完成的。簡單來說,就是盡可能地把在腦中聽到的編曲實體化出來。
Q:EP 發行之後的心情如何?
跌落谷底。曾經把做出作品當作終點,以為好的作品就會有人聽。發行後才發現我不是周杰倫、不是五月天、不是任何一個 famous guy,被世界搧了一巴掌後才發現這只是一個起點,it’s a matter frogger whole new start。但其實還蠻開心的,能跟世界各地的人分享自己的音樂,感覺很神奇。也由於是獨立發行,目前在推廣作品和製作新歌兩著間試著找出平衡點,所以也很感謝 StreetVoice 街聲在宣傳上的幫忙。
Q:為什麼很喜歡幽靈的形象?
ghost 的意向對我來說是 Indie Music 裡指標性的 icon。會使用 ghost 意向的原因有兩個層面:一是,希望表達「我是誰並不重要」,打破人和人之間的屏障,我希望音樂是用最沒有預設立場的方式與聽眾產生連結;二是,我希望聽眾在聽我的作品時,就像幽靈一樣,能拋開現實的各種包袱,平靜自在的、輕飄飄的去感受當下和音樂的美好。
Q:三首歌的影片版本背景照片分別是在什麼時候拍的?為什麼會選擇這些照片?
除了創作音樂外,平常也喜歡拍拍照,那是我與朋友的某幾次記不得的出遊留下的,其實就是生活留下的碎屑。跟我的音樂一樣,都是生活中的念匯流而成的。偶然翻開相簿,將這些瑣碎的生活結合起來罷了。
Q:〈Self contradiction mess〉講了怎樣的故事?你自我矛盾的點體現在哪些事情上?
季節更迭、世事變換,而我飽受混亂,擱淺在中間。〈Self contradiction mess〉藉著敘述情人分合的側寫其實是在敘述更廣義的人事紛飛,隨著時間流逝,你我都在改變,只是有時候世界太快了,我跟不上。而有時我也生氣地對時間說:「我也不想跟上!」骨子裡的頑固與世界對抗著,「有些電影我始終看不懂,但就這樣吧!」就像歌曲內我採樣的那段語音「maybe? maybe not? maybe frog yourself……」。
Q:你對最經典的那一版〈Moon River〉有什麼印象?
經典的那一版〈Moon River〉是我以前投入爵士時接觸到的入門曲目,我很喜歡歌曲裡簡單的 Acoustic 編曲帶來的氛圍及孤獨感(Audrey Hepburn 版本),搭配著歌詞的意境,我決定延續這首 standard 的故事做了一首自己的〈Moon River〉。順帶一提,EP 封面其實就是以〈Moon River〉作為發想,呈現出歌詞內「two drifters, off to see the world」的畫面。
Q:關於 Jiuwoo 現在的風格,哪些作品對你影響比較大?你會願意被稱為「臥室流行」嗎?
從以前接觸爵士音樂開始,可能就在我心中種下了對 vintage Lo-fi sound 的愛好。2017 年聽到 Bruno Major 到後來接觸到更多世界各地的 indie vintage songs 及 Lo-fi beats 後,漸漸塑造出 Jiuwoo 目前的音樂風格。不否認 Jiuwoo 的音樂是 kinds of “Bedroom pop”,但比起 Bedroom pop 我更想稱他為 Living-room pop,因為我大多製作是在 Living-room 完成的哈哈。
Q:你平常的創作習慣是「漫無目的」的嗎?為什麼在社群平台上說自己「感知事物很容易,表達出來很難」?
創作的骨架是具體的,細節是模糊的,往往最費時的都是在琢磨那些該死的細節。
Q:網路上的朋友是怎麼開始用你的音樂做影片的? 你喜歡哪些風格的視覺作品?
目前的視覺有部分是參考導演魏斯安德森的配色風格,偏向活潑溫潤使人放鬆,但同時也蠻喜歡是枝裕和那種類似膠卷、低明度有點懷舊的色調,認為和我的音樂風格較類似,有點復古及粗糙感且都更注重在呈現「氛圍」,同時又能傳遞某些生命片刻,是感性且抽離現實的。
Q:《Memories of Summer》收到哪些印象深刻的評價?
也許因為英文撰寫,觸及了一些我意想不到的國家的聽眾,印像有一位來自哈薩克的聽眾私訊我,說他非常喜歡〈Moon River〉,這讓我意識到音樂是真的可以突破地域界線。當然也因為這張作品,讓我和一些幾乎沒聯絡的老同學老朋友聊了一段,彷彿大家因為這張 EP 再次聚再一起,這是我最感動的。
Q:你喜歡看哪些動漫?
個人欣賞作品不侷限在動漫,《新世紀福音戰士》、押見修造的《惡之華》或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眾多電影、廣為人知的《樂來越愛你》等都是我偏愛的作品,喜歡這類探討更多真實人性的故事。
Q:對剛認識你的聽眾有什麼想說的?
發行首張 EP,很感謝大家喜歡我的音樂,不是大眾流行的風格和編排,也加了很多自己實驗性的想法,仍有然有這麼多聽眾持續的支持著,給我很多好的回饋,真的是我始料未及的!讓大家久等了。我想說的是:「你好陌生人,不管你從哪裡認識我,希望我的音樂若能使你暫時騰空、飛行一會,祝您旅途愉快!」
(本文轉載自街聲大事,文字經 Blow 吹音樂編輯部調整,未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